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男子在父親墳前殺死親姐:認為姐姐沒照顧好父親

2021-01-09 案件老聞

11月15日,河南洛陽市伊川縣高山鎮坡頭村發生一起兇案:41歲男子尚戰芳在父親墳前祭掃時,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他用鋤頭鋤向正在父親墳前磕頭的姐姐,並導致其姐死亡。據介紹,尚戰芳此前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服刑10餘年,才出獄沒多久。「他有暴力傾向,平常無法與人正常溝通交流,民警和村幹部搜過山。

新京報11月16日19時許,記者從伊川縣公安局獲悉,在父親墳前祭掃時,用農具殺害親姐後潛逃嫌疑人尚某芳被控制。記者獲得的抓捕畫面顯示,尚某芳肩扛頭在街頭招搖過市,被3名警察控制在地。目擊者紀先生稱,嫌疑人被抓地系鳴皋鎮,離案發地高山鎮約10公裡。該縣公安局此前發通報稱,15日16時許高山鎮坡頭村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一度懸賞2萬元通緝犯罪嫌疑人尚某芳。

嫌犯有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案底,其父親墳前殺姐的動機心理可能是,姐姐在墳前以父之名,對他之前的犯罪行為進行指責、勸導、感化,讓其無法接受,內心逆反,進而尋找加罪人的過錯,認為姐姐沒照顧好父親,自己出獄,父親已死,在父親墳前以審判的姿態,故意殺死至親,獲得另類的故意傷害殺人的極致快感。

也就是說,姐姐至親的身份,殺死她,這種極度摧毀人情、人性、人倫的殘忍殺人行為,讓犯罪嫌疑人心理上,獲得了外界對他更大的不理解和關注熱度,當外界難以置信的反彈看法越大,他心中的成就感就越高,因此產生的快感也會跟著極致放大。

他可能無法用言語表達心理的這種犯罪衝動,但其潛意識裡,會不由自主的做出這種反常的,讓人不能理解,難以解構的行為,彰顯自身價值的存在。其實就是一種心理變態的疾病。老父親泉下有知,該何等的悲哀?

很多案例顯示,曾有過暴力犯罪的罪犯,非常容易再犯。我代理過的2個故意殺人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被告人都有暴力犯罪的前科。

一個曾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服刑十幾年出獄還不到1年,和村裡的鄰居打牌輸了,互相起了口角,抄起鐵鍬把人連拍帶剁弄死了。

下手沒有任何猶豫,從發怒到動手殺人沒幾秒鐘,再沒幾秒人就完了,讓人來不及反應。不然同是農民,普通人吵個架甚至動個手哪會一下就不行了。

他手上出了2條人命,累犯,死刑立即執行沒毛病。

另一起更過,是個殺人碎屍案。我代理的是第三被告人,看起訴書上的幾個被告人,全都是罪行累累幾進宮的。

這幫人從監獄出來,沒有工作(就算能打工估計他們和竊.格瓦拉一樣,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搶劫性工作者,騙到出租屋各種嚴刑逼供問出銀行卡密碼,取出錢來怕小姐報警,殺人滅口。

滅口後怕敗露就分屍處理,感興趣的可到我的公眾號黑龍馬看我曾專門寫過代理這個案子的情況,過於血腥就不在公共平臺上貼了,順便公開引個流。《廣西玉林又現殺人碎屍案?也講一下我親歷的真實碎臉案》

為什麼暴力犯罪的人出獄後容易再犯呢。

第一,和腦迴路有關。據說反社會人格的大腦結構和正常人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一樣。

正常人也會生氣、焦慮,但不會使用這種極端的方式。

第二,監獄的改造只能改變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的行為模式,不可能改變心理思維方式這些,哪個獄警也不是心理醫生,能在行為模式上進行有效管理已經不易。

同時服刑期間還會加重他們暴力解決問題的信念。

人以群分,周圍人都是這個套路,就會篤信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對的。

第三,出獄後的社會歧視更會加深他們的暴力傾向。

歧視是客觀存在的,原因就是上面2點。

正常人被歧視久了都會不正常,暴力犯罪分子就會更不正常。

再就是為什麼對姐姐下手。

當時的景象太容易腦補了,出獄後姐姐帶著這人去給父親上墳,不肖之子在父親的墳前少不了被姐姐痛罵,抱怨自己這些年的艱難和委屈那是一定的。

正常人會愧疚,但兇手之所以能成為兇手,即使愧疚表現出來的也是狠毒,是你敢埋怨我我就要出氣,出氣的方法也簡單,就是下狠手,殺人。

這下沒別的可說了,累犯,死刑立即執行。

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我們的勞動改造系統,即監獄系統。監獄除了要限制人的人身自由,還有矯正人的任務。為什麼一個服刑十年的人,沒有變好,反而變壞了呢?

