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語文課本大變天!

2020-12-11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7M

小語說: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此前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多種形態的教材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

語文課本變天:一年級就有《論語》

使用新教材的語文有什麼值得家長關注的重大變化呢?

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語文園地裡設有《日積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誦並測驗默寫的。這一欄裡經常會出現文言文,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中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了!

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裡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最明顯的變化是,現在的語文老師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國各地的中高考結束後,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學霸們卻早已開始關注今年升學的最新動向,總結經驗,適應變化,調整提升學習策略和方法了。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的時候,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所有人都喊難。網友們紛紛感慨:「幸虧畢業得早!」

那中考是什麼情況呢?2018年蘇州中考語文結束,有媒體做了調查。

考生表示,今年語文作文題型新穎,考前刷題對語文考高分作用並不明顯。尤其名著閱讀,一些家長表示「有點偏向高中的出題方向了」。

最拉分數的學科為什麼變成了語文?

在新的高考制度下:

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將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有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

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分數檔次。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重點培養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學好語文,需重視閱讀

其實,對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了。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

對於中國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

語文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的21%以上。

中小學一共上了20門課,語文佔1/5的課時還要多。語文是工具科,是母語,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前提。

2018語文高考已經難出了新高度,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曾說:「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改後考查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查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中高考語文未來會難在哪裡?

1

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舉例「全國卷Ⅱ」的語文考卷,現代文、文言文篇幅較長,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費時間。這就考查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2

範圍變得更廣,不再局限於課本

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

例如,相對簡單的是這樣的題目:

該題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

而在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以免學生只是在得過且過地背誦。

或者是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公的個性化感悟;

或是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

或者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3

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

而這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大語文」將成未來教育趨勢

自前兩年起中小學都已陸續更換教材,開始使用「部編本」的語文教材。

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形勢是:

語文和語文閱讀在中、高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語文考試越來越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內外的結合將是必經之路。

......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

語文在各學科間的重要程度也已經凸顯。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語文節目,所有現象都在告訴我們: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後所有科目都將考查語文水平,確切地說是閱讀水平」。

今後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查。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未來,閱讀是一切學科的最重要基礎,如果你依然說自己的孩子沒時間讀書,等同於說要自己的孩子放棄所有學科。

語文如此重要,該怎麼學

因為數學,可能刷幾張卷子成績就能提高;可語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題也未必有效果!

越來越多的陪讀家長已經意識到:語文,是最難學好的一個科目,是見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對教師功力要求最高的一個科目!

最後給大家介紹六個可以幫助你學好語文的小習慣!

勤閱讀,讀好書,讀經典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好課堂上用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娛樂化的淺層次閱讀是無效的。

一位語文名師曾經說過:

學語文不閱讀,再多的刷題和應試技巧也救不了你!沒時間閱讀怎麼辦?爭分奪秒,見縫插針。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

從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一旦閱讀習慣養成,閱讀對孩子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家長督促,他們自動會抓緊一切時間閱讀!

勤做閱讀筆記

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於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

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

a.摘抄、摘錄;

b.做卡片;

c.提要鉤玄;

d.寫讀後感。

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

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勤於朗讀、背誦

朗讀背誦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朗讀、背誦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通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都能被體會出來。背誦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牢記於心。

勤於練筆、寫日記

語文考試的大頭是寫作,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勤寫!

比如:堅持寫日記就是學好語文的最重要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日記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寫得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但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一個出口。

