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遺珍:天圓地方的祭祀禮器——八卦紋琮式瓶

2021-01-16 網易

2020-05-07 03:27:09 來源: 瑜伽大俠

舉報

  琮式瓶最早出現於南宋,仿自良渚文化玉琮造型,以南宋官窯和龍泉窯製品最為知名。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琮式瓶為清代官窯的經典器型,官、民窯均有燒制,清代乾隆朝以後成為官窯的傳統器形,底圓體方,暗寓天圓地方之意。其外壁有素麵和堆貼八卦紋兩種裝飾之區別,後一種亦稱「四方八卦瓶」。

  八卦紋為典型的瓷器裝飾圖案之一。以八組各不相同的,由短線符號組成代表《周易》中的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種圖形。相傳伏羲創八卦圖,八卦分據八方,居中的則為太極圖。《易傳》認為八卦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易經.繫辭上》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明、清明期景德鎮窯瓷器上見有裝飾八卦紋的瓷器常與海水、雲鶴為伍組成海水八卦、雲鶴八卦紋。

  

  此件景德鎮窯粉青釉八卦紋琮式瓶,口徑:9.5cm 底徑:11.5cm 高:27.5cm。

  此器脫胎於玉琮,承襲了其外方內圓的特點,將中國上古時代以來的世界觀包括在其中。圓口,短頸,平折肩,四方體,圈足。形制凝重敦厚,胎體厚實,腹部四面突起八卦紋。

  

  

  釉色如玉似冰,正是對玉琮的極致表現。通體釉色仿宋代哥窯,色偏青灰,釉汁濃厚,釉面布滿大小開片,即所謂「金絲鐵線」,底心無款。器滿施粉青釉,釉色青綠之中顯粉白,釉層凝厚純淨,色澤清新。歷朝多有燒造,方瓶造型端莊,胎體細膩堅實,為清代官窯陳設用器。

