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日語中何時該用敬語何時該用簡語?只知道對長輩要用敬語好象不止這麼簡單吧~很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謝謝!
A:怎麼說呢?
只能說MM這個問題問得太寬泛了,實在是很難回答
敬語的用法就算寫一本書也是說不完的
對於敬語的使用就算對於日本人來說也是很難的
包括對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目的、在什麼樣的場合使用什麼樣的敬語,都取決於使用者具有一種什麼樣的敬語觀。但是一個名族的敬語觀一般要受人們對所在社會的人際關係的認識的左右,面對人際關係的認識又往往和他的社會結構、價值取向、倫理觀念以及風俗習慣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作為現代日本人而言,除了考慮彼此間的權勢關係以外,還往往要考慮人際間的恩惠授受關係,內外親疏關係、公私場面關係、長幼、資歷關係以及男女性別關係等。我大概的講一下吧
1,基於權勢關係的敬語
比如在報導皇太子和小和田雅子訂婚為例,名字是「皇太子さまと小和田雅子さん」,這個さま和さん就體現了敬語的這種地位差別。因為皇太子是皇室成員,而雅子只不過是平民出身。
再比如,被稱為「先生」的只有政治家、律師、醫生和教師,這和這些職業擁有的較高社會地位是分不開的。
也就是說,根據自己所屬集團中的地位和相互間的上下關係,來決定使用怎麼樣的敬語。
又比如我在工作中的情況,我在自己的公司是個普通的職員,處於經理助理這個位置,我對於日方的部長或者以上級別的人說話或者寫信時,就會用上最高程度的敬語,いただく、さしあげる等等就要經常使用,而對於和我同級的對方普通社會的話,使用普通的です?ます體即可。
2,內外,親疏關係
敬語其實從本源來講是屬於一種敬畏的表現,所以對於不熟悉的人也要使用敬語。
最簡單的例子
接電話的時候,因為你還不知道對方是誰,所以都會說「こちらはXXでございます」,但如果聽到對方是自己熟悉的人之後,就會說「なんだ、君だ」,也正是這個原因。
3,基於利益關係的敬語
在有求於對方或者期待對方給予某種恩惠或關照時,心理上會處於劣勢,反映到語言行為中就變成了敬語的使用。反之,如果人處於被求者或者施受者的立場是,他使用敬語的醫師就會比前者大為減少。
最典型的例子:
作為商店或者店員來講,對於顧客無論對方是何種身份或者有無全市,總是彬彬有禮,開口一定是「いらっしゃいませ」,閉口會說「毎度ご利用いただきまし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即使是休息,也不會在牌子上寫「今日は休日だ」,一定會寫」本日は就業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4,基於公私場面的敬語
在許多場合,是否使用敬語已經不僅僅是處於尊卑意識或者單純的尊敬他人,二十由於公共場面的禮節、禮貌或者表現自己的教養與修養,就和在家穿便服,出席鄭重場合會穿西裝甚至禮服是一樣的道理。
舉一個非常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戰前天皇的地位可以說是最高的了
他沒有必要對任何人使用敬語
但是在他自己80歲生日的祝壽會上
他是這麼說的:
今日は誕生日を祝っ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大勢の人が來てくれて、うれしく思います。これからもみな元気であるように希望します。
---------
這裡最重要的是因為天皇處於對公共場合社交禮儀的考慮,才使用了相對鄭重的ます體。
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外交、演講或者集團活動、紅白喜事還有社交信函之中。
by vanhelen
如樓上所說,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問題問得過大,三言兩語是解釋不清的。
在這裡只談其點滴,如想全面了解,最好參考專業書籍。
首先,要明確一下,通常所說的「敬語」一般包含2種,
一種是所謂「丁寧語」也就是句尾以「です」、「ます」結尾的形式。
另一種是通過專門的詞彙和語法形式來表達的敬語(廣義上也包括謙語),比如「いらっしゃる、おっしゃる、いただく、參る、拝見する、ご覧になる、いたす、お~になる、お~する(いたす)」。
在這裡暫且推測提問者想問的是前者,就以前者為前提說幾句。
1. 「長輩要用敬語」
這是個誤解,如果是自己家人,即使是長輩,一般也不用敬語(古代是用敬語的)。如果是外人,特別是初次見面時,對比自己年輕的人也要用敬語。所以用敬語與否不是以長幼區分,不如可以理解為以內(うち)外(そと)為界限。
2.「特別是外國人更應該儘量使用敬語」
這種觀點也有點兒讓人費解,沒有理由說外國人就應該用敬語。
3.不知道是否應該用敬語時,選擇「丁寧語」
該用敬語時不用,句尾錯用「だ」等形式會就顯得很不禮貌。但是不用敬語也行的時候,用了「ます」「です」等形式也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