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的納蘭容若,他一生在紙上被風吹亂

2020-11-25 我本飄蓬客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些年來風靡網絡,出自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的《木蘭詞》,相信大家對於這闕詞都非常熟悉,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納蘭容若這位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納蘭性德,小字容若,父親納蘭明珠是權臣,母親是愛新覺羅氏的皇族,曾祖父的妹妹是皇太極的生母,不得不說納蘭容若的出身實在是非常顯赫,加上他自幼天資聰穎,少年初長成就進士及第,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識。

納蘭容若在詞方面頗有成就,詞這種文學體裁始於唐朝,興盛於宋朝,所謂宋詞,此之謂也。北宋是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到南宋便漸漸衰落了,這是每一種文學體裁的必經之勢,因此每個朝代才會有不同文學體裁的興盛,譬如唐詩宋詞元曲等等,而偶爾會出現某種體裁又在另一個時代復興起來,比如宋詞在清朝的復興,清詞雖然不及宋詞,但詞在清朝的確是復興了很長一段時期。而說起清朝的詞壇,納蘭容若是最脫俗的一位。

任何一種文學體裁,在剛興盛起來時,作者們都語出自然易出佳品,但是隨著一種文學體裁的不斷發展,漸漸地就會開始工於雕琢,這就是南宋詞不及北宋詞的原因,而到了幾百年後的清朝,自然也難以避免這種情況,而納蘭容若的詞卻沒有這種短處,這是因為納蘭容若是滿人,康熙年間滿人才入關不久,所以沒有沾染漢人風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這樣評價納蘭容若:「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如果你讀過納蘭詞,就會知道他每一句話都出自肺腑,譬如這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其實沒有太多的文學修飾,非常白話的一句喟嘆:「如果人生都能夠像初見那般美好」,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遺憾吧,正是因為這句簡單的話說出了大眾的心聲,所以才會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風靡。我想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吧,它可以穿越時空,讓我們和古人的心意相通。

其實早在納蘭的時代,他的詞就是非常風靡的。納蘭的詞集名為《側帽集》,側帽的典故出自北周美男子獨孤信,因為他長得很帥,於是成為了百姓大眾的模仿對象,相當於是今日的明星效應,獨孤信有一次出門打獵,因為馬騎得太快而被風吹歪了帽子,於是眾人都模仿他將帽子側著帶,比喻納蘭容若的詞能夠引起風靡,非常的流行。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一句用來形容納蘭容若,我想再合適不過了,這位出身顯赫文採斐然的貴公子,卻只活了短短三十歲。納蘭詞中以悼亡詞最為出名,他的妻子盧氏很早就去世了,此後納蘭容若便沉溺於悲傷之中,創作了大量的悼亡詞,可見其痴情。他一生金銷玉碎的悲傷,都在紙上被風吹亂。

