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年前已有陶製酒器,「和泥」不簡單,遵義茅臺鎮的傳奇

2020-12-07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遵義之行。話說在仁懷茅臺鎮參觀中國酒文化城,逛完中國酒源館和酒技館,我們再去酒器館看看。

國酒文化城位於仁懷市茅臺酒廠內,系統介紹了中國歷代酒業的發展過程及中國歷史上與酒有關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典故。濃縮了中國五千年酒文化的輝煌及精髓,並反映了茅臺酒的發展歷程。該館被評為1999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這裡是「酒鬼」們心中的聖地,喝酒,咱也喝出點名堂來。

中國酒文化城按主題分為中國酒源館、中國酒技館、中國酒韻館等館,全方位介紹了中國白酒的發展過程以及與酒有關的經濟、文化、民俗等內容,展示了中國酒文化延綿數千年的獨特魅力。酒器館主要展示陳列了與酒有關的飲酒器皿。

廳內通過三個立體櫥窗,再現了大汶口、馬王堆和三星堆的考古現場。地面為通透玻璃結構,可以直觀地看到不同時期、不同質地的飲酒器具。四周的櫥窗內,陳列了陶製酒器、青銅酒器、漆器、瓷質酒器、金銀酒器、玉酒器的發展沿革。不同時期、不同形制的釀酒器、儲酒器、盛酒器、分酒器、送酒器、飲酒器一應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發掘到大量的酒器。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組成套釀酒器具,包括發酵所使用的大陶尊、濾酒所用的漏缸、貯酒所用的陶甕,以及用於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此外,還有各種類型的飲酒器具100多件。據考古人員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位職業釀酒師,他把當時釀酒的綜合成果,用器具實物的形式完整地封存給後人,使得我們時隔4600年之後,還能窺見古遠的釀酒場景。

古代酒器從日常生活用器中提煉而來,為飲酒生活增添了無窮樂趣。同時,中國酒器還曾發展到利器的高度,被廣泛使用於各種祭祀、宴饗和典禮中,反映了以往時代的禮樂規則,刻寫下酒業演變的深刻印跡。

中國酒器發展沿革。中國古代的酒器首先從陶製酒器開始構建。從大汶口文化晚期以來,專門為飲酒而設計的陶製酒器開始問世。到龍山文化時期,陶製酒器已經非常精美,其中蛋殼陶高足杯還具備了禮器的性質,反映了新石器時代飲酒文明的高度。

陶製酒器有很多種類,從陶色上區分有彩陶、灰陶、紅陶、白陶、黑陶等類別,從器形上分,有壺、尊、爵、觚、杯、碗、瓶等品種。在不同的地區,陶製酒器的器形和組合上也各有不同。青銅酒器以及瓷製酒器出現以後,陶製酒器仍然存在使用空間。

陶器製作工藝。製作陶器的第一道工藝是淘泥,就是把陶土淘成可用的陶泥。淘好的陶泥並不能立即使用,要將其分割開,摞成柱狀,以便於存儲和拉坯用。

陶器製作的第三道工序是拉坯,將摞好的陶泥放入大轉盤中,通過旋轉轉盤,用手及拉坯工具,將陶泥拉成陶坯。第四道工序是印坯,拉好的陶坯只是一個雛形,還需要根據要做的形狀選取不同的印模,將陶坯印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第五道工序是修坯,剛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過修坯這一工序,將印好的坯修刮整齊和勻稱。接下來的工序是捺水,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塵土,為接下來的畫坯工序做好準備工作。

第七道工序是畫坯,在坯上作畫是陶藝術的一大特色,畫坯有許多種,有寫意的、有貼好畫紙勾畫的等等。第八道工序是上釉,畫好的陶坯,表面粗糙,上好釉後則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第九道工序是燒窯,陶坯在窯內經受高溫的燒煉。最後一道工序是成陶,經過幾天的燒煉,窯內的陶坯已變成了件件陶器。

