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地產員工發帖贊公司像「家」,卻遭老闆吳亞軍狂懟:閒人配多了

2021-01-11 騰訊網

小編有個朋友,工作性質原因,常常要加班。

但是,沒有加班費。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她的直屬上司為了把加班合理化,每次布置加班任務都要說:你看你們平時工作也不忙/你看你們上個月還拿了獎金/我也是一樣要加班……所以大家今天加班也沒什麼。

不僅要加班,還要被上司說工作不飽和、工資拿多了,她和同事們怨聲載道,時不時來深藍財經找小編吐槽。

小編曾開玩笑說:你的上司情商太低了,如果是我,就給你們每人買杯奶茶,然後說大家辛苦了,這樣又不花什麼錢,你們心裡也能好受點,公司也能籠絡住人心。

其實公司的本質從未改變,只不過有些公司出於尊重,願意給員工一個溫和的表象;有些公司裝都懶得裝,把傲慢放在臉上。

龍湖集團(00960.HK)大概就是一個傲慢的公司。

杜絕「家文化」的吳老闆

9月2日,龍湖鄭州公司的一位員工在內部論壇上的留言:

「來到龍湖的第二個月,也迎來了第一個生日,這短短一個月時間讓我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房地產氛圍,處處充滿『儀式感』。情人節的賀卡巧克力、項目分組時的蛋糕、勞累時甜甜的奶茶等等…畢業工作了好幾年,但這真的是第一個讓我感受到如此溫暖的大家庭,祝自己生日快樂,也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越走越高,越走越遠,始終是龍湖人。」

員工生日時收到一點公司福利,在內部平臺上說幾句感謝的話,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種職場禮貌。比起肺腑之言,「公司很溫暖」、「始終是龍湖人」的說法,更像是奉承之言,場面話罷了。

但龍湖集團的董事長吳亞軍卻開始上綱上線,跟帖稱:

「鄭州公司業績不知道如何?把公司變成了家,一定有行政或營銷後臺Overdoing的情況存在,龍湖的文化反對把公司變成『家』……龍湖的行政和中後臺,以支持公司效率和業務成果為第一目的,標準和尺度是『關愛不寵壞』!所謂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否鄭州公司營銷隊伍中不背指標的閒人配多了!」

據了解,在這篇240多條評論的帖子裡,吳亞軍評論了10多條,她反覆重申龍湖的企業文化是反對「家文化」,並且點名讓鄭州公司的HR出來講兩句。

發表感謝言論的新員工與鄭州公司HR瑟瑟發抖……

這件事引發了廣泛討論,不少評論都對吳亞軍表示了支持,畢竟僱主與僱員之間本就是契約關係,「公司不是家,老闆不是媽」的說法也說了十幾年。

對於評論一邊倒的情況,小編覺得十分驚訝:莫非寫評論的人都是老闆?莫非員工都不寫評論?

從996是福報,到員工是兄弟,公司的「家文化」從來都是單向的:員工要把公司當成家一樣無私奉獻,但是公司絕不會把員工當成子女那樣包容。

至於龍湖鄭州公司的奶茶和蛋糕,也不過是一層溫情脈脈的窗戶紙,需要加班、降薪、裁員的時候,一樣不會手軟。而對於需要賺錢養家的普通員工來說,也不會把奶茶、蛋糕真的當回事。

但是吳亞軍卻撕下了這層窗戶紙,不過幾杯奶茶,卻要上升到「公司成了家」的高度,發一點蛋糕,就怕把員工「寵壞了」。

這讓小編想起前段時間保利地產那位「不轉發就踢出群」的文靈總,一個幾塊錢的紅包,就認為媒體人應該馬首是瞻。

吳亞軍說反對「家文化」,說公司講效率和淘汰,其實可以總結成兩個字——狼性

2004年,小說《狼圖騰》大火,狼性一詞開始流傳;同一年,一名聯想員工寫文《公司不是家》,描述了當時聯想裁員的過程。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狼性團隊被不少公司奉為圭臬。

可不少公司都忘了,除了必不可缺的淘汰機制,狼性文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給員工吃肉」,畢竟價值趨向幾乎是人類的天性。

一點小恩小惠就能被寵壞的員工,大概率沒吃過肉,是成不了狼的。

焦慮的吳老闆

吳亞軍用「大家長」的姿態說反對「家文化」,未必真覺得公司文化宣傳不到位,她的重點是第一句話:業績如何。

鄭州不是龍湖集團重點布局的城市,但是今年鄭州地區的業績還算不錯。日前,龍湖集團公布了2020年未經審核中期業績,鄭州地區的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均同比大幅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213.9%,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3.08%。

