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家吳湖帆的文獻手稿,我們能看出什麼?

2020-11-19 新民網

作家的手稿可以看見每一部作品創作過程中的思量和修改,那麼從畫家的手稿文獻中更多看見的是藝術家對於藝術的個人見解、鑑賞、研習的心路歷程。昨天,「梅影遺珍——吳湖帆文獻」研討會在上海唐香文化空間進行,學者藝術家就最新披露的吳湖帆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未出版的原始手稿的解讀與延伸,全面論述了吳湖帆鑑定、收藏、書畫創作、詩詞創作的歷程與成就。

圖說:吳湖帆

吳湖帆作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的核心人物之一,他集創作、鑑藏與研究三位一體,不僅是繼吳昌碩之後領袖江南繪畫風尚的「畫壇盟主」,更是家藏宏富並在書畫鑑定領域具有絕對權威的鑑藏巨擘。此套吳湖帆文獻共有10冊,《梅景書屋書畫目》《梅景書屋題跋記》《吳湖帆過眼錄及題跋記》《李長蘅書畫冊題跋記》《愙齋藏青銅器及書畫目》《梅景畫笈目》六冊展現了吳湖帆的鑑藏與創作情況,《佞宋詞痕》書信回執、《廣宋詞三百首》、《續廣宋詞三百首》、《起詞草稿》四冊反映了吳湖帆在詞學上的成就。

圖說:吳湖帆手稿

《梅景書屋書畫目》冊記載了吳湖帆所藏的370件書畫作品及祖父吳大徵所藏的71件書畫作品。《梅景書屋題跋記》冊記載了吳湖帆對元唐子華《雪港捕魚圖》、方方壺《坐看雲起圖》、明金俊明《墨梅》、王鑑《仿古山水冊》等十多件書畫作品所作的題跋和收藏筆記。《吳湖帆過眼錄及題跋詩》冊記載了吳湖帆過眼的書畫作品400多件,書畫題跋若干篇,信息量大,史料豐富,彌足珍貴。《李長蘅書畫冊題跋記》是對李長蘅的一幅十開《仿古山水冊》作品的題跋進行抄錄,抄錄完整後加上自己的見解與說明,本冊墨跡,字體工整雋秀,一改其他手稿的率性。《愙齋藏青銅器目錄及藏書畫目》記載了愙齋豐富的青銅器收藏和書畫收藏,青銅器多達300多件。《梅影畫笈目錄》記載了吳湖帆從1944年至1953年間所創作的50件精品力作,對創作年代、作品名稱和為誰創作等信息作了簡略記錄。《佞宋詞痕》書信回執冊是吳湖帆《佞宋詞痕》捐贈給全國幾十個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後,這些文博單位的回信,均向吳湖帆傳達了謝意。其中,還有一封書信為黃炎培致吳湖帆信札,信中記載了毛主席收到吳湖帆的作品後,給五百元潤筆費的史料。如上等等,這些文獻史料對研究吳湖帆的鑑藏、書畫創作、詩詞創作等有著重要意義,與現有吳湖帆的文獻史料也可相互印證,進一步補充完善,值得專家學者深挖細研。

圖說:吳湖帆手稿

吳湖帆的孫輩吳元京表示,自己也是首次看到此批文獻,感觸頗深,他從中「看到了我爺爺的艱辛、執著,堅韌不拔,是他同代人中傳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率。文稿中,一部分是爺爺的日記和手札,通過這些日記可以知道他當年的活動,交往的朋友,所參與的畫界要事。我爺爺同輩的那一代老藝術家、老文化人都有這個習慣,這或許是我們今天應該學習的。」

