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自縊之前才猛然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更不是晁蓋

2020-11-03 歷史公社講堂

《水滸傳》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一節,通常被認為是智多星吳用的首秀。這一環楊志看似是被麻藥迷倒,吃了大虧,實際上卻是敗給了自己的性格(不懂馭下),偏偏吳用是個最擅長利用人性弱點的軍師,楊志手下的人拖後腿,自己也被一步步解除了戒心,於是吳用首秀成功,楊志差點game over。

事實上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吳用的計策真算得上高明的沒幾個。首秀之後,吳用幹掃尾工作幹得不怎樣,直接導致團夥8人被發現,匆忙逃上梁山,上梁山後,吳用第二次秀,利用林衝對王倫的不滿「借刀殺人」,幫晁蓋坐穩了梁山第一把交椅,自己也坐穩了梁山第一軍師。

吳用秀的機會還有很多。宋江在江州被抓了,吳用別出心裁地想到了偽造蔡京書信的方式救他,沒想到顧前不顧後忘了怎麼當爹,讓蔡京兒子蔡九知府起了疑心,險些害死宋江,這軍師當得,略顯狗頭。

那麼,吳用幹得最得心應手的事兒是啥?回答:賺(騙)人上山,斷人後路。三打祝家莊之後,一直保持中立的撲天雕李應琢磨著仗打完了,我也就可以安生過日子了吧!吳用表示你想得美,我梁山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你不想入夥也得入夥,我燒了你莊院那是為你好呀。

雷橫路過梁山,不想入夥,偏偏回到鄆城縣就出了事,朱仝放他走了,自己被發配滄州橫海郡。吳用一看這不行,雷橫和朱仝應該湊對上山!於是吳用指點李逵殺了4歲的小衙內,逼得朱仝不得不落草。

呼延灼打到梁山來,連環馬大敗了梁山一陣,宋江發愁。聽說東京城裡的徐寧教師知道怎麼破連環馬,吳用大喜,馬上派時遷去偷了徐寧的祖傳寶貝雁翎砌就圈金甲,騙徐寧一路追趕過來,又取了徐寧妻兒上山,安排的明明白白,徐寧內心想必是懵的:這也可以?

再往後騙盧俊義上山,吳用還是一樣的套路。這位梁山第一軍師招攬人才的方式坑蒙拐騙無所不用,讓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除了梁山無處可走,乖乖自己來,實在讓人「拍案叫絕」!

不要覺得吳用這招很幼稚,現代職場中也有類似的洗腦方式。這種老闆通常會打擊你的自信心,跟你談理想,指出你應該在這多學習,你的工資不夠高甚至降薪是你自己的問題,如果你離開這裡,哪還能找到這樣肯收留你的好地方!於是,你真覺得自己沒用,離職或者有意見都不敢提了。

吳用也是自縊之前才忽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不是晁蓋,而是他自己。梁山人事工作是吳用負責;梁山每次出戰,排兵布陣、玩陽謀陰招,還是吳用負責;此外,吳用促成了梁山兩件大事的走向。

一是宋江成為梁山頭把交椅。咱們先不說晁蓋怎麼死的,單說宋江和盧俊義競爭頭把交椅那會兒,吳用跟著盧俊義去打東昌府時拿會飛石子的沒羽箭張清沒轍,怎麼宋江去了,他就立馬有了計策,誘使張清到水邊活捉了他?吳用雖說計策都很陰,但好歹帶著梁山好漢打仗從沒輸過,偏偏跟著盧俊義就悶不出計策來了,說吳用沒偏向宋江都沒人信。

二是梁山的招安大計。吳用是支持招安的,為什麼?上山之前,他只是個秀才,上山之後雖然當了軍師,可比起楊志、呼延灼、徐寧這些朝廷將官出身的好漢,他缺了點平步青雲的本事;而比起白勝、時遷之類草莽,他又多了點長遠心思,這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古代的讀書人哪個不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吳用費盡心思促成了招安,為的同樣是自己前途。

只是吳用千算萬算也想不到,徵討方臘之後弟兄們死傷大半,朝廷對宋江下手那麼快。站在宋江墓前的時候,吳用難道不會想起自己過去的謀篇布局?聰明反被聰明誤,竹籃打水一場空、所謂吳用,真正就是「無用」。也許吳用那一刻的情緒有後悔、痛恨、悲憤、慚愧、傷感......但這都不重要了。他自縊之後,梁山的昔日輝煌全結束了。