不要走開,下文,我們繼續在酒器文化館裡,了解一下青銅酒器的獨特魅力。

相關焦點

  • 葡萄美酒夜光杯,古代的那些酒器,茅臺鎮的故事
    仁懷茅臺鎮是給我驚喜的,前日同學聚會,有人在海吹品酒和藏酒,我就把茅臺鎮裡國酒文化城的經歷,說給他聽,估計現在愛酒如命的他已經去訂機票了吧。來遵義仁懷茅臺鎮,一定要去國酒文化城去看看。國酒文化城位於仁懷市茅臺酒廠內,你所想要了解的中國歷代酒業的發展過程、中國歷史上與酒有關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相關知識和歷史,還有茅臺酒的發展歷程,這裡都有你想要的答案。中國酒文化城按主題分為中國酒源館、中國酒技館、中國酒韻館、中國酒俗館等展館,這是酒器館內。廳內通過三個立體櫥窗,再現了大汶口、馬王堆和三星堆的考古現場。
  • 4000年前就有「酒杯」了,有趣的「人面盉」,遵義茅臺鎮的故事
    話說在仁懷茅臺鎮參觀中國酒文化城,逛完中國酒源館和酒技館,我們再去酒器館看看。來遵義仁懷茅臺鎮,一定要去國酒文化城去看看。國酒文化城位於仁懷市茅臺酒廠內,系統介紹了中國歷代酒業的發展過程及中國歷史上與酒有關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典故。濃縮了中國五千年酒文化的輝煌及精髓,並反映了茅臺酒的發展歷程。該館被評為1999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 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陶製酒壺——邯鄲磁山
    中國釀酒起源的時代問題,是中國科學技術史上至今還在討論和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新石器時代遺址裡,不可能給我們留下更多的酒的痕跡,但卻可留下酒器。所以酒器的出現與否,就構成為判斷酒之存在與否的確實證據。關於釀酒和盛酒用的酒器,最早的應是早期的陶製品,如小口的壺罐、瓶一類。
  • 日本陶製酒器亮相英國設計展會 欲以簡約取勝
    以陶製酒器首次挑戰海外市場的靜岡縣「瓦粋」為首,日本1都6縣的共10家公司參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稱,力爭以日本產「簡約而具有功能性」的特點為賣點開拓銷路。開展瓦工業務的瓦粋公司此次展出的是深色酒器。決心使此次展會成為「衰退的瓦產業起爆劑」的社長冢本勇人表示「願借日本酒熱潮也推銷酒器」。
  • 茅臺鎮醬香酒,大國之釀!
    領眾匠·用心釀端午踩曲,重陽取水下沙,祭酒,取酒,長期窖存傳說和記載中,茅臺鎮曾經叫「馬桑灣」、「四方井」,為何後來取名「茅臺」呢?在與茅臺鎮相距僅100餘公裡的遵義市郊,進行了茅臺鎮醬酒異地生產的大規模實驗,人員、設備、原料、工藝甚至窖泥,都從茅臺搬去,但生產出來的酒完全不是茅臺味。
  • 「遇見·冬季貴州」醉美遵義紅色、養生之旅
    近日,記者從遵義市文體旅遊局獲悉,遵義市推出包括88家遵義市A級旅遊景區(點)門票優惠(不包括景區內特許經營性項目),遵義市正常經營的星級旅遊飯店、鄉村旅遊客棧、鄉村旅遊經營戶(住宿類)住宿優惠,赴遵遊客憑本人身份證或戶口簿、駕駛證等有效身份證件可享受5折優惠(參團不享受,參團優惠詳見各景區),最低優惠至3折。
  • 西部唯一百強鎮茅臺鎮,除了白酒還有啥?
    這個頗為傳奇的小鎮究竟在哪兒?除了白酒之外,還有哪些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撥開歷史的迷霧來看一看。兩千餘年的釀酒文化茅臺鎮是遵義仁懷市下轄鎮,位於貴州高原西北部,與川南緊密相鄰。因其地處赤水河畔,也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截至2019年底,茅臺鎮地域面積189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0萬人。
  • 國臺張春新:唱響遵義好產區,精釀中國好醬酒
    遵義作為中國白酒重要產區,2019年規模以上白酒產量24.62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1030.19億元,實現利潤590.72億元。茅臺鎮作為遵義地區醬酒核心產區,以「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正宗醬酒標籤」及茅臺的強勢引領,這些年獲得了快速發展。國臺酒業紮根茅臺鎮20年以來,認認真真學習茅臺,踏踏實實做好國臺,迎來了良好發展勢頭,展現出「醬香新領袖」的氣質和潛質。
  • 這是一份新鮮的遵義遊玩攻略
    ★赤水世界自然遺產地★仁懷茅臺鎮茅臺鎮集厚重的古鹽文化、燦爛的長徵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是茅臺酒的故鄉。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距離遵義會議會址不遠,步行幾分鐘就能到。相比會址,這裡就顯得簡陋的多。政治部舊址就在遵義老城楊柳街的天主教堂裡。這座教堂由經堂和學堂兩部分組成。經堂在北端,是-座「羅馬式」建築。學堂在南端,是一組庭院式平房建築,木結構。
  • 被摧毀後的重生,一把4600年前屬於皇后的豎琴