書法家戴小京,也是《畫壇聖手吳湖帆傳》一書的作者,他從吳湖帆的日記裡看到了吳湖帆的「任性」,吳湖帆的「任性」很純粹,是不諳世事,是繪畫上不跟隨潮流的堅持。「他一直在探索著新的繪畫方式和繪畫內容。謝稚柳曾經有過評價,認為吳湖帆是那個時代最放光華的畫家,自創一格,能夠上溯宋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張偉在吳湖帆日記裡發現了他寫詩寫詞方面的嚴謹,在日記中會發現,吳湖帆對自己寫詩的才華並不滿意,「吳湖帆先生有時候會找旁人幫他代筆,他在日記裡寫到『我在詩方面是很勉強的』。他的詩稿中有許多反覆修改之處,還有的修改之後再劃掉重寫。這對原來我們的認知系統、評價系統有一個補充、增益、提升,甚至是顛覆性的改變。」

原上海檔案局副局長、研究館員邢建榕則在手稿中看見了吳湖帆自1949年之後,包括在創作上的一系列轉型,以及他的朋友圈的重組。「吳湖帆是中國傳統文化系統裡的一個名人。是中國文化優秀的繼承者、傳承者和踐行者。從姑蘇到滬上,他是上海的驕傲,是江南的驕傲,更是中國文化的驕傲。同所有的文獻資料一樣,由於吳湖帆的品格,方方面面的成績,使這批看起來體量小的資源,迸發出更大的能量,它以後的價值,我們會清晰地感受到。」(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相關焦點

