提及重慶,「山城」、「霧都」、「美女」、「火鍋」……上述標籤早已耳熟能詳。別忘了,還有張標籤也是重慶所擁有的——「橋都」。在重慶,橋梁,不只是一種接駁兩岸的工具,也是一種帶有時代性的人文景觀,從中你能解讀到一方水土蘊含的文化和歷史。我們看下重慶主城有哪些跨江大橋?
合計:35座,其中已建17座、在建4座、待建14座。
已建:
朝天門長江大橋位於長江上遊重慶主城區,西連江北五裡店,東接南岸彈子石,主跨長552米,全長1741米,若含前後引橋段則長達4881米,主跨為世界跨徑最大的拱橋,超越上海的盧浦大橋。
該橋是重慶主城區的第8座跨江橋梁,於2006年3月動工,並於2009年4月29日通車。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看起來都很宏偉壯觀!
魚嘴兩江大橋是重慶市內長江上的一座公路軌道兩用橋梁,位於江北區魚嘴位置,南接巴南區明月沱。大橋為重慶繞城高速公路東半環的跨江通道,全長1438米,橋上設雙向6車道,於2009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
廣陽島長江大橋(新廣陽島大橋)位於重慶南岸區彈子石至廣陽壩之間,是一座雙塔斜拉橋,大橋全線為城市次幹道,雙向兩車道。其中主橋長715米,主跨395米,引橋長295米。該橋是一座跨島大橋,也是目前廣陽島區域通往島外的唯一通道。
該大橋的開通,將使廣陽島由千年孤島一躍成為旅遊寶島,成為重慶市旅遊的最佳景點,同時更有利於推進重慶周邊地區經濟的同步發展。於2003年12月25日開工,2006年5月通車。
大佛寺長江大橋是渝黔高速公路跨越長江的一座特大橋梁。位於重慶市朝天門碼頭下遊約五公裡處,是國家重點工程渝黔高速公路上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於1997年11月開工建設,2002年1月建成通車。施工規模及施工難度均居國內同類型橋梁前列。
東水門長江大橋,是位於中國重慶市的一座的公路與軌道交通兩用斜拉橋,跨越長江,距上遊石板坡長江大橋和下遊朝天門長江大橋的距離均為約3.35公裡,連接渝中區和南岸區,是渝中半島朝天門地區的第一座跨江大橋,與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合稱「兩江大橋」。
大橋分上下雙層布設橋面,上層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公路(城市次幹道),下層橋面為雙線軌道交通。大橋主塔基礎工程於2009年12月29日開工,2014年3月31日正式通車。
重慶長江大橋,又名石板坡長江大橋,位於重慶渝中區石板坡和南岸區黃葛渡立交之間。於1977年11月26日動工興建,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車。是橫跨長江的第一座公路大橋,也是重慶主城區在長江上的第一座橋梁。
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重慶長江大橋是連接渝中半島和南岸區以及長江南北兩岸省區市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位於重慶市,是長聯大跨徑剛構一連續混合梁橋,極大緩解渝中半島至南岸區的交通壓力。於2006年09月25日正式建成通車。
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位於長江上遊重慶主城區重慶兩路口到南坪之間大江之上,全長1651米,2004年11月正式動工,2007年10月2日大橋合龍,12月30日建成開通。是重慶主城區的第7座跨江橋梁,橋高114米,是長江上橋面高度最高的大橋。
重慶李家沱長江大橋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和巴南區之間,大橋南岸為李家沱工業區(巴南區),北岸為九龍坡區。該橋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設計,重慶市橋梁工程公司施工,於1991年11月開始基礎施工,1997年正式建成通車。
重慶馬桑溪長江大橋採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平等鋼絞線斜拉索體系,造型美觀,線條簡潔明快,待裝飾和燈飾工程建成後,將成為萬裡長江上的又一道壯麗景觀。
該大橋於1998年10月開工,2001年12月27日通車。
