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歐陽詢

2020-09-11 纆緣閣


談論碑帖鑑定,總會有一個題目涉及翻刻與偽刻。馬子云先生定義說:「翻刻是因原石真本稀少而珍貴,故翻刻後出拓本,再做成舊式以欺人。偽造是無原石拓本而憑空根據某碑誌或帖上某人書法,再摘一段古人文章或詩詞,二者結合刻成以欺人。」翻刻自然屬於贗品,但通過複製以廣流傳,也無可厚非,比如天一閣北宋《石鼓文》毀於兵燹,阮元重摹本留影存真,意義重大;但向壁虛構的偽刻情節惡劣得多,不止是欺騙藏家,偽作影響書法學習,混亂書法歷史,為禍深遠。

偽造碑誌為數不少,最有名的當屬王獻之《保母磚志》,南宋末慶元、嘉泰年間出於山陰,一時名人歌詠不絕,樓鑰有句「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時晉人刻。磚雖破裂文多全,妙畫遠過蘭亭鐫」,紀實也。原件早佚,流傳的拓本尚有姜夔小楷長跋,論其有七美,屬於「非王獻之不能為者」。

遭遇偽作最多的書家首推歐陽詢這些偽作無一例外都有歐陽詢署款,基本符合歐體風格,且多數流傳已有數百年之久,作偽方法各異,分別敘說。其著名者有《姚辯墓志銘》《虞恭公溫公墓誌》《緣果道場磚塔下舍利記》《女子蘇玉華墓誌》《郭雲墓志銘》《臥龍寺黃葉和尚墓志銘》,以及小楷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圖1 《虞恭公溫公墓誌》拓片(局部)


一種是將舊墓誌添刻歐陽詢的款識,以《虞恭公溫公墓誌》(圖1)最具典型。溫彥博貞觀十一年卒,諡曰恭,陪葬昭陵,墓碑由岑文本撰文,歐陽詢書丹,此無可疑問。溫彥博墓誌在北宋出土,《墨池編》《集古錄目》皆說「無撰人姓名,世傳歐陽詢書」,初唐墓誌尚無題寫撰書人姓名的習慣,只能大致從書法風格推測可能與墓碑一樣,同出歐陽詢手筆。這份墓誌早已失傳,今天所見者是不同年代的偽造本,以及偽造本的輾轉翻刻本,首行通常有「銀青光祿大夫歐陽詢撰並書」字樣。


圖2 《姚辯墓誌》拓片(局部)


《姚辯墓誌》(圖2)的情況稍複雜,今天所見本全稱為「隋故左屯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姚恭公墓志銘」,廩軍內史侍郎虞世基撰文,太常博士歐陽詢書丹,萬文韶刻字,撰書鐫刻都是名家,故特別搶眼。此志最早著錄於《集古錄目》,稍後《金石錄·隋周羅睺墓誌》條亦提到此,皆稱歐陽詢大業中所書。因為隋墓誌找不出第二例題署撰書人姓名的情況,所以故宮博物院顧鐵符先生斷言,歐陽棐(fěi)、趙明誠所見,已經是「宋代人帶有作偽性質的複製本」。換言之,所謂歐陽詢書《姚辯墓誌》,雖然書法風格與《蘇孝慈》《陶貴》等典型隋墓誌相近,但事實上是北宋碑帖商人將一通無款的《姚辯墓誌》,或者補刻撰書人姓名,或者乾脆以歐體重新書刻,以騙取多金。


《緣果道場磚塔下舍利記》也是宋代出土,《輿地碑記目》著錄說:「隋人撰,近時民家掘地得之。」都穆《金薤琳琅》錄有全文,也謂「無書撰人氏名」。今傳之所謂「宋拓本」,乃是明末好事者重書,字體近似《樂毅論》,添「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撰並書」。《舍利記》隋大業九年立,歐陽詢卻署唐代的官銜,真贗不問自明矣。此外,小楷《心經》也是如此,抄寫的是玄奘法師譯本,距離歐陽詢去世已有數年。