可龍湖集團的整體業績卻沒有這麼樂觀,中報披露,龍湖集團上半年實現收入511.4億元,同比增長32.6%;淨利63.4億元,核心權益後淨利52.7億元,同比增長12.1%;毛利同比增長25.2%至157.5億元。

雖然銷售額逐年上升,但自從2017年公司銷售規模突破千億之後,龍湖集團的銷售增速就開始不斷下滑,2018年、2019年,龍湖集團的銷售額增速分別為28.5%、20.9%,2020年1至8月,進一步下滑至5.88%。相較於2017年的77.1%,下滑幅度驚人。

此外,龍湖集團盈利能力也呈下滑趨勢。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龍湖集團的毛利率分別為34.1%、33.6%和30.8%;核心權益利潤率分別為13.6%、11.1%、10.3%。

龍湖的業績也反映在企業排名中,在克而瑞房地產企業銷售榜單中,龍湖集團從2017年的第8名,下滑至2018年的第10名,2019年的11名。2020年1至8月的克而瑞操盤榜,龍湖集團下滑至第14名。

面對下滑的增速和排名,吳老闆在內部平臺上的回覆似乎有了焦慮的成分:公司業績都這樣了,你們還有心情過生日?!

吳亞軍還在回帖中稱:「有員工前兩天見我打賞了瓏珠,叫我『吳媽媽』,對不起,敬謝不敏!」

「打賞瓏珠」一事,說的是吳亞軍打賞人力資源部,同時發表對客服隊伍的規劃,簡單來說有三點:

目前客服隊伍170人太多了;

客戶滿意度與客服崗位人數無關;

客服人數要縮減到20人。

「客戶滿意度與客服崗位人數無關」,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確實如此,可對於客服崗位人數增加的問題,吳亞軍卻搞錯了邏輯。

不是「客服人數越多滿意度越低」,而是「滿意度不斷降低,導致客服人數增加」。

據說,吳亞軍從事房地產的初衷,來自一次不愉快的購房經歷。被開發商「坑」了的吳亞軍氣得直拍桌子:蓋房子,連最基本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那還談什麼?

因此,吳亞軍選擇了房地產,期初龍湖也確實以「質量好」著稱。

但2019年,口碑被打破。

在龍湖的業績會上,業主當面質問吳亞軍:

「我不得不來,我想問一下吳女士,您是不是已經知道龍湖在長沙是維權的代名詞?龍湖在長沙的樓盤都在維權,無一例外……吳女士,我很欽佩您,我聽說您是因為您買房子不滿意才創辦了龍湖,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成這個樣子,真的,我不知道,不知道為什麼會成這個樣子,我跟龍湖溝通多少次……」

2019年過去,龍湖集團依然被「維權」纏身。在人民網的「地方領導留言板」中,今年龍湖業主的投訴頻頻出現,包括:晉江龍湖嘉天下項目、西安龍湖紫宸項目、濮陽龍湖灣錦城等,根據回復,相關部門已組織調查上述項目,目前均在協商解決。

