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無論是文體還是文字,都是隨著歲月的變遷而不斷變化的。我們看過去的文章,基本都是優雅的文言文。但是,一個幾百年前明朝傳下來的石碑上,刻著一段很有目的性的文字:「扯淡,別再來了」,很有接地。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看看吧!
在河南省祁縣,跳行臺公園是當地的著名景點。最著名的公園是一座「扯淡紀念碑」,高178 cm,寬86 cm,厚18cm。
碑文上方有一行非常清晰醒目的大字:「永不再來」,下方則是「扯淡」,這也是當地人稱之為扯淡碑的原因。整個碑除了幾行字,刻了111個字,而左右各有一聯,右邊是「對得起三燈,對得起別人,欺騙鬼神,欺騙窮人」。左邊有人問我修行只在虛靈和自然。
從碑文上看,記錄了某人的一生,應該是墓碑。最奇怪的是這個。既沒有墓碑主人的名字,也沒有豎立紀念碑的時間,但碑文卻讓人驚訝。
然而,這座「無釐頭紀念碑」在當地早已家喻戶曉。早在清末,它就矗立在北關縣八角樓西祠堂,見證了直奉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1948年,八角樓被國軍拆毀,建起了炮樓,而無釐頭的紀念碑則暴露在風雨中。在特殊時期,運河上修建了許多石碑,用於平整墳墓和修復水利。幸好保存完好。改革開放後,旅遊業蓬勃發展,扯淡紀念碑再次被人們追捧,被邀請到新成立的皮剋星公園。
許多學者對扯淡碑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基本上得出結論,這個碑文來自明朝,所以很多傳說流傳在民間。有人認為是明朝將軍穆時銘。李自成率領農民軍進京後,崇禎皇帝在萬歲山上吊,穆時至祁縣雲蒙山,欲東山再起。然而,他活了144年,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所以臨死前悲觀地寫下了「扯淡,再也不來了」這幾個字。
也有人分析說,這個碑文是劇中穆懷舊的墓碑《一捧雪》。更何況據說這是崇禎皇帝的陵墓。他沒有在景山公園上吊,而是趁機逃到祁縣雲蒙山隱居。
銘文是什麼意思?碑陰寫道:我沒有辜負上天的期望和人民的希望;我沒有欺騙鬼神,也沒有欺騙窮人。有人問我怎麼練,其實沒有什麼訣竅,只有虛靈和自然。
在文字的無釐頭之下,寫著:「我仙翁是燕人,隱藏青龍之姓氏。明末甲申年,我來到雲夢山修道成仙。我已經四大皆空,成了一名道教徒、成抱病老人,今立此碑。」
條幅下的文字是:「我不會參與爭名奪利。」其實這就是「扯淡再也不來」的意思。至於墓碑的主人,雖然有「泰極仙翁脫骨」之名,但不知道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