圖3 《黃葉和尚墓志銘》拓片(局部)

《黃葉和尚墓志銘》(圖3)題「守黃門侍郎許敬宗制,弘文館學士歐陽詢書」,汪鋆《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已經發現:「案新舊《唐書》,武德初,敬宗為漣州別駕,詢亦未至弘文館學士。而《舊唐書·方技傳》亦無黃葉之名,疑是後人偽作。」晚近更有研究者指出,墓誌全文乃是剪裁《藝文類聚》所收梁簡文帝撰《慧念法師墓志銘》《敬脫法師墓志銘》《智蒨法師墓志銘》及陸倕撰《志法師墓志銘》,拼湊雜糅而成。

圖4 《女子蘇玉華墓誌》拓片(局部)

至於《女子蘇玉華墓誌》(圖4)《郭雲墓志銘》,作偽手段拙劣,《八瓊室金石祛偽》論述已詳,無勞費辭。仲威兄還見過一份《張琮碑》拓本,居然有「銀青光祿大夫歐陽詢書」字樣,仔細觀察,乃是碑估用原碑殘字拼湊而成。這與《善才寺碑》冒充褚遂良書同一手法,另是一種虛構。

相關焦點

  • 被瘋狂虛構的歐陽詢
    遭遇偽作最多的書家首推歐陽詢,這些偽作無一例外都有歐陽詢署款,基本符合歐體風格,且多數流傳已有數百年之久,作偽方法各異,分別敘說。其著名者有《姚辯墓志銘》《虞恭公溫公墓誌》《緣果道場磚塔下舍利記》《女子蘇玉華墓誌》《郭雲墓志銘》《臥龍寺黃葉和尚墓志銘》,以及小楷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王家葵:虛構的歐陽詢
    遭遇偽作最多的書家首推歐陽詢,這些偽作無一例外都有歐陽詢署款,基本符合歐體風格,且多數流傳已有數百年之久,作偽方法各異,分別敘說。溫彥博貞觀十一年卒,諡曰恭,陪葬昭陵,墓碑由岑文本撰文,歐陽詢書丹,此無可疑問。溫彥博墓誌在北宋出土,《墨池編》《集古錄目》皆說「無撰人姓名,世傳歐陽詢書」,初唐墓誌尚無題寫撰書人姓名的習慣,只能大致從書法風格推測可能與墓碑一樣,同出歐陽詢手筆。這份墓誌早已失傳,今天所見者是不同年代的偽造本,以及偽造本的輾轉翻刻本,首行通常有「銀青光祿大夫歐陽詢撰並書」字樣。
  • 【博聞強識】被瘋狂虛構的歐陽詢
    遭遇偽作最多的書家首推歐陽詢,這些偽作無一例外都有歐陽詢署款,基本符合歐體風格,且多數流傳已有數百年之久,作偽方法各異,分別敘說。 其著名者有《姚辯墓志銘》《虞恭公溫公墓誌》《緣果道場磚塔下舍利記》《女子蘇玉華墓誌》《郭雲墓志銘》《臥龍寺黃葉和尚墓志銘》,以及小楷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細說歐陽詢書法
    溫彥博貞觀十一年卒,諡曰恭,陪葬昭陵,墓碑由岑文本撰文,歐陽詢書丹,此無可疑問。溫彥博墓誌在北宋出土,《墨池編》《集古錄目》皆說「無撰人姓名,世傳歐陽詢書」,初唐墓誌尚無題寫撰書人姓名的習慣,只能大致從書法風格推測可能與墓碑一樣,同出歐陽詢手筆。
  • 為什麼說:「成也歐陽詢,敗也歐陽詢」?
    古人對歐陽詢書法的推崇於楷書居多,譽其為「楷書四大家」之一。可謂成也歐陽詢敗也歐陽詢,從而便形成歐楷不可學的一個悖論。歐陽詢楷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其實現了古隸與晉法的合一,在天下翕然盡學王書的時代,創造出了不同於「二王」以圓勢為主的書法面貌。他以體方而筆圓的形式,不時顯露的隸意,森嚴肅整的結構和章法,比羲之瘦硬剛猛的線質和比獻之更加險絕的體勢,成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歐楷,這也是歐陽詢楷書形式美的基本內涵。
  • 理性的,歐陽詢.
