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擂茶

2020-12-13 河北新聞網

    □鄒劍川(湖北)

    明代以前,中國人一般不喝「清茶」,儘管「茶聖」陸羽,早在唐代就號召大家要喝清茶,但是,他的真正「粉絲」——朱元璋,在明代下令,全國都喝散茶、清茶和泡茶。明代以前,大家都是煎茶、點茶,那時的茶,混合米、面、蔥、姜,稀奇古怪,此等古風在西藏等地尚存,在湖南常德一帶,也有遺存。

    說到湖南常德,它也是傳說中「桃花源」的所在。「擂茶」出產在那一帶,算是帶著神秘的文學色彩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與世隔絕的居民們保存了上古遺風,這在因中原動亂遷居到南方的一些「客家人」當中也有殘存,有些客家人也吃「擂茶」。

    中國許多風物、小吃都喜歡扯上名人。例如對於擂茶,民間傳說認為是張飛進軍武陵,當時部隊得了瘟疫,本地一老人送上了祖傳秘方——擂茶。張飛的士兵喝了以後,這病就好了。之後,「擂茶」就迅速地流傳開了。

    「擂茶」製作的原料是黃豆、芝麻、花生,先在鍋裡炒,使用文火,切碎生薑,再加上茶葉,用粗棍子一圈圈磨碎,飲用時可以加糖、加鹽。「擂茶」的擂棍,也要使用茶油或者姜子樹,這樣的木材有一種獨到的香氣,融入到「擂茶」當中。在不斷地倒、攪、磨中,各種食材和茶葉混合到了一起。這是一道有著古風古意古韻的茶,足以讓人們窺見先民們的「飲茶之風」。

    日本人岡倉天心說,中國經歷了元、清兩代,宋、明的文化傳承完全中斷,茶文化、茶道思想全部消失殆盡。宋代無非是喝「團茶」,當時,把茶葉加工成餅,在餅裡摻和薄荷、鹽、紅棗。到了明代,無非流行「葉茶」。「泡茶」到了清代才開始鼎盛,各種茶葉、茶區和今天大致相同。

    其實,岡倉天心錯了。中國文化、茶文化有延續性,日本茶道不過就是禪道思想,這種文化中國也一直延續,並未中斷。如果說,岡倉天心認為宋代的「團茶」是茶道、茶文化精髓,那麼,湖南常德的「擂茶」其實是類似的。

    當然,湖南一帶也風行很多商品化的袋裝「擂茶」,已經製作成了如速溶咖啡一般,回家拆開包裝,用了紫砂杯浸泡,剛一泡開,就有一陣清香飄來,然後是細品。在茶水間有著濃鬱的米粉香,也夾雜著姜的輕微辛辣。雖然有隱約的茶香,但這種東西如果叫茶,我難以接受,它更像是一種民間小吃,一種食物了。先人在明代以前喝茶,都是這種喝法。如果這就是岡倉說的茶道正統,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其實,喝茶當飲葉茶,最好是綠茶。紅茶、花茶、青茶和黑茶也能品其味。但茶,南方之嘉木也。綠茶更近禪,南方多半喝綠茶,更近茶道吧。

    「擂茶」這種古風古意的茶,最好到其產地品,才能品其味,得其精髓。商業化的袋裝速衝茶,不得其原汁原味。有機會可以去湖南常德走一走,去品味當地原汁原味的「擂茶」,同時,也看一看著名的「桃花源」,嘗一嘗韻味十足的「桃花魚」,再追思一下詩情畫意的陶淵明吧。