    距今約4600年前的古代蘇美爾文物,在烏爾國王阿巴爾吉和王后蘇巴德的陵墓內找到。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早發現的豎琴,現藏於大英博物館。黃楊木的琴身,琴箱上鑲嵌著黃金鑄成的牛頭,藍寶石的眼睛,天青石的鬍鬚。琴身上其餘裝飾還有貝殼、金箔、紅寶石。
  • 遺忘的傳奇——傳奇國酒的榮耀復興
    王丙乾家族做為近代國酒世家,開創了國酒走向世界的輝煌起點,100年前,所釀美酒就已被列為與法國科涅克、英國威士忌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展現了中華民族的「釀造自信」,是國酒茅臺的奠基者,遺憾地是這一段歷史卻鮮為人知,成了被歷史遺忘的傳奇。
  • 解碼古蜀人:4600年前核桃陪葬 陶瓷果盤奢侈品
    什邡桂園橋史前遺存告訴我們,5000年前的古蜀先民已經以聚落的形式聚居,只是尚未形成「城」的概念。而大邑高山古城遺址的發現,告訴我們,在距今4600年前,古蜀先民已經修建了城牆,表明當時已有強大的組織力量讓人們統一協作。  4月18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前往位於大邑的高山古城遺址,試圖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在這座成都平原最早古城中,尋訪古蜀先民的神秘蹤跡。
  • 茅臺鎮又一醬香酒企脫穎而出,國臺酒業如何續寫醬香傳奇
    隨著2020年5月證監會網站發布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從茅臺鎮諸多醬香酒企中脫穎而出,加之與貴州茅臺同根同源的特性,國臺酒業開始了頗受市場關注的上市之路。茅臺與國臺同出茅臺鎮,同為醬香型又具備哪些共同特性?據招股書顯示,國臺酒業專注於醬香型白酒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三個釀酒基地均位於仁懷市茅臺鎮,是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
  • 「紅色聖地,醉美遵義」的文化之行———遵義的文化名片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樸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臺酒的故鄉。
  • 中國古代酒器的發展,為什麼是瓷器的勝利?
    青銅出局,瓷器的勝利秦漢之後,酒器的種類變少,但在功能和上卻更加齊全,不斷發展出各種盛酒器、溫酒器、飲酒器。(宋)溫酒器-注子與溫碗一套這個過程中,酒器的材質也經歷了「大變革」。先秦之前,酒器的材質雖然主要是青銅,但已經出現陶製酒器和漆製酒器的。而在周朝滅亡之後,周禮制度不復存在,加上漆器工藝的進步,漆製酒器開始逐漸代替笨重的青銅酒器。漢朝末年,青銅酒器基本消失,漆製酒器成為當時主要的酒器。
  • 中國歷代酒器的演進發展史
    經考古學家發現,我國最早的酒杯是陶製的酒杯。考古學家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很多形狀不同的陶土燒制的酒杯,從山東大汶口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這樣的酒器大概有260多件文物,佔出土文物總數的26.4%。這也說明了當時酒杯在新石器時代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用品。
  • 歷史鉤沉:飲酒須持器——中國酒器解讀
    中國人歷來講究美食美器,飲酒之時更是講究酒器的精美與適宜,所以酒器作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樣歷史悠久,千姿百態。酒的起源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質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氣裡、塵埃中和果皮上都附著有酵母菌。在適當的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變成酒漿,自然形成酒。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
  • 茅臺鎮醬酒魚龍混雜,這五家醬酒企業實力豪橫,值得信賴
    正品出名,假貨自然多,要問茅臺鎮有沒有真材實料的廠家,先來看一份白酒評選名單。2017年由中國酒業協會、遵義市酒業協會組織,季克良、宋書玉、呂雲懷等十餘位中國酒業界大師級人物擔綱評委,進行首屆遵義十大名酒評選,共評選出遵義十大名酒及遵義特別貢獻獎(飛天茅臺)。
  • 從新石器時代到晚清民國,中國酒器的演變歷程
    隨後慢慢發展成「禮以酒成,無酒不成禮」的重視程度,承載美酒的容器在一定意義上已經成為一種禮器,製作自然越來越精美繁複,逐漸演變成有衡量地位和區分階級的功能制度。酒器製作材料常見的有:陶、青銅、瓷、漆、金、銀、玉、玻璃,今天就材料的不同來了解中國酒器的演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