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軍分區新聞集《強軍興武譽僑鄉》出版

2021-01-13 中國僑網
廣東江門軍分區新聞集《強軍興武譽僑鄉》出版

2015年03月31日 09:24   來源:江門日報   

參與互動

  (廣東)江門軍分區新聞宣傳工作成果作品集《強軍興武譽僑鄉》出版。該作品集由江門軍分區司令員陳鋒大校和政委張耀斌大校作序,政治部主任葉少華大校主編。

  據了解,《強軍興武譽僑鄉》共收錄128篇文章,大部分是消息、通訊和言論,都是近年來刊登在《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戰士報》、《廣東武裝》、《江門日報》等解放軍總部、廣州軍區、省、市級報刊的優質稿件。作品集中很多文章都是圍繞軍分區部隊中心任務和重要工作展開,既有思想政治建設、軍事鬥爭準備、後勤和裝備工作經驗,也有雙擁共建、國防教育、徵兵宣傳的典型做法,還有執行抗洪搶險、撲救山火等急難險重任務的感人事例,涉及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的方方面面。

  近年來,江門軍分區全面建設不斷進步,各項任務完成出色,尤其是新聞宣傳工作有特色、有成果。「新聞宣傳反映工作,工作實績是宣傳的源頭活水。」張耀斌說,這些報導和時評文章及時有效地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對近年來軍分區部隊各項建設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推動了工作的創新發展。每篇稿件,都是部隊建設的一張截圖,見證著軍分區黨委「一班人」帶領全體官兵職工踐行強軍目標、矢志強軍興武的政治激情和使命擔當。

  陳鋒表示,《強軍興武譽僑鄉》編印出版,既是工作成果的梳理和匯集,也是近年來軍分區部隊全面建設工作成績的總結和展示,同時也是今後培訓人武工作新生力量的鮮活教材。希望通過這本新聞宣傳工作成果集,把軍分區部隊的好思想、好經驗、好作品傳承下去,激勵廣大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推動軍分區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取得新的成績。(江訊)

