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譜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興亡歷史,所以近幾年來,隨著社會越來越繁榮穩定,很多人包括一些海外的遊子,都回國尋根,回鄉修譜。「亂世藏金,盛世修譜」,很多人都知道修譜的重要性,但是對於龐大的數據整理和收集,卻讓有些想要修譜的人望而止步。修譜應該從哪裡下手?如果已經開始修譜,有沒有捷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修譜那些事!

一本完整的家譜包含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家族大事記、家族名人等諸多內容。想要一口氣全部整理下來,確實並非易事。以前修譜是由家族裡面最有名望的宗親族老牽頭,然後請修譜師幫忙修。有了修譜師的介入,很快就可以敲定修譜的流程和步驟,然後照著流程走就可以了。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很多時候想要修修自己的家譜,可是時間方便卻很不方便。即便有修譜師幫忙給出計劃,也很難按部就班地實現。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電子家譜成功的孕育而生,給家譜文化造就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今最流行的電子家譜,修譜方法很接地氣。可以將書本家譜及非書本家譜的家譜,通過移動數據修到網際網路上去,電子家譜也屬於非書本家譜的範疇。傳統的書本家譜和非書本家譜傳承到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上一輩懂譜不懂網,我們的下一輩懂網卻不懂譜。因此,把我們上一輩懂的傳統書本家譜和非書本家譜修到我們下一輩懂得網上去,讓我們下一輩在網上明白家譜的功能和價值,是歷史賦予我們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修譜的人來說,如今的電子家譜已經成為最主流的一種修譜方式。而家譜通過網際網路的推廣和影響,也為中國百姓和海內外華人提供修譜、查譜、尋根、問祖、祭拜、祈福等多元化服務的主要途徑。電子家譜的問世,積極推廣中國家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對中國現今社會,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