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畫家,他所開啟的吳門畫派,上承宋元、下啟明清!

2020-12-04 有文化的小哥

沈周(1427—1509 年),字啟南,號石田,自稱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沈周的繪畫藝術體現了明代文人畫的美學理念,同時他又是吳門畫家藝術觀和人生觀的指導者,因而成為吳門畫派的領袖。

素以山水畫著稱的沈周,對文人畫性質的寫意花鳥畫有開拓之功:他把元代文人氣息導入了明代的文人寫意花鳥畫。另外文徵明的學生、一生傾慕沈周的陳淳,成為了文人大寫意花鳥畫的開創性人物。

沈周幼時聰慧,飽讀詩書,11歲時遊歷南京,寫作百韻長詩,被認為是唐代才子王勃的轉世再生。28歲時,他拒絕了蘇州知府的推薦,決意終生不入仕途,專心於詩詞文章,「以丹青以自適」。

他一生淡泊寧靜,視功名利祿如煙雲,他沒有像有的文人墨客那樣或者趨炎附勢,買官鬻爵,或者追名逐利,節操盡失。也沒有學習李白寫《與韓荊州書》毛遂自薦想創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他一生專心於詩文書畫,將生命活得幽默好玩,無論是《廬山高圖》還是《落花圖並詩》,都為我們展示出他獨特的審美。

沈周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他書法師黃庭堅,繪畫造詣尤深,兼工山水、花鳥,也能畫人物,以山水和花鳥成就突出。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而大多數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閒意趣。

在繪畫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學,兼師杜瓊。後來博取眾長,出入於宋元各家,主要繼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吳鎮的水墨淺絳體系。又參以南宋李、劉、馬、夏勁健的筆墨,融會貫通,剛柔並用,形成粗筆水墨的新風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歲以後始拓大幅,中年畫法嚴謹細秀,用筆沉著勁練,以骨力勝,晚歲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強。

沈周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他書法師黃庭堅,繪畫造詣尤深,兼工山水、花鳥,也能畫人物,以山水和花鳥成就突出。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

沈周——這是中國15世界最偉大畫家的名字。他當之無愧的列在「吳門四大畫家」的首位(其餘三位為文徵明、唐寅、仇英,都是他的晚輩)。

沈周所開創的吳門畫派,是明代最大的畫派,它最終壓倒了從明代初期以來一直佔據畫壇正宗地位的浙派,使得「元季四家」(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以來,瀕臨衰竭的文人畫傳統重新成為畫壇的主流。

整體畫風盡顯豪放,布局即有稠密之處又顯舒朗風,畫面開合有度,更飽含詩意。圖中坡崗起伏,景物疏朗,用筆方圓兼顧,剛柔並濟,秀潤多姿。筆法間流露出沈周自己個人的特色,特別是山頭的點苔,用重墨以圓頭禿筆,有力著紙,隨即提起,形成馬蹄形,極見功力。

關於沈周,其實研究成果非常多,一方面是因為沈周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所開啟的吳門畫派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直至當代,在中國繪畫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是延續了文人繪畫的氣數。所以,對其影響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另外,沈周傳世作品也很多,國內重要博物館都有收藏,蘇州博物館舉辦過影響很大的沈周的展覽,南京博物院在舉辦青藤白陽展覽時,其中也同時展出了沈周的作品,因為沈周的花鳥對徐渭、陳淳都有影響。豐富的傳世作品也為對沈周進行持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證。

柯律格在他的《明代的圖像和視覺性》中,把沈周看作是明代文人畫家的完美典範——當然這並不僅僅是柯律格本人的原創性評價——而是沈周本人的行為方式和他的作品直接體現了中國文人理想化的精神特質。