  • 吳湖帆10冊原始手稿最新披露
    毛主席給五百元潤筆費  在上海唐香文化空間舉辦的研討會現場,10冊珍貴的手稿文獻擺在桌子中央,旁邊放置了白手套,供現場專家近距離賞析翻閱。  此套吳湖帆手稿文獻共有10冊。  邢建榕認為,這批手稿文獻與當年整個美術界的轉型有關。「迎接新中國,他們面臨創作上的轉型。關於這方面的史料,原稿裡邊有較多的反映。」「不止吳湖帆,黃炎培先生的信札也揭示了文化藝術圈在1949年以後和新中國的關係。」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近現代文獻研究專家張偉說。
  • 評展·資訊|從川久保玲的服裝「雕塑」看到吳湖帆的書畫文獻
    日本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展覽令我們重新思考時尚在現代文化中的定位,吳湖帆先生的文獻展則會重新讓觀眾審視中國書畫中的文脈傳統。此外,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李山作品展,李向陽的「裸見」速寫展以及重提書畫琴心文心的「左琴右書」聯展或許都是值得一觀的展覽。
  • 毛澤東出五百元買他的畫,程十髮為他代筆交「檢查」,吳湖帆是一個...
    10冊原始手稿最新披露此套吳湖帆文獻共有10冊。在與會人士看來,該套文獻不僅記錄了吳湖帆的書畫、詩詞創作與鑑藏數量,更充分展現吳氏的畫學追求、鑑定方法以及購藏理念、家藏特色、交易渠道及雅玩方式等多個方面。不僅能印證、補充現有吳湖帆研究資料,更有一些年份較早未成體系的手稿和往來信件、手札以及因涉及反映時局與政治的打油詩等出於各方面的原因並未被出版,其學術價值、文化價值、收藏價值都不容小覷。
  • 出神入化的書畫技巧之外,吳湖帆還有哪些「獨門秘笈」
    此外,一些年份較早未成體系的手稿和往來信件、手札以及因涉及反映時局的打油詩等出於各方面的原因並未被出版,其學術價值、文化價值、收藏價值都不容小覷。上海大學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羅宏才表示,對於吳湖帆,大家關注的大多是他的書畫作品,但對於他的日記、手札和其他文獻資料的關注還不是很到位。
  • 吳湖帆文獻展:首次披露其購《剩山圖》之喜與落寞離世之悲
    吳湖帆作為一代書畫與鑑藏大家,雖有大量日記、詩詞、題跋、著錄傳世,但真正能夠體現其生平細節之史料仍少之又少。上海油雕院美術館正在舉行的「孤帆一片日邊來——吳湖帆文獻展」以其各個時期的作品、文獻、實物、照片、史料等200餘件勾勒出一個立體、全面的吳湖帆。
  • 昔日海上畫壇一代宗主:多面吳湖帆
    ▲吳湖帆由上海油畫雕塑院和中國近現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孤帆一片日邊來――吳湖帆文獻展」近日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上海油畫雕塑院推出的大師(名家)文獻系列展的第五個展覽。本次「吳湖帆文獻展」經過了8個月的籌備,呈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比較全面反映吳湖帆一生和藝術成就的以文獻為主、內容豐富的展覽,共展出其各個時期的作品、文獻、實物、照片、史料等200餘件,其中不少文獻史料為首次對公眾展出,可謂迄今為止有關吳湖帆最為完整而系統的學術研究展。
  • 民國文人畫家吳湖帆
    吳湖帆,江蘇蘇州人,為吳大澄嗣孫(1894年農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建國後,吳湖帆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收藏宏富,善鑑別、填詞。
  • 劉聰︱吳湖帆的中秋夜
    竟夕聽雨,不能賞月,卻偏偏能觸撥詩人的愁思。比如,冒鶴亭就寫了一首《癸巳中秋苦雨憶張夫人》,是悼念亡故不久的側室;龍榆生也寫了一首《癸巳中秋風雨有懷錢默存教授鍾書北京》,是懷念遠在北國的友人。而他們的朋友吳湖帆,在這一年的中秋雨夜裡,又在做些什麼呢?
  • 留學西洋的劉海粟,緣何被吳湖帆提名為「甲字一號」中國畫家
    在甲字提名畫家中,除了劉海粟和夫人夏伊喬是學習西畫以外,其他甲字畫家都是基於中國畫傳統的選擇。劉海粟和吳湖帆在1940年代私交甚好,劉海粟最早和蔡元培組建了上海美專,再和康有為接觸,後來又拜吳昌碩為師。到了1940年代吳湖帆成了上海畫壇的領軍人物,劉海粟向吳湖帆靠攏學宋元。劉海粟也搞收藏,吳湖帆當時是上海灘收藏「一隻眼」。
  • 關於吳湖帆的「傳統」
    張淵(上海交大教授)我的父親母親分別都是先後拜了吳湖帆先生為師的,所以我是「梅景書屋」的第三代。吳湖帆先生教學生從來不像我們現在的教學方法,在學校裡都是先示範然後學生臨摹,但吳湖帆先生從來沒有這樣做過。他看我父親的用筆,他說我父親的用筆比較挺,比較秀,但是有點鋒芒,所以應該學點董其昌。先生從來不叫學生去臨摹他的東西,先生認為你缺什麼就應該叫你去學什麼。