或許吳亞軍在擔心員工把公司當成家之前,應該先為業主們解決難以安家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龍湖員工「把公司比作家」 遭吳亞軍炮轟
    日前,龍湖內部論壇聊天截圖流出,一位剛入職兩個月的新員工發帖稱讚公司有溫度的管理文化,不料引來老闆吳亞軍的高度關注,並借題發揮,直接炮轟「把公司比作家」。這也引發了企業界對於「家文化」的再次探討,企業文化的邊界在哪裡?給員工家一樣的感覺,究竟錯了嗎?
  • 新員工稱讚公司溫暖如家 龍湖女老闆炮轟:不要有錯覺 是不是閒的
    在很多公司的企業文化中,讓員工感覺到家庭的溫暖都是重要的內容,不過在龍湖地產中這個就不適用了,反而引來了老闆的炮轟。據報導,9月2日,龍湖地產鄭州公司一個剛入職的新員工在內部論壇上發帖,稱來到龍湖第二個月就遇上了自己的生日,這短短一個月就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房地產工作氛圍,充滿了儀式感——情人節送巧克力、項目分組送蛋糕、勞累時有奶茶等。
  • 想把公司當成家?龍湖讓你知道,啥叫狼性!
    因為,如果你說了,除了會得到同事的點讚之外,你還會得到來自老闆的一份「特別關照」——排山倒海的「狂懟」。這樣的事件真實發生在龍湖——一家把「善待你一生」作為口號的房企。也就一平常的場面話,一片溫暖甜蜜的氛圍,這條發言也得到了20多個點讚。但沒過多久,寒冷的殺氣從天而降。龍湖老闆吳亞軍在下面的評論像一把機槍,火力太猛了。
  • 從龍湖吳亞軍拒絕「家文化」我們能看懂什麼
    以公司為家的說法也許在輿論層面開始成為一種老黃曆,這一點也許從龍湖吳亞軍在內部論壇的一次發帖為一個跡象。其實80後熟悉的口號,和時常被要求在企業內部各種場合下高喊的內容,用於文化建設、團隊建設常見的主題——以企業為家,正在迅速的崩塌。
  • 龍湖:地產老闆,困在狼性管理
    講道理,其實龍湖老闆說得很對,公司不是家,老闆不是媽。每個職場人都應該認清自己的位置和本分,為公司創造價值才是根本。員工發點感謝龍湖、熱愛龍湖的話語,老闆卻藉此唱起了反調、大張旗鼓搞起了訓誡,把這樣一丁點的福利,硬是抬高到「公司變成了家,把員工「寵壞」了,隊伍中不背指標的閒人配多了」的高度,是不是有點大煞風景,讓人心寒? 其實,龍湖給出的這點福利,也並不是白給的,基本上是鼓勵員工免費加班用的。龍湖對員工,並不是平白無故付出。
  • 公司不是家?龍湖吳亞軍強調簡單直接企業文化
    這些房企容易掉隊,地產人要趕緊逃離文章來源:明源地產研究院上周,龍湖內部論壇評論截圖流出,吳亞軍在龍湖鄭州一營銷員工帖子下發表了關於「公司不是家」的評論,在地產圈掀起軒然大波。吳亞軍還在回帖中硬核強調:「我今天開宗明義告訴大家,龍湖從成立第一天起,反對『家』文化!我們的關係首先是工作關係!
  • 吳亞軍炮轟員工「幸福感言」暗面:龍湖急求擴張下的口碑崩塌
    近日,龍湖集團入職兩個月的新員工,在員工論壇發帖感慨公司像家一樣溫暖,遭公司董事長吳亞軍「炮轟」。吳亞軍的跟帖稱:「龍湖講『初心』、講價值觀,但也講結果導向,也講KPI,也講交付,也講淘汰主要是讓大家不要有錯覺!」。「鄭州公司業績不知道如何?
  • 避免「大公司病」 吳亞軍再提龍湖沒有家文化
    來源:一財網9月的一天,吳亞軍像平常一樣,在公司內部工作圈上查閱和回復員工留言。她未曾想到,幾句心直口快的回答,竟然引起行業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事情是這樣的:龍湖鄭州公司一位員工,在工作圈中表達了自己入職龍湖兩個月中,方方面面感受到的甜蜜。
  • 龍湖地產「女俠」吳亞軍:篤行慎思
    這個世界的主流玩家是男性,所以當女性闖入進來,而且佔據主要位置時,就分外引人注意,在強手如林的地產江湖,吳亞軍就像一個絕世女俠。一個人的價值當然不是僅靠財富來衡量,但財富是個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從這個尺度上看,龍湖集團的吳亞軍無疑是女性中的實力人物,她2012年和丈夫蔡奎離婚,分給蔡奎的股票市值208億港元,這個財富,也可讓蔡奎排在財富排行榜前列。
  • 龍湖很可能掉出行業十強?吳亞軍:我不想花錢買排名
    董小姐聽說,在回答現場提問時,吳亞軍表達了對銷售規模非同尋常的『蔑視』。有員工問,『龍湖在行業十強的懸崖邊徘徊,很可能掉出十強。』還有員工問,『未來,公司拿地能否下沉,能否放開土地投資權?』吳老師霸氣回答,『我完全不關心規模排名。
  • 國美杜鵑「家·生活」戰略對標吳亞軍龍湖沒有家文化誰對誰錯
