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如何開展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從這2個層面……

2021-01-08 51選校生涯規劃

當前,我國不少高中已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但缺乏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持以及理論基礎。本文就針對這一情況為大家分享下問過生涯指導課程的意義和政策措施。

從學生層面上講,生涯規劃指導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認知自我,認知自身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性格,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生涯規劃的能力;生涯規劃指導課程能夠引導學生真正了解到社會各類行業的發展狀況,幫助學生釐清職業發展傾向,從而找到與自身各方面相互匹配的職業領域。總而言之,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升學規劃的能力,為高二選科和高三高考志願填報做準備。

從教師層面上講,高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不僅順應高考政策的需求,減輕教師選科和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工作壓力。因此,學校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制定多樣化發展取得,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多種形式開展生涯規劃與指導課程,從跟不上解決學生生涯規劃的能力缺失問題。

比如,從高一階段起開設高中生涯規劃相關課程,開發合理的課程綱要和校本化教材,主要內容包括自我認知指導、學業選修指導、職業行業體驗、專業選擇指導。

綜上所述,如果學校實在不知道怎麼開展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學校可以採用校企合作,尋找生涯規劃教育權威機構,藉助現有的生涯測評系統、生涯師資培訓體系、生涯數據資源等資源,助力學生生涯規劃指導。

