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川劇領軍人物的陳智林一直有個夢想,讓川劇再次在大街小巷火辣...

2020-12-06 檢察日報

  

  陳智林(左)在幾十齣戲中擔任了主演

  一周前,知名戲曲節目主持人白燕升在其微信公號裡發布了一條消息:巴山秀才陳智林進入《伶人王中王2》首發陣容。這讓不少川劇迷興奮不已。

  陳智林,何許人也?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川劇領軍人物,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被譽為「巴蜀文化的一顆鑽石」。

  《伶人王中王》是一檔較火的電視節目,邀請不同劇種的戲曲名家、領軍人物重返競技場進行展演,爭奪「伶人王中王」冠軍。由於包裝形式時尚,現場競技激烈,在觀眾中口碑甚佳,也在某種程度上帶熱了中國戲曲這一長久以來被人冷落的傳統藝術。

  陳智林會示展哪些絕活兒,會否讓「蜀戲冠天下」再現?

  縱然所有人反對,他也要學川劇

  第一次接觸川劇,陳智林就被其魅力深深折服,當即決定「我要學川劇」!可全家人反對,「一個唱戲的,能有什麼出路!」家人的不理解讓陳智林對戲裡戲外的人生更加嚮往。1979年9月,他拿著川劇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孤獨地開啟了通往川劇夢想的大門。

  由於學藝之初年齡偏大,骨頭軟度和力度稍差,陳智林一度被老師斷言難成大器。他偏不服,練起功來很拼命。「我怎麼才能成角兒?得挨多少打?什麼時候才能成角兒?」這樣的「三問」,時不時地從陳智林腦袋裡冒出來。他也樂觀地看到自己的優勢:「我比別人多讀了幾年書,練功時更注重思考,所以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賦、勤奮和善於思考成就了陳智林。「直到現在我翻跟頭都很漂亮,這是師傅教得好,也是我練功練得紮實。我什麼都唱過,什麼行當都嘗試過,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塑造藝術形象最重要的是要感悟力強,而多讀書才能提高感悟力。」就算是成名成家後,陳智林依然不忘初心,為了重新塑造川劇《巴山秀才》中瘦而高、迂而酸的孟登科,中年發福的他從投入排練到首演,僅用50天就減掉了整整13公斤體重。正是憑著這樣的敬業精神,陳智林深入鑽研角色內涵,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嶄新的舞臺形象。

  陳智林畢業時正是川劇大行其道的年代,彼時川劇名家劉金龍的《收爛龍》《勸夫》成為街頭巷尾傳唱的經典。這也讓陳智林堅定了當初的「戲夢」。

  「rap唱法,100年前川劇表演裡就用過」

  1990年,陳智林拿到中國戲曲梅花獎,可他沒料到曾經「戲冠天下」的川劇不久即在商業浪潮侵襲下走向衰落,社會哈日哈韓風盛行,傳統戲曲舉步維艱,一大批優秀川劇演員改行進入影視表演和流行音樂行當。陳智林坦言,川劇在精神寄託上的人文與歷史厚重,只是很多人對它不了解,才會覺得不好、落伍。像流行音樂的rap唱法,早在100年前川劇表演裡就使用過。

  陳智林決心身體力行,以一己之力捍衛傳統戲曲的尊嚴。他仔細審視大眾欣賞習慣,調整戲曲藝術,努力將川劇這一獨特的戲曲形式變成既叫好又叫座的藝術,喚醒國人對傳統「戲夢」的情懷。

  十餘年來,他在《巴山秀才》《易膽大》《望娘灘》等幾十齣戲中擔任主演,2004年獲得中國戲劇「二度梅」大獎,被香港媒體譽為「川劇瑰寶」。此前,作為四川省川劇院院長的陳智林大膽創新,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學而高效的現代藝術表演團體管理運行機制,帶領劇院取得了驕人市場成績。

  比起個人的成就與收穫,陳智林更在乎的是如何把川劇推向全國,推出國門,讓更多人了解、喜愛川劇。2007年,在歐洲演出「變臉」後,陳智林和他的團隊又演出了《火焰山》《鏡花緣》等完整劇目,讓觀眾進一步領略到了川劇豐厚的藝術魅力。此後,「川劇風」一度席捲了法、英、瑞士、日本、愛爾蘭、菲律賓、泰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7年,陳智林赴法國參加盧森堡國際藝術節,盧森堡歌劇院院長當面向他誇讚川劇的影響力,「我做了8年歌劇院院長,發現你們的藝術是唯一能夠同時吸引6歲兒童和80歲老人,不需要任何解釋就能達到『神劇合一』的表演藝術。」在匈牙利的第一天演出結束後,對方馬上主動將他們入住的酒店換成匈牙利大飯店,只為「讓中國藝術家住得舒適一點」。