  此器製作工藝精湛,施釉均勻,釉色潔白瑩潤,紋飾寓意鮮明,收藏價值極高。

  責任編輯:清卿子衿

  清卿子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官窯琮式瓶
    琮式瓶是仿新石器時代玉琮造型的一種瓶式。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線紋為裝飾。一般認為,最早的瓷質琮式瓶出現在南宋的官窯和龍泉窯,是陶瓷造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樣式。宋、元、明、清時期,琮式瓶的造型一直為皇室所喜愛,乾隆皇帝規定霽藍釉的琮式瓶為祭祀的禮器之一
  • 皇朝禮器圖式
    、祭祀武舞生、祭祀執事人、樂部樂生、滷薄輿士、滷薄護軍、滷薄校衛、從耕農官計59類人,所用冠服有冬夏朝冠、冬夏朝服、朝帶、朝珠、端罩、袞服、冬夏吉服冠、龍袍、吉服帶、冬夏常服冠、常服褂、常服袍、常服帶、龍褂、補服、蟒袍、冬夏公服冠、雨衣、雨冠等24類。
  • 南宋官窯珍品器型之琮式瓶
    在杭州鳳凰山設立修內司官窯,並在烏龜山八卦田郊壇下附近另建新官窯。內窯和新官窯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燒造官庭和達官貴人需要的青瓷。這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歷史上稱為南宋官窯。國研院古瓷鏈今天為您呈現一件南宋官窯瓷器中的極品傳說的篬莨竹色的琮式瓶,供收藏宋瓷的朋友賞析。琮式瓶是仿新石器時代玉琮造型的一種瓶式。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線紋為裝飾。
  • 淺談清代皇朝祭祀禮器究竟有多隆重
    應萃集歷代禮書,並本朝會典,將冠婚喪祭一切儀制,斟酌損益,匯成一書,務期明白簡易,俾士民易守」,乾隆下令繪製了《皇朝禮器圖》,規整了各種典章器具。《皇朝禮器圖》第一、二卷便是「祭器」,與吉禮相對應。吉禮實為祭禮,所祭者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祭祀自然神靈,一是祭祀祖先神靈,分屬於自然與社會禮儀系統。
  • 北宋銅骨粉青釉汝窯八卦琮式瓶
    北宋銅骨粉青釉汝窯八卦琮式瓶。有紋,銅骨,瑪瑙釉,芝麻掙釘。近距離拍攝釉面特徵明顯。200倍顯微鏡觀察釉面老化痕跡明顯。200倍顯微鏡觀察底部支釘處老化痕跡明顯。是到代的北宋有紋、銅骨、瑪瑙釉、芝麻掙釘粉青釉汝窯瓷器真品。
  • 瓷器的經典器型:琮式瓶,5000年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這裡就說說為什麼這個看上去沒什麼曲線美、中規中矩的琮式瓶才是最中國的器型:1、琮式瓶的設計原型來自玉琮。5、再後來,玉琮和琮式瓶除了作為禮器之外,還被皇家作為花器、賞器等更多的功能而且,作為入選大運瓷器的琮式瓶與賞瓶不同,一直保持著色彩清淡素雅、器型莊重威嚴的風格,雖然琮式瓶沒有了玉琮在皇家權利和祭祀圖騰等方面的象徵,還是能感受到御窯廠對琮式瓶本質內涵的理解和敬畏。
  • 威嚴莊重、靜穆典雅的清代祭祀禮器
    蓋穹窿形,頂飾繩結形鈕(文獻作「綯紐」),飾波紋、回紋。腹為垂雲紋、回紋,足柱飾一環節,為波紋、金鋬紋,足為黻紋。較小尺寸的藍釉豆用於祈年殿,一組十二件,置於供桌左側,於祭祀中盛放醃菜、肉醬之屬。藍釉簋
  • 案頭文玩與皇家禮器
    琮式瓶。   □強雯 文/圖  古時候,鼎、琮、圭等都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司母戊青銅大方鼎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禮器。  在這群寶藏中,案頭皇家禮器,惹人情思。  比如,琮作為古代玉質禮器,一直是美與嚴的代名詞。《通典·吉禮四》中,記載:「周制,大司樂雲,夏日至,禮地祇於澤中之方丘。其丘在國之北,禮神之玉以黃琮,牲用黃犢,幣用黃繒」。可見禮神用黃色琮,是最為珍貴的表達。  而南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瓷瓶,則以瓷器向琮致敬。
  • 「天圓地方」是時空宇宙觀
    下面以中華文化的本源(天文地理),重新詮釋「天圓地方」的本意。「天圓地方」講的是時間和空間,是講宇宙的真實面目!體現了老祖宗智慧的時空觀念。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祇的一種禮器。
  • 不管是官窯的還是龍泉的,最美的宋代琮式瓶都在日本,真氣人!