對此,相關教育部門需要政策支持,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應儘快將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納入課表成為必修課
    ,比如選課和走班教學計劃的編排,教室的保障,一些熱門學科教師的配備,高中生對自我發展和生涯規劃的認知等都還基本為空白,在高中課程中也幾乎沒有對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這極大地影響了高中生在學業學習上的積極性和對自己今後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認知和思考。
  •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設計
    ■名校長專欄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系列③作為學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課程無疑是學校生涯教育得以實現的最有效載體我們可以通過制定明確的課程目標、精選課程內容、合理安排實施方式、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等,對學生進行系統、連貫、全面而深入的生涯教育。我校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之上,將「生涯認知、生涯體驗、生涯選擇」的三階段教育目標融入學校課程體系中,構建了由生涯教育通識類課程、生涯教育選修類課程、生涯教育研究型課程、生涯教育實踐類課程組成的立體化生涯規劃課程體系。
  • 新高考改革說,開展中學生涯規劃勢在必行,可是很多老師一知半解
    新高考改革說,開展中學生涯規劃勢在必行,可是很多家長甚至老師居然一知半解?2019年的高考剛過,而2020年我國也將全面實行新高考改革政策,對於新高考改革引發的開展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必然要求,越來越引起中學的重視。學校如何適應新高考改革?學生如何選課?如何探索自我,發現自身優勢與特長?報考什麼專業和大學?高中學業如何規劃?未來如何發展?
  • 上大市北附中:生涯規劃師資培訓、課程開設、注重體驗、特色打造
    據陳校長介紹,在上海和浙江宣布成為新高考改革的示範區之後,2015年學校就安排行政班子所有成員和骨幹教師進行生涯教育的培訓,截止2017年基本實現全體行政人員、年級組長、班主任、青年骨幹參與培訓並取得生涯規劃師的資格證書。學校老師對於生涯規劃師培訓內容的認可度非常高,認為培訓內容有助於老師順利實施生涯規劃教學、指導學生選科等。
  • 探生涯特色 築藝術名校——哈三十二中學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心...
    4月3日,哈三十二中學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心正式成立。  在大學時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指導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專業和興趣愛好選擇今後的就業方向。而在高中階段,高考結束後的考生們也將面臨如何選擇大學專業這樣嚴峻的問題,如何讓懵懂的高中生真正的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如何能將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完美的契合展現,早期的素質拓展以及職業規劃課程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哈三十二中學此次成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心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學生,指導學生迎接新高考的挑戰。
  • 生涯規劃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始終堅持「以學生成人成才為本,以教師幸福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大力開展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如何才能幫助激發學生的潛力,幫助他們成才?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課程如何建設?濟南懷謹高中開展課題研討會
    為進一步保障課題順利開展,提升研究質量, 12月28日,濟南懷謹高中針對於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進行了課題中期研討會,50多名成員參加了此次研討交流活動。本次研討活動旨在總結前一階段課題研究情況,並安排下一步研究工作。
  • 學習生涯規劃必讀的16本書
    隨著新高考的到來,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將迅速普及。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甚至是每一位學生家長,都需要把自己武裝成為優秀的職業生涯規劃師。不僅要懂得生涯規劃的原理和方法,還要指導孩子們付諸實踐,內可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外可引導他們網羅職業、高校、專業信息,進而在內外兼修的基礎上做出科學決策。
  • 徐州市教育局組織召開學生選科指導及生涯規劃教育培訓會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寶民做指導講話,本次會議由徐州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李進強主持。 與會人員首先參觀了侯集高級中學生涯規劃課程基地,體驗侯集中學生涯規劃教育的豐碩成果,感受生涯規劃教育對學業發展、選科的依託作用。侯集中學校長助理、高二年級張海峰主任作了題為《我們如何選科》的經驗交流報告。
  • 高中階段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
    高一階段,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主要為學生普及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職業生涯規劃有什麼意義,對個人成長起到什麼作用;幫助學生了解高考改革的最新動向和要求,初步了解社會主要行業和它們的發展趨勢等;通過自評、測評手段,指導學生初步認識自我,進一步探索未來想從事的職業,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與自信心,讓學生不斷改進並完成個人高中學業規劃,探索發展個人特質與潛能,找準角色定位,為未來的自我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 科學開展生涯規劃教育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胡進)新高考即將在湖南省落地實施,生涯規劃教育也越來越成為廣大中學生的「必修課」。由長沙市明達中學承擔的省級科研課題《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踐研究》近日正式結題並獲優秀等級,如何把該項科研成果更好地應用於全省中學教學實踐?
  • 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使命與實踐
    ,是教育者指導學生對未來進行有效規劃的教育,是激發學生內驅力,也是引導並支持學生回答「我是誰」「我要去哪裡」「我要如何去」三大問題的教育。一方面,高考是整體生涯規劃中一個階段性目標,學校應該把高考作為契機,引導學生更好地規劃學業、規劃人生,找到二者之間的結合點和共同點,努力獲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同和支持,這對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學生經過生涯規劃教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明確了奮鬥目標,激發了學習熱情,高考取得理想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為以後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正是生涯規劃教育成功的標誌。
  • 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生涯規劃教育模式
    因此學校必須將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作為一種基本理念與價值追求,將其有機融合於教學內容、管理機制、形式途徑之中,貫穿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才能使其真正成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抓手。將理論性教育與實踐性教育並重,我校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形成了當前「課程學習+課題研究+實踐體驗+測評反饋」的生涯教育模式,並依此對學生進行系統化、分層次、多元化的生涯發展教育。
  • 「高中生涯規劃」教材入選陝西高中選修課程
    高中生要上高中生涯規劃課了,喊了多年的高中職業生涯教材終於與師生見面了!隨著新學期的到來,陝西省各地的高中生將增加幾門地方課程,有必修也有選修。其中,語言與文學、人文與社會領域設置的《普通高中中華文化基礎》為必修課程,32個課時4學分;藝術領域設置的《電影藝術與欣 賞》、《陝西地方戲曲》為選修課程,各20個課時2學分;心理健康教育領域設置的《高中職業生涯》、《高中生涯規劃》課程也是選修課,各10個課時1學 分。除了《高中職業生涯》、《高中生涯規劃》是面向高中段開設外,其餘幾門課均面向高一高二年級開設。
  • 聚焦生涯規劃課堂,激發學生核心動力——哈十三中學生涯規劃課共研...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助推學生發展,積極響應國家關於開展高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的號召,近日,哈十三中學舉行了以「聚焦生涯規劃課堂,激發學生核心動力」為主題的生涯規劃課共研共備系列活動。南崗區進修學校副校長劉曉林及德育部主任張莉,哈十三中學校長王茹、副校長李威、李寧,主任韓瑩、孫豔莉、李欣出席此次活動,高一、高二學年班主任和全體青年教師及心理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政教主任孫豔莉主持本次活動。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列指導講座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列指導講座 2008-11-18   為全面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增強人生職業規劃意識和能力,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全程化建設,中國礦業大學
  • 河海大學外語院深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中國高校之窗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會精神,不斷完善新時代高校育人工作機制,以「為成長助力·為未來導航」為主題系統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打造多樣化的生涯教育項目,搭建多層次的教育指導平臺,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成才觀、擇業觀和就業觀,樹立切實可行的生涯目標,探索科學有效的生涯路徑。
  • 大學職業生涯規劃課的現存問題
    學情分析: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的認識不足許多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及作用知之不深,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在大多數「90後」「00後」大學生眼中,職業生涯規劃課是一門「教你如何找工作」的課程,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是畢業找工作時和畢業後的事情。有些學生甚至認為職業規劃課程是浪費時間,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 「高中生涯規劃」列入高中選修課
    其中,語言與文學、人文與社會領域設置的《普通高中中華文化基礎》為必修課程,32個課時4學分;藝術領域設置的《電影藝術與欣 賞》、《陝西地方戲曲》為選修課程,各20個課時2學分;心理健康教育領域設置的《高中職業生涯》、《高中生涯規劃》課程也是選修課,各10個課時1學 分。除了《高中職業生涯》、《高中生涯規劃》是面向高中段開設外,其餘幾門課均面向高一高二年級開設。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濟南大學:推動生涯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一體化
    一是發揮課程主途徑作用,實現從「生涯單一課程」到「生涯課程群」建設,重點加強《職業生涯指導與創業基礎》課程的標準化、模塊化建設,同時,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製課程,孵化「生涯課程群」,推動生涯課程多門次、多元化和系統化建設,新增《高效生涯管理》核心通選課1門,《大學幸福課:生涯規劃與人生設計》、《大學成長課:生涯規劃與職業素養建構》和《大學生生涯發展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