  矢志不渝為「變臉」尋求智慧財產權保護

  和練功、演戲所受的苦相比,陳智林在推動川劇振興之路上所受的苦,才是真正的苦。文藝「瘦身」改革帶來的劇場拆遷、「變臉」遭遇法律保護真空等問題,像當初練功時的「三問」一樣,時時縈繞在陳智林心頭。

  他利用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呼籲各大專院校文學院教師結合古典戲曲教學,引導大學生接觸傳統戲曲;多次帶領四川省川劇院演員,前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演出,讓大學生深入了解川劇文化。

  從2005年開始,為了尋求「變臉」智慧財產權保護,陳智林幾次到工商等部門諮詢了解相關情況,並撰寫了《「變臉」應尋求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建議》提交全國人代會。國家有關部門回復稱,將在出臺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法中對這些問題作出規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陳智林一再表示,解決「變臉」智慧財產權問題是他最大的心願。

  陳智林一直有個夢想,讓川劇再次在大街小巷火辣流行。他無數次率劇院演員赴城市、農村、學校演出,希望喚醒民眾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

  經過陳智林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如今川劇正一步步走向復甦。陳智林說,「現在從劇院受眾群體來看,70%都是年輕人,這是我們進校園演出後產生的連鎖互動反應。很多人從剛開始的忍受心態,變成享受,最後希望再看。」他還提到,他們在清華、北大、南開演出時受追捧的場面,完全可以和明星演唱會相媲美。

  去年成為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後,陳智林對振興川劇、復興傳統戲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看來,地方戲曲一定要找準定位,既要體現行業特殊性,又要遵循創作規律,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古為今用。「我們創作的《巴山秀才》《臥虎令》《草平易近宋士傑》等作品,都是以老故事為題材,糅合戲曲特有的隱真性,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倡導反腐精神,以寓教於樂的形式進行普法教育。沒有半點說教,群眾好評如潮。」

