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藏金,盛世修譜」,修家譜應該從哪下手?

2020-12-15 名門修譜mmxp
家譜

家譜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興亡歷史,所以近幾年來,隨著社會越來越繁榮穩定,很多人包括一些海外的遊子,都回國尋根,回鄉修譜。「亂世藏金,盛世修譜」,很多人都知道修譜的重要性,但是對於龐大的數據整理和收集,卻讓有些想要修譜的人望而止步。修譜應該從哪裡下手?如果已經開始修譜,有沒有捷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修譜那些事!

家譜

一本完整的家譜包含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家族大事記、家族名人等諸多內容。想要一口氣全部整理下來,確實並非易事。以前修譜是由家族裡面最有名望的宗親族老牽頭,然後請修譜師幫忙修。有了修譜師的介入,很快就可以敲定修譜的流程和步驟,然後照著流程走就可以了。

名門修譜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很多時候想要修修自己的家譜,可是時間方便卻很不方便。即便有修譜師幫忙給出計劃,也很難按部就班地實現。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電子家譜成功的孕育而生,給家譜文化造就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名門修譜

如今最流行的電子家譜,修譜方法很接地氣。可以將書本家譜及非書本家譜的家譜,通過移動數據修到網際網路上去,電子家譜也屬於非書本家譜的範疇。傳統的書本家譜和非書本家譜傳承到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上一輩懂譜不懂網,我們的下一輩懂網卻不懂譜。因此,把我們上一輩懂的傳統書本家譜和非書本家譜修到我們下一輩懂得網上去,讓我們下一輩在網上明白家譜的功能和價值,是歷史賦予我們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名門修譜

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修譜的人來說,如今的電子家譜已經成為最主流的一種修譜方式。而家譜通過網際網路的推廣和影響,也為中國百姓和海內外華人提供修譜、查譜、尋根、問祖、祭拜、祈福等多元化服務的主要途徑。電子家譜的問世,積極推廣中國家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對中國現今社會,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相關焦點

