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烈酒讓旅行變得幸福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05 澎湃新聞
走很遠的路,看很美的風景,投入讓人著迷的異域文化,也許還有很誘人的美食……這似乎就是種接近完美的旅行的全部。其實它離完美還差那麼一點點——如果沒有酒,沒有這種奇妙的觸媒,旅行的高潮實難產生。酒精可以讓血液燃燒,也可以讓旅行燃燒並充滿幸福感。

所有的烈酒內部都遊走著某些特定穀物、植物或水果的靈魂。那些玻璃瓶子裡裝著的平靜的「水」,背後是世界某個角落的四季陽光雨露、釀造時的騷動或蒸餾時的熱度,也許還有橡木桶中的幽暗歲月。

葡萄酒和威士忌的普世化生產消解了它們和特定旅行目的地之間的血肉聯繫。我們的名單上只留下這些個性鮮明的酒精之王:朗姆酒、龍舌蘭酒、金酒、苦艾酒和伏特加。把酒喝進肚子,微醺後,在旅途中可以與神對話。把酒標收好,回家後還能帶給我們酒和旅行的雙重幸福回憶。

朗姆酒

目的地:西印度群島和加勒比海沿岸

原料:甘蔗汁

酒精度:30-70%

加勒比風情的代名詞——它的濃烈、甘甜和芳香令人難以抗拒。它綽號「火酒」,天生就是為旅行設計的。由西印度群島的熱帶甘蔗榨汁發酵然後蒸餾得來的美酒度數頗高,無視寒暑燥溼,幾乎永不變質。它是加勒比海盜的最愛。幾百年前,真實的傑克船長們以朗姆酒尋歡作樂,靠朗姆酒壯膽打氣,也用朗姆酒消毒療傷。集海盜、探險家和海軍將領於一身的英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對於朗姆酒的傳播功不可沒:從他的時代直到1970年這三百年間,作為一種傳統,英國皇家海軍每天都要給自己的水手發朗姆酒;甚至他的西班牙語綽號El Draque(龍)也被用來命名某種朗姆酒。據說,特拉法爾加海戰後,名將納爾遜的遺體就是浸泡在朗姆酒中回到英國本土的——這給朗姆酒帶來了另一個神秘的綽號「納爾遜之血」。

朗姆酒最宜在決鬥前、求愛前、歌唱前、跳舞前喝,飲後最宜跳一支薩爾薩、恰恰、倫巴或曼波,豎起耳朵傾聽雷鬼樂,或鋼鼓樂。

推薦:Zacapa、Barcelo、混血姑娘、摩根船長、哈瓦那俱樂部

飲法:要麼淨飲,要麼是海盜的方式——朗姆+3倍的椰汁

龍舌蘭酒

目的地:墨西哥

原料:龍舌蘭汁

酒精度:30-50%

龍舌蘭酒的家族譜系可以上溯到印第安人的神話時代。羽蛇神、雷電都和龍舌蘭酒的創造有關。根據記述阿茲特克文明的《佛羅倫斯手抄本》記載,在阿茲特克人的時代,Tequila的前身、龍舌蘭汁發酵成的Pulque酒「是神,被認為充滿罪惡」,平民不可多飲。只有祭司們享有特權,可以讓他們與神明進行溝通。那些在血腥的阿茲特克帝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BB%E4%BA%BA%E7%A5%AD%E7%8D%BB" o "

活人祭獻" 活人祭獻典禮中的犧牲者,也在死亡之前被灌下大量以Pulque為主要成分的飲料,產生麻醉和致幻效果,以使活取心臟的儀式得以順利完成。

Van Halen 樂隊的主唱、搖滾名人堂列席者Sammy Hagar因為對龍舌蘭酒的熱愛,淡出音樂事業後奔往墨西哥,自創了Cabo Wabo 品牌龍舌蘭,最終大獲成功。這過程簡直和酒一樣富有傳奇性。

只有墨西哥Jalisco州Tequila鎮出產的龍舌蘭酒可以被稱為Tequila。法律禁止在Tequila酒內再放入龍舌蘭上的小蟲子,但重口味或者懷舊情緒濃厚的龍舌蘭擁蠆仍然鍾愛那些酒裡仍然趴著一兩條Gusano Rojo蟲蟲的普通的龍舌蘭蒸餾酒Mezcal——有的甚至還附送配酒的蟲蟲調料包Sal De Gusano。

推薦:Jose Cuervo、Sauza

飲法:虎口鹽加指間檸檬片或Tequila Pop就不提了。最接墨西哥地氣的三杯式:快飲一小杯Tequila後,直接快速連飲一杯Sangrita和一杯檸檬汁。

金酒

目的地:英國、荷蘭

原料:玉米、大麥芽、黑麥、杜松子等

酒精度:35-55%

16世紀的荷蘭醫生Dr. Franciscus Sylvius為了治療熱帶疾病而調製的藥酒最後變成了風靡世界的烈酒,這肯定是他始料不及的。原產地荷蘭金酒的名聲現在遠遠不如「新貴」英國,難道全世界都喜歡偏幹偏辣的倫敦金酒而疏遠了守護正宗源流而更具甜味的荷蘭金酒?邱吉爾是幹辣金酒的狂熱粉絲,他的馬提尼裡沒有苦艾,滿滿的金酒。這種金酒馬提尼就叫「邱吉爾馬提尼」。

