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8日電 題:一支筆寫盡俗世 賈平凹的小說世界為何這般「殘酷」
記者 上官雲
北京,深秋。11月初,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賈平凹端坐在桌前,安靜聆聽評論家、作家們的發言。因為「著名作家」的身份和作品的高產、暢銷,他時不時就得在這樣的場合亮個相。
有人稱,賈平凹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個符號。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當年也經歷過多次退稿;很多人不知道,雖以小說著稱,卻也有人誇他散文寫得更好。在幾十年中,賈平凹用一支筆,幾乎寫遍了俗世生活的形形色色。
大學「搞創作」 多次遭遇退稿
賈平凹的童年、少年時代,過得不是太順利。
上山砍柴、下地幹活……在他還很小的時候,生活就教會了他什麼叫「磨難」。由於受到父親的一點兒牽連,招工、招兵都沒他的份,好不容易才撈到一個上大學的機會。
那時,賈平凹沒啥存在感,就是愛看書,愛寫東西。他曾經說,不知道以後要幹什麼,所以開始搞創作,「也沒人教你,就是慢慢摸索,憑志趣來學習」。
圖片來源:《朗讀者》視頻截圖
稿子源源不斷給人家投過去,然後又源源不斷被退回來。他沒氣餒。把退稿信貼在宿舍架子床旁邊,當作一種激勵。
有那麼一回,作品發表了。他跑去買報紙,結果賣報紙的開始不願意賣,以為是要拿回去包辣子面。賈平凹回憶道:「我又不好意思說,那上面有我的文章」。
心情自然是好的。捧著報紙回學校的路上,賈平凹覺著所有人都對自己笑,還一個人坐在校園樹林裡,把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
「就像跑賽跑一樣,開頭剛一起跑,給你掌聲或噓聲,都不在意。」他一度這麼形容那股子高興勁兒,「你只能是無限往前跑,不停地跑,到最後,獲得了掌聲才是真正的掌聲」。
「陝軍東徵」與《廢都》
帶著對文學的憧憬,賈平凹大學畢業了。
他先當了幾年文學編輯,一邊看別人的稿子,一邊寫自己的東西。隨著《滿月兒》《果林裡》的發表,「賈平凹」這個名字終於引起了評論界的注意。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商業化大潮來襲,「下海」是當時很響亮的詞彙。也是在那個時候,「陝軍東徵」的文學現象出現了:高建群有《最後一個匈奴》,陳忠實寫了《白鹿原》,賈平凹創作出《廢都》,引發人們閱讀長篇小說的熱潮。
圖片來源:《朗讀者》視頻截圖
《廢都》存在爭議,有人評價它為當代《紅樓夢》,有人說它「涉黃」。但也確實很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甚至評價過,如果不是因為有盜版的因素,它應該是中國銷量最大的小說之一。
賈平凹似乎並沒有因為《廢都》受挫。在此後的日子裡,他的創作觸角更大幅度延展開來,寫出了《病相報告》《秦腔》《白夜》等小說,讀者也因此認識了胡方、江嵐和農民劉高興們。
他還相繼拿下了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重要獎項。當年被退稿的小青年,終於成為了大作家。
心底仍喜歡散文
小說受關注不假,實際上,有不少人更欣賞賈平凹的散文。他也不否認這一點,「曾有人說我的散文比小說好,當時我不服氣」。
資料圖:在賈平凹新書的發布會上,主辦方以實體書與電子書同時發布的方式展示新書風採。
中新社發 崔楠 攝
為此,賈平凹曾有些賭氣似的暫時放棄寫散文,專門跑去寫小說。這是他後來散文寫得少的原因之一。不過,他說,在心底,自己仍然喜歡散文,「因為我覺得寫散文特別自在」。
賈平凹的散文內容寬泛,寫自己的父親母親,寫讀書,《靜虛村記》記錄的就是生活瑣事和感受。偶爾也會幽默地講幾個段子。他覺得,散文就是很自然、很質樸地把事情說清楚。
平實依然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在《朗讀者》裡,著名演員斯琴高娃朗誦了賈平凹的作品《寫給母親》,不過幾分鐘時間,臺下觀眾已經潸然淚下。
他的散文集《自在獨行》,上市兩年來,累計發行數量超過100萬冊。當年的讀者老去了,現在的年輕讀者依然喜歡。賈平凹說,也許是因為生命裡基本的東西不變,愛不變,探求不變。年輕時候做的夢都是一樣的。
賈平凹的一些作品。圖片來源:《朗讀者》視頻截圖
被問到小說、散文的區別時,賈平凹不願把二者分得太清楚。也不主張專門做散文家,「如果專門寫抒情散文,你一生有多少情要抒?最後就變成矯情、假情」。
在他心目中,不管小說還是散文,背後要有天地人心,就是張載所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大的東西」。
什麼才是好作品?
有一句老話「你生在哪兒就決定了你」,賈平凹生於陝西省商洛市,秦嶺就似乎成了他寫作的一個「宿命」,以此為底色,描述了俗世中的人和事。
有人說,不太喜歡賈平凹的書,覺著寫來寫去都跳不出早期那種「鄉土文學」的框框;也有人說賈平凹寫的東西耐讀、戳人心,從《秦腔》到《祭父》,全是生活的痕跡,真實到近乎殘酷。
資料圖:賈平凹的新書《帶燈》在北京舉行發布會。
中新社發 崔楠 攝
三十多歲和七十多歲畢竟不同,所有的人生經歷都會跟著歲月慢慢沉澱,滲透到文章裡。回憶起當年,賈平凹也常會覺著,這沒寫好,那沒寫好。
他說,好的作品起碼要經過50年還有人閱讀,才算及格,才稱得上是作家。對照這個觀點,自己也是極其一般的,「這不是自謙。我一直在懷疑自己。就寫了這麼點東西,到現在還有名聲,這是不是真的?」
想著想著,心中有時還多了一種悲涼的情緒。
「懷疑自己」的賈平凹會繼續寫下去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畢竟他曾不止一次這樣說過,「讓我退休還沒什麼,但如果宣布不準我寫作,我會特別痛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