有人說:壞人是教育不好的。這種說法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但是如果認為這種觀點是完全正確的,豈不是否定了人變好的可能性?也就否定了矯正的必要性。所以,這種觀點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是錯誤的,我們應該認為人犯了錯誤是可以被矯正的,並且努力的去做相應的工作。

其次,需要反思的是社會對於精神病(這種疾病)的態度。這個案件中,我非常懷疑犯罪嫌疑人精神上有問題。但是,我國目前對精神病的看法有些問題。精神性疾病分為很多種,有的精神病性疾病會對自己產生暴力的欲望,有的會對他人產生暴力的欲望。

作為精神疾病患者,諱疾忌醫,不願去醫院診斷治療,甚至誰說他有精神病會認為這是在辱罵他。作為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包容。精神性疾病也是疾病的一種,對於有精神性疾病的人應該及早治療,這樣可以防止很多惡性案件的發生。

最後,目前這個案件犯罪嫌疑人還沒有調查水落石出,我們現在說的話多為猜測,還是等事情查清楚了,我們再好好地研究。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不知道他殺親姐的原因,但是無論他在坐牢時,發生了什麼事,都不是殺人的理由」,「典型的惡魔在人間,這種人已經有過故意傷人致人死亡的案底,現在又殺了人,這次一定要加重處罰」,「等待警方將他捉拿歸案,這種人在外面太可怕了」。

由於本案比較特殊,我們還要根據尚戰芳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考慮定罪量刑。首先,尚戰芳此前就有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案底,之前判處有期徒刑10年,在刑滿釋放不久後便再次殺人,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構成累犯,對於累犯,應當從重處罰。

其次,有村民說尚戰芳有暴力傾向,狂躁易怒,那麼尚戰芳有沒有可能會存在精神方面的問題呢?根據之前所犯罪刑的判決可以認定,尚戰芳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並不存在有精神狀況等方面的問題,與其說他有暴力傾向,還不如說是心理變態,我們如何也想像不到,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會導致弟弟在父親墳前殺害親姐?

父親泉下有知,又會多麼痛心,本案尚戰芳出獄不久殺害親姐,社會危害性極大,對社會道德、情感的影響極其惡劣。並且,本案中尚戰芳殺害的是自己的親姐,雙方可能是因為家庭矛盾引發的犯罪,符合慎用死刑的標準。但是最高院也明確表示過,如果手段殘忍、後果嚴重,仍然應當判處死刑。

最後,尚戰芳在實施殺害行為後,沒有立即去自首,主動交代自己的犯罪過程,反而因害怕承擔法律責任,選擇逃跑,加大了警方勘查力度。但逃跑是不能逃脫法律制裁的,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

