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色產業,讓扶貧行以致遠

2021-01-21 宣講家網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發展,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用文化產業、生態農業、特色種養殖業,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讓扶貧行以致遠。

突出優勢資源,搶抓機遇,增加特色經濟,培養特色產業,讓其成為穩定脫貧的基礎所在,成為山區經濟發展、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在產業扶貧的推動下,讓貧困群眾能夠將實用技能學到手,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同時促使經濟結構轉型提升,拉動經濟發展,讓群眾既富了腦袋也富了口袋,有效發揮出特色產業多線和保持穩定發展長線的作用,防止返貧現象的出現。

突出非遺文化傳承,讓技藝相繼。當前,脫貧攻堅的主陣地集中在邊遠鄉村,很大程度上還保留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非遺在這裡有著天然和深厚的基礎。農村貧困人口通過掌握非遺技藝開展生產活動,對農業、林業等各種資源進行傳統手工藝加工、編織、刺繡,讓非遺的物質化成品,推動脫貧致富。通過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讓傳統工藝走向復興,開展手工技能培訓和產品設計研發,壯大非遺傳承人隊伍,為困難群眾帶來訂單,為留守婦女創造居家就業機會。非遺要想長足發展,不能做孤芳自賞的「老物件」,而是要與時俱進,融入數位化大潮。在不「變味」的前提下,優化產品設計,促進產銷對接,尋求與市場需求的契合點,讓「老物件」有新活力。

突出培養草畜產業,讓綠色相存。當前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對綠色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大。因地制宜,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發展綠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走出了一條環境美、效益好、脫貧穩的產業扶貧之路。建設綠化樹苗為一體的綜合性扶貧基地,採取「政府政策扶持+企業精品打造+貧困群眾提供勞務」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人口居家就業。依託貧困地區人煙稀少自然條件優越,乾淨的水、乾淨的土壤、乾淨的空氣援建現代農牧產業示範園,著力發展現代農牧業、食品加工業和倉儲物流業,生產天然、安全、健康、綠色的產品,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條,大大提升了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

突出精深加工中藥,讓品牌相傳。據了解,在疫情期間中藥治療方案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人們對中醫藥學認可程度的逐年提升,中草藥種植也作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當前許多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流轉土地進行中草藥種植,增加村集體經濟值,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效益,同時利用電商平臺直播帶貨,開拓線上線下銷售市場等,在充分調動多要素、多資源和多平臺的共同作用下,實現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跨越,不斷擴大和加強品牌價值與市場影響力,助力脫貧攻堅事業加快發展。

眼下,2020年還剩下不足6個月時間,戰鼓催徵,時不我待。越到關鍵時刻,越要用產業讓貧困群眾挺起脊梁,立足本地選準項目,創新模式接上市場,著眼長遠利益,真正把決戰決勝的硬仗打得響亮,更打得漂亮。

