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論道天地萬物皆可說皆可不說

2020-12-06 歷史紀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自從老子騎青牛出關後,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除了他留下的道德經外,沒有任何消息。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士,曾長期擔任周天子守藏室之管理員。因為學識淵博,名傳四方。孔子也多次求教過他。

春秋末年,諸侯吞併激烈,不像前期只爭地盤不滅國。這是已經逐漸走向了戰國的苗頭,諸侯封地已經從方圓百裡的地盤發展到了方圓千裡之大。周王室徹底有名無實。在以前雖弱,諸侯國地盤小,對上的話,還能走上幾個回合。現在奴大欺主了,一個回合都走不了了。只能看著他們內部互相爭鬥而毫無作為。不敢管呀!管得多了,自身都難保。還是照顧好自己王室之人,獨善其身吧,

老子身為周王室收藏室之管理員,深知周禮之法。常宣導於四方,看到此時已經徹底的禮崩樂壞,周天子弱不可扶。心灰意冷之下,棄官而去,準備歸隱了。騎著一頭大青牛,向西而去。出函谷關時,當地守衛長官熱情招待 ,求名家著作一部。吃人最短,抵不過對方的熱情求教 ,就多待幾天,努力耕壇。留下了傳世之作《道德經》。

老子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人氏。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由於他晚年隱居了數據只是一個參考。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和史學家。一部著作《道德經》已經封神於世界,被稱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被西方尊稱三「東方三聖之一」。

老子的思想裡面充滿了辯證的味道 ,他認為世間所有的自然萬物都存有自己的規律法則。我閱讀後對其做出了以下幾點的總結。

第一,對於自然。以不變產生萬變。大家只要順著自然的規律來走,這個多元素的自然界萬物,都會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而達到不改變自然的條件下產生了類似萬花齊放 萬物皆變的效果。

第二,對於政治。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大家常說的無為而知。這無為可不是表面的什麼都不作為。我之前說了老子的思想只能用辯證的眼光去看,他可以說是相對論的祖宗了。這個無為就是讓國家領頭人去像自然界一樣製造出一定的正確性的規則。對於國家這個法則可以稱為民法典 或者是國法。其他的什麼都可以不用管了,按律法執行就好。稱之為「無為」。如果大家都按照這個國法來維持國家安定, 民生秩序。然後就產生了大家都遵循國家的一些統一規定後而國家安定,繁榮富強的事情。這就是無為產生的有為。

無為而治,聽上去很美好,實行很難。人的心思是千變萬化的,怎麼能和沒思想的自然物體來比較。

第三,對於為人處世。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於萬物不爭,悄悄地成為了大海。任他風吹雨打 ,群山攔路,我依然昂首向前。時而勇往直前,時而繞路前行。對身邊事物不管不問。不爭不搶。最終形成了能容納萬物的大海。以與萬物不計較而壯大自己後擁有了包容萬物的能力。被稱之為「不爭而爭」。雖然你沒有爭搶,但是通過不懈努力得到了大家得不到的。

第四,物極必反,福禍相依。所有違背自然規律,人之常情的行為。都是有問題存在的。我們通過這一系列行為識破一切陰謀詭計,發現一些與眾不同的自然現象。以此理可以推出如果一個人長期身在富貴之中,沒有遇到過什麼災難之類的可要小心了。永久的舒適就代表著不舒適的事情在路上等著你呢!不要急,還沒到。如果一個人多災多難,不要害怕。好事還在後頭呢。正所謂月有盈虧,人自然有起伏。福到了,禍事也不遠了。禍事來了,福氣也不遠了。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福禍相依也。

