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老樂器奏出時代精神!武音「大型編鐘與中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2020-12-1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5月23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陳瑩)今天,楚天都市報記者獲悉,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文化,展示楚地音樂藝術魅力風採,促進中美音樂文化交流,武漢音樂學院院長、著名二胡演奏家胡志平教授率團,將於本月31日,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華韻楚風——大型編鐘與中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據介紹,本場音樂會由中國古老的編鐘與新型民族管弦樂隊交相輝映,展現編鐘悠遠輝煌的美妙音響與中國民族管弦樂的魅力色彩。音樂會融匯中華優秀文化、楚樂題材和時代主題,由當代著名指揮家、武漢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彭家鵬執棒,著名二胡藝術家胡志平教授、竹笛藝術家榮政教授與武漢音樂學院東方中樂團聯袂獻演。這也是湖北首次以大編鐘大樂團進行的大規模音樂輸出,共有81人集體赴美展演,均為該校中國器樂學科優秀中青年教師和優秀碩士生、本科生。

武漢音樂學院院長胡志平介紹,編鐘是中國古老的樂器,距今已有2400至3000年的歷史。1978年出土於中國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大型編鐘65件,一鍾雙音,音域有5個半八度,中聲區3個半八度12個半音俱全,是中華燦爛文明與禮樂文化的標誌。編鐘音樂是該校的特色和優勢學科領域 。1978年曾侯乙編鐘出土以來,該校在編鐘音樂理論研究、編鐘音樂創作、編鐘音樂表演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開展了一系列編鐘音樂創作和展演活動,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編鐘音樂作品和編鐘等古樂器演奏家,承擔了國家和湖北省一系列重大的演出活動。

如1984年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組建湖北編鐘樂團進京獻演「曾候乙編鐘音樂會」;1997年組建中華編鐘樂團參加慶祝香港回歸慶典演出;1999年受國務院新聞辦和文化部委派組建中國編鐘樂團參加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的「99巴黎·中國文化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號大廳展演3場「中國編鐘音樂會」;2010年參加國家大劇院第三屆「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演出「華韻楚風——大型民族管弦樂與編鐘音樂會」;2018年10月承擔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湖北藝術節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作品展演」開幕式「編鐘與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和由中共武漢市委、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七屆琴臺音樂節」開幕式「華韻楚風——編鐘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等。

相關焦點

  • 武音「大型編鐘與中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在美上演
    活動現場海外網6月4日電(蕭敏 劉夜)5月31日晚,武漢音樂學院「華韻楚風——大型編鐘與中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精彩上演,卡內基主廳座無虛席,反響熱烈。當晚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武漢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彭家鵬執棒,著名二胡藝術家胡志平教授、竹笛藝術家榮政教授與武漢音樂學院東方中樂團聯袂獻演。音樂會上中國古老的編鐘與現代民族管弦樂隊交相輝映,融匯中華優秀文化、楚樂題材和時代主題,展現了編鐘悠遠輝煌的美妙音響與中國民族管弦樂的魅力色彩。