  • 把吳湖帆都能騙過的一張畫究竟是什麼?
    聽畫笈君來講一講 ——吳湖帆(1894-1968)說到讓吳湖帆看走眼的這張畫,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曾被吳湖帆奉為梁楷(款)《睡猿圖》梁楷(生卒年不詳,一說生於1150年),山東東平人,南宋畫家。而正是因為此人,將徹底改變這件「無上劇跡」的命運——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寓居網師園的張大千常往來於上海與蘇州之間,收購古蹟、鬻畫謀生,因此也是吳湖帆「梅影書屋」的常客。在吳家中看到了吳氏新購的《睡猿圖》,又聽了從葉恭綽口中轉述的此畫之流傳來歷後,張大千不禁暗自發笑。不為別的,只笑眾人交口稱讚的這張梁楷「真跡」,真正的作者根本就不是什麼梁楷,而是他張大千自己!
  • 中上品第二人:「厚積未發」吳湖帆
    換句話說,如果將吳湖帆作為一種歷史現象來分析的話,雖然沒有在繪畫上超脫自新,但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卻已遠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了。但我們如果單從藝術史的角度來分析,吳湖帆走的是一條正宗的、正統的中國藝術之路,而且是一條很傳統的、很標準的青綠山水畫之路。
  • 藏家吳湖帆
    作為畫家,早年與溥儒被稱為「南吳北溥」,後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在畫壇有「三吳一馮」之稱。作為收藏家,與錢鏡塘同稱「鑑定雙璧」。   黃公望《剩山圖》、吳鎮《漁父圖》、文徵明《玉蘭花圖》、董其昌《畫禪室小景》……這些知名大作,都曾是他的囊中之寶。
  • 吳湖帆筆下的荷花,豐潤妖嬈,能與唐朝時代的美人進行媲美
    吳湖帆筆下的荷花,豐潤妖嬈,能與唐朝時代的美人進行媲美文/華勇吳湖帆筆下的荷花十分特別,顯得潤麗,卻又豐潤,仿佛如同從風露中走來,盡顯妖嬈的姿態,又有著對世事寵辱不驚的精神。張大千由衷的推崇他,認為他是在民國畫壇中的當代第一人。
  • 新民晚報數字報-吳湖帆治印
    1926年夏初,剛拜趙叔孺為師還不到兩年,22歲的陳巨來在老師的「二弩精舍」中首次遇見了吳湖帆,吳出示《常醜奴墓誌》求趙審定,巨來從其自跋中才得知他是大名鼎鼎的吳湖帆,可是吳只顧與趙高談闊論,似乎對這位後生側目而視、不屑一顧。首頁鈐白文「醜簃」一印,趙詢之何人所作,吳謂自己所刻,巨來不由暗暗吃驚,此印既有吳熙載之柔,又有黃士陵之挺,洵治印高手。
  • 海上畫壇論深情,誰能比得過吳湖帆?
    20世紀上半葉能被稱為中國畫壇盟主的人物,也是令張大千感到佩服的「兩個半畫家」之一。我們為什麼說他是寵妻狂魔呢?是則斯卷長存,或為文獻,名山有待,傳之後人。」其實收藏信札不僅能傳遞寫信人的故事,還能把他們當時的心情留存下來。
  • 吳湖帆的朋友圈
    以上五種漢碑皆為梅景外祖沈公遺物,是去年吳湖帆為了託蔣谷孫經售梁楷的畫交給蔣的。結果梁畫未成交,吳湖帆欲索還,蔣卻不肯,索之再三,終不理會。於是吳湖帆在一次觀賞蔣氏藏倪瓚的《江渚風林圖》,便有意扣住此倪畫將近一個月,蔣才不得不將原物歸還。
  • 魯迅手稿文獻整理獲新果 名篇原題為《吾師藤野先生》
    魯迅手稿文獻整理獲新果 名篇原題為《吾師藤野先生》 2014年12月26日 09: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李婷 字號 內容摘要:作為對該全集的拾遺補缺,「《魯迅手稿全集》文獻整理與研究
  • 吳湖帆:江山過眼--藝術收藏--人民網
    收藏家、鑑定家、畫家,上海博物館首次舉辦的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為我們展現了一代書畫大家的多個側面。「聚散同煙雲」,但他仍用全部人生的各種方式去保存他的珍寶。「所有藏品都有盒子,盒子上有小標貼,記錄這是什麼東西,什麼年代。」1966年因為「文革」抄家,這些藏品被悉數搬走,裝了17卡車。「文革」 結束後退還了部分藏品,其餘大量書畫由國家出資以16萬元的價格向吳家購買,藏於上海博物館。吳湖帆大量的古籍、日記則藏於上海圖書館。「圖書館4062 冊古籍,每一本古籍都要寫明來源、作者、內容、年代,上面的籤條都是他自己籤的。
  • 上博藏王原祁題畫手稿真跡,300年來首次原大彩印公布
    > 清代「四王」中的王原祁,其創作與理論影響深遠,近代畫家黃賓虹吳湖帆等均受其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