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 新教材 新變化

2020-12-17 合肥皖智教育

2019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新舊對比分析

2019年5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2019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正如「部編本」中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所說:「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

今年秋學期伊始,最新的2019版部編本語文教材出現多處變動,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積極組織初中語文學科編輯對其部分內容與舊教材進行對比,並從試題命制角度進行了簡單分析,以供參考和學習。編者拙見,望請指正。

分清新舊 教材好用

今年秋季新學年,七、八、九年級上冊部編版語文教材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動,由於封面沒變,在準確區分新舊教材時,可以檢查版權頁的印次是否為「2019年7月印刷」,或者檢查教材封底的價格批准文號是否為「2019年秋季」。

擊破變動 精確內容

(一)小變動 大改觀

七、八、九年級上冊三本語文新教材增刪改知識點眾多,在「綜合性學習」、「知識擴展」、「課後練習題」、「注釋」等部分均有涉及。現以七年級上冊教材中部分變動為例進行對比分析:

新教材當中改變最多的是內容表述,其有增有刪,目的是讓文字表述更加嚴謹,使內容更加準確。因此,在命題時應嚴格遵照新教材的文字表述,在表達上也應對文字「字斟句酌」;新教材中增添了許多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的神話故事和古文,體現了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那麼在命題中,就需要注重試題素材選取上的廣泛性,注重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增加試卷的難度。

有人說,「『語文為王』已經不是口號,這個時代是真的來臨了。」中高考(實踐)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拉分的利器!今後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查,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將增加。工具性是語文的基本屬性之一,通過語文課引導和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速度,是語文課程「義不容辭」的任務,所以,在命題時也應有意識地增加題面閱讀量,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

(二)大變動 大格局

新教材中變動最大的部分,當屬八年級上冊新增的兩篇課文。兩篇課文體現了兩大「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強化傳統文化對學生的滋養。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一文是一篇新聞評論,通過這篇課文,既讓學生了解過去艱難屈辱的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又促使學生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關注社會生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文章,這篇課文重在引導學生體會「人和」在戰爭和治國中的重要意義。

研究近幾年的中、高考語文試卷,我們可以發現試題越來越重視實際應用,突出語文本味,關注社會生活,貼近生活實際,時代特色顯著。所以,在命題時,要注重選取具有時代特色、貼近生活實際的素材,使卷面更顯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根據國家教育方針的相關要求,在以後的選拔性考試中,勢必會出現很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因此,應在平常的試題考查中適當增加詩詞默寫、文言文閱讀等方面的傳統文化內容。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傳承,這是一種與生俱來,也是一種潛移默化,不僅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愛國精神教育,在命題中也應有體現富強、法治、愛國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使卷面更顯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

新學期、新教材、新變化。為更好地服務莘莘學子,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將堅持把高標準、嚴要求貫穿產品研發始終,立足新教材,把握新方向,力爭打造新變化下的特色教輔產品,為安徽基礎教育奉獻綿薄之力。