魚洞長江大橋是重慶主城區內長江上的一座公路軌道兩用橋梁,南連巴南區魚洞經濟經濟開發區,北接大渡口建勝鎮。大橋分二期建設,上遊半幅於2008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下遊半幅於2011年8月13日建成通車。
鵝公巖大橋,連接九龍坡區和南岸區,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長江九龍灘,與九龍鐵路車站和九龍港相鄰。於1997年12月開工,2000年建成通車。
白沙沱長江大橋位於靠近重慶西南郊的白沙沱和江津區珞璜鎮之間,是一座雙線鐵路橋,開工時間1958年6月,1960年12月竣工,是繼武漢長江大橋後的第二座長江大橋又名小南海大橋。
渝黔鐵路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是渝黔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不僅是渝黔鐵路引入重慶鐵路樞紐渝黔貨運列車線和渝黔客車線的過江通道,同時大橋預留雙線客運專線,作為重慶至長沙鐵路(渝湘通道)的過江通道。
大橋於2013年1月開工,2015年將完成大橋引橋部分,主橋將在2016年8月全橋竣工。
地維長江大橋位於重慶市西郊大渡口區跳蹬鎮白沙沱與江津區珞磺鎮之間,是第一座完全由企業自籌資金投資修建的長江大橋。該橋為雙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梁斜拉橋,全長734.8米,總寬15米。2002年12月開工,2004年8月22日通車。
觀音巖長江大橋橋長1172米,工程造價4.8億元。橋南岸是江津區幾江鎮,北岸是九龍坡區西彭鎮。2006年1月8日開建,2009年12月31日通車。
迎賓長江大橋位於重慶,為雙塔斜拉橋,南連江津城區,北接九龍坡西彭鎮,大橋上層為公路通道,下層預留軌道交通5號線通道。2009年10月2日動工,2013年6月通車。
在建:
南紀門軌道專用橋連接南岸區和渝中區,是軌道交通十號線二期工程的關鍵控制工程。全橋總長約1224米,寬約20米,主橋長約980米,主跨跨徑初定為480米左右。計劃開工日期為2017年8月30日,計劃施工工期為40個月。
位於鵝公巖長江大橋(公路橋)上遊約45米處,連接九龍坡和南岸。2014年正式開工,按照最初計劃,鵝公巖軌道專用橋有望於2017年完工。但由於施工難度大,鵝公巖大橋建設進度有所推遲。按照目前的建設進度,預計鵝公巖大橋將於2018年2月合龍。
效果圖
寸灘長江大橋是連接重慶市南岸區彈子石中央商務區、江北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及兩江新區的一座跨江大橋,全長1520米,主橋主跨880米,雙向八車道設計。寸灘長江大橋於2012年底開工建設,2016年7月主體完成,計劃於2017年底竣工。
建成後向北可延伸至江北國際機場,向南延伸至南岸茶園,串聯機場專用快速路,是由主城直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的機場專用快速路的重要節點工程。
效果圖
白居寺長江大橋是重慶市一座正在建設中的長江大橋,線路全長約3.5公裡。雙向八車道,下層軌道交通5號線支線過江通道。2015年12月29日正式破土動工,計劃2019年6月竣工通車,是連接巴南區李家沱地區和大渡口區的交通要道。
合計:41座,其中已建23座、在建7座、待建11座。
已建:
重慶黃花園大橋,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嘉陵江上,連接渝中區黃花園和江北區廖家臺,主橋長1208米,雙向六車道,於1996年12月26日開工,1999年年底竣工。
重慶嘉陵江大橋位於渝中區上清寺和江北區華新街之間,名為牛角沱嘉陵江大橋,是重慶市區第一座城市大橋,1958年12月開工,1966年1月竣工。
又名悅來嘉陵江大橋,,全長9公裡。2006年12月28日正式開建,連接北碚蔡家組團與渝北悅來片區的嘉悅大橋於2009年12月29日正式合龍,已經通車。
渝澳大橋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與江北區之間的嘉陵江上;是重慶與澳門的友誼之橋。為迎接澳門回歸,於1999年12月16日奠基,一期工程於2001年年底建成通車。
連接渝中和江北,運行軌道交通3號線,2013年開建,2017年通車。
重慶嘉華嘉陵江大橋工程是重慶市直轄十周年獻禮工程,是重慶新的城市規劃中聯繫重慶市南北主發展軸上的主要紐帶,也是主城區道路網絡體系中4條縱向主幹道居中的一條主要道路動脈幹線,其中嘉華隧道最大開挖斷面面積230.06平方米,創國內市政公路交通隧道施工新紀錄,嘉華大橋主橋橋面寬 37米,創亞洲主橋橋面最寬紀錄。
