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曾是特殊戰線上的共產黨員,還曾將自己的油畫送給毛澤東

2020-12-06 北京日報客戶端

畢卡索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他的藝術作品是何時傳入中國的?文獻表明,中國最早與畢卡索的作品結緣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1915年6月蔡元培在法國拜訪畢卡索,併購買了五幅畢卡索的作品帶回國內,這是畢卡索作品最早傳入我國的記載。此後,畢卡索作品以出版物的形式被陸續引入國內,他的名字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第一次火了起來。從藝術史時間脈絡看,這相當於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留法藝術家名聲大噪的時代。此時以劉海粟為首的許多畫家都以畢卡索為藝術楷模。

▍畢卡索一直是反戰先鋒,他的代表作之一《格爾尼卡》描寫的就是1937年西班牙內戰場景。

之後,畢卡索作品由盛轉衰。以徐悲鴻為首的現實主義藝術陣營取得了主導地位,他們擅長寫實,抽象虛幻的立體主義也就不受推崇了。直到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市民文藝生活更加自由,與法國的藝術往來也頻繁起來,畢卡索的名字又開始出現在藝術圈。

人們鮮少知道,畢卡索曾是特殊戰線上的共產黨員:1944年法國《人道報》刊出一則舉世震驚的消息:「與艾菲爾鐵塔齊名」的大畫家畢卡索宣布加入法國共產黨。消息傳至延安,《解放日報》發表文章《慶祝法國畫家皮卡索加入共產黨》(皮卡索是畢卡索的另一種音譯)。1945年2月4日《新華日報》上還刊登了畢卡索《我為什麼加入共產黨》一文。同年5月5日《新華日報》再次報導畢卡索的消息:《大畫家皮卡索到前線去寫生》。

同年9月,畢卡索將自己的一幅油畫,託去巴黎參加世界工聯大會的中共代表鄧髮帶給毛澤東,以表達對延安的敬仰之情。

「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的夫人李佩因當時代表中國婦女參會而知曉此事:「我只是記得,畢卡索讓鄧髮帶一張畫送給毛主席,鄧發還拿著畫讓我看了一下。」令人惋惜的是,鄧發回國後,於1946年4月8日與王若飛、秦邦憲、葉挺等乘美式運輸機返回延安,因氣候惡劣,飛機墜毀,機上17人全部遇難,畢卡索珍貴的畫作也從此消失。雖然這幅畫最終並沒有到毛澤東手中,但自那以後,畢卡索總是與中國或遠或近地碰撞著,他的中國緣並沒有因此中斷。

▍1950年由世界共產黨組織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卡索創作的和平鴿。

1956年,畫家張仃隨中國文化代表團訪法拜訪畢卡索。張仃是齊白石的學生,於是他送給畢卡索一套水印的《齊白石畫集》。「那是一個午後,我們來到畢卡索工作室,是在海邊的一所別墅。畢卡索睡完午覺,從樓上走下來,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他領著我們參觀了工作室,原以為他的工作室一定很華貴,因為他是世界上最有錢的藝術家,他賣掉一幅畫的價錢,可以購買他一生用不完的繪畫材料。可是,在這位世界著名的大畫家的工作室裡,除了作品是新的,一切陳設全是破舊的,牆上是不斷脫落的痕跡,沙發舊得已經露出了彈簧……」見面幾十年後,張仃仍記得當時的情景。

就在張仃訪問畢卡索兩周後,藝術家張大千偕夫人來拜會畢卡索。據張大千說,落座後畢卡索就捧出5大本畫冊給他看,每冊都有三四十幅之多,全都是模仿齊白石的筆觸和畫風所作的毛筆水墨畫,請張大千指正,並發出由衷感慨:「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一位了不起的畫家!」張大千仔細地講解一番,肯定了畢卡索的眼光和努力的態度,聽得畢卡索頻頻點頭。但是畢竟中國繪畫講究的是畫中的意境,筆墨的乾濕濃淡變化多端也很難短時間掌握,顯然畢卡索並沒有領會到這一點。最後,張大千還贈送了幾根隨身的毛筆給畢卡索。