【責任編輯:王海波】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僑鄉」廣東江門建成華僑華人博物館
    中新社江門十一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陳建)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的廣東江門今天建成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和江門美術館,並舉行開館儀式。
  • 訪尋僑鄉記憶,激發濱海活力!海內外主流媒體聚焦僑鄉江門
    央廣網江門10月23日消息(記者周羽)10月23日,在我國著名僑鄉——廣東江門舉行的海內外主流媒體交流活動完美收官。本年度交流活動的主題是「訪尋僑鄉記憶,激發濱海活力」,共有超過40家海內外主流媒體代表參與。四天時間裡,媒體團深入江門市蓬江、新會、臺山等地,感受僑鄉「藍色經濟」的發展脈搏,用鏡頭和筆墨全景展現濱海僑鄉「向海而生」的澎湃動力和豐碩成果。江門海洋歷史文化悠久。
  • 江門:僑鄉少年展示傳統武術魅力
    文、圖/金羊網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王麗麗 譚耀廣記者23日從江門市委宣傳部獲悉,日前,「僑鄉武術進校園」系列活動暨江門市傳統武術邀請賽在江門市體育館舉行,來自三區四市的67支代表隊,1038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比賽。
  • 僑鄉江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不停步
    僑鄉江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不停步  人文灣區僑鄉江門  11月30日,2019中國僑都(江門)華僑華人嘉年華活動閉幕式——第四屆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暨金杜鵑獎第七屆全國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在江門舉行。
  • 首屆任溶溶童書節在廣東江門開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10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天,「書香僑都童樂融融——任溶溶童書節」在廣東江門開幕。目前,江門正在籌備設立「任溶溶兒童文學獎」,成立「童書創作委員會」等,以「任溶溶童書節」為起點,開創江門兒童文學事業發展新局面。任溶溶童書節是江門近年來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專業童書展會,展區面積4000平方米,21家展商參加活動,參展兒童讀物超過1500種。
  • 品僑鄉韻味,觸摸江門海洋歷史文化脈絡
    江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更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海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在這裡,你能觸摸到南宋王朝最後歲月的痕跡,暢想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體會近代華僑出海謀生的艱辛。近年來,江門市深挖僑鄉海洋歷史文化內涵,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海洋歷史故事為世人熟知,僑鄉文化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 觸摸江門海洋歷史脈絡,品鑑僑鄉悠長文化韻味
    江門,還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400多萬祖籍江門五邑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分布在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歷來有海內外「兩個江門」的人緣優勢。近年來,江門市深挖僑鄉海洋歷史文化內涵,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海洋歷史故事為世人熟知,僑鄉文化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 臺灣青年嶺南行走進江門 感受僑鄉獨特魅力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通訊員/林希楠) 昨日(12月6日),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江門市臺港澳事務局、韶關市臺港澳事務局承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之廣東世界遺產探尋之旅走進江門,100位兩岸青年齊聚僑鄉開展交流活動。
  • 「中國舞蹈優秀作品集萃」展演在僑鄉江門舉行
    「中國舞蹈優秀作品集萃」展演在僑鄉江門舉行
  • 江門深挖僑鄉海洋文化內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黃燁倩 攝江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更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海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在江門,市民遊客可以觸摸到南宋王朝最後歲月的痕跡,暢想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體會近代華僑出海謀生的艱辛。
  • 訪僑鄉記憶 共建大灣區②|觸摸江門海洋歷史文化脈絡 品僑鄉韻味之...
    領略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江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更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海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在這裡,你能觸摸到南宋王朝最後歲月的痕跡,暢想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體會近代華僑出海謀生的艱辛。
  • 陳杰恆:推動澳門青年人才建功江門助力僑鄉發展
    江門政協會議近日召開,從澳門回江門參加會議的廣東省政協委員、江門市政協常委、江門市榮譽市民陳杰恆在會議的間隙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將大力促進澳門、江門兩地政府緊密合作,推動青年人才建功江門,助力僑鄉發展。
  • 廣東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廣東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開發僑鄉資源 構建人文灣區(僑界傳真)    記者  馮學知  王  堯  賀林平  核心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共建人文灣區,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 食在江門好味道,挖掘廣東江門舌尖上的美味
    廣東江門以僑鄉風情聞名,五邑地區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眾多,遍布世界,共同的歷史,同出一宗的地緣人緣,加上海外對五邑的影響,使江門五邑地區展現出豐富的民俗風情,江門的美食眾多,食在江門好味道,今天帶大家去挖掘廣東江門舌尖上的美味。
  • 央視聚焦江門這件「國寶」!珍貴資料見證僑鄉歷史,背後故事讓人感動!
    中共江門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大力推動五邑銀信(僑批)保護活化,進一步發掘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豐富江門僑鄉文化內涵。日前,市委宣傳部專門召開了江門五邑銀信(僑批)保護活化工作研討會。研討會上,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劉進展示的各收藏機構列入僑批申遺文本中的僑批數量資料顯示,約15萬份僑批列入僑批申遺文本,其中江門就有約4萬份。
  • 今晚8時,央視聚焦江門僑批!珍貴資料見證僑鄉歷史,講述家...
    今晚8時,央視聚焦江門僑批!珍貴資料見證僑鄉歷史,講述家國故事!廣東江門,被譽為「中國第一僑鄉」,有著400多萬五邑籍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分布在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僑鄉江門是銀信檔案「寶庫」銀信(僑批)是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是「銀」和「信」結合的檔案文獻。
  • 來江門站 看僑鄉特色文化
    ,人民日報、央廣網等媒體60多名記者來到了珠西交通樞紐江門站,感受江門站以「生命之樹、小鳥天堂」為設計原型的僑鄉建築特色, 實地觀察江湛鐵路對小鳥棲息繁殖地生態環境保護效果。  全球首例高鐵全封閉聲屏障  讓高鐵與小鳥和睦相處  肇慶工務段江門高鐵線路車間檢查工區副工長陳誠介紹了聲屏障工程對3萬多隻小鳥棲息繁殖的保護作用。「小鳥天堂」景區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遊風景區,也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之一,棲息著夜鷺、池鷺、牛背鷺和小白鷺等40多種鳥類共3萬多隻,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 行走江門綠道,零距離感受僑鄉文化的獨特魅力
    行走江門綠道,零距離感受僑鄉文化的獨特魅力金羊網  作者:  2019-08-07 《這一條路就是幸福》廣東綠道特別報導江門篇 ▲遊人在自力村遊覽拍攝江門在規劃建設綠道網過程中儘可能的將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連接起來突顯僑鄉山水歷史人文特色
  • 東藝宮燈、周家拳、臺山冬蓉、羅氏柑普茶……江門元素閃亮廣東旅...
    江門展區的非遺周家拳表演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易航) 昨日,2020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廣東旅博會」)在廣州開幕,為期3天。我市100餘家企業,近200人參展,共設21個獨立攤位,採用圖片、視頻、直播帶貨等形式展示江門獨特的僑鄉文化。
  • 尋味廣東江門四大傳統名菜,來江門必嘗的四大傳統名菜
    廣東江門別稱「五邑」,廣東省地級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江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祖籍江門的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人口眾多、分布全球五大洲,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江門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所在地,著名的「中國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