在許多年裡金酒如此受人喜愛,以至於Gin Joints (金酒館)一度成為烈酒吧的代名詞。電影《卡薩布蘭卡》裡男主角Rick有一句傷感的臺詞就是這麼說的:「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小鎮,有那麼多酒館,而她偏偏走進了我這家。)

推薦:哥頓金酒、Beefeater、Bombay Gin、Henkes、Bols、Hendrick’s

飲法:荷蘭金酒——倒酒進用苦精(Bitter)洗過的酒杯,然後快飲下肚,直接快飲一杯冰水。倫敦金酒——最宜與其他酒搭配成雞尾酒飲用,或加湯力水。

苦艾酒

目的地:瑞士、法國、德國、西班牙、捷克

原料:苦艾、綠茴芹、甜茴香等

酒精度:45-80%

「一杯苦艾酒和日落有什麼區別?」王爾德說。

沒有比苦艾酒更性感更神秘更文藝更黑暗的酒了。波德萊爾、蘭波、魏爾倫、王爾德、海明威到勞特累克、凡高、高更這一大票文學和藝術名人對苦艾酒的熱愛,讓它和藝術不可救藥地掛上了鉤,坊間流傳的苦艾酒特有的催情迷幻功能也讓凡夫俗子對它趨之若鶩,而對側柏酮的恐懼則讓多個政府在20世紀初對苦艾酒頒布了禁令,直到快一百年後才正式解除。

它其實就是種有奇特芳香的草藥酒,喜歡的人喜歡、不喜歡的人不喜歡而已。儘管在眾多電影裡,吸血鬼和追蹤開膛手傑克的強尼·德普都沉溺於苦艾酒而渲染某種頹廢性和黑暗性力量。在誠實的意義上,它可能是在維多利亞時代替代鴉片尋求幻覺、靈感與逃避的最好選擇,正如今日之大麻。

推薦:La Fée、La Clandestine、Küble

飲法:法式經典方式——酒+苦艾酒匙+冰水滴落。或海明威創製的「午後之死」雞尾酒法——苦艾酒按1:3比例倒入冰鎮香檳(用香檳杯)中。

● 伏特加

目的地:俄羅斯、波蘭、芬蘭、瑞典

原料:馬鈴薯、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3.htm" "_blank"

玉米、

"http://baike.baidu.com/view/37129.htm" "_blank"

大麥、

"http://baike.baidu.com/view/63379.htm" "_blank"

黑麥、葡萄等

酒精度:40-80%

1917年,革命者託洛茨基寫下了《伏特加,教堂和電影院》,呼籲「革命的首要目標是解決工人的八小時工作制和伏特加專賣權」。革命要限制伏特加的泛濫以避免對生產造成的破壞——俄國工人兄弟們,酒癮上來了,不要拿起伏特加酒瓶,去電影院看看電影算了吧。

據說因為多次蒸餾帶來的極高醇度,只有氣溫降到-50℃,伏特加才會結冰。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俄羅斯人如此狂熱地愛伏特加。「最好的伏特加喝起來就和水一樣純淨,」愛酒的俄羅斯人如是說。沒錯,這就是一種生命之水。