相關焦點

  • 十月初一,河南一男子在父親墳前祭掃時殺害親姐
    11月15日是寒衣節,河南洛陽市伊川縣高山鎮坡頭村發生一起兇案:41歲男子尚戰芳在父親墳前祭掃時,用鋤頭殺害了親姐後潛逃。 坡頭村村幹部向記者介紹,事發時,尚戰芳和親人前往父親墳頭掃墓。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他用鋤頭鋤向正在父親墳前磕頭的姐姐,並導致其姐死亡。 據介紹,尚戰芳此前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服刑10餘年,才出獄沒多久。「他有暴力傾向,平常無法與人正常溝通交流,民警和村幹部目前正在搜山。」村幹部說。
  • 河南男子父親墳前親手殺死親姐,村民:扛著鋤頭招搖過市
    都說血濃於水,一家人之間由於親情的紐帶,往往在情感上關係的維繫要遠勝於其他人,即便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再多的摩擦,也終究是一家人,血液裡流動的還是相同的基因。雖然也經常會發生一些兄弟間反目成仇的,但也不至於生死相逼。
  • 洛陽一男子在父親墳前祭掃時殺死親姐 曾服刑10多年剛出獄不久
    11月15日,洛陽市伊川縣高山鎮坡頭村發生一起兇案:41歲男子尚戰芳在父親墳前祭掃時,用鋤頭殺害了親姐後潛逃。11月16日,辦案民警表示,目前嫌疑人尚未落網,搜捕工作正在進行。坡頭村村幹部向記者介紹,事發時,尚戰芳和親人前往父親墳頭掃墓。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他用鋤頭鋤向正在父親墳前磕頭的姐姐,並導致其姐死亡。據介紹,尚戰芳此前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服刑10餘年,才出獄沒多久。「他有暴力傾向,平常無法與人正常溝通交流,民警和村幹部目前正在搜山。」
  • 「用的是鋤頭」河南男子出獄後在父親墳前殺親姐,為何是在寒衣節?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河南洛陽一帶都有祭祀的習俗,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寒衣節」,當地人會炸煮食物,剁肉,包餃子等,也會去上墳。寒衣節就意味著嚴寒即將到來,給逝去的靈魂以溫暖和慰藉。
  • 清明給父親上墳,發現父親墳前有條黃色死狗
    來到地邊,二勝突然就皺了一下眉頭,他看見父親的墳前貌似有著一條黃狗,他趕緊跑了過去,他以為是哪條流浪狗在吃或許是別人給父親帶的祭品,可是跑到了父親的墳前,他才發現,這條狗是躺在父親的墳邊的,很安詳,看上去像是睡著了,不過二勝知道,這條狗已經是一條死狗了,因為他沒呼吸了。二勝有點疑惑,父親的墳前為什麼會有條狗呢?
  • 幽默笑話:給父親上墳,看到一年輕女人跪在墳前哭泣,我一驚……
    編輯來自少年舊時巷:姐姐因工作突然調動要去別的省了,想到以後再也不能隨時見到她和小外甥,過年都不能回來了心裡特別難過,中午請她吃火鍋給她送別,當她吃完第四盤羊肉時,我突然覺得不悲傷了。編輯來自少年舊時巷:昨天下午老公去外地出差,他剛走一會我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於是發了一個朋友圈說:「唉!老公又走了。」
  • 男子賣假銀元判刑擔心癱瘓父親沒人照顧,得知父親沒事他磕頭感謝
    近日,一男子因銀元造假,被警方抓捕歸案,現再要被判刑,男子擔心自己癱瘓在床的父親該怎麼辦,自己做監獄,誰來照顧他呢,男子很傷心。讓我們去看一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去年,商某夥同他人販賣假銀元,詐騙七萬七千元。
  • 當年爺爺再婚,父親與他絕交,如今在爺爺的墳前,父親選擇了原諒
    在那個年代,糖對孩子的誘惑,就好比現在孩子對遊戲的沉溺,糖倒是很想吃,不過爺爺二字,到底還是沒從口中喊出來,或許,有血緣關係的人,時間久了,沒有情感交流,也是平生多了些許疏離陌生感,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呆時間久了感情自然順理成章深了。
  • 作家梁鴻:在父親墳前感受到逝者的生命力
    韓孝先是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多重人格,他分裂成了他早前聽說過的那三個人(在書中,父親曾經給他講過這三個人及他們的故事)。後來發現在寫作上不大好操作,所以讓韓孝先看到其他三個,後來一起來到人世間。在村莊、城市行走,他們是在對話,但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四個層面。
  • 親情散文:在父親的墳前,燒上一份思念