  • 武漢音樂學院赴美國展演「編鐘與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人民網武漢5月25日電 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文化,展示楚地音樂藝術魅力風採,促進中美音樂文化交流,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創作協同創新中心作品推廣項目「華韻楚風——大型編鐘與中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將於5月31日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展演。 編鐘是中國古老的樂器,距今已有2400至3000年歷史。
  • 武漢音樂學院2021新年音樂會-「我的祖國」編鐘與大型民族管弦樂
    我的祖國  編鐘與大型民族管弦樂2021新年音樂會  編鐘,被譽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蹟",是中國古代的藝術瑰寶,華夏文明的象徵  2、編鐘與民族管弦樂《茉莉花》  劉文金 曲   民族管弦樂《茉莉花》是劉文金在1994年創作的單樂章民族管弦樂合奏作品。作品具有恢弘的氣勢,粗獷的氣質,雋永的靈秀,以及細膩的雕琢。其主題的整合手法、自由的曲式結構所折射出來的獨特的創意和構思,以及在樂器編配上所反映的全新理念標新立異。
  • 我的祖國—大型編鐘與民族管弦樂專場音樂會
    文化武漢【我的祖國—大型編鐘與民族管弦樂專場音樂會】編鐘,被譽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蹟",是中國古代的藝術瑰寶,華夏文明的象徵,承載著中華民族3000多年的歷史底蘊。今晚,「國之重器」編鐘,在@武漢琴臺音樂廳 奏響。
  • 【掌握社·直播預告】華韻楚風·編鐘與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下)
    武漢音樂學院「華韻楚風·編鐘與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以古老的編鐘與現代民族管弦樂交相輝映,展現編鐘悠遠輝煌的美妙音響與中國民族管弦樂的魅力色彩直播平臺「華韻楚風"編鐘與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下)是武漢音樂學院、央視頻、掌握社聯合推出的華韻楚風·編鐘與大型民族管弦樂系列音樂會的最後一場演出,7月23日19:30除了在央視頻客戶端進行直播外,還將在『掌握社直播平臺』、『YouTube』、『Twitter』、『
  • 中國編鐘登陸紐約卡內基音樂廳
    5月31日,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的「華韻楚風——大型編鐘與中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上,樂團表演編鐘與民族管弦樂《和鳴》。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新華社紐約6月1日電(記者長遠 張墨成)「華韻楚風——大型編鐘與中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5月31日晚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上演,受到在場2000餘名觀眾歡迎。音樂會上,《慶典序曲》《和鳴》《我的祖國》《編鐘徊響》等多首編鐘與楚地特色音樂作品令來自東方的古老樂器煥發出時代精神,令觀眾大開眼界。
  • 民族管弦樂組曲《夢中的阿克庫》音樂會評述
    至此,一部極具「中國民族風味」並與「現代氣息」相融合的民族管弦樂組曲創作完成,其內部組成與標題如下:一·伊犁河畔、二·阿吾勒的炊煙、三·草原情歌、四·卡拉角勒哈、五·夢中的阿克庫、六·永遠的薩日阿爾卡。  在當天的音樂會中,隨《夢中的阿克庫》一同上演的還有另外幾部楊一博的音樂作品:民族管弦樂《祓禊瑤》;藝術歌曲《越相側商調》、《韻瑤》、《新疆是個好地方》。
  • 文化| 編鐘奏響開啟武漢琴臺音樂節
    開幕式上演的「華韻楚風」編鐘與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彭家鵬執棒武漢音樂學院東方中樂團,將《我的祖國》以編鐘和管弦樂合奏的方式帶給觀眾不少新鮮感。多首專為編鐘與民族管弦樂創作的作品,如《黃鐘》《和鳴》《編鐘徊響》等,也一同在開幕式音樂會上奏響,黃鐘大呂之聲與鍾、鼓、器樂樂隊齊鳴,迴響擊空,聲勢浩然。
  • 新時代中國民族管弦樂創作概覽
    在20世紀初以來的中國音樂文化中,民族管弦樂堪稱最具時代象徵意義的一個文化存在。從1920年鄭覲文(1872~1935)在上海創立「大同樂會」算起,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已有百年歷史。進入新時代以來,「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已成為文藝創作共同的時代主題;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引領下,包括民族管弦樂在內的中國音樂發展已呈現出新的走向,致力於民族管弦樂發展的音樂家們正以高昂的創作熱情不斷推出記錄時代的聲音文本。
  • 陝西藝術職業學院張新懷教授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在西安隆重...