……

老子的《道德經》博大精深,每次讀後都會有不同的見解,他把萬物都融成了一個字,稱之為「道」。

什麼叫道呢!天地萬物以自然本身的存在,天地萬物以自然本身的天性行為皆可為「道」。

相關焦點

  • 淺談「天地本不全,萬物皆有缺」思想
    「天地本不全,萬物皆有缺」這句話可能在神話傳說和民間諺語的流傳由來已久。在遠古神話中,支撐天地之間的柱子叫「不周山」,不,表示否定;周,周全,完整。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有殘破的山。你看,支撐天地的柱子,就是個殘破的山,所以被共山氏用頭撞擊下,天地就傾斜了,天地本不全就有了遠古神話的底子。還有個神話,叫女媧鍊石補天,說是支撐天地的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天上漏了不少的窟窿,天火滾下來大火在大地上蔓延不熄,惡水從天上漏下來,地上洪水泛濫不止,這也是天地殘缺的一種說法。
  • 萬物皆可supreme什麼梗 萬物皆可supreme什麼意思
    萬物皆可supreme什麼梗最近有網友整理了一段土味視頻合集,原本土的掉渣的視頻,加上了supreme的水印之竟然有一絲絲高大上。一個是時尚界的潮流風向標,一個是土味合集,網友將兩者結合,其實就是想表達一種土到極致也可以潮流的含義。
  • 《陰符經》思維,萬物相宜而安,諸事皆有規律可循
    萬事萬物生長在天地間,承接宇宙間正氣,採擷天地間精華,同時又被天地的靈氣所感動,因季節的更替而思考。天地掌握自然界的生殺大權,時而仁慈顯懷,日月同輝,光芒萬丈;時而威怒交加,天地昏暗,一片蕭瑟。然而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認真思考,勤加訓練,就一定可以發現其背後的運行規律,所以才有人類的進步,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也不屈服。
  • 天地萬物皆能量——王敏說氣場
    說得是我們所有的感知物其實都是空的,最根本的空其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涵蓋了一切,包括所有的感知。說白了,我們肉眼所見到的比如牆壁、桌椅、樹木、高山等天地萬物並非真實存在,看不到的思想、意念、靈體也並非不存在,天地萬物都是能量場。
  • 畢竟混飯圈,萬物皆可縮,萬物皆可盤!
    混飯圈,萬物皆可縮寫。 那什麼是縮寫?請閱讀下圖,並回答問題。 此時此刻的李現已經凌亂了…… 不過要說絕,還得是陳曉:
  • 萬物皆可爆米花變裝是什麼梗?萬物皆可爆米花變裝出處介紹[多圖]
    萬物皆可爆米花變裝是什麼梗?相信很多用戶都還不知道這個梗的意思,最近這個爆米花也是相當的火,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萬物皆可爆米花變裝出處介紹。 你們要的爆米花大叔。他來了近日,貴陽爆米花大爺走紅網絡,雖然覺得走紅很意外,但賺得多了,感覺輕鬆了!
  • 天地萬物皆歸心
    天地萬物皆歸心心若空寂四時春世事無常相生滅何期自性清淨身
  • 陰陽師:都說萬物皆可「輪入道」,可我卻不這麼認為
    話說你們聽說過「萬物皆可招財」嗎?沒錯,這句話小編是認同的,然而在坊間其實還有另外一句話傳聞「萬物皆可輪入道」,仔細一想好像也是正確的,然而真是這樣的嗎?小編在這裡為大家舉幾個例子,大家一看就知!1、輪入道椒圖神級r卡椒圖君,我們知道她的核心技能在於3技能連線。而技能滿級後連線可持續兩回合。
  • 芥子園:萬物皆可入畫
    而李漁的晚年,因身體原因不能再外出遊走後,他給自己造了一個小天地,他叫它「芥子園」。在其中閒居之時,他會想起前半段人生,想起過往的湖光山色,不由得發出「難道畫山水的方法是只可意會,不可形傳的嗎?」這樣的感慨。
  • 中國五千年信仰史:萬物皆有靈
    眾所周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名言,出自春秋時期老子著作的《道德經》,從老子的思想來分析,道是天地宇宙萬物之母,天地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命,簡單明了的說萬物皆有靈。中國人的江河大海信仰因為萬物皆有靈,從河流到江海,中國人的信仰裡有龍的傳說,東海有
  • 萬物皆可娘,萬物皆可擼,細數各種被紳士們玩壞的娘化物