▍文字:江柳林

▍圖片:江柳林

▍編排:許金梅

▍校對:楊翠梅

▍審核:郭祖芳

相關焦點

  • 光華小學要更名為「西財附小」,新學年青羊學校有這些變化
    新學年開始啦!對於孩子們而言,新學年標誌著自己又升了一個年級,迎來一個新的開始;對於學校來說,新學年也預示著一種新氣象,一些大的改變和變革往往都會選在新學年進行。記者為各位青羊的家長打探到了一些青羊教育的新變化。
  • 江蘇新高一教材發生重大變化!
    新學期即將投入使用的新教材 主要有哪些變化? 教材有變化,少了可借鑑的經驗, 老師、學生和家長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應對?
  • 新學期·新教材·新亮點——透視2019年秋季學期統編教材新變化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題:新學期·新教材·新亮點——透視2019年秋季學期統編教材新變化新華社記者胡浩、廖君2019年秋季學期即將拉開帷幕,在新的學期,不少孩子們將拿到全新的教材。從新學期開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將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6個省(市)率先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同時,2017年開始在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統一使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也將在今年秋季學期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新教材有何新亮點、新變化?記者採訪了權威專家及一線教師。
  • 全國大中小學陸續開學 新學年 新氣象 新開始
    全國大中小學陸續開學 新學年 新氣象 新開始 2020-09-01 10:37:56| 來源:網絡
  • 教材編者揭秘:三科高中新教材的亮點在哪裡?
    教材編者揭秘:三科高中新教材的亮點在哪裡? 原標題:   新學年本周開啟,由教育部統編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與北京等地新高一學生首次見面。近日,記者獨家專訪教材編者,揭秘教材亮點及編寫過程。
  • 重慶中小學新學年將使用新版語文教材,怕學生不適應?聽聽專家怎麼說
    08-29 23:12:29 來源:重慶日報微信公眾號 重慶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9月新學年開學後,我市中小學起始年級(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採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語文教科書。
  • 中小學新編教材「登場」 新教材新在哪兒?
    【編者按】今天,中小學生迎來開學,新學期有新的變化,小學新入學的小豆丁們和初一新生迎來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新教材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重慶日報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主要變化 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變大了,新教材改成A4紙張大小的「大本」。 新教材將更關注識字的能力,將先教新生識字再學拼音。此前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目錄順序為「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等,新教材則改為了「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等。
  • 今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語文》加大古詩詞量弱化拼音
    根據《通知》要求,中小學教材中不得夾帶任何商業廣告或教學輔助資料的連結網址、二維碼等信息。其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的變化較大。記者從已試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編版新教材的部分小學了解到,《道德與法治》教材在行為規範方面更加細化,《語文》教材對拼音弱化,強化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量加大。
  • 2018新學年浦東新啟用14個幼兒園(園區)!提前來看看吧
    原標題:2018新學年浦東新啟用14個幼兒園(園區)!小布帶你提前看→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新區幼兒的入園需求逐年增長。浦東不斷加大幼兒園新建擴建力度,2018新學年全新亮相的28個學校(校區)中,幼兒園佔了一半,足足14個哦!它們都開在哪裡?有哪些辦園特色?
  • 新高一新教材,新語文教材搶先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統編工作於2017年啟動,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教材編審工作終於全部完成,並且將於2019年9月率先在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啦!遼寧今年新入學的高一學生,將開始搶先體驗全新的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新的語文教材都有什麼內容吧~概覽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
  • 新學年開學在即 成都多所學校迎來新校長
    再過一周,成都百萬中小學生就將迎來嶄新的2020新學年。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學校已經相繼展開分班、教職工大會等開學前的工作。記者注意到,有多所學校迎來了新校長。石室聯中:青羊最年輕的口碑型校長掌舵石室聯中新學年在即,石室聯中迎來新校長宋奕雲。宋奕雲,不僅是青羊區最年輕的中學校長,也是一位實幹型和口碑型校長。在樹德實驗中學(西區)就任期間,該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及社會口碑都有明顯提升。
  • 9月起,中小學全部用新教材!具體變化是……
    愉快的暑假到啦~很多家長趁著假期會讓小孩提前預習一下新學期的課但各位連雲港的家長們要注意九月份,你家小孩的課本要換新的啦!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9月份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其中《語文》教材變化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江蘇大部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年級段正在使用蘇教版教材,今年9月將統一更換成統編版教材,新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量大大增加,強調核心素養與能力提升,古詩文篇目由原來的75首增加到129首。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語文課本大變天!
    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高中數學「新教材」來了,有何變化?對高考有什麼影響?
    新高考早已言歸正傳,今年高一新教材終於問世。由數學必修一我們發現,這套教材的編寫理念為數學的本質是邏輯的。第一章:其完全符合數學家對現代數學的理解:集合論與邏輯學是數學的基礎,所以從集合與邏輯講起。這裡與舊教材的處理方式不同,將充分必需條件與兩個量詞緊隨集合一小節之後,知識顯然更緊湊了,但可能充分必要條件放在這裡顯得難度大了一些,有些教師恐怕在教學安排時將之錯後。第二章:接下來教材的內容是: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這樣安排突出了這樣幾層意思。首先,萬物皆數,我們研究的主要問題還是函數,就用初中生最熟悉的二次函數,開函數之端。
  • 特別關注·福建省政協委員陳雨農:停課不停學 新教材應緊急配送到...
    陳雨農建議,教育部門應緊急採取措施,將新教材配送到學生手中。陳雨農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各地新學年書本教材基本發放到學校,但不少學校因為疫情防控管理,無法將書本教材發放到學生手中,導致教師備課、線上課堂展示理解、教學互動不暢、課後練習無法正常進行。另外學生不僅全天在線上課,課後還必須使用電子產品完成作業。他很是為這樣的網絡教學質量擔憂,同時也為學生的視力所擔心。
  • 新統編語文教材有哪些新變化?我們跟教材編寫者聊了聊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那麼,這次公布的語文統編教材,又有什麼值得家長關注的重大變化呢?對於這個變化引起了網友的高度關注和熱議。Q: 何老師,新版教材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數(136篇/首)的49.3%。語文新教材的文言文比重受到普遍關注,這體現了語文教育哪些新的趨勢變化?
  • 重磅:統編語文九下教材新變化,速看!
    最新版次統編九下教材剛剛出爐,萬唯中考研究院第一時間將其與「2019年1月第1版」對比,發現文言文新增《陳涉世家》,現代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補白內容由《通過想像理解詩》(謝冕)調整為《可愛的中國》(方志敏),《海燕》補白新增《日》《月》(巴金),其他變化不大
  • 語文教材刪魯迅文章 新教材被認為更接地氣
    原標題:語文教材刪魯迅文章 他40歲後寫的文章太難(圖)   語文教材刪魯迅文章 他40歲後寫的文章太難(圖) 在一線教學者看來,新教材更接地氣   開學了,鄭州市中小學生逐步進入正常的學習軌道。   不過,拿到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的老師們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小的變化:30篇課文中,9篇被更換,單元順序也做了較大調整。   在一線教學者看來,新教材更接地氣,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 一年級語文教材採用部編版 先識字後學拼音名師解讀新變化
    昨天,孩子們正式開學,中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已全部採用部編版教材。對於一年級孩子而言,語文的變化尤其重要。昨天,本報記者採訪了資深語文教師、邗江區實驗學校高年青老師,就一年級語文變化進行了解讀。高年青表示,通過部編版和蘇教版的比較可以看出,先識字後拼音是部編教材的一大亮點,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先識字遠比學拼音要容易得多、有趣得多。一方面,孩子在入學前通過家庭教育、閱讀圖書、識記街頭廣告等方式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漢字,他們對一些結構簡單的漢字並不陌生。
  • 京一年級課本古詩詞明年增至22篇 新教材增加了啥
    《三字經》、《百家姓》片段入語文課本  目前北京市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教材中,古詩文所佔比例較少。「大概6到8篇左右。」任翔說。  任翔稱,目前主要由北師大文學院老師編寫的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大幅度地提高了古詩文所佔比例,就已經編好的教材來看,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古詩22篇,古文片段9個,今後這個比例也將不少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