《水滸傳》其實隱藏了許多細節,與其說它是熱血小說,不如說它寫盡了人生,人人都能從中找到生活的影子,讀來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吳用自盡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蓋
    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起義集團,也面臨瓦解。最終,梁山軍師吳用在昔日的哥哥宋江的墓前自縊而亡。而此時的他才明白,原來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也不是晁蓋,而正是他自己。在小說中,吳用擁有滿腹經綸,通曉文韜武略,可謂是足智多謀。作為整個梁山集團的軍師,吳用在起義軍中起到的作用無疑是舉足輕重的。
  • 吳用在自殺前才想通,梁山真正的老大,既不是宋江,更不是晁蓋
    除此之外,作為梁山智囊的軍師吳用也有著一次嘆息,那就是直到他自盡之前才醒悟梁山真正的好漢並非是他跟隨了一生的宋江,也不是晁蓋。「智多星」吳用,梁山排行第3「天機星」。馬龍嶺之戰的錯誤指揮使得梁山大傷元氣,更是沒能攔住意氣用事的晁蓋,最終導致天王中箭飲恨。這些雖然都很遺憾,但卻並不是軍師一生最大的痛。
  • 吳用直到臨終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晁蓋,更不是宋江
    《水滸傳》當中有兩個著名的軍師,其中一個是吳用,一個是朱武。但是相比起來,吳用在水滸當中的要重要得多了,一方面他是梁山元老——晁蓋時期他就坐了第二把交椅;另一方面他是108座次表當中的老三;最後他是除了宋江之外唯一能夠影響梁山戰略決策的人。
  • 吳用直到臨終才想通,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並非宋江,更不是晁蓋
    事實上,這一起悲劇,早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筆,宋江雖然落草為寇,但實際上去朝廷獲得高官厚利,封妻蔭子才是他的真正心願。而他最終也因為這個心願,喝下毒酒身亡,然而即便是如此,宋江還迫使李逵同樣喝下了毒酒,逼得吳用和花榮自縊,這幾個核心人物的離世,也就意味著了梁山的徹底消亡。
  • 吳用在自殺前一刻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吳用生平雖然擁有很高超的智慧,但是在吳用整個人生當中卻有很多遺憾。比如說吳用在自殺前一刻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為什麼這樣講,其實可以分為三個方面。最後宋江通過吳用的扶持,很快職權就威脅到了晁蓋。而晁蓋這時候雖然已經預知到了這一切,可似乎都完了。最後晁蓋想要用顯赫的戰功來穩住自己的地位,但最後卻打了敗仗,被射殺致死。而後續宋江接替了晁蓋的位置,成為了梁山的老大。當然,宋江這一路走來也無法忽視吳用的幫扶。
  • 直到吳用自殺前,他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吳用更是不能接受,於是便在宋江的墳前自盡,希望在黃泉路上能與之為伴……然而也是直到吳用自盡時,他才猛然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很多人都認為梁山真正的老大是吳用自己。咱們來分析一下吳用是幕後真正的老大,是有跡可循的,吳用是一位關鍵人物,是他推動了梁山的發展之路:梁山是忠義之士聚集之地,雖然有不少好漢是走投無路才來投奔的,但是都有替天行道的夙願。
  • 宋江臨死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是誰?不是他,更不是晁蓋
    都說人死之前的神智最清明,梁山泊這個「先起者亡、繼起者強、後起者王」的地方,陸續產生了王倫、晁蓋、晁蓋加宋江、宋江加吳用四種管理模式,宋江怎麼會不明白,在梁山走向招安的路上,有一個人的作用比他還關鍵,那就是
  • 直到吳用上吊自殺之前,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但晁蓋並不止步於此,又繼續吸納了不少英雄好漢,水泊梁山寨也建立起了一定規模。但梁山真正壯大起來還是在宋江的帶領下,宋江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收攏了一大批人才,至此梁山才集合了一百零八將,形成了規模和發展出的實力,甚至驚動了朝廷。宋江原本只是山東鄆城縣衙的一個小官吏,雖然為人仗義、樂於助人,卻只想為國效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安穩度日。
  • 直到上吊前一刻,吳用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
    有人認為直到上吊前一刻,吳用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但大家一定會知道宋江、晁蓋、和吳用這三個人,作為故事高潮矛盾點的主要人物,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缺少誰這個故事都不能構成一代名著《水滸傳》。而這三個人裡,作為將人物緊密串聯的軍師吳用,他與晁蓋和宋江之間分別發生的故事,讓大家看到他真正的面目。
  • 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不是宋江,不是盧俊義
    吳用在去世之前才明白,梁山上的老大既不是宋江,也不是盧俊義。那麼,誰才是真正的老大呢?一、吳用才是梁山真正老大晁蓋是梁山的舉旗第1人,也是寨子裡的第1位核心領導人。在他去世以後,宋江順利地接下接力棒,成為梁山影響力最深遠的一位領導。到後期,盧聚義成為了最有可能接手領導梁山的人。不過,無論是三人的發跡,或是走到人生的末年,他們的身邊都有一個人出現,那就是軍師吳用。
  • 吳用自殺的前一刻,他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其實不然,在吳用自殺的前一刻,他才幡然醒悟,梁山真正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成為了梁山的二當家,從那以後,晁蓋是梁山的老大,宋江和吳用並列第二。,最後也只能在遺憾中死去,而宋江在晁蓋死後順理成章的取代了晁蓋的位置,成為了梁山的老大,掌管梁山上的一切事宜。