    就像前面摘引的書評,它們指向的,是浩瀚的中國書法史上,最富盛名的楷書聖手歐陽詢。《太平廣記》裡說,長孫無忌公然笑歐陽詢長得象彌猴:唐太宗宴近臣,戲以嘲謔,趙(國)公長孫無忌嘲歐陽詢曰:「聳脖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閣上,畫此一獼猴。」在太宗與群臣的鬨笑聲中,歐陽詢亦賦詩回擊:「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麵團團。」
  • 歐陽詢與「楷書」的故事
    少年流離歐陽詢祖父歐陽頠歷任使持節、都督衡州諸軍事、安南將軍、徵南大將軍等要職。歐陽詢的父親歐陽紇20歲隨父從軍,驍勇善戰,後來子承父業,任都督交、廣等十九州諸軍事,廣州刺史等職。歐陽紇於是據廣州起兵反叛,第二年春兵敗被擒,舉家上下僅歐陽詢一人因逃匿而豁免,其餘悉數被殺。此時歐陽詢年僅13歲,此後兩月,皇太后駕崩,大赦天下,歐陽詢因此而免死,逃過一劫,並被父親生前好友江總收養。歐陽詢隨養父20餘年,長居建康(今江蘇南京)。
  • 老而彌堅的歐陽詢
    《唐人書評》曰:「(歐陽詢書)若草裡蛇驚,雲間電發;又如金剛瞋目,力士揮拳。」張懷瓘《書斷》曰:「詢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風旋雷激,操舉若神。」傳世作品有《九成宮碑》《化度寺碑》《行書千字文》《張翰帖》等。 欣喜若狂 歐陽詢是唐初年事最長、資望最高的大書法家,其書法才能在年幼時即有所展現。
  • 歐陽詢讀碑宿夜
    歐陽詢和一個抱傘的書憧、一個挑擔的下人走在路上。路邊是小苗青青的田野,頭上是白雲悠悠的藍天,陽光送暖,空氣宜人。三個人指指點點,有說有笑,好不快活。歐陽詢說:「遊覽遊覽,一邊遊一邊覽,沒有準地方。」挑擔的下人叫苦道:「老爺,這可苦了我啦!我可是挑著擔子的呀!」歐陽詢笑道:「你可以頭裡先走嘛!在前邊撂下擔子等我們就是了!」挑擔的下人先走了。歐陽詢和書依然悠閒地邊遊邊覽,有如閒庭信步。
  • 歐陽詢的隸書風格
    都說字如其人,傳說歐陽詢的長相非常醜陋,卻寫得一手好字。其實字的好壞與人的長相沒有多大關係,但一定與他的學識有關,歐陽詢就是聰悟過人,博覽群書,精通經史的書法大家。歐陽詢的楷書史稱為「歐體」,家喻戶曉,但在形成歐體之前,歐陽詢有過一段寫隸書的歷史,他寫的漢隸碑版,有著錄的達二十餘種,不過,現能見到歐陽詢隸書僅有《宗聖觀記》和《徐州都督房彥謙碑》。後者雖然稱為隸書,然結體端嚴,挑撥險峻,書風已很接近《九成宮》、《黃甫誕碑》。
  • 歐陽詢與初唐書法
    歐陽詢,潭州臨湘人,字信本。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即公元557年,太宗初年,歐陽詢歷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等職,封渤海縣男。貞觀15年及公元641年卒歐陽詢與褚遂良,虞世南,薛稷,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開始的時候他仿效王羲之的字體,後來比例逐漸變得倒勁有力,自成為歐體。
  • 歐陽詢和三顧字碑
    唐朝書法家歐陽詢。字信本,今天的湖南長沙人,他從小喜歡書法,遍習李斯,蔡邕,曹喜,鍾繇,王羲之各家書體。終於自成一體,人們稱為「歐體」。也成為我們今天熟悉的楷書&34;之一。有一次,歐陽詢奉太宗之命出使高麗歸來。半路途經一座古墓。墓前豎著一塊很大的石碑,碑上字跡剛勁有力,引得歐陽詢下馬觀看。原來這碑文是晉代大書法家索靖寫的。不覺喜出望外,歐陽詢一邊念著碑文,一邊在手心上比比劃劃,學習這種碑刻字的寫法,寫了一會,又感覺書法平常,沒有什麼高妙之處。看來也是徒有虛名,站起身來,掃興離去。