沈周的逸氣是人所共知的。所謂逸氣,是一種超脫世俗的氣概和氣度。我們知道,朱元璋洪武年間,其實是不怎麼待見吳地文人的。蘇州入仕途的人很少,但到了宣德正德年間,這種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蘇州讀書人紛紛參加考試、或者被舉薦,開始入仕途。但沈周一直不為所動。當然不是說他沒有這個機會,他多次被人舉薦,皆被其婉拒了。他也從來不去應試。我們要注意的是,沈周的逸氣不是清高,不是說因為他知道得不到那個東西,他就說那個東西不好。這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酸葡萄心理」,很多人都有這種心理,但沈周不是。

其次是沈周的貴氣。這裡說的貴氣,主要指的是沈周全面性的文化修養,是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這種華貴。所以這個貴氣是一種比喻和修辭。沈周在詩文書畫等等方面具有全面的修養,他有《石田詩選》傳世。當然,他的書法和繪畫更是其主要的成就。《明史沈周傳》稱其繪畫為「明世第一」。

就繪畫來說,在題材上,沈周的繪畫題材也非常廣泛,不僅工於山水,而且也擅長花鳥,董其昌說「寫生與山水」很難兼得,這裡寫生是花鳥的意思,就是「邊鸞雀寫生」的寫生。但沈周寫生與山水是兼得的。而且就像前面說的,他的花鳥畫對後來的徐渭和陳淳有著直接的影響。

在繪畫技法上,沈周的技法也是非常全面的。而且他對各種風格都持有一種包容的態度。從董、巨到黃公望、王蒙、吳鎮,沈周的山水畫在藝術形式上集宋、元歷代諸家之大成,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又有卓越的藝術貢獻。除此之外,沈周也非常注重師法自然,注重從客觀現實中去提煉筆墨。