語文為王時代,你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標籤:小學語文 部編版

▍綜合整理:小學語文

▍編輯:小語

--------------- 小學語文 ---------------

同步課程指導,經典內容拓展

一鍵標星 「小學語文」,及時查收最新推送

點擊播放 GIF 0.7M

你的每一個小花,小語都真心歡喜

相關焦點

  • 今年中小學教材有新變化《語文》加大古詩詞量弱化拼音
    網絡配圖8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2018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中小學教材中不得夾帶任何商業廣告或教學輔助資料的連結網址、二維碼等信息。其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的變化較大。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
    教育部通知:2019年春季新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而在之前,「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重點與大家分享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及語文學習策略。
  •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的新教材開始普及,3本統編教材有變化
    其中,3科統編教材將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全年級覆蓋,具體包括道德與法治,語文以及歷史。在這三科教材投入使用之後,教育部將會建立相應的跟蹤調研機制,充分了解新教材的使用情況和使用效果。下一階段,中學生的教材將基本統一,都使用教育部統編的教材,改編原有的「一科多版本」局面。
  • 70年,看看中學語文教材發生了哪些變化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70年,是一個東方大國的曲折復興之路;這70年,幾代人經歷了風風雨雨。轉眼走過70年,回想學生時代,無論你年過古稀,或者即將成年,手中必然出現過這樣一本書——語文課本。能成為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是課本獨特的魅力。70年中小學教科書的發展之路見證著教材建設和教育改革的足跡。70年,我們的語文課本經歷了哪些變化?
  • 教育部:2019年全國中小學課本使用部編版,小心中考、高考吃大虧
    我們都知道現在全國中小學使用的課本都不一樣,記得我小時候用的學校課本都是人教版的,後來,現在的中小學的學生使用的是蘇教版,其他地區也都有各自編版的教材。但是,從2019年秋季開始,這些教材都將進入歷史,教育部公布從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被要求統一使用部編版的教材。那麼,部編版的內容是變得簡單了還是變難了呢?用語文教材的總主編的一句話,你就知道部編版原來是「大魔王」,他說,要讓高考的語文,有15%的學生做不完。
  • 教育部通知2019年中小學啟用新教材,附1至9年級閱讀書目
    :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
  • 2019年秋季 江蘇中小學將正式啟用語文統編版教材
    9月2日,江蘇省中小學即將開學。根據教育部要求,從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需要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江蘇省教育廳也於近日發布了《江蘇省2019年秋季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明確這三門學科將更換為統編版教材。為何要統一更換教材?尤其是語文學科,統編版教材有什麼特點?
  • 教育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廣州講課本變化:閱讀量和難度...
    教育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廣州講課本變化:閱讀量和難度增加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18-12-29 金羊網訊 記者蔣雋報導:未來的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
  • 新學年 新教材 新變化
    2019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新舊對比分析2019年5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2019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迎來歷史性變革
    近日,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這裡將重點講述中小學教材的變化內容以及語文學習的應對策略,望老師轉給家長,家校聯合,為孩子的教育統一作戰!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教材不得夾帶商業廣告或教輔資料信息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為做好中小學教學用書工作,教育部下發《關於印發2019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公布2019年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同時,通知提出一系列相關要求,其中包括小學教材中不得夾帶任何商業廣告或教學輔助資料的連結網址、二維碼等信息。
  • 教育部通知:語文教材大變動,古詩詞增加87%!一年級就有文言文
    教育部通知:教育教材大變動,古詩詞增加87%!一年級就有文言文!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高考也只有10天的時間了,不知道同學們是否準備好了呢?高考之後,又是一番新的人生旅途,挑戰和機遇也會隨之而來。新一年的招生計劃也陸陸續續開始了,不過2019秋季入學的學生,可謂是面臨了最強的挑戰。
  • 2016年中小學語文教材修訂:修了啥?怎麼修?依據啥?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近日,各地中小學入學報名工作陸續啟動,語文教材的修訂也再次受到關注。根據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義務教育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使用新編、修訂教材。  語文教材依據什麼修?怎麼修?修訂後語文課本更注重哪些內容?記者進行了採訪。
  • 中小學語文教材修訂受到關注 怎麼修?修了啥?
    自2012年全國義務教育新課標啟用後,目前已有包括人教版、   語文版、蘇教版在內的多版語文教材進行了修訂,增、減、換、留是新修   訂課本的四個特點。   ——增,國學內容普漲。
  • 廈門有學校開始郵寄課本到家!教育部公布中小學教材電子版完整連結
    昨天,廈門實驗小學通知家長,將為學生郵寄新學期的課本。即只要家長提供收書地址,學校將把新學期的書郵寄到學生家裡,郵費由學校支付。 不過,學校也強調,現在分發教材,不是要上新課,而是為了應對不確定的開學時間,把教材發給孩子自學,「發教材不等同於上教材」。
  • 9月起,中小學全部用新教材!具體變化是……
    愉快的暑假到啦~很多家長趁著假期會讓小孩提前預習一下新學期的課但各位連雲港的家長們要注意九月份,你家小孩的課本要換新的啦!根據教育部規定,從今年9月份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其中《語文》教材變化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江蘇大部分小學三年級以上年級段正在使用蘇教版教材,今年9月將統一更換成統編版教材,新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量大大增加,強調核心素養與能力提升,古詩文篇目由原來的75首增加到129首。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昨天,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我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編寫的教材。部編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中小學新生啟用新教材實際上,關於使用新教材的事情,教育部在今年的工作要點中就提到 「完成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後序冊次教材編寫審查,確保2017年9月開學投入使用。
  • 中小學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用國家統編教材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2019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全部使用統編教材;2019年起國家統編中小學語文教材配有「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中小學教材中不得夾帶任何商業廣告或教學輔助資料的連結網址、二維碼等信息。
  • 《上學歌》「唱」進語文課本
    記者張迪     今秋開學中小學一年級啟用5本全新教材,語文教材變化最大     今年下半年,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的語文教材,和之前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     新教材課文變樣     歐陽固全告訴記者,在內容上,新版語文教材有了較大的改動。首先是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成為初一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三單元開篇。     另一個變化就是第四單元開篇也被更換成了《紀念白求恩》這篇經典篇目,它曾被刪除出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