隨後,畢卡索說出一番宏論,「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何以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畢卡索認真地說,「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第一是你們中國人,其次是日本,而日本的藝術又源自中國,齊白石先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齊白石先生水墨畫的魚沒有一點色,用一根線去畫水,卻使人看到江河,聞到了水的清香。那墨竹與蘭花更是我不能畫的。」

旅遊:北京晚報

作者:李炫芷

監製:吳勇

編輯:袁新雨 吳勇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王中軍1.85億拍畢卡索名畫 曾花3億多買梵谷畫
    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髮髻女子坐像》。今年1月,塞繆爾·戈德溫去世,戈德溫家族的繼承者決定將家族收藏的藝術品進行拍賣。繼承者在紐約和倫敦一共拍賣了25件藏品。以重金購得畢卡索名作的王中軍表示:「我先愛上了這畫,繼而迷上了其背後的故事。高文家族是我們電影同業中的傳奇,在這幅作品中,我不但看見畢卡索的才華,更感受到塞繆爾·戈德溫的創意與慧眼。」
  • 王中軍1.85億拍畢卡索名畫 曾花3.7億買梵谷畫(圖)
    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髮髻女子坐像》。今年1月,塞繆爾·戈德溫去世,戈德溫家族的繼承者決定將家族收藏的藝術品進行拍賣。繼承者在紐約和倫敦一共拍賣了25件藏品。以重金購得畢卡索名作的王中軍表示:「我先愛上了這畫,繼而迷上了其背後的故事。高文家族是我們電影同業中的傳奇,在這幅作品中,我不但看見畢卡索的才華,更感受到塞繆爾·戈德溫的創意與慧眼。」
  • 83件原作展現不一樣的畢卡索 曾受到東方文化影響
    在本次展覽藝術顧問之一的王璜生看來,相較於以往的展覽,這一次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讓觀眾看到畢卡索作品的豐富性,「尤其是立體派之前的寫實作品,這是我們以前鮮少見到的」。據悉,本次展覽將於8月8日結束,這是對應畢卡索長達72年的創作生涯。
  • 畢卡索是怎樣把自己捧紅的?
    15歲 除了會取名字,畢卡索還非常善於講故事,就連自己的出生都能締造傳奇。在畢卡索看來,這批酒貼上了自己設計的標籤,在將來價值一定會飆升,所以以後再拿出去賣,必然會有更高的溢價。
  • 畢卡索最貴的油畫居然是它?
    畢卡索最貴的油畫居然是它?畢卡索的抽象畫實在是讓人看不懂,畫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居然還能賣出上藝的高價,成為世界上最貴的畫,唉,難道這就是藝術,越看不懂越值錢嗎?油畫「裸體,綠葉和半身像」這是巴勃羅·畢卡索於1932年所畫的一幅油畫,主題是其情婦瑪麗-德雷莎·華特(Marie-Thérèse Walter),他選擇了蔓綠絨葉這種植物放在畫裡,來表達新戀情帶給他的非凡的生命力。
  • 毛澤東曾稱讚韋拔群:讀了半本馬列主義,紅了半個中國
    毛澤東曾稱讚韋拔群:讀了半本馬列主義,紅了半個中國 1934年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毛澤東主席在會上提議為韋拔群、惲代英、蔡和森、鄧中夏、陳原道等同志的犧牲致衷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一直非常懷念韋拔群烈士,他幾乎每次見到廣西人,都要深切地談起韋拔群,稱讚韋拔群道:「讀了半本馬列主義,紅了半個中國。」1955年,覃應機與張雲逸和謝扶民等到廣州見毛澤東,毛澤東深情地對他們說:「韋拔群是廣州農講所最好的學生!」
  • 畢卡索與世博會油畫《格爾尼卡》震驚世界