相關焦點

  • 他是吳門畫派創始人,書畫有自己風格,後人評價「明朝第一」!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在繪畫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學,兼師杜瓊。
  • 文徵明的畫和他的「吳門畫派」
    文徵明堪稱500年前江南藝術圈的精神領袖,「吳門畫派」最重要的領軍人物。 吳門畫派,一般認為始於沈周,成於文徵明。文徵明擅長清逸深秀、文雅典麗的隱居山水畫。明朝中期,在他的帶領下,「吳派」逐漸取代宮廷繪畫和「浙派」的地位。
  • 他是明朝畫家,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影響畫壇數百年!
    沈周(1427年-1509年),明代傑出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是明中葉畫壇上四大藝術家(另三人為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人稱江南「吳門畫派」的班首,在畫史上影響深遠。沈周,吳門四家之首,在畫法上宗學王蒙,景色繁茂,草木華滋,筆法甚密,風格細秀,文雅蘊藉,屬「細沈」代表作。在繪畫上,他的山水作品以粗筆水墨和淺絳畫法為主,融匯貫通,剛柔並濟,形成粗筆水墨的新風格。技法嚴謹秀麗,用筆沉著穩練,內藏筋骨,自成一家;晚年性情開朗,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渾。是吳門畫派的領袖。
  • 吳門畫派的承傳與拓展
    他不是那種誇誇其談的人,其深厚的筆墨功力和藝術風格為學界所共認,而他依然保持真誠樸實本色,顯得非常清醒淡然,不求聞達,不求名利。很多人認為,吳蓬的中國畫作品不僅具有學術研究性,更有深厚的筆墨工夫和個人風格,因而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  中國畫是植根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基礎上的一門極高深的藝術,它貫通文、史、哲等諸多學科。
  • 唐伯虎是他的徒弟,他開創了吳門畫派,影響畫壇數百年!
    在文徵明和唐伯虎拜在沈周門下之前,沈周在畫壇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沈周比唐伯虎大了二十多歲,在畫壇上比文徵明和唐伯虎成名早一些,在沈周的指導之下,繪畫技藝大進,最後形成了吳門畫派,其中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是其中代表,當時被稱為吳門四家,也就是後人所說的明四家。沈周的繪畫突破了宋元畫風的限制,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將文人畫又推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 「獨具特色,意蘊深厚」,吳門畫派的興起之路
    吳門畫派建樹頗豐,不僅在山水畫上的成就令人側目,在人物與花卉畫上吳門畫派也有所發展。再者,明朝皇帝專治統治,採用八股取士的方法,對於思想進行嚴苛控制,而許多仕官、文人性子散漫,因而放棄入朝為官,選擇去歸隱深山之中與書畫作伴,保留自己的高尚情操。這群人後來聚集南方,特別是明代初期蘇州與無錫此地的畫家對吳門畫派的形成與其獨特的繪畫風格有一定的影響。
  • 從「文人畫」到「山水畫」,吳門畫派是如何產生並影響繪畫界的?
    ,當時政治的不平等對待,對畫家的風格的禁錮,很長一段時間,「文人畫」得不到發展,但是優美的地域風情,依然很好的孕育了新生的一代畫家,在沈周及其他著名畫家的帶領下,吳門畫派漸漸風生水起。,有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名的蘇州,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更有著「蘇湖熟,天下足」的稱號,如此富足的地方,孕育出不少優秀的畫家。
  • 美術研究│取法宋元馭古能新—新吳門畫派立派之根,創新之源
    從這一點上講,「新吳門畫派」所謂「新」,似可理解為「吳門畫派」精神在「新吳門畫派」現代語言風格中的重彰。換句話講,「新吳門畫派」諸家在自己的創作中,以不同的途徑與個性,重釋了「吳門畫派」先師們關於藝術的主張,由此形成了「新吳門畫派」的固有特點。粗略地數起來,有這樣幾點:儒玄互補的人格結構,取法宋元且馭古能新的創作取向,趣味風雅的格調,以及個性迥異的筆墨風格。
  • 吳門畫派與蘇州刺繡
    而這些也正是蘇繡所表現的風格特點,所不同的是它以針代筆,以線代墨來表現文人畫的思想和感情,卻與畫有著異曲同工之美 顧名思義,「蘇繡」與「吳門畫派」一樣發源於以蘇州,它以「平、齊、細、密、和、順、勻、光」為特點,蘊含了江南女子精巧、細膩、溫婉、柔美的內在品格。小小的繡針再現了一幅幅精美的名人畫,從而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 新吳門畫派--蘇州國畫院中國畫作品展在京開幕
    他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畫家,為蘇州國畫院畫師杜重劃(1920-1992)的高足,既精研筆墨又精研畫論,對明代吳門畫派和今日蘇州畫壇瞭若指掌。馮豪是蘇州國畫院理論研究員,熱心宣傳「新吳門畫派」的藝術成就,因為他本人就是專職畫家,所以他寫的評論不僅文筆流暢,而且貼近蘇州畫家的創作實際,擁有其他地區的評論家所不具備的地域文化優勢。
