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生:《黃帝內經》中的冬季養生全攻略
在我國最古老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對冬季變化及養生這樣記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萬物生機閉藏,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埋伏、深藏;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讓膚腠開啟出汗使陽氣大量喪失。這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緣故。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
精神調養:重視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使神藏於內,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
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平靜。同時,在冬季還要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的發生。所謂季節性情感失調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並且年復一年地出現。這種現象多見於青年,尤其是女性。預防的方法是多曬太陽以延長光照時間,這是調養情緒的天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