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詩詞當中,「紅杏」其實是蘊含著多層意義的。最初的意義當然就是指的春天的美麗景色,比如「一枝紅杏出牆來」,本意就是指的春天美麗的紅杏,給景色增添一份嬌豔。只不過到了後來,這句詩被歧義解讀了。
紅杏
有關紅杏的詩句還真不少,比較出名的就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日邊紅杏倚雲栽」、「一梢紅杏出低牆」、「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等等,幾乎成為了春天的代名詞。
紅杏枝頭春意鬧
不過我們最熟悉的,還是葉紹翁的一句「一枝紅杏出牆來」,除此之外,再加上一句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然而,你知道「一枝紅杏出牆來」,你知道還有一句「一枝紅杏出牆頭」嗎?
一枝紅杏出牆來
雖然「一枝紅杏出牆頭」和「一枝紅杏出牆來」相比,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感覺和韻味卻是千差萬別的。
一枝紅杏出牆頭
我們先來看下「一枝紅杏出牆頭」的全詩: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美麗杏花
這句詩出自上述這首詩,題目為《途中見杏花》,作者則是唐代的詩人吳融。
唐代詩人吳融
這首詩寫於詩人離開長安去外地之時。吳融主要生活在晚唐時代,可謂唐帝國衰落的見證者。他離開長安,但是心中卻依然牽掛長安,所以內心充滿著失落與惆悵。在他看到出牆頭的一枝紅杏的時候,內心的情感化為詩情,最終釋放了出來。
詩人的羈旅思鄉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意思是,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牆頭,而牆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
詩人吳融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意思是,這時候我更懷念長安的千萬株桃濃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經籠罩住了夕陽的光輝,整個神州一片黯淡。
羈旅古詩
在很多的詩篇當中,紅杏是春景的代表,比如葉紹翁、宋祁等人。但是在詩人這裡,主要是羈旅中最重要的情感寄託意象,後來到了宋代,才變成葉紹翁詩中的意義。雖然都是紅杏,但是,兩者所以表達的情感卻是千差萬別的。由此也看出來,我們的古詩詞,內涵有多麼的豐富,內蘊情感有多麼的深厚。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