作者:靜心 江夏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責編:張慕琪

校對:趙一頔

相關焦點

  • 褚桂芳:「特色」致遠 行證心誠
    《用特色吸引學生——名師最受歡迎的特色教學藝術》一書,是我鄉村教育30年專業閱讀之路上最美的遇見。懷著對前途的幾絲迷茫和彷徨,我走進新華書店,幸運地遇到了《用特色吸引學生一一名師最受歡迎的特色教學藝術》。書中二十八位名師的專業精神,令我讚嘆;每一個經典案例娓娓道來,鮮活感人;每一則解析評點深入淺出,極易撥動人的心弦;每一組實施要點是那麼地切實有效...... 自那時起,它就成為我心心相印、情感相依的成長夥伴。
  • 河南如何走出產業扶貧特色之路?發展五大特色產業帶動469萬貧困...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申華)如何走出河南產業扶貧特色之路?如何確保貧困群眾短期能脫貧、中期能致富、長期可持續?11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產業扶貧專場,介紹河南省產業扶貧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河南如何走出產業扶貧特色之路?
  • 乘風破浪 行穩致遠
    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軌道,貴州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快中求勝 以快制勝 2月10日,貴陽順絡迅達公司生產車間,幾百臺繞線機的「頭頂」亮著綠燈,加緊生產來自華為的2億隻電感訂單。「疫情未散,但是復工復產的勢頭已經點燃。早復產,讓我們贏得了市場先機。」公司總經理戴正立說。
  • 中國農業銀行:行穩致遠 為昆明發展「加速度」
    2017年12月29日,原中國農業銀行雲南省分行營業部正式更名為「中國農業銀行昆明分行」,拉開了以「更名昆明分行」為標誌的省會城市行管理體制改革大幕。  不忘初心——助力脫貧勇擔當  恢復成立40年來,農行昆明分行始終將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作為政治責任和永恆主題。在雲南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該行一直站在金融扶貧第一線。
  • 穩主導產業 興特色產業———吉安縣推進產業扶貧工作掠影
    筆者從吉安縣縣城一路向北來到大衝鄉百香果產業基地,只見一排排整齊的白色塑料大棚矗立在田間,一個個碩大的紫色百香果掛滿在藤蔓枝頭。  借著產業扶貧的東風,大衝鄉成功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600多畝規劃平整的田地上如今都種上了百香果,把小小的果子培育成了一個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產業。
  • 甘肅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走出特色路
    這一既能照顧孩子,又能在家門口掙錢的好事,得益於天水市特色農業產業扶貧項目。4月2日,「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媒體採訪團」記者來到馬跑泉鎮扶貧產業園時,馬引第正在和其他村民在產業園插枝培育玫瑰花苗木。
  • 瀏陽市永和鎮:變「產業特色」為「扶貧亮色」
    張可夫攝姿態優美的羅漢松,豔麗奪目的紅花檵木,精緻勻圓的金姬女貞……在瀏陽市永和鎮扶貧辦主任周梘看來,永和鎮的一花一樹,不僅是帶富一方百姓的特色產業,也是永和鎮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致富的新路子。依託12年紮根一線的工作經驗和調查研究,周梘提出重點發展花木、蜜蜂、澳洲小龍蝦養殖等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變「產業特色」為「扶貧亮色」。目前,全鎮已脫貧546戶1684人,其餘49戶71人今年9月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 「脫貧雞、致富羊」 衡水景縣大力發展扶貧特色產業
    原標題:「脫貧雞、致富羊」 衡水景縣大力發展扶貧特色產業產業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生存發展的根本手段,也是實現穩定脫貧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衡水市景縣通過採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引導貧困群眾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特色種植、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真正做到把扶貧扶到根兒上,扶到點兒上,激活了群眾的內生動力,實現了由「輸血」向「造血」的「華麗轉身」。
  • 因地制宜打造扶貧特色產業
    自2014年以來,一批批政採人被派往洛浦駐村,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各顯神通,因地制宜,促創業、辦產業、興教育,與洛浦群眾一同撰寫著脫貧致富的故事。如今,此地不僅有美玉,更有扶貧美「譽」。  事實上,扶貧創業市場起初門店招租工作並不順利,當地扶貧幹部做了大量工作,想方設法讓有能力的貧困戶租用,鼓勵他們創業。如今,越來越多的貧苦戶加入到了這一行列,通過小本生意的投入、自主經營的模式,獲得了生活提升的幸福感,一家一戶撐起致富希望。  規模產業迎發展  「個體經營惠及小家,規模產業才能普惠大家。」
  • 「經驗」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奉節產業扶貧實踐