    國美杜鵑「家·生活」戰略對標吳亞軍龍湖沒有家文化誰對誰錯國美杜鵑說這是國美從電器經營為主向「家·生活」新版圖擴張的第一步。以上是國美杜鵑提出的「家生活戰略」,我們在看在看龍湖吳亞軍的「龍湖沒有家文化」龍湖鄭州公司一位員工,在工作圈中表達了自己入職龍湖兩個月中,方方面面感受到的甜蜜。
  • 「地產茅臺」龍湖股價大跌背後:吳亞軍「瘋狂套現」?
    還有一個堅實的數據支撐:去年12月31日報收36.50元港元,今年11月27日報收50.40港元,今年漲幅累計達到41.65%,也是香港十大內房股唯一上漲股票,也是第一高價地產開發股。對於成千上萬的普通中小股民來說,「3000億市值」和「地產茅臺」像兩針興奮劑刺激著每個人的腎上腺素,這種情況下做決定是最輕而易舉的。
  • 龍湖吳亞軍的膨脹:員工有家的歸屬感,是閒人太多
    「XX企業的文化反對員工把公司變成家!」不知道各位聽到這句話會怎麼想,總之荔姐覺得,這個老闆不是膨脹了,就是脫離基層太久,要麼就是心情不好,為了責罰而責罰。不然,動動腳趾也能想清楚,哪有員工會真的把企業當成家,真有意思。誰不是入職企業之前,先和HR鬥智鬥勇、貨比三家之後,再選一個最不討厭的;誰不是入職之後,想著能夠多學東西、提升自己,如果順便能給老闆賺錢,那就當白送了;誰不是被領導冤枉了,心理一萬次想離職,後來看在薪資、房貸、奶粉錢的份上,原諒老闆一萬零一次。
  • 90後已經佔到龍湖員工30%以上 他們的成長問題吳亞軍這麼說
    吳亞軍說,這篇帖子有理性和建設性,希望公司反思制度不合理之處。對於帖子中流露出因失望導致的怨意,吳亞軍表示很是理解,認為員工就是管理者的客戶,並在回帖中向這位員工在公司付出近三年而感受不好表示歉意。吳亞軍借回帖之機,還回顧了龍湖選用人才的理念,表示出了對龍湖當前招聘項目的信心。
  • 龍湖地產吳亞軍財富達149億:打造巾幗造富神話
    在股票上市後,吳亞軍的持股市值約合149億元人民幣。  龍湖地產是重慶市政府眼中引以為豪的地產龍頭企業。雖然龍湖地產在業界名號響亮,但吳亞軍卻十分低調。  招股說明書顯示,吳亞軍擁有龍湖地產23.43億股股票,以龍湖地產今日7.20 港元/股的開盤價計算,她的身家約為169億港元,約合149億人民幣。  與內地昔日女首富楊惠妍相比,吳亞軍持股市值還有較大差距。  楊惠妍共持有90餘億股碧桂園股票。以碧桂園今日3.08港元/股的開盤價計算,楊惠妍持股市值約為300億港元。
  • 龍湖地產董事長一語驚醒職場人:把公司當成家,腦袋被驢踢了!
    前段時間,龍湖地產鄭州公司新員工朋友圈發文,大讚公司是溫暖的大家庭。這要是一般的公司,老闆肯定高興得不得了,因為要得到員工的認同,還真的不太容易。但龍湖就是龍湖,大BOSS吳亞軍因此事炮轟鄭州公司,嚴厲提出:公司不是家,公司要的是結果,講的是KPI,不行就要被淘汰。這件事情,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我也來講3點。
  • 「中海系」悉數離場 龍湖集團沽空比率高企吳亞軍何日歸來?
    隨著原中海地產投資部總經理徐愛國加盟龍湖集團出任投資發展部總經理一職,這家重慶標杆式房企來自中海地產的高管一度多達9人。借腦——吳亞軍的思路很明晰。儘管同樣以山城為總部,但隸屬於央企背景中建集團的中海地產業內資歷,遠在龍湖之上。
  • 為啥旭輝、中南、龍湖那麼牛?因為他們的普通員工都敢向老總開炮
    最近,某巨頭的員工就在內部論壇上吐槽,為何公司業績亮眼,但員工的獲得卻少了?同時犀利地指出公司在戰略方向、運營機制上的種種弊端。有人替這位發帖的員工擔心:怕是在公司呆不久了。明源君認為,這種擔心過度了。該帖子不僅沒有被刪掉,而且還被管理員置頂,本身就體現了該房企開放、包容的文化。
  • 一周1.46億港元增持龍湖 吳亞軍家族信託百天資本日曆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價格是你付出的,而價值才是你得到的。」資本市場中,價格與價值之間的衡量與判斷是一切行為的依據。3月下旬至今,地產股迎來了一股「增持潮」,包括長實、恒隆、碧桂園、旭輝在內的多家房企,都在對自家股票進行增持,龍湖甚至是「邊漲邊買」。
  • 吳亞軍:重慶最牛女富豪,丈夫離婚娶空姐,她送給前夫200億
    她的員工回憶說,一次在龍湖的一個在建樓盤,吳亞軍發現有一處的樓梯設計並不適合小孩和老人的出入,於是她立刻找來設計師重新對該處設施進行了重新的設計調整,並讓建築工程隊抓緊趕工,使得業主可以如期入住。吳亞軍雖然低調,到現在為止也並未接受過什麼媒體的採訪,但她卻是個工作狂的事情卻是所有媒體都知曉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