  陳智林說,他始終相信,川劇的「能量」只是一時在大眾心中被隱藏了,遇到合適環境,一定會重新爆發。

相關焦點

  • 川劇未來怎麼走?趙季平魏明倫陳智林沈鐵梅支招
    「巴蜀鬼才」魏明倫,著名音樂家趙季平,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陳智林分別從劇本、音樂、聲腔、人物塑造等方面暢談自己的川劇情懷,抒發自己對「川劇振興」的個人見解,並祝福川劇未來:「出人出戲出觀眾,花開滿園!」
  • 甘當民族文化的守望者:訪川劇院長陳智林(圖)
    在中國當代戲曲舞臺上,陳智林的名字十分響亮,他一身三任,令人矚目:作為一位年富力強、卓有造詣的優秀演員,陳智林敬業樂群、繼往開來,是川劇劇種的代表人物;作為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勤政廉潔,為振興川劇、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嘔心瀝血,使該院躋身全國百家優秀文藝團體;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陳智林作為四川文藝界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為文藝體制改革、建設和諧社會深入群眾
  • 四川省川劇院出品陳智林主演,電影《巴山秀才》開機
    電影版《巴山秀才》由四川省川劇院出品,一經開拍便得到了四川省文化與旅遊廳、四川省文聯以及四川省藝術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整部電影由國家一級導演張忠執導,他此前也曾導演過影視作品《小西天狄道傳奇》《我也有夢想》《笑裡藏刀》等。電影《巴山秀才》由二度梅花獎獲得者陳智林、梅花獲得者何苓、劉誼等川劇名家領銜主演,魏明倫任編劇,四川省川劇院院長劉嫈擔任總製片人,著名川劇音樂藝術家李天鑫任作曲,陳平任司鼓等。
  • 大咖共話振興川劇 名人論川劇——川劇傳承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作為第四屆川劇節的九大亮點活動之一,首場論壇邀請到趙季平、魏明倫、沈鐵梅和陳智林四位大咖與現場觀眾、網友共話川劇的傳承發展,同時還發布了國內首份川劇大數據解析報告,是一場以跨界對話、公眾參與、視野開放、技術呈現為特色亮點O2O對話形態的創新論壇,面向全球受眾推廣中國川劇,亮出四川文化自信的金質名片。
  • 傳統文化進校園 成都「龍分娃」零距離感受川劇魅力
    中國網10月16日訊(羅鑫)感悟川劇歷史文化底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月16日,由成都市武侯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教育局主辦,武侯區文化館、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分校承辦,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四川省川劇院、陳智林中華戲劇傳承工作室具體執行,主題為「傳承天府文化·弘揚川劇精粹」的武侯區川劇傳承名家進校園活動在龍江路小學分校舉辦。
  • 奧斯卡獲得者加盟川劇電影《巴山秀才》,肖永亮:特效將展現川劇韻味
    《巴山秀才》是魏明倫、南國於1987年創作的一出經典川劇,2002年由四川省川劇院出品,著名導演熊源偉執導,二度梅花獎獲得者陳智林、梅花獲得者何苓、劉誼等川劇名家擔任主演。一經推出,便深受觀眾喜愛,成為四川省川劇院久演不衰的一出經典劇目,至今已經演了200多場。
  • 四川省川劇院扛鼎之作《易膽大》
    《易膽大》,自2005年重排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川籍觀眾的熱捧。    據陳平副院長介紹,災情發生以來,四川省川劇院院長、《易膽大》主演陳智林先生一直在第一線努力工作,6月    這本是一個苦到極處的戲,但劇中主要出場人物除花想容外,幾乎全被作者染上了一層喜劇色彩,他們的行為和語言方式火辣誇張,大膽乖扈,聽之俚極,又文採斐然。所以人稱,要了解巴蜀文化,一定要看魏明倫。    魏名倫,人稱「巴山鬼才」,被譽為中國戲曲界四大怪傑之一,川劇《易膽大》是他的代表作。
  • 新劇場新劇目新觀眾 四川省川劇院「變臉」(圖)
    新建的四川省川劇院非常氣派     位於成都鹽市口的鬧市區,有一棟頗具特色的銀灰色建築,「四川省川劇院」幾個大字上,一幅《巴山秀才》的劇照鋪滿了整面劇照牆……2011年8月,由四川省川劇院出資200萬元成立的四川省川藝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註冊成立,省川劇院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
  • 快節奏秀弦樂 川劇《秦香蓮》推陳出新
    、四川省青年藝術團演出的川劇《秦香蓮》在成都完成第二場演出。這是時隔20多年,《秦香蓮》再次出現在川劇舞臺。由於是惠民演出,開演前半個小時,不少觀眾就來到劇場。等到正式開演的時候,劇場已經和29日首演一樣,擠滿了前來看演出的觀眾。秦香蓮與陳世美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傳統歷史題材,而川劇《秦香蓮》也是一出經典川劇劇目。
  • 用傳統打動人心,川劇不止於「變臉」
    >昨今兩晚,川劇《草鞋縣令》作為「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的參演劇目,在上戲實驗劇院獻上了精彩的演出。主演陳智林由淺入深的演繹,從平穩緩和到勢如破竹的唱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掌聲與肯定。任期內,他平息了什邡和綿竹、廣漢多年的用水之爭;遏止壟斷規範煙市;夜砍樹瘤破解迷信;親率衙役剿除邪教;清正廉明以民為本;親自編纂54卷的《什邡縣誌》……《草鞋縣令》這部劇完全以「紀大奎」這一角色為主軸,本劇的作曲和指揮李天鑫表示,在創作過程中,他充分利用主演陳智林音域寬廣的優勢,唱腔從平和到高亢,展現紀大奎為官十年的心路歷程。