    琮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的玉質筒狀物,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 朋友家裝修的八卦吊頂,奇葩的天圓地方,被自己哥們笑抽了
    最後按照風水先生的指點,設計了一個「天圓地方」的裝修計劃。據說按照風水上說,天圓地方是聚財的格局。在易經中,「天圓」解釋是天空就像一個倒扣著的圓形鍋底,「地方」則是指平坦之意。天圓地方本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個代表性的設計方案,清朝時期北京修建了天壇和地壇,其中天壇是圓形的,天壇上面所有用的數字都是單數,包括層數、直徑、欄板臺階等等。單數在風水學上被稱為陽數,是象徵著天為陽的意思。伏羲一畫開天地的時候將「一」定為了陽,而後又劃出相反的「——」定之為陰。
  • 珍貴的清內府彩繪本《皇朝禮器圖式》
    此書繪圖精美,圖說詳實,所謂「詳其廣狹長短圍徑之度、金玉璣具錦緞之質、刻鏤繪畫織繡之制,以及品數之多寡、章採之等差,無不縷析條分,一一臚列。」  此書編纂有其產生的基礎。清代在綜合了這些史籍的基礎上,產生了彙輯清乾隆朝以前的各種禮器的《皇朝禮器圖式》一書,把皇帝、官員、軍隊應用的各種定製的用品、軍器、服式等等用文字、繪圖刊出,以之統一制式,便於製造、穿戴、識別。該書為後世人們了解清朝的禮制、器物、工藝製作水平提供了文字與圖像的可靠資料。《四庫總目提要》評該書:「是編所述則皆昭代典章,事事得諸目驗,故毫釐畢肖,分刊無訛。聖世鴻規,燦然明備」。
  • 清朝祭祀使用「金聲玉振」,才足以表達對皇天上帝的格外尊崇
    清木彩畫雲龍紋「粵若祖德」中和韶樂舞幹 故宮博物院藏此件幹為武舞生左手所執,盾形,上尖下平。一套共八件。武舞生右手所執則為戚。文舞生左手所執為龠(一種竹製的似笛而短小的樂器),右手所執為羽(華麗的野雉尾)。
  • 清代皇朝祭祀中的14種祭器,你可能連名字都認不全!
    應萃集歷代禮書,並本朝會典,將冠婚喪祭一切儀制,斟酌損益,匯成一書,務期明白簡易,俾士民易守」,乾隆下令繪製了《皇朝禮器圖》,規整了各種典章器具。 《皇朝禮器圖》第一、二卷便是「祭器」,與吉禮相對應。吉禮實為祭禮,所祭者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祭祀自然神靈,一是祭祀祖先神靈,分屬於自然與社會禮儀系統。
  • 「天圓地方」的文化內涵
    這裡的「大寰」就是天,「大距」就是地,就是「天圓地方」的意思。另外,其他一些古書如《周髀算經》《大戴禮記》中也有天圓地方的說法。我國著名的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曾推測,玉琮的外方內圓很可能象徵當時人們的天地觀年,即天圓地方。歷史文獻中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的記載,說明玉琮很可能是既祀天地時使用的禮器。
  • 祭祀禮器—玉琮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只的一種禮器。
  • 清豆青釉琮式瓶(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豆青釉琮式瓶清豆青釉琮式瓶琮式瓶是南宋官窯、龍泉窯燒制的一種瓶式,因其形從玉琮變化而來,故稱琮式瓶,又因其腹有凸起的八卦紋,故又稱「八卦瓶」之稱。底模印「大清康熙年制」款。
  •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宋官窯琮式瓶,流落海外的中國古代瓷器珍品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宋官窯琮式瓶,流落海外的中國古代瓷器珍品在瓷器收藏界,一直受大家關注的便是以宋代五大名窯為代表的宋代瓷器。宋代瓷器,以其特有的器型和典雅的藝術效果,受到宋代和後世收藏者的喜愛。修內司是專門為皇家祭祀準備禮器的重要部門。宋代的時候,皇家祭祀使用的青銅器一律換為瓷器,由此修內司成為為皇家生生產專用於祭祀使用的瓷器的機構,這裡設置的窯口,後世稱為修內司官窯。按照中國古代《周禮》的要求,都城的郊外設置祭壇,這裡也需要一些祭祀的活動,因此對瓷器的也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郊壇附近,也開始燒制瓷器,後世稱為郊壇下官窯。
  • 古人為什麼喜歡把琮式瓶叫蓍草瓶?你知道其中寓意嗎
    琮式瓶作為瓷器創燒於南宋,宋代盛行仿古之風,在宋代琮式瓶最好的還是龍泉窯瓷器。這種琮式瓶明明是仿照周代玉琮外型並加以變化而成的瓷器造型,古人為什麼喜歡把琮式瓶叫(shi)蓍草瓶?琮式瓶功能1.琮式瓶是古人用來祈福用的功能瓷器;2.琮式瓶(蓍草瓶)是陳設瓷用來插花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