  • 歐陽詢的「歐體」《行書千字文》
    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 我知道的歐陽詢
    歐陽詢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終年八十一歲。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在隋朝,任大常博士,其書法就己有歐陽勃海之稱。歐陽詢是書法史上第一大楷書家,他的楷書字體被稱「」歐體」。與顏體柳體趙體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楷書」。 歐陽詢幼年喪父,但聰明過人,發憤讀書,博貫古今。他終生勤於翰墨,年輕時便悉心鑽研碑貼,一次野外見一石碑,下馬觀賞,後來競坐幹碑前三日,認真觀摩,忘乎所以,心摩手畫,得益非淺。
  • 隋唐書法名家:歐陽詢
    歐陽詢書法在隋代已很出名,到了唐代更是書名卓著,遠播外夷。高麗王曾派專使求其墨跡。因慕歐陽詢之書名,請求非見其人不可,等到見了身材矮小、形貌猥瑣的歐陽詢,似乎大失所望。因由歐公之書法聯想其人應是金剛怒目、高大魁偉的形象。確實,瀰漫於六朝柔弱的靡靡之音的初唐書法,歐書的嚴正方剛儼然是巍峨超群的偉丈夫。
  • 歐陽詢,你爹是猴子
    寫梁武帝大同末年,書法大家歐陽詢的父親——歐陽紇率軍南徵,走到長樂時,妻子被白猿掠走;歐陽紇率兵入山,計殺白猿,而妻已孕,後生一子,狀貌如猿猴……作者因歐陽詢相貌異端,以子虛烏有的方式講述了歐陽詢的身世,污衊他是白猿精的兒子,以私著神話的形式對他進行了人身攻擊,開了唐人以小說誣衊他人、攻擊異己的風氣。
  • 學歐陽詢楷書的時候,別忘了他的行書,那裡藏著真實的歐陽詢
    提起歐陽詢,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的楷書經典《九成宮》。稍微熟悉一點的朋友,還會知道他的其他楷書代表作,比如《化度寺碑》、《皇甫誕碑》等。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學楷書從歐陽詢這裡開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很多朋友也是這麼選的。
  • 唐楷五家:歐陽詢
    歐陽詢(信本,557-641)是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祖父歐陽顧、父親歐陽紇都是南朝高官,為臨湘豪門。歐陽紇33 歲因謀反罪名被殺,歐陽詢尚幼, 被父親好友江總收養。江總是陳朝重臣,著名文學家,經他培養,歐陽詢博通經史。他大半生在陳、隋兩朝度過,曾任隋朝太常博士。
  • 以「險絕」著稱的歐陽詢書法
    唐朝的書法以楷書和草書成就最大,有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書法名家,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歐陽詢的書法藝術。歐陽詢對隋代書法研究深入,並在魏碑中領悟到了楷書的精髓,用筆以「險絕」而著稱,史書記載他初學書法時,就是臨摹王羲之的經典字帖,書法路線走得很正,這就為他以後的大師之路奠定了基礎。
  • 歐陽詢《卜商帖》賞析
    歐陽詢是唐代的大書法家。字信本,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合稱「大小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