推薦: 斯米諾夫、蕭邦、絕對伏特加、灰雁、Stolichnaya、Russian Standard

飲法:俄羅斯經典方式——一口悶,然後鼻呼長長一氣。或嘗試「俄羅斯起子」之類的以伏特加為主要基酒的雞尾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不丹:幸福的地理意義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英國雜誌書《Cereal(穀物)》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本「有點高冷」的旅行生活讀物,不同於主流的旅行指南或手冊,它遵循的理念是「不追逐流行,只忠於內心的選擇」,用冷靜克制的文字、清新自然的畫面向讀者娓娓道來「什麼是好風景,好生活」。
  • 小亞細亞的人間快樂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小亞細亞的人間快樂 姜白 2015-08-07 17:51 來源:澎湃新聞
  • 解憂文具店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對於熱衷於做旅行手帳的旅行者來說,來到東京目黒區的Traveler's Factory不免會難以自拔。在成田國際空港,Traveler's Factory也有一處分店,此處另有機場限定的印章出售。五樓的主題是旅行,不僅出售各種和旅行有關的物品,還特別開闢一個Nomad's Nook區域,座席和電源可以讓顧客歇息後再購物。8樓是一個手工藝區,在這裡,你還可以跟隨打包造型師(Wrapping Stylist)學習打包技巧。在文具購物體驗上,伊東屋算是做到了某種極致。
  • 走,去香港,逛郊野公園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嚮導介紹,原來香港郊野公園的確有不少野豬,翻看近10年的新聞,野豬出沒市區的消息都不在少數。比如2015年,人民網就報導三頭野豬「大鬧」新界,笑談香港警方對野豬的喊話:「裡面的野豬聽著,你已被包圍」,之後,它們倒在漁護署的麻醉針之下,被放歸郊野。不少市民見到野豬很淡定,還很自豪郊野公園的生態壞境如此之好。見到野豬不必驚慌,郊野公園的野豬不會無故攻擊人,當然它們也不怕人。
  • 循著李白的足跡遊宣城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作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謝朓樓也是傳統詩詞文學重要的地理標誌。來到宣城後,第一站便去了謝朓樓參觀。謝朓樓位於宣城市中心,府山廣場的一處山坡上,旁邊是不大的宣城博物館,廣場上還立有詩人謝朓的塑像。來到這裡,發現此地儼然已是本地人的休閒場所,周圍許多老年人在此喝茶打牌,環境已不能算幽靜。
  • 春天,標準倫敦範騎車出遊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春天,標準倫敦範騎車出遊 Alicja McCarthy 2015-03-2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 從歧阜到長野的火山溫泉秘境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旅行最好的方式是步行,一路經過三座風格迥異的溫泉池,目睹截然不同的地貌。穿梭巴士可以開到上高地中部山嶽國立公園入口,但是強烈建議在中途「大正池」車站下車步行。上高地三池中的「大正池」位於此處。當然如果你不想下車,穿過隧道後突然就能看見眼前一陣碧藍,全車人都拿著手機相機對著窗外猛拍。寬廣而連綿的碧藍色,宛若一顆無燒藍寶石,深邃美好。
  • 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私家地理》為你盤點擁有絕佳地理位置和豐富遊獵活動的非洲十大奢華營地,給非洲遊獵之旅做好萬全準備。www.sanctuaryretreats.com 非洲Safari營地預訂www.quafrica.com(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歷史課:蘇伊士運河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歷史課:蘇伊士運河 崔朋 2015-09-08 18:23 來源:澎湃新聞
  • 橘子郡長夏永駐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橘子郡長夏永駐 Jing 2016-06-2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
  • 幸福慈谿!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幸福慈谿! 2020-11-18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感謝每一天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感謝每一天 2020-11-30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能穿越是件幸福的事兒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能穿越是件幸福的事兒 2020-07-02 0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寫| 轉山,以岡仁波齊之名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當肉體終於不堪重負,告別了塵世,幸福的靈魂是可以升上天堂的。但是留在塵世肉身,自然需要根據經濟條件,來決定返鄉的速度:如果出得起價錢,她的遺體可以被車送去距離塔爾欽最近的普蘭口岸,再從尼泊爾由飛機送回印度家鄉;如果出不起這樣昂貴的運輸費用,則要由越野車一路送回中尼樟木口岸,再輾轉運回印度,或者乾脆在西藏當地火化。但無論如何,這些結局都被認為是「好」的,因為,她是走在了朝聖之路上。
  • 【影像】幸福白泥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影像】幸福白泥井 2020-08-07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知更鳥」的蹤跡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美國南方旅遊勝地眾多,而這趟旅行卻註定要使人遠離塵囂,窺探一貧如洗的田園生活。旅行中所看到的景色,就像哈珀·李小說中的立體插圖一樣,但我總覺得,就文化旅行而言,近年少有路線比《殺死一隻知更鳥》的主題旅行更讓人感到滿意。門羅縣最古老的種植園民宅。
  • 「都塔爾」彈出幸福生活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都塔爾」彈出幸福生活 2021-01-12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想,「這就是幸福的真意吧。」——西爾維亞·普拉斯 詩人、作家進入宇宙最清晰的路,是穿越荒野森林的那條。根據澎湃新聞向已經幾十次帶隊穿越鰲太的網友「夜色」證實,2018年端午節前後,就他知道的管理局罰單已經有好幾張。有關鰲太的消息不絕於耳。2017年五一前後,來自全國各地多支戶外團隊來到寶雞太白山進行鰲太穿越,因5月2日遭遇暴風雪,20多名驢友失聯,2名驢友遇難。
  • 伊朗的波斯美學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伊朗國家通訊社(IRNA)1月29日指責美國針對恐怖主義的雙重標準,質疑與911有諸多牽扯的沙烏地阿拉伯並不在禁令之列,副總統Eshaq Jahangiri還「放狠話」,將對計劃去伊朗旅行的美國公民採取「同等舉措」。
  • 葡萄牙,風景與偏執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葡萄牙旅行性價比高,這是有事實依據的。在阿爾加維,一大把四星級的酒店標價在每晚100歐元、甚至是100美元以內。大西洋的懸崖邊,常可見到在怒波中可見垂釣的老者,讓人懷疑這到底是在捕魚,還是僅僅對於大海的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