    畢卡索油畫《格爾尼卡》>畢卡索(1881~1973年)是當代西方最具創造性、影響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在世界藝術史上具有不朽的地位。油畫《格爾尼卡》是畢卡索作於1937年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立體主義傑作。他用象徵性的藝術手法對1937年這一事件進行了控訴,有力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和法西斯的暴行。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的。《格爾尼卡》對於現實的表現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
  • 畢卡索名畫以11.13億拍出 破世界拍賣價格紀錄
    報導稱,在經過11分鐘的激烈競價後,該油畫以天價1.79億美元成交,打破此前的世界拍賣最高價記錄1.4億美元。  5月1日,畢卡索作品《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在佳士得紐約春拍現場展出,估價約1.4億美元。《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於1955年2月創作完成。作品構圖密集,展示了立體主義、透視和激烈的色彩,是畢卡索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
  • 張大千與畢卡索認識?二人曾互贈畫作,還說畢卡索中國畫沒有意境
    說到法國的畫家,最出名的肯定是畢卡索了。而在同一時期中國也有一位名聲很大畫家,他就是張大千。畢的一生很是傳奇,他的畫作也是非常抽象。從20世紀中葉以後,他就一直居住在法國的一所大別墅當中。後來畢本人又花了很大一筆錢才裝修它,這樣這座房子就變得更加豪華了,甚至稱得上是奢華,自此這座房子與畢卡索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藝術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可以消除很多的隔膜。連接張與畢之間的就是神奇的藝術。張到了畢的住所之後,畢很客氣,還為他打扮了自己。畢在請張氏夫婦坐下之後,趕快拿出了自己的畫冊,希望他們可以給一些建議,因為這是他臨摹的中國畫。
  • 畢卡索軼事:曾偷過羅浮宮藝術品?
    這應該是真的:成名前的畢卡索曾偷竊過羅浮宮的藝術品。他還曾被指控偷竊《蒙娜·麗莎》。1911年,倫敦當局發現畢卡索擁有的兩座古伊比利亞人雕像,是他的熟人格雷·皮埃雷四年前從羅浮宮偷出來的。(當時,格雷·皮埃雷是畢卡索的好朋友、詩人劇作家紀堯姆·阿波利奈爾的秘書。)
  • 那些中國富豪收藏的梵谷、畢卡索等世界名畫
    畢卡索《盤髮髻女子坐像》王中軍收藏成交價:2993萬美元(人民幣1.85億元)拍賣行:紐約蘇富比拍賣時間:2015年5月《盤髮髻女子坐像》是畢卡索於1948年創作的油畫。20世紀50年代早期,畢卡索曾向歐洲多個博物館為其舉辦之個人回顧展出藉此作,直到1956年戈德溫家族通過貝萊畫廊將其購得。2015年5月5日,在紐約蘇富比的拍賣會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豪擲2993萬美元拍得這幅油畫。王中軍表示,「一開始我就愛上了這幅畫,然後我愛上了它背後的故事。戈德溫家族是電影界的傳奇。
  • 國民黨曾欠毛澤東半年薪水720個大洋
    在「聯俄聯共」時代,國共兩黨一家親,史料發現,毛澤東不僅是黨員,當年國民黨中央還一度積欠六個月薪水,共計720塊大洋(俗稱袁大頭