  • 川渝名家齊聚 共推川劇發展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川劇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表演技巧和美學特色,在全球擁有無數擁躉。10月17日,陳智林、肖德美、王超等眾多四川的川劇名家亮相重慶,參加中國·重慶大足第二屆川劇文化藝術節,這場以「川渝交流·戲匯巴蜀」為主題的川劇盛會,通過一聲聲嘹亮的戲腔,一場場精彩川劇展演,一系列趣味互動項目,給川渝文旅協同聯動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獎得主、國家級演員驚豔「開嗓」 蓉城市民在家門口享受川劇大餐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思凡》《金山寺》等經典川劇接連上演10月26日,「傳承天府文化 弘揚川劇精粹」2020年經典川劇展演活動在成都市武侯區文化館夢想劇場拉開帷幕,為觀眾奉上一臺經典名段集萃的川劇視聽盛宴。同時,本次活動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直播的方式向全國人民同步呈現,收看直播觀眾超過17萬人次。
  • 川劇演員劉誼拜師梆子名家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記者黃楊)昨日在省文化廳,青年川劇演員劉誼正式拜師著名梆子戲劇表演藝術家劉玉玲,準備將河北梆子的長處融入到川劇唱腔中來。  據戲曲界人士介紹,梆子戲以唱功見長,像《蝴蝶杯》等經典劇目,聲腔都鏗鏘有力;而川劇則偏重秀麗,以「巧」動人。所以,劉誼借隨川劇團赴京演出之機,拜師首屆梅花獎得主梆子名家劉玉玲,將河北梆子的長處融入到川劇唱腔中來。劉誼昨日告訴記者:「有一百四十多年歷史的梆子戲唱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壯,極富特色,而這正是我唱川劇時欠缺的。
  • 廉潔川劇《草鞋縣令》受邀進滬展演
    以川劇的形式來挖掘打造紀大奎這一人物,既是對我市歷史文化名人進行挖掘,又是對什邡川劇文化傳統的傳承。」什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向輝說,我們打造《草鞋縣令》的初衷就是通過挖掘本地歷史文化中的「清廉因子」,把優秀文化融入到全面從嚴治黨之中,激發「崇廉」、「敬潔」的正能量,以文化人、潤物無聲,培育基層黨員幹部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
  • 新聞觀察:川劇「變臉」絕技遭人破解之後(一)
    同期:四川省川劇院辦公室主任餘洪川 他的這個在網上和報紙上的炒作引起了我們一些反感,然後對我們也有一些衝擊。我們覺得好像川劇變臉的這個藝術,還有川劇本身沒有得到一種尊重或者說一種保護。  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我們不要把別人已經形成的這麼一個創作的東西,把它歸為走竊徑,歸為己有。我覺得這個作為職業來講是一個不規範的職業道德。
  • 廉潔川劇《 草鞋縣令》受邀進滬展演
    以川劇的形式來挖掘打造紀大奎這一人物,既是對我市歷史文化名人進行挖掘,又是對什邡川劇文化傳統的傳承。」什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向輝說,我們打造《草鞋縣令》的初衷就是通過挖掘本地歷史文化中的「清廉因子」,把優秀文化融入到全面從嚴治黨之中,激發「崇廉」、「敬潔」的正能量,以文化人、潤物無聲,培育基層黨員幹部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
  • 視頻丨梅花獎得主、國家級演員驚豔「開嗓」蓉城市民在家門口享受川劇大餐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思凡》《金山寺》等經典川劇接連上演10月26日,「傳承天府文化 弘揚川劇精粹」2020年經典川劇展演活動在成都市武侯區文化館夢想劇場拉開帷幕,為觀眾奉上一臺經典名段集萃的川劇視聽盛宴。同時,本次活動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直播的方式向全國人民同步呈現,收看直播觀眾超過17萬人次。
  • 川劇——我國戲曲寶庫一顆明珠
    川劇表演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和現實主義傳統,形成了獨特而完美的一整套表演程式,唱腔優美,表演真實細膩、別致傳神、詼諧風趣,舞臺形象典雅,生活氣息濃鬱。從生活和人物出發,不拘一格,富於變換,特別善於採用託舉、開慧眼、傳奇絕妙的變臉、鑽火圈、藏刀等絕技來塑造人物,使其舞臺呈現多彩而神秘的藝術特色。
  • 廉潔川劇《 草鞋縣令》受邀進滬展演
    以川劇的形式來挖掘打造紀大奎這一人物,既是對我市歷史文化名人進行挖掘,又是對什邡川劇文化傳統的傳承。」什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向輝說,我們打造《草鞋縣令》的初衷就是通過挖掘本地歷史文化中的「清廉因子」,把優秀文化融入到全面從嚴治黨之中,激發「崇廉」、「敬潔」的正能量,以文化人、潤物無聲,培育基層黨員幹部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
  • 川渝聯動、名家薈萃,大足第二屆川劇文化藝術節開幕
    這場以「川渝交流·戲匯巴蜀』」為主題川劇盛會,匯聚了川渝兩地多位名角大家,一聲聲嘹亮的戲腔,一場場精彩川劇展演,一系列趣味互動項目,讓雍溪這座花香古鎮再次成為了歡樂的海洋,也給川渝文旅協同聯動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