    好長時間沒有去父親墳前了,正如賈平凹先生所說,「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來,」算來父親去世已快一年半了。我最近一次去墳地燒紙是正月十二父親忌日那天,迄今也快五個月了。本來清明節要去隆重上墳的,村裡講究新墳不過社,我們便在父親「二節」時提前蒸了「子福」,一家人跪倒墳前,先栽好「搖錢樹」,灌上水,燒紙磕頭,再把「子福」攤開,重新燒紙化錢,等於一次祭拜完成了兩項儀程。清明節那天,上過了祖墳,想再去父親墳前燒紙,被母親攔下了。墳不能上兩遍,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我當然遵守,但心有戚戚焉。
  • 父親去世,姐姐靈堂前沒跪沒哭,姐夫道出原因,我選擇原諒姐姐
    我在2歲的時候母親去世,那時姐姐10歲,是姐姐一手將我拉大。在我的記憶中,我很少見到父親,對父親很陌生。姐姐很早就成了家,為了掙錢供我讀書姐姐一直沒生育小孩,直到大學畢業我找了工作,她才準備生育。當我拿到第一個月工資,我瞞著姐姐給了父親一些零花錢,而且每月還固定打給他500元。
  • 鬼怪故事:兒子三年沒上墳,父親託夢修墳,挖開棺材滿滿血靈芝
    大剛今年已經三十多歲了,五天前他還是一個大公司的老闆,手下員工好幾十人,妻子也是美麗大方,他是人人羨慕的成功人士,他花了八年的時間從一個山村出來的貧窮大學生拼搏變成如今事業有成的老闆,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 不孝男欺騙姐姐,被父親一耳光打醒,幡然悔悟
    縱使父母一直都把好吃的留給黃文隆姐弟了,自己就喝點兒稀飯湯,或許是因為姐姐的年齡比較大,所以也格外懂事,對待父母更是溫柔體貼,但黃文隆就不一樣了,不僅責怪父母給不了他一個富裕的生活,更是日常謾罵父母。父母本還想多說些什麼,但看著孩子吃得清湯寡水,再加上瘦弱的身軀,他們也值得埋怨自己沒有用,畢竟沒讓孩子過上一個好生活,確實是他們的過錯。
  • 「帶父親上學」的河南男孩畢業了,如今他帶著父親上班
    幾年前,為了報答養育之恩,河南小夥趙德龍帶著半身不遂的父親一起到大學讀書,他也因此備受社會關注,被譽為「孝心男孩」。小時候父親為他四處求醫趙德龍的老家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城關鎮東關村,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他的母親精神狀況不太好,僅能照顧好自己的吃喝,管不了家裡的事,所以家庭的重擔都落在父親趙漢坤身上。3歲那年,趙德龍患上小兒麻痺症,兩條腿不能動。父親趙漢坤便帶著兒子四處求醫,一直持續了十幾年,趙漢坤從未放棄,為了兒子的病,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
  • 「最美好女兒」劉春秀:12年精心照顧臥病在床父親
    「劉春秀把她父親照顧得好嘞,她父親雖然90多歲了還生著病,但我們每次看到他都是清清爽爽的,穿得乾乾淨淨的,精神狀態也特別好。」談到萬年縣蘇橋鄉麻畲村被評為「孝善之家」的女主人劉春秀,周圍鄰居連連豎起大拇指,誇讚她有耐心有孝心。近日,在「家庭和諧·幸福花開」上饒市第二屆最美「五好」新女性評選中,劉春秀榮獲「最美好女兒」稱號。
  • 父親的「安息地」
    每次回鄉下老家,都會去父親的墳前站一會,點上一支煙,澆上一杯酒,心裡默默的和他說上一會話。墳前的桂花樹和松樹,已經一人多高,常年蒼綠,秋季時節,桂花香味濃鬱;墳背後的一棵野槐樹,開枝散葉猶如張開的一把遮風擋雨的傘。
  • 林志玲父親稱讚Akira是好女婿,把女兒的婚後生活照顧得很好
    近日臺媒傳出林志玲因為身體原因動了一個小手術,而了解下來是志玲姐姐因為支氣管的問題而在臺北某醫院住院開刀手術非常的成功,僅僅只是一個因為感染的問題而動了小手術,志玲姐姐工作室也發文叫粉絲們不要過度擔心。
  • 「我把我父親殺死了,我要自首!」
    本報訊  「我殺人了,我把我父親殺死了,他現在躺在地上,我要自首。」11月29日晚上8點左右,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先後三次接到報警電話,報案人聲稱在單位宿舍將自己的父親殺死了。楊村橋派出所接到指令後火速趕往下涯鎮某工廠的宿舍。
  • 照顧父親和做絞胎瓷是最重要的事
    訪「中原忠孝人物」焦作孟凡斌8月31日,河南首屆尋找「中原忠孝人物」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儀式在鄭州舉行,在評定的10名中原忠孝人物中,焦作市民孟凡斌榜上有名。孟凡斌,他復活了失傳千年的當陽峪絞胎瓷、絞釉瓷古法製作技藝;他,幾十年無微不至贍養老父親,讓父親安享晚年、為父親養老送終。近日,東方今報記者採訪了孟凡斌,和大家一起走近這位感動中原的忠孝人物,聆聽他的忠孝故事。 東方今報記者 楊繼盈/文圖照顧父親   十幾年與父親同住一屋孟凡斌祖籍山東省曲阜市孟莊村,後落戶修武縣西村鄉當陽峪村。
  • 安葬好父親兒子傷心離去,一年後父親忌日,看到墳墓前的女人愣了
    做孩子的一定要常回家看看,不要等父母老去之後才想好好孝順,珍惜眼前……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覺得自已一直都過著很幸福的生活,母親溫婉賢惠,父親一直在外面打工養家。日子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