  • 找不到老祖不修譜?家譜究竟是為誰修?
    「亂世藏金,盛世修譜」已成俗例,譜書是除了是家族人口的統計之書,更是記錄家族發展史實之本,彰顯族人德行之地,明證家族成員道義之綱,家族文萃匯集之冊。老家譜如今欣逢盛世,各個姓氏家族都在新修或續修家譜,由於近代人們頻繁的遷居和人為的破壞,也有部分遷居之後連續幾代沒有續修家譜,造成如今很多人想修譜卻找不到自己的根源;甚至還出現比對字輩無誤
  • 名門修譜:修家譜最困難的事情,沒敲定,等於白忙活!
    傳統紙譜 中國有句古話,說「亂世藏黃金,盛世修家譜」。修家譜本來就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家族文化,看看現今社會,雖然大家物質生活越來越高,但是對家族文化的傳承,卻越來越淡忘。傳統修譜的方式繁瑣複雜,網際網路家譜的普及才是解決家譜文化傳承的關鍵。修家譜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名門修譜:族老堅持修家譜,100年之後,家譜誰來接續?
    隋唐五代後,修譜之風開始從官方慢慢向民間普及,到後期修譜成為各個姓氏家族都會做的事,出現了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並且一修再修、無休無止。因此每次修譜,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家譜有句話叫「亂世藏黃金,盛世修家譜」,回看家譜歷史的發展,到今天,社會經濟迅猛發展
  • 名門修譜:網際網路家譜,可以一個姓氏同修一本譜!
    網際網路家譜 「亂世藏黃金,盛世修族譜」,在國家大力推動民族自信,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政策下,興修家譜,把傳統家譜數位化也成為迫在眉睫、且勢在必行的一種趨勢。
  • 修家譜,不用打字?這波操作有點牛!
    家族大合影「亂世藏黃金、盛世修家譜」,在如今的和諧社會,老百姓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族也開始重視興修家譜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現代人修家譜,基本都是修網際網路家譜、電子家譜。雖然傳統的紙質家譜顯得更有收藏價值,但是很顯然,網際網路家譜能夠實時上傳一些視頻、圖片,光是這一點就是傳統的紙質家譜所無法做到的。最近,專業研發網際網路修譜軟體的名門修譜「發大招」,居然開發了一個不用打字就能夠修家譜的「黑科技」,這個確實值得點個讚。
  • 修譜-別把積德做成了缺德!
    老譜新修亂世藏金,盛世修譜。修譜的目的在於將家族的歷史、文化、經驗等予以總結,將優秀人物樹立成家族成員學習追尋的榜樣,將仁孝節義和等優良家風代代相傳,從而達到家庭和諧、家庭人才輩出的良性循環發展局面。民間流行這樣一句話,壓修族譜,樂捐祠堂。意思就是對修譜一事是強制性的,而建祠堂就憑個人意願,能出多少出多少。
  • 新時代,應該怎樣修家譜?
    親族家譜1、成立「修譜機構」及確定「修譜主持人」凡一個家族準備新修或續修家譜,首要的工作就是成立「修譜機構」。2、「登記入譜」的準備工作「登記入譜」是決定修家譜之後就要開展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此項工作按以下要求辦理:①分發「家族成員入譜登記表」必須使用專門設計、統一印刷而成的,與《家譜》配套使用的專用底稿紙:「家族成員入譜登記表」,將每一房人、每個家庭的成員全部正確的進行填表登記。
  • 現代人修家譜的重要性
    兩代之後,沒有至親的牽掛之後,也許就會和故鄉斷了聯繫,其後人也會慢慢地變的不知道自己祖籍在哪?這也使得後代慢慢地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故鄉在哪?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落葉歸根是傳統文化的沉澱,尋根問祖是傳統家族文化的體現,而家族文化是傳統文化的核心。然而這種思想卻在慢慢地無形之中的變化。不忘本、不忘初心!
  • 名門修譜:修家譜,首先要有正確的認知
    雖然很多家族,都想著用修家譜的方式來紀念祖先,緬懷先祖。可這樣的操作卻讓一些對家譜並不了解的人,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教師作為文化工作者,對家譜的認知應該比一般人要高。中國歷史上修家譜一直是一項文化傳統,但是由於歷史動蕩等原因,家譜曾經出現過五次嚴重中斷時期,分別是魏晉晚期、五代十國、元朝、清朝以及近代歷史中的那段特殊時期,家譜曾一度被中斷、損毀,出現了文化斷層。現代人修譜來彌補斷層的行為,值得肯定。
  • 盛世修家譜
    同時家譜還有助於血肉聯情,相互提攜、幫助。   我國修譜源遠流長,幾千年來一直綿綿不斷。近年來,家譜熱又悄然升溫,特別在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修家譜更是成了一種時尚。   來源於2011年8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消息說,2000年以前,常州地區也就三五家修過家譜,且規模不大。
  • 名門修譜:以前修家譜為什麼要用宣紙?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在傳統修譜的流程中,人工費用的支出是高費用的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另外一個在傳統修譜的過程中,費用比較高的一種成本支出,宣紙。很多老譜在續修的時候,在紙張方面基本都會選用宣紙,為什麼放著普通的紙張不用,而都選擇成本相對較高的宣紙呢?其實對宣紙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用宣紙印刷出來的家譜,在保存年限方便,遠比傳統的紙張要更加好。