    9月22日晚,陝西藝術職業學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張新懷教授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在西安音樂學院藝術中心音樂廳隆重上演。省政協原副主席周一波、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指揮家魯日融教授,陝西藝術研究院院長丁科民及兄弟院校領導等出席音樂會,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王延奇,黨委副書記、院長強陸平及其他院領導班子成員陪同。上千名觀眾觀看了音樂會。
  • 悠揚動聽,打擊樂器編鐘的簡介與欣賞
    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 彭家鵬:中國民族管弦樂交響化不是「天方夜譚」
    圖說:指揮家彭家鵬 受訪者供圖昨日,指揮家彭家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聊起這臺廣受期待的音樂會,他許諾:「我們就是要用這場《天方夜譚》音樂會來證明,中國民族管弦樂的交響化之路不是『天方夜譚』。」圖說:彭家鵬認為中國民族管弦樂交響化勢在必行 受訪者供圖中國很多民族樂器,包括嗩吶、琵琶等,最早都來自西域,經絲綢之路來到中國,被不斷改良才演變、發展成為現今的樣子和音色。在彭家鵬看來:「用這些本身就帶有強烈民族色彩的樂器來展現《天方夜譚》,是最炫民族風的碰撞。」
  •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天方夜譚」大型音樂會巡演在北京完美收官
    建團三周年「天方夜譚」大型音樂會蘇、滬、京三地巡演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完美收官,這也是該樂團建團三年以來第四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觀眾們在呂思清與樂手們高水平的演奏中,敬佩于吉普賽人對生活始終熱情浪漫的不屈精神,驚嘆於中西樂器對吉普賽風情的立體化呈現。
  •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天方夜譚」大型音樂會亮相國家大劇院
    11月28日,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建團三周年「天方夜譚」大型音樂會蘇、滬、京三地巡演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完美收官,這也是該樂團建團三年以來第四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由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全新編創的世界知名交響組曲《天方夜譚》將音樂會推向高潮。這首取材於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交響組曲,由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根據西方交響樂特點量身創作。而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充分發揮民族管弦樂的特點,加入嗩吶、琵琶、柳琴、揚琴、阮等民族樂器對樂曲進行重新編配,為這一古老的神話故事尋找浪漫詩意的東方藝術表達。
  • 20多種中國古樂器與編鐘合奏,這首樂曲專為軍運會閉幕式而作
    編鐘奏鳴,戰鼓響起,大型古樂器表演《鐘鳴九天》上演。記者邱焰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7日訊(記者黃麗娟 萬旭明) 27日晚,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閉幕式文藝演出中,編鐘與鼓吹樂合奏《鐘鳴九天》,以一曲古琴開場。
  • 2020民族管弦樂新年音樂會《北疆讚歌》奏響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坤 實習生 梁豔琴)12月30日,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主辦,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民樂團、蒙古族青年合唱團帶來的2020民族管弦樂新年音樂會《北疆讚歌》,在內蒙古烏蘭恰特奏響。
  • 《最憶是杭州》民族管弦樂專場音樂會亮相北京
    3月9日晚,浙江音樂學院國樂團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了名為《最憶是杭州》的民族管弦樂專場音樂會。 王堅穎 攝正聲雅音、國樂飄香,江南風韻醉京城。3月9日晚,浙江音樂學院國樂團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以一場名為《最憶是杭州》的民族管弦樂專場音樂會,讓1600多名京城樂迷大飽耳福,同時也正式開啟了浙音國樂團2017年巡演之旅的精彩大幕。《漁舟凱歌》拉開音樂會序幕,鑼鼓喧天的火熱節奏奠定了音樂會的喜慶基調。
  • 名家名團齊聚武漢 奏響民族最強音——大型民族管弦樂專場音樂會開演
    中國民族器樂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獨特的音色和人情味,是中國人表達心聲最直接、最深情的方式。「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民族管弦樂團」—中央民族樂團,即將於11月6日再次登陸琴臺音樂廳,為江城樂迷帶來一場陣容強大、內容豐富的國樂盛宴。
  • 23年前,他敲響了曾侯乙編鐘,譚軍:借黃鐘大呂,探尋對祖先和歷史的...
    武漢音樂學院中國器樂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總經理,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武漢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指揮、青年編鐘樂團藝術總監、指揮。 1975年,考入湖北省巴東縣文工團。1985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民樂系,自此開始接觸到編鐘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