  • 「吳門畫派」文徵明:一幅畫與500年前藝術圈
    1527年辭官還鄉的文徵明,在那年春天,於蘇州城外畫下一個圈,聚起一群文人,江南的藝術圈在此崛起。文徵明堪稱500年前江南藝術圈的精神領袖,「吳門畫派」最重要的領軍人物。 吳門畫派,一般認為始於沈周,成於文徵明。文徵明擅長清逸深秀、文雅典麗的隱居山水畫。明朝中期,在他的帶領下,「吳派」逐漸取代宮廷繪畫和「浙派」的地位。
  • 《新吳門畫派》裡最厲害的居然是他!
    《新吳門畫派》裡最厲害的居然是他!《新吳門畫派:江蘇高校巡展作品集》共收集了30位新吳門畫派畫家的作品,既展示,蘇州大學百年歷史積澱與學校教育理念的完美契合,也充分體現了吳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蘇州大學成熟的校園文化氛圍。
  • 沈周雖然以畫出名,但是他對吳門書派的影響,實有著重要的作用!
    為吳門畫派的奠基者、開啟者。他工山水畫,博取宋元之長,對黃公望、吳鎮尤有心得。禿筆中鋒,風格雄渾,筆墨堅實豪放,氣勢渾淪,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並雄居明四家之首他的祖父沈澄(字孟淵),為元末王蒙好友,善詩文,工山水畫,亦善書。其父恆(號同齋)亦為蘇州畫家。
  • 明代的吳門畫派,悠然閒適的創始人沈周,文人畫新氣象
    並且呢,朱元璋當時對畫家也是比較輕視的,他認為這些文人墨客有時間畫畫,倒不如去勞動種植來的實際,所以當時的文人畫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壓抑,而且創作力也受到了限制,只有為皇室服務的宮廷繪畫在默默的發展著,民間繪畫是非常的蕭條的,一直到了明朝中葉以後,政治開明畫家在思想境界上才變得活躍了起來。也正是順應著時勢,吳門畫派在當時蓬勃的發展了起來,創造出了一種文人繪畫的新氣象。
  • 明代畫家傳:劉珏,吳門畫派師祖級人物,書文畫三絕,影響深遠!
    吳門畫派和浙派畫派的興起,當然還有其它畫派。都是海納百川,廣博學習階段無什麼「文人畫」和「院體畫」之成見。第四階段:董其昌華亭畫派興起,卻是也是衰退期,在理論上形成「文人畫」和「院體畫」的割裂。對中國繪畫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同時還嚴重影響到至今,當人工有些畫家還信奉董其昌的思維。
  • 與文徵明、沈周並重,開創武林畫派-明代著名畫家藍瑛的故事
    感覺很多朋友都很喜歡山水畫,山水畫作為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是發展出了多種多樣的畫派。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明代著名山水畫家藍瑛,他是武林畫派的創始人,這個畫派也被稱為後浙派。其實武林畫派的"武林"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和"江湖"、"武林高手"有關,這個"武林"其實是古代杭州的一個別稱。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更多地了解這位畫家吧!藍瑛,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是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後世人將他與戴進、吳偉並成為"浙派三大家",其繪畫對明末清初有很大影響。
  • 吳門畫派的旗手、「四絕全才」文徵明畫技冠絕,不得不服!
    昨日多藝堂講到明代書畫大師沈周(1427-1509年)創立「吳門畫派」,引領發展了江南文人水墨山水、花鳥畫。今日我們講一講他的得意高徒文徵明,他是當時高舉「吳門畫派」的旗手,亦是一代書畫冠絕當時的藝術大師。
  • 林家治:吳門畫派是一本值得精讀的大書
    ,從事四十多年中國美術史、吳門畫派史美術理論研究。蘇州園林是蘇州的一張亮麗名片,所以林家治從園林研究著手,發現那些造園主或設計師多半都是畫家,比如文徵明設計了拙政園,唐伯虎建造了桃花塢別業,沈周設計了有山有水的有竹居。慢慢地,林家治從園林的研究轉到了畫家的研究,他先從畫家的生平、經歷逐步研究,然後研究畫家的作品、藝術特徵與貢獻。
  • 「從明四家到當代吳門」:看吳門畫派的文脈如何延續到當下
    蘇州為古吳都城,有吳門之謂,以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明四家」為代表的吳門畫派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從吳門後學,董其昌及「四王」等人,再到蘇州在近代繪畫史轉型的吳湖帆、顏文樑等人,吳門畫派的文脈一直在延續。
  • 他是吳門大家,作品清潤脫俗,一生畫馬2萬多匹!
    紅梅報早春吳門畫派是明代中期的一個畫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這些人都是吳郡(今蘇州)人,所以被稱為「吳門畫派」。不可一日無此君沈彬如(1915—2008),浙江湖州南潯鎮人。他自幼喜歡繪畫,在父親的指導下,臨習書法碑帖和名人畫冊。高小畢業後到了蘇州,一邊就業,一邊進修文化,自學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