  • 名門修譜:修家譜,是天下最符合「道德」的事情
    也有人認為修家譜的目的是治國,將古代宗法尊祖敬宗的原則,變成修宗譜、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長、訂族規的行為,將宗族制度發揚光大。家譜的雛形形成於商代,興盛於隋唐,真正開始傳世起於宋代。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家譜文化也在歷史長河裡經歷了起起落落,到如今「網際網路家譜」的普及,已經算是慢慢把修家譜的要求和流程真正做到了統一和規範。
  • 名門修譜:無經費的家族,家譜如何修?(中篇)
    破損的舊家譜昨天我們說到了,沒有舊譜的傳承,是導致很多人不願意修譜,或者不主動修譜的原因。沒經費不修譜,也是很多家族不願意修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前,有些的家族的祠堂有公產,大祠堂幾百畝幾千畝,小祠堂十幾畝幾十畝,收入用之於修祠、修譜、祭祀、掃墓、助學、濟貧。有的祠堂創造的經費過於豐富,甚至可以辦義渡、義塾、修橋、鋪路等慈善公益事業。在那種情況下,一個祠堂的收入就足夠支撐一個家族修譜的全部費用。
  • 名門修譜:用零散時間,修出一本專業家譜!
    修譜排版修譜一般來說屬於家族「大事」,既然是大事,那就自然會有時間的約束。經歷過世世代代的傳承,最後基本上敲定家族修譜間隔的時間為「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很多宗親考慮到,三十年,主要是趁上一輩的老人還在,新一代的家譜傳承者也已經出生。這樣算來,3代人的記憶,在這個時間段修譜,能夠很清楚地把家族中的事跡,和人丁信息記錄成冊。如果時間再過久遠一點,家族中的長者陸續死去,很多信息也就無從考證,勢必會造成一些家譜亂修的情況。所以三十年這個數字,也不是隨意亂想出來的,而是有著一定的事實依據來支撐的。
  • 名門修譜:用零散時間,修出一本專業家譜
    修譜一般來說屬於家族「大事」,既然是大事,那就自然會有時間的約束。經歷過世世代代的傳承,最後基本上敲定家族修譜間隔的時間為「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至於為什麼要定在三十年,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很多宗親考慮到,三十年,主要是趁上一輩的老人還在,新一代的家譜傳承者也已經出生。這樣算來,3代人的記憶,在這個時間段修譜,能夠很清楚地把家族中的事跡,和人丁信息記錄成冊。如果時間再過久遠一點,家族中的長者陸續死去,很多信息也就無從考證,勢必會造成一些家譜亂修的情況。
  • 名門修譜:家譜是時候「更新」了!
    取而代之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愛慕虛榮、相互攀比的思想,也不乏為生存而外出奔波的族人們,所以家譜、家族觀念在人們心目中越來越淡漠,家譜文化的傳承,也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迫在眉睫的轉折。修譜工藝其實很多人對家譜興趣不大,主要還是受傳統修譜的影響。
  • 名門修譜:家譜必須修,但不建議修統宗譜
    對於修家譜,早期就有專家發表自己的想法:家譜可以修,但統宗譜卻不建議修。同樣是家族譜書,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統宗譜到底是什麼?和家譜有什麼區別。專家解釋,統宗譜的意思是,同一地區內同一姓氏的全部家族,都修進同一本家譜當中。更有甚者是將全國同一姓氏的人,全部統修進一個譜裡,然後把統宗譜的名字取大一點,比如修全國的某某氏、炎黃某某氏、甚至全世界的某某氏家譜。
  • 名門修譜:修家譜該如何使用字體,沒用好,就鬧笑話了!
    修家譜鬧出的笑話,除了張冠李戴地把一些宗親信息弄錯外,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笑話,就是繁體字、簡體字該如何使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繁簡字體有些宗親覺得家譜是祖宗流傳下來的精神文化,裡面的漢字不應該簡化,有些簡化的字體也都應該刻意轉化成為繁體字,於是一些詞語就讓人看得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
  • 名門修譜:新修家譜時,老譜的內容,建議全部保留!
    網際網路家譜自從網際網路家譜慢慢被普及,很多修譜的宗親也體驗到了現在修譜的「便捷」。想要修好自家的網際網路家譜,把老譜數據「搬移」到網際網路家譜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面對一本厚厚的老譜資料,裡面的內容應不應該照單全收?這也是很多修譜人的一個困惑。
  • 名門修譜:網際網路時代,為什麼還要鼓動大家修家譜?
    但是,雖然家譜文化這種載體在不斷進步,但是真正家譜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卻相比以前受到了更大的限制,這也是我輩人應該彌補的一種精神遺憾。 家譜作為一種精神類的產品,雖然它是一本實質性的「書本」,但是相比書本上的價值來說,它在精神方面的價值,更高。一本家譜除了可以清楚地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