相關焦點

  • 常德擂茶:穿越千年的常德味道
    擺開八仙桌,色香味俱全的十幾種「壓桌」食品,熱氣騰騰、濃白香醇的擂茶,一段親朋好友之間的閒適時光便由此展開。常德自古產茶,在日出而落、日落而息的鄉間生活中,茶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乳交融,逐步衍生出以常德擂茶為特色的茶飲文化。了解常德,不如就從一碗常德擂茶開始。
  • 常德擂茶:一席壓桌醉倒常德桃花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擂茶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其中,湖南常德擂茶的歷史最為悠久,文化底蘊最為深厚。「擂茶」一詞中的「擂」,是「研磨」的意思。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著開水喝的一種養生茶飲。
  • 常德擂茶:穿越千年的風味
    正宗擂茶產自常德,常德擂茶源自桃花源。「常德擂茶」是以其發祥地——湖南常德桃花源以及周邊地區特定的自然環境下,採用種植加工本地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以本地桃源大葉茶、富硒大米、富硒黃豆等為主料,以生薑、花生、芝麻、食鹽等為輔料,秉承獨有的古法製作工藝,經過選料、備料、炒制、粉碎(擂制)、調配、勻質等傳統工藝衝調加工而成。
  • 傳承千年的風味——常德擂茶
    常德是一座充滿古風古色的城市,大小河街的古道、建築,詩牆流傳下來的詩詞和修建石傭石獅,鎖仙橋,無一不用自己滄桑的外貌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底蘊。而常德的手工擂茶也是從一千多年前的東漢流傳至今。據《桃源縣誌》、道光年間《桃源縣誌》、常德地區志《民俗·方言志》和《商業志》、《常德市志》、1988年《常德風物大觀》、《常德縣誌》、《鼎城區志》、《鼎城概覽》、《鼎城《鼎城風情》等記載:東漢建武24年,伏波將軍馬援出徵五溪蠻,奉命進擊武陵郡壺頭山(今桃源縣境內)、鼎城長茅嶺時,時值盛夏瘟疫流行,將士病倒了數百人,鼎城長茅嶺時,時值盛夏瘟疫流行,將士病倒了數百人
  • 常德擂茶:一席壓桌醉倒中國桃花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擂茶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其中,湖南常德擂茶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擂茶」一詞中的「擂」,是「研磨」的意思。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著開水喝的一種養生茶飲。
  • 常德桃花源擂茶順利通過地理標誌產品形式審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382號公告,即關於受理4個產品申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常德擂茶榜上有名。這標誌著由常德市桃花源風景名勝管理局申報的常德擂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形式審查。不日,常德桃花源擂茶將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 你聽過擂茶「壓桌」嗎?看常德桃花源「擂王」誕生
    選手展示的擂茶「壓桌」。在湖南常德桃花源一帶,當地人在喝擂茶時,桌上還要擺上數十種農家自製的副食品和罈子菜,這種有趣的風俗就稱為「壓桌」。   3月10日,湖南常德中國桃花源景區舉行了首屆擂茶文化節開幕式暨擂王爭霸賽決賽。十名「擂王」候選人爭霸,現場製作並展示創意壓桌。深挖擂茶內涵的詩意壓桌、展現美景的桃花創意壓桌、傳統擂茶的特色菜品展示……讓現場的遊客大開眼界。
  • 中國桃花源(常德)第二屆擂茶文化節19日啟幕
    為弘揚中國傳統年節文化,中國桃花源(常德)第二屆擂茶文化節將於1月19日拉開帷幕,屆時,遊客將分享一場盛大的擂茶文化盛宴。桃花源是擂茶的發源地,以桃花源為代表的常德擂茶,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徵,就在今桃花源附近,他的將士曾患瘟疫,當地老百姓獻「三生湯」(即擂茶)為將士治癒瘟疫。隨後,桃花源的擂茶習俗傳承沿襲至今。據介紹,此次活動將從1月19日一直持續到3月8日。景區將開展「桃花源擂茶文化節暨擂王挑戰賽」「千碟萬盞擂茶宴」「年味擂茶套餐」「千名擂王徵集令」「擂茶桃花源,鼠運抖出來」等互動體驗活動,與廣大遊客朋友一起歡度春節。
  • 常德桃花源擂茶文化節第三場海選 讓遊客驚呆了
    在桃花源風景區碧霄軒大廳內,第二屆擂茶文化節暨擂王挑戰賽第三場海選周冠軍出爐!周冠軍:萬建國 洞仙酒店中國桃花源第二屆擂王挑戰賽第三場海選正式開始!8支參賽隊伍展示了精湛的擂茶「壓桌」技藝、色香味俱全。通過評委打分、遊客投票等方式,競選出第三場周冠軍、周亞軍,並選出壓桌單品獎!
