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問診應在「規範」中開展
記者注意到,在線醫療大幅發展的同時,網絡問診、開藥過程仍存制度漏洞,導致公眾「體驗」並不算太如意。 (12月1日《中國青年報》)<br/><br/> 一個普通的「口腔潰瘍」,因為通過網絡問診,不同的醫生得出不同的結論。<br/><br/> 有人診斷是「重度口腔潰瘍」,有人診斷是「念珠菌感染」,還有人說就是「口腔發炎」。
-
規範網絡問診也需「對症下藥」
同一病症問診多名醫生,診斷結果卻五花八門;從網上購藥平臺可以隨便買到處方藥;沒有醫療知識的人,也能在平臺上為患者「看病」……在線尋醫問藥時遇到這些問題,恐怕不光是體驗不佳,還會讓人對網絡問診產生不靠譜感。不可否認,今天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諮詢買藥,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選擇。
-
珠寶鑑定亂象亟待整治
珠寶鑑定亂象亟待整治 關注中金在線:
-
外教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範
除了熟人介紹,網絡招聘是很重要的途徑。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從一些招聘外教的網站得知,南京部分英語培訓機構對外教的需求很緊缺,甚至發出9000元左右/人的「懸賞費」,試圖通過中介或直聘外教,月工資1.2萬~2.1萬元。
-
同一病例問診不同平臺診斷結果五花八門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靠譜之惑:同一病例問診多名醫生,診斷結果五花八門但在線醫療大幅發展的同時,網絡問診、開藥過程仍存制度漏洞,導致公眾「體驗」不太如意。比如,安徽一名患者將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得出了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
-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同一病例問診不同平臺 不同醫生給出不同診斷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一張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卻得出了眾多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 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在線醫療大幅發展的同時,網絡問診、開藥過程仍存制度漏洞,導致公眾「體驗」並不算太如意。 同一病例問診多名醫生,診斷結果五花八門 家住安徽的小李今年疫情期間幫助父親使用網絡問診的經歷,如今已經成為父親抨擊「網絡不靠譜」的重要依據。
-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 實習生尤思迪 李晨)一張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得出了眾多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這樣的故事,在疫情影響下,正變得越來越多。受疫情影響,此前線下購藥場景受限,很多患者把問診需求轉移到網上。
-
P2P網絡借貸平臺興起 良莠不齊亟待加強監管規範
作為民間借貸的一種新興網際網路渠道,P2P網絡借貸平臺目前仍面臨法律法規缺失、政府監管空白、商家資質良莠不齊等問題,亟待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和規範,推動行業健康運行。 記者近日從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首家P2P小額無擔保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獲悉,公司成立5年來已累計產生了超過4億元的交易,註冊用戶達到120萬。今年4月份,在上海市工商局的支持下,拍拍貸還正式取得金融信息服務資質,成為國內P2P網絡借貸行業內第一家拿到金融信息服務資質的公司。 P2P網絡貸款的迅速發展也吸引了金融巨頭的關注。
-
同一病例問診不同平臺診斷不同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同一病例問診不同平臺 不同醫生給出不同診斷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一張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卻得出了眾多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購藥場景受限,很多患者把問診需求轉移到網上。
-
快評|不靠譜的網絡問診怎麼「治」
今年以來,疫情使得在線醫療普及度與大眾認知大幅提升,推動在線醫療迅猛發展,不少患者也把問診需求轉移到網上。然而,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在線醫療的網絡問診、開藥過程仍存制度漏洞,導致公眾「體驗」並不算太如意。
-
媒體:規範直播平臺亂象,防範遏制「三俗」不良風氣滋生蔓延
對話人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 鄭寧上海恆衍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豔輝《法治日報》記者 韓丹東《法治日報》實習生 楊傑直播行業亂象叢生,亟待加強管理規範記者:此次《通知》出臺的相關背景有哪些?
-
同一病例診斷結果五花八門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一張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卻得出了眾多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購藥場景受限,很多患者把問診需求轉移到網上。
-
網絡問診,是福還是禍
文/孫佳馨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問診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手段,深入地影響到更多人,人們享受著便捷生活的同時,網絡問診隱藏的巨大隱患也是不容忽視的。通過向店員了解,這種情況最近總是發生,基本都是大家通過網絡問診,查詢到的一些藥物就來藥店買,很多顧客提到的藥物都是沒聽說過的,甚至於很多人提出的藥品是並不對症的,如果一味的輕信網絡問診的結果,很多病不僅僅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而且會有可能耽誤治療。
-
南都測評21家在線問診APP規範便利度:
5個月後,國家衛健委便發布網際網路醫療新政3份試行文件,明確了在線診療開展、網際網路醫院建立等相關規範。 2018年被稱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元年。可預見,在今後較長時間裡,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將進入完善規範和整頓的關鍵時期。
-
中青報:同一病例診斷結果五花八門,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中國青年報12月1日消息,一張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卻得出了眾多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購藥場景受限,很多患者把問診需求轉移到網上。
-
人民來論:網絡心理健康服務市場急需規範
升學失利,壓力山大;職場不順,信心受挫;婚戀紛爭,焦頭爛額……近年來,精神與心理健康愈發受到人們關注,通過網絡尋求心理服務的需求大增。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網絡平臺上有償心理諮詢亂象頻發——不少從業者根本沒有資質。所謂服務充斥坑錢套路,消費者隱私存在洩露隱患,被侵權後難以維權。
-
線上醫療平臺監管之問:網絡問診、開藥 靠譜嗎?
一張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卻得出了眾多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 一張口腔內潰瘍滋生的照片,拿給3個網絡問診平臺上的若干名不同醫生問診,卻得出了眾多不同的診斷和處方開具。
-
43斤女大學生去世令人心痛,消費悲情的慈善亂象亟待規範
貴州43斤女大學生去世後揭開的「捐款亂象」,有了最新進展。1月14日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就媒體報導43斤女大學生獲捐百萬僅收到2萬一事做出回應,稱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2萬元(微公益平臺1萬元,水滴公益平臺1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的治療。
-
網絡直播亂象問題的認知與規制
【摘要】網絡直播井噴式的增長衝擊了網絡發展的固有業態,開闢了新的發展空間,但其失真、失範、失德等亂象也暴露出隱患,制約了網絡直播行業的健康發展。應深刻分析網絡直播亂象的深層次原因,採取「德律+行律+法律」的多重約束方式,促使網絡直播行業良性發展。
-
網絡直播亂象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亟須加快規範直播帶貨行業發展,釐清主播、監管部門、直播平臺等各方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直播帶貨 網絡亂象 虛假宣傳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直播帶貨是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直播對相關商品提供近距離展示、導購以及諮詢答覆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