  • 徐特立:毛澤東最敬佩的兩位老師之一,曾感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毛澤東曾深情地說:「我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時,最敬佩的兩位老師,一位是楊懷中先生,一位是徐老。」(一)六十華誕的「賀信」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六十歲生日。1月初,毛澤東在黨中央的一次會議上提議,要為從雪山草地裡跋涉出來的「長徵老人」徐特立破例搞一次隆重的祝壽活動,以彰顯歷經千難萬險後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依然頑強的生命力。
  • 畢卡索真跡5小時短暫亮相 達利畫展詮釋毛澤東詩詞
    本報訊 (記者/郭珊)不用去歐洲就在廣州市中心就可以和畢卡索、莫裡蘇、達利這些聲名顯赫、如雷貫耳的藝術家的真跡零距離接觸?這個藝術愛好者們的美麗夢想昨日在廣州金利來大廈變成了現實!  由廣州世貿中心俱樂部主辦、廣東美術館承辦的畢卡索、莫裡蘇真跡展覽暨達利畫展昨晚揭幕。
  • 龔澎:重慶談判時,她曾擔任毛澤東的翻譯
    中國外交部歷史上還有一位傑出人物:她給彭德懷做過秘書,為毛澤東當過英文翻譯,也是周恩來的得力助手。她才華橫溢,曾是燕京大學公認的「校花」,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曾稱讚她為「環球新聞界最出類拔萃的婦女」。 她,就是新中國第一代女外交家、外交部首任新聞司司長、新中國新聞發言工作的重要開拓者之一——龔澎。
  • 畢卡索油畫將女人「變形」,榮格、弗洛伊德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
    儘管畢卡索什麼都否認,批評家卡爾·榮格還是把他那「進射出作為人本身的符號」的「心靈深處」,稱為「無意識的集合體」裡德說,畢卡索自己不一定知道他的形象描繪有多麼重要,但「人們很可以簡單地說,這種形象描繪是原型的一那就是多產,生和死亡,愛情和暴力的圖像。」
  • 畢卡索是抽象畫大師,看了他13歲時候畫的寫實油畫,你有何感想?
    畢卡索自己曾說過:「我很早就能畫的像大師拉斐爾一樣好,但是我卻花了一輩子學習像兒童一樣去畫畫。」那麼畢卡索說的是實話嘛?下面一起看一下他早期的繪畫作品。畢卡索14歲畫的《藝術家的母親》,小編不禁聯想自己初中三年級美術課畫的繪畫,唉人比人氣死人啊。
  • 毛澤東17歲上小學,曾想要教書,對日本圖謀中國感嘆:何以報仇
    建國後,毛澤東還曾對東山小學堂同學譚世瑛說:「那一年,我真是『土人』進了洋學堂啊。那時候,我這個『土人』對康有為、梁啓超,可以說是崇拜得很呦!山溝溝裡的娃子懂什麼,連孫中山都沒有聽說過呢!當時,毛澤東寫了自己人生第一篇政治評論,貼在了學校牆報上:只有趕走列強,推翻清廷,中國才有出路,人民才能生存;應把孫中山先生從日本請回來,擔任新政府的總統,由康有為任國務總理,梁啓超任外交部長。顯然,毛澤東還沒有放棄對康梁的崇拜。憑著一腔熱情寫出來的文章,雖然觀點或許有些不切實際,但也著實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學校裡都是熱血青年啊,看到這樣的文章難免心潮澎湃。
  • 畢卡索《阿爾及爾的女人(F版)》:同系列作品曾超10億售出
    在返回法國的途中,德拉克洛瓦去了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結識了當地的一位工程師,這位親法的工程師曾是一名基督教徒,後來改信伊斯蘭較。在得到他的許可後,德拉克洛瓦拜訪了他的「哈來姆」(阿拉伯語「حريم」或英語「harem」代表穆斯林社會中的女眷或妻妾,也代表她們居住的閨閣)。除家庭成員以外的男性這樣做在傳統上是被禁止的。
  • 達利和畢卡索藝術精品展:盡覽20世紀西班牙藝術巔峰
    資料圖片   日前,國際策展人、俄羅斯民族藝術館館長亞歷山大·沙德林,將個人收藏的達利和畢卡索的藝術真跡在中國展示,通過兩位世界級大師的作品呈現20世紀西班牙的美術成就。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沃·美術館成為「薩爾瓦多·達利&巴勃羅·畢卡索藝術真跡精品展」的中國首站,此次展覽將於4月17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