連接渝中和江北。2004年12月29日興建,2007年6月16日通車。
重慶嘉陵江石門大橋位於沙坪垻區中渡口和江北區大石壩之間,跨越嘉陵江,是連接江北區和沙坪垻區的重要通道。於1985年12月25日開工,1988年12月25日竣工。
重慶高家花園大橋位於沙坪垻高家花園與江北區石馬河之間,是主城內環快速路跨越嘉陵江的公路橋梁。1996年1月開工,1998年12月竣工。
雙碑嘉陵江大橋起止地為重慶市沙坪垻區雙碑楊雙路和江北區石馬河,於2008年12月28日開工,2015年通車。
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橋橫跨北碚和沙坪垻,是渝利鐵路貨運線和蘭渝鐵路的共用跨江大橋,大橋全長4359米,為一次性建成的四線鐵路橋,於2014年開通。
井口嘉陵江特大橋為渝懷線三標段,正線全長1.1km,位於重慶市沙坪垻井口鎮先鋒街附近,從沙坪垻區井口鎮橫跨嘉陵江至江北區大竹林鎮。井口嘉陵江大橋為Ⅰ級鐵路雙線橋鐵路橋。大橋全長1025米,主跨144米,高110米。大橋由中鐵大橋局一公司施工,開工時間:2001-5-14;竣工時間:2003-6-30。
馬鞍石嘉陵江大橋位於渝北區禮嘉鎮和北碚同興鎮交界處,全長1237米,為主跨250米的T型鋼構橋,是渝合路三座嘉陵江大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大橋於1998年11月開工,經過施工單位近三年努力,大橋如期建成,於2001年通車。
重慶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全長720M,起於重慶市渝中區,在洪崖洞旁跨越嘉陵江到達江北區江北城,並在渝中半島通過連接隧道與東水門長江大橋北岸橋臺相接,為跨江公路和軌道交通兩用橋。通車後,從江北嘴到渝中區滄白路僅需幾分鐘。於2009年底動工修建,2015年4月29日零時正式通車。
遂渝鐵路北碚嘉陵江大橋是遂渝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橋全長449.65米,,它是迄今中國鐵路跨度及高度最大的混凝土箱梁橋。大橋於2003年11月29日正式動工,2005年大橋6月27日合龍。
位於北碚。
已封閉
朝陽復建橋長1001 米、寬22.5 米,雙向四車道。是北碚城區連接四川廣安、武勝、南充,渝北區和北碚金刀峽、靜觀以及水土園區的重要通道。於2009 年2 月8 日開工,2011 年7月30 日建成通車。
碚東嘉陵江大橋南起碚峽路,北接東陽街道,是北碚老城區向北的重要通道之一,百度地圖中標註為「北碚嘉陵江大橋」。2004年12月開工,2007年12月12日正式通車。
重慶渝合高速東陽大橋,是重慶北碚東陽嘉陵江大橋,渝武高速公路(渝合高速)北碚段跨嘉陵江的大橋。2002年6月28日通車。
在建:
效果圖
水土嘉陵江大橋(又名施家梁嘉陵江大橋)位於重慶繞城高速公路(外環)北段。大橋起於北碚區水土鎮滴水巖,止於北碚區施家梁鎮,全長2320.6米。
水土嘉陵江大橋2016年9月28日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左右竣工。是重慶市主城區開工建設的第35座特大型跨江大橋。
紅巖村嘉陵江大橋位於嘉華嘉陵江大橋和石門大橋之間,連接渝中和江北。全長7.8公裡。是道路和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共建雙層橋。2012年12月20日開建,預計2018年底開通。
寶山嘉陵江大橋連接渝北和北碚,全橋長約1.07千米,主跨為250米,道路寬39米,兩側各有3米寬的人行道,中間是2米的分離帶。大橋設計雙向8車道,時速80千米。
連接渝北和北碚
蔡家嘉陵江大橋,是重慶主城區開工建設的第36座特大型跨江大橋,位於渝武高速馬鞍石大橋、軌道6號線嘉陵江大橋之間,連接渝北和北碚。在開工現場往外看,就能看到軌道列車正從旁邊的軌道橋上通過。
已於2017年6月19日開工建設,大橋計劃工期1380天,預計2021年3月建成通車。
連接沙坪垻-江北,2017年動工,預計2021年將建成投用。
曾家巖大橋貫穿渝北江北渝中三區、對接南岸區,上層通汽車,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50公裡;下層為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選取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聯繫郵箱kf@tian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