    2016年以來,重慶市奉節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產業扶貧放在同步實現小康的戰略高度,立足縣域資源稟賦,充分調動了廣大貧困群眾的積極性,通過實施項目資金整合、農業科技支撐、新型經營主體壯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利益聯結機制健全等政策措施「組合拳」,以臍橙為主導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快速實現提質增效,實現了「縣有特色優勢
  • 陝西探索特色文化產業扶貧之路 傳統手工藝搭上產業車
    原標題:陝西探索特色文化產業扶貧之路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文化扶貧成為不少代表和委員關注的話題之一。除加大文藝下鄉力度、通過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讓群眾享受文化服務等「扶志」「扶智」類精神層面的扶貧方式外,不少代表和委員認為,各級政府及社會力量要通過特色文化產業扶貧,讓老百姓在參與文化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嘗到甜頭」,調動自主脫貧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扶貧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在這方面,陝西各地有著諸多嘗試,在認清「家底」的基礎下,尋找可以背靠的「資源樹」,通過產業發展實現脫貧致富。
  • 景德鎮珠山區:產業扶貧項目提升穩定脫貧「成色」
    在珠山區,像這樣的馬家柚產業扶貧基地還有洋湖村和黃泥頭村兩個,形成了扶貧產業規模化的局面。此外,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小港咀南山、新廠牛家灣、洋湖排澇下小龍蝦養殖產業扶貧基地,銀坑村一期、二期花卉種植產業扶貧基地都已經投入運營,構建了扶貧產業立體化的體系,全區扶貧產業項目達到10個,規範化、立體化的產業扶貧項目打下了提升穩定脫貧「成色」、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紮實基礎。
  • 甘肅省靜寧縣職教瞄準特色產業開展精準扶貧——
    用學來的技術,王堆良悉心打理家裡的果園,種出的蘋果優果率和商品率都很高。一園子蘋果80%以上直徑超過80毫米,而且成色極佳。  作為全縣唯一一所職業教育學校,靜寧縣職教中心在創建國家示範校伊始,就確立了職業教育必須植根於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土壤,有效對接和服務當地支柱產業的辦學思路。
  • 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原標題: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一一作出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重慶團代表、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和重慶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
  • 脫貧路上水果飄香——象州發展特色扶貧產業速寫
    近年來,象州縣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名優水果種植,同時抓好水果產業鏈打造,多樣化模式助推特色產業發展,找準著力點,實現產業發展和扶貧雙贏局面。自2014年起,象州縣水果產業發展迅猛。
  • 恆邦雙林集團:求真務實,行穩致遠
    會議現場圖 恆邦雙林集團潛心耕讀文旅項目,匠心於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榮膺「2019中國文旅地產優秀品牌企業」,該企業秉承「恆為道,行致遠」的經營理念,為客戶提供優越的環境、低碳節能的產品和服務,引領綠色健康的現代生活方式。 潛心文旅,用心耕耘 2010年起,恆邦雙林集團潛心耕讀文旅項目。
  • 獨角獸領袖聯盟大方縣產業扶貧考察行
    獨角獸領袖聯盟大方縣產業扶貧考察行 2019年04月09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3月29-31日,應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
  • 行以致遠
    行以致遠   成都市樹德中學寧夏校區高二三班 陳柳伊  兩條交疊的大道,由一個極點延伸到無窮的遠方——這是三千五百年前躺在甲骨文中「行」的姿態。在光陰的描摹和雕琢後,今天的「行」被賦予了更深遠的意義。
  • 產業扶貧,看看山南市怎麼做?
    精準施策 特色產業全面開花 在山南市「菜籃子」工程瓊結基地,巴桑和央金正有條不紊地按大小、成熟度分裝黃瓜。她們倆是瓊結縣下水鄉唐布齊村相達組人,2019年基地建設投用後,她們和組裡另外17戶村民成為了基地的正式員工。 「我們每個月工資有4800元呢!
  • 力推健康扶貧 助力教育扶貧 踐行產業扶貧 揚子江藥業:精準扶貧...
    針對因病致貧,他們力推健康扶貧;為突破深度貧困強力約束,他們連年助力教育扶貧;圍繞「拔除窮根」,他們積極踐行產業扶貧。「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強調,脫貧任務要如期完成,還得咬定目標使勁幹。民營企業不僅義不容辭,更需積極作為。」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鏡人說,集團的工作指向、發展導向、努力方向,始終要做到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