  • 水滸傳裡,身為「梁山軍師」的吳用自盡前才醒悟,宋江並不是老大
    >晁蓋,後推舉宋江成為新的老大,一個足智多謀,善於謀略的人才,最終的結局卻十分悲慘。,以軍師身份掌握著晁蓋身邊機密,宋江之所以上梁山是因為誤殺了閻婆惜從而成為通緝要犯被人四處追捕,最後還是難逃被送上刑場的結局,但也正因此才有了後來晁蓋,吳用一夥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一幕。
  • 臨終前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或晁蓋
    然而上任沒過多久,宋江和盧俊義都被皇帝賜毒酒給毒死了。臨終前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或晁蓋。>梁山人落得這樣一個結局,不怨第一人頭領晁蓋晁天王,也怨不得宋江,因為自始至終,軍師吳用才是真正的決策者。
  • 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說起梁山好漢,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水泊梁山108將,個個都是英雄好漢,快意恩仇,替天行道,直到今日仍然令眾人稱羨。而說起梁山的老大,很多人自然反應那必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聲,那可是人人盡知啊,招安的這條路,基本都是宋江帶領著走出來的。不過事實上,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這個答案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
  • 吳用直到自殺前才明白,真正掌管梁山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但諸位也都清楚,一百零八個人並不是一百零八個都說了算,真正有實權的也就那幾個:宋江、晁蓋、林衝……這裡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從朝廷當中過來的,因為不滿朝廷的腐敗,沒有最大限度發揮到自己的才能,所以「棄暗投明」。
  • 直到吳用自盡前,他才明白,梁山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在很多讀者看來,吳用是一個腦袋靈光、老奸巨猾的人,他飽讀詩書卻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雖有宋江的智謀,但沒有足夠強大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將梁山這個大梁挑起的人物。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是比較片面的,也是讀者未深入了解吳用所得出的結論。包括吳用自己也沒有想到,梁山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直到吳用自盡前,他才明白這個道理。
  • 吳用到死之前才明白,原來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而是自己
    再看《水滸傳》的時候,很多人都氣憤宋江是一個偽君子,害死了梁山眾多好漢,為了這些英雄豪傑感到不值,但是宋江雖然在名義上是梁山的老大,可是真正的老大其實並不是宋江,他只是一個擺設而已,這件事情>沒有落草為寇的時候,他還是村裡的一個私塾先生,但是後來因為吳用認識了晁蓋一伙人,覺得晁蓋這個人十分講義氣,於是就和他們一起截了生辰綱,要知道這可是砍頭的大罪,所以為了避免一死,吳用只好聽了晁蓋的話,上了梁山,之後吳用在梁山上逐漸展露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讓不少人都十分佩服他,尊稱他為軍師。
  • 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但實際上,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總是宋江,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了答案。最早在梁山,寨主實際上是王倫。這位男士雖然也做了一些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的事情,但他膽子比較小,一直控制著自己的規模,儘量不招惹朝廷,這在我們現在看來是很明智的一種做法。然而在水滸傳的價值觀裡,王倫的這種行為是很不稱職的,被很多人鄙視。
  • 吳用自殺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在我們讀這個盪氣迴腸的農民起義故事時,有很多細節我們其實都在讀的時候自動忽略了,就比如吳用自殺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閻婆惜坑了,宋江在爭執的過程中無意殺死了閻婆惜,結果導致宋江被通緝,再然後就是幾經周轉,來到梁山落草為寇。
  • 直到吳用自盡的前一刻,他才覺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他們就是我們熟知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然而直到吳用自盡的前一刻,他才覺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果然,這件事傳到了皇帝耳朵裡,皇帝以為宋江有造反之意,想要處死他。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宋江之前的幾個好兄弟勇劫法場,將宋江護送上了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