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式瓶最早出現於南宋,仿自良渚文化玉琮造型,以南宋官窯和龍泉窯製品最為知名。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琮式瓶為清代官窯的經典器型,官、民窯均有燒制,清代乾隆朝以後成為官窯的傳統器形,底圓體方,暗寓天圓地方之意。其外壁有素麵和堆貼八卦紋兩種裝飾之區別,後一種亦稱「四方八卦瓶」。
八卦紋為典型的瓷器裝飾圖案之一。以八組各不相同的,由短線符號組成代表《周易》中的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種圖形。相傳伏羲創八卦圖,八卦分據八方,居中的則為太極圖。《易傳》認為八卦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易經.繫辭上》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明、清明期景德鎮窯瓷器上見有裝飾八卦紋的瓷器常與海水、雲鶴為伍組成海水八卦、雲鶴八卦紋。
此件景德鎮窯粉青釉八卦紋琮式瓶,口徑:9.5cm 底徑:11.5cm 高:27.5cm。
此器脫胎於玉琮,承襲了其外方內圓的特點,將中國上古時代以來的世界觀包括在其中。圓口,短頸,平折肩,四方體,圈足。形制凝重敦厚,胎體厚實,腹部四面突起八卦紋。
釉色如玉似冰,正是對玉琮的極致表現。通體釉色仿宋代哥窯,色偏青灰,釉汁濃厚,釉面布滿大小開片,即所謂「金絲鐵線」,底心無款。器滿施粉青釉,釉色青綠之中顯粉白,釉層凝厚純淨,色澤清新。歷朝多有燒造,方瓶造型端莊,胎體細膩堅實,為清代官窯陳設用器。
此器製作工藝精湛,施釉均勻,釉色潔白瑩潤,紋飾寓意鮮明,收藏價值極高。
責任編輯:清卿子衿
清卿子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