好啦小編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點讚加收藏呦~

相關焦點

  • 解讀: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解讀: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吧,其實意思與金庸《書劍恩仇錄》中,乾隆皇帝送給陳家洛一塊玉佩,所刻的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是同樣的意思,現在小編就來為你們前四個字是,慧極必傷。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曹操帳下的一個幕僚,這位幕僚與曹操的兒子的關係特別好,於是得以與曹操多多接近的機會。
  • 納蘭容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20歲的納蘭容若用八抬大轎迎娶了18歲的盧氏。納蘭一開始,只當盧氏同他一樣,是個被犧牲了幸福的可憐人。但他不知道的是,那年,秋水軒唱和佳會上,是盧氏第一次見到名滿皇城的納蘭容若,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白衣勝雪,器宇不凡。只一眼,天地便失了色。
  • 好一個納蘭容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1納蘭容若,是名副其實的清初第一才子。也許你也曾吟過納蘭容若的詞,但納蘭容若的一生,你了解嗎?「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然而歸鄉的夢被滾滾河水聲攪碎,只能闔上雙眸,再延續夢境,因為知道醒來之後,仍是百無聊賴罷了……納蘭容若隨康熙南巡北狩,四方遊歷,出塞的經歷是納蘭一生中很重要的篇章。「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塞外所見是滿目蒼涼,納蘭就在這一片荒涼之中,感嘆朝代更迭與盛衰興亡,吐露著難以言說的惆悵情懷。
  • 道一句慧極必傷,嘆一句情深不壽
    冷冷的青石板長街結滿了昨夜的霜被時光遺忘了 不願消融慢慢地 擱淺在回憶裡屋簷下的風鈴聲漸漸遠去流浪到天邊看不清的遠方遠去了 漫長的思念遠去了 無言的守候我獨望天邊如鉤冷月鬢間的青絲染了白雪佛門深院裡誰低眉合十道一句慧極必傷嘆一聲情深不壽戲終人已散誰等到杯中茶涼了換來一句
  • 林黛玉: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抑或,所有美的存在必定會成全一個錯誤,若深情一旦被辜負,必定以死來句讀: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一、林黛玉之美黛玉之美,只可意會。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就直呼:「神仙似的妹妹」。「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一派超凡脫俗的美,「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就是黛玉之美的形象寫真。
  • 淺析「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聰明過頭,用情太深,物極必反!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單從字面意思理解並不是很難,但我是一個喜歡和習慣剖析的人。先說一下字面意思,「慧極必傷」是說一個人極其智慧,聰慧或者聰明,這三個詞意思差不多,但程度由高到低會遞減一些,這裡暫且用聰明這個詞吧,一個人太聰明甚至有些聰明過了頭,是好事嗎?!如果按單一事件看或許是好事。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中的道家思考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書劍恩仇錄》「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因為《書劍恩仇錄》被大家熟知,從字面意思來看,也不難理解:感情深了反倒不容易長久,太聰明的人更容易傷害到自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也因為大師妙筆金句被廣為傳頌。其實,這話本身蘊含著極深的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大家早都發現了吧,金庸本身就是一位道家高手。在金庸小說中,從武學秘籍、功夫學派、人物的人生歷程等等各個方面和細解都能看出明顯的道家思想,即便是以佛入江湖的《天龍八部》,在佛家的外衣下,卻是更為精彩的道家思考。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是什麼意思?
    《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的一塊寶玉上所刻之字,一共五句二十字。全文如下: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些字內含人生至理,難抑情懷。表面意思是說:第一句:慧極必傷。意思是說做人不要聰明過頭了,其實和有很多話和這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比如:「人至察則無徒。」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
    - 01 -慧極必傷曾國藩說:「為人不可過於聰明。」曾國藩為人低調,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從不濫用自己的職權謀取私利。我們從小就聽著龜兔賽跑、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的典故長大,都知道慧極必傷的道理。可悲的是,道理我們都明白,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對待很多人和事,我們無需過於聰明。與朋友相處,過於精明,就會小肚雞腸,凡事斤斤計較,便難得知己。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金庸老先生曾寫道:「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鍾情」一詞來源於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他曾說:「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是我輩。」這是在他喪子時悲傷欲絕,友人對其進行勸慰時,他對友人的回答。聖人忘情,不是說聖人忘情絕欲,而是聖人有情而無累;最下不及情,則是薄情寡義、忘恩負義之輩。情之所鍾,正是我輩,至情至性,所以才會至傷至悲。
  • 「佚名」說過最經典的一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你懂嗎?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從小到大不知道讀過多少名言名句,大都忘了。唯有這一句,已經有好幾年了,一直都沒有忘掉。可見此話說的貼切,給人印象深刻,起碼對小編來說,印象深刻。可是,這麼經典的名言出自何人之口呢?查來查去沒找到出處。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道清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道清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中國傳統講究中庸,事不過極。道理很淺顯,真正做到的人寥寥無幾,太聰明的如王熙鳳,情深的林黛玉。 愛情進了死胡同,還不知迷途知返到頭來撞得頭破血流才知此路不通。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別太高估了和他人的關係
    生活的常態就是,有些事儘管你盡了200%的努力,結果也可能不如你所願,也正如有些人你用盡全力去付出,最終卻分道揚鑣了,連朋友都算不上。所以,當你經歷了謊言,欺騙,挫敗,在某些事情上,也習慣了敷衍,才不會高估了自己和旁人的關係。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我終於知道個中深意,可惜你已遠走!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那年你牽著我的手,含笑問我這句話什麼意思?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不過分顯露自己的聰明,而是保持大智若愚的狀態,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進取,什麼時候應該退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才能避免仿佛宿命一般的「慧極必傷」!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你明白這句話的深意嗎?
    寫《道德經》老子從來不說自己聰明,可世人知道他有大智慧。老子更像是超脫萬物直達本源,而孔子卻要深入到人海宣講人生的要義。講到極致,老子就離開了隱退了,沒什麼多餘的話好囉嗦的,要想明白他只好反覆刷《道德經》,可也不一定變聰明。孔子晚年平靜下來,不再對功名有過多的奢望,因為他的心多少受傷了。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後面還有兩句,道破人生真諦!
    各位喜歡國學的朋友,今天跟大家聊聊流傳很廣的金句,「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裡,乾隆送給自己兄弟、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一塊玉佩,開頭就刻著這八個字。都知道金老爺子國學功底深厚,筆下金句頻出。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有人說一輩子太長,這一路上太難。有人說這一輩子太短,這一路上有太多遺憾沒能彌補。說長的是因為,活著易,想要好好活著太難。畢竟作為群居動物的人來說,要考慮和面對的太多太多。說短的是因為,大千世界,阡陌紅塵。美好的東西太多,自己失去的太多。沒來得及見識的,失去沒來得及彌補的。
  • 納蘭容若:情深不壽 慧極必傷
    歷史的車輪只輪管向前,幸而後人還能從殘存的星星古蹟窺探到那千年前的遺世少年,看看他錦繡輝煌又短暫唏噓的一生。 順治十一年甲午,農曆臘月十二日納蘭容若降生於京師明珠府。尚在沉睡中的孩子,還不知道他降生到了一個天潢貴胄之家,從此榮華富貴,他的人生璀璨奪目。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父母見她意志堅定,只得稍微妥協,寫信給沈家:「欲為佳婿,必待乘龍」,要沈佺先取得功名,而後再談婚事。沈佺便赴京應試科舉。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去去不復返,古道生秋草。迢遞山河長,縹緲音書杳。愁結雨冥冥,情深天浩浩。人云松菊荒,不言桃李好。淡泊羅衣裳,容顏萎枯槁。不見鏡中人,愁向鏡中老。一首《古別離》,表達張玉娘的依依不捨之情,真真的是「為伊消得人憔悴」,千言萬語只在相思之愁。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越多俗話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意思是太深情的人容易情緒積壓傷害身體,太聰明的人則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首先,一個人的靈魂越是獨特,越容易游離於主流之外,他的孤獨感,和消除這種孤獨感的難度就會越高。因此,聰明的人通常比普通人更容易體會到孤獨感,如果一個聰明人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去消除孤獨感,最終被情緒主導而不注重現實生活的話,心理問題則會更嚴重。心理學家認為,健康的人際交往是生活幸福度的重要保障,而長時間的孤獨會逐漸磨損一個人的心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