    萬物皆可娘,萬物皆可擼, 細數各種被紳士們玩壞的娘化物。本文將列舉具被娘化物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如有不全之處,還請多多包涵。NO.1:艦娘;代表作品《艦隊collection》、《碧藍航線》等。無限系統樹說到劍娘,最近比較火的新番《無限系統樹》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代表作之一,男主上來就送一把可以化身為「40米長的大砍刀」的妹子。
  • 萬物皆是貴陽而賤陰
    《道德經第31章分享暨開放月祝福》連載12「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中的「貴左」和「貴右」是在告訴我們,萬物皆是貴陽而賤陰。老子講的「君子貴左」,是指為人、立身、處事都應該修己治人,雖然通達明了但柔弱不爭,雖然功勳顯著但謙虛退讓。這種以柔用道、以和用德的方式,就是「貴左」之妙,也是我們符合自己先天本性的自然流露。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生命將得到天地能量的極大長養,那我們自然健康、自然平安、自然順暢!但老子所說的「君子居則貴左」是渾然的先天狀態,並不是僵化古板的後天思維模式。
  • 非人哉:萬物皆可平靜,平靜是修仙最基礎的第一步!
    非人哉:萬物皆可平靜,平靜是修仙最基礎的第一步! 非人哉:萬物皆可平靜,平靜是修仙最基礎的第一步!
  • 今年最火爆的五本奇幻玄幻小說,天地萬物皆可焚,神—也不例外!
    今年最火爆的五本奇幻玄幻小說,天地萬物皆可焚,神—也不例外!大家好,不知道有沒有人是小編的粉絲呢?介紹了那麼多的奇幻小說,有沒有你的最愛呢?第一本《焚神道》作者:單刀飲寒風簡介:星星之火便可以燎燼原野,更何況是無盡的不滅神炎,天地萬物皆可焚,神——也不例外!
  • 萬物皆可小米有品?
    登陸了網頁端,以多張截圖證實自己沒有說假話。內心OS:當年覺得的小米有品只是單純銷售米家生態鏈諸多產品的電商渠道,它現在竟然變了心,啥都嘗試賣賣看。 家具家裝、居家餐廚、運動戶外、鞋靴箱包、美食酒飲,總之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消費,有品商城均一網打盡。萬物皆可小米有品?
  • 天地把萬物當狗,聖人把老百姓當狗,老子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摘自老子的《道德經》虛用章第五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不仁的註解為:以天地之心為心也。以百姓為芻狗下面注釋著:尚自忘我,豈有他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天地是沒有心的,任期萬物自然發展,聖人是遵循以天地之心為心,連自己都沒有,怎麼還會有其他。
  • 芸芸眾生,皆為平等(《老子》連載)
    無為,虛靜處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出自於《老子》,說的並不是說天地將萬物視為草木、牲畜,也不是說君子不仁,將百姓視為草木和牲畜。而是天地與君子,將萬物和百姓視為平等,且平等以待。
  • 萬物皆可「盤」!火遍全網的流行語到底是啥梗?
    突然間大家都喊著「萬物皆可盤「,對此你是否有些不明所以?總之,你能在一切表達情緒的場合看到「盤」這個字,它極其魔性,幾乎可以席捲一切,但它到底說的是啥?什麼是盤?「盤」的本意我們不陌生,《辭海》裡, 盤做名詞時說的是盛放物品的淺底器皿,或者形狀像盤而作為承託或旋轉等用的東西,比如盤子、羅盤。「盤他」裡的「盤」,顯然是動詞,源於文玩界的專業詞彙,是說用手反覆摩挲文玩外部,利用手上的油脂在器物表面生成半透明質感的包漿,使其更光滑更有價值。
  • 老子,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孤獨
    ,道德經,說一千道一萬,無非是讓我們明事理,知進退,懂大義,方可立於天地之間。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人心惟危,轉瞬之間,可那是普通人永遠達不到的高峰,一個美好的,一個醜惡的,也在一念之間,但是天壤之別。大家都所畏懼的,自己也不可不畏懼,這就是眾怒難犯。不可油鹽不進,驕狂不羈。
  • 【山語絲0219】老子論道
    中條山客老子論道的中心可以概括為八個字:「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第一章》)這就是說,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