  • 央視聚焦常德桃花源的擂茶
    央視聚焦常德桃花源的擂茶 2020-10-04 12: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千名擂王徵集·萬人品擂茶,桃花源第二屆擂茶文化節即將啟動
    為在春節期間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年節文化,繼成功舉辦第一屆擂茶文化節後,中國桃花源(常德)第二屆擂茶文化節將於1月19日全面啟動。據介紹,中國桃花源第二屆擂茶文化節圍繞「有趣、美好、參與、互動、體驗、分享」等關鍵詞展開相關活動策劃,將在桃花源景區的多處景點,開展「桃花源擂茶文化節暨擂王挑戰賽」「千碟萬盞擂茶宴」「年味擂茶套餐」「千名擂王徵集令」「擂茶桃花源,鼠運抖出來」等五大與桃花源擂茶文化相關的互動體驗活動,邀請遊客朋友參與互動體驗,與廣大遊客朋友一起歡度春節。
  • 湖南常德桃花源擂茶躋身全國扶貧產品名單
    8月6日,中國社會扶貧網官方網站發布第四、五批擬認定的《全國扶貧產品名單》,湖南常德桃花源旅遊管理扶持產品「湖南謝老頭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的擂茶」 「湖南燕老三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的臘肉」在第五批名單之列。
  • 桃花源第二屆擂茶文化節落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日訊(李傑 劉蓉 佘中秋)10月2日,常德桃花源裡遊人如織,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景區五柳館內擂茶飄香,中國桃花源第二屆擂茶文化節暨擂王挑戰賽總決賽在這裡舉行。經過才藝展示、評委打分、遊客投票,來自桃花源三水灣生態園的彭琴奪得「擂王」稱號。
  • 常德桃花源古鎮農民豐收、擂茶文化節引爆桃花源旅遊熱
    豐富的民俗表演精彩紛呈,皮影戲、漢劇高腔、常德絲弦、民間雜耍、猜新娘、竹竿舞、篝火晚會等……熱鬧程度堪比春節,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給遊客滿滿的節日儀式感。
  • 擂茶是什麼茶?擂茶茶藝表演的介紹
    擂茶發源於中國內陸,又名三生湯,是一種特色食品。主要流傳於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開水喝的養生茶飲。  各地擂茶製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
  • 桃花源最憶是擂茶,年味擂茶套餐專慰思鄉人
    桌上杯碟林立,小食滿盤,待得一大碗濃香滿溢的擂茶端上桌來,一場談古論今的聚會就此展開。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在冬日的閒暇,對於桃花源及周邊區域的居民而言,更是司空見慣的日常。 無數在他鄉工作的常德兒女,思念家鄉時,一碗擂茶往往能從身心慰藉其思鄉之情。十年桃源如一夢,最憶閒坐吃擂茶。
  • 隨筆 || 田桃源:毛山擂茶溯源
    ,我得趁機閃閃擂茶的經,這是一本正經。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從仁先生,在他所著的《茶趣》一書中也把常德桃源記載為擂茶最早的發源地。認為在宋代,調飲擂茶的習俗就已經流行到兩宋京都。《都城紀勝》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隨季節變化添換經營品種,冬天即添賣「七寶擂茶」。明代朱權《臞仙神隱》為我們提供了明代擂茶製作的詳情,與我們今天的製作方式大致相同。
  • 桃花源首屆擂茶文化節即將啟幕 懸賞萬元獎金徵「擂王」
    常德桃花源將推出首屆擂茶文化節,帶你體驗桃花源擂茶! 12月30日,首屆擂茶文化節暨擂王爭霸賽首場海選將在桃花源景區五柳館拉開大幕。從2018年12月30日到2019年1月19日,參賽者將經歷三場海選,展示各自過硬的擂茶功底,百裡挑一,萬人矚目,擂王爭霸賽「擂王」將斬獲1萬元獎金、冠名特色產品,還將成為2019中國桃花源-常德擂茶形象推介大使!
  • 走進湖南,常德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常德,古稱武陵,位於湖南省北部武陵山下、洞庭湖西側。一篇《桃花源記》讓常德擁有世外桃源」、「福地洞天」的美譽。常德的飲食有一個主要特點就是「辣姜辣口蒜辣心,辣椒辣到做不得聲」,在常德菜中,蔥、姜、蒜,缺一不可。
  • 桃花源、桃江擂茶兩大流派
    擂茶發源於湖南桃源縣馬石村,又名三生湯,起於漢、盛於明清。主要流傳於湖南常德、益陽等地。在當地,喝擂茶早已成為習俗,幾乎家家戶戶備有陶製擂缽、擂缽架、擂茶棒。若有稀客來,一邊喝擂茶,一邊還擺上自製的茶食,如油炸紅薯片、炒黃豆、炸巧果皮、爆米花、酸豆角、辣椒蘿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