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父母離婚,已經解除關係的繼子女無權繼承繼父母遺產

2020-12-17 騰訊網

【引言】

被繼承人孫某某與鄒某娟於1974年登記結婚並生育一女鄒某蕾。1981年孫某某與鄒某娟離婚。

1984年孫某某與陳某某再婚,婚後陳某某與其前夫所生之子陳某隨孫某某共同生活,1991年孫某某與陳某某離婚,約定陳某由陳某某撫養。後孫某某與劉某某再婚並於2000年離婚,2002年與高某某結婚,婚後生育一女孫某。孫某某於2016年死亡。孫某某死後遺留房屋一套。陳某以其為孫某某的繼子女為由請求依法繼承孫某遺產。那麼,陳某是否為孫某某的繼子女?能否繼承孫某遺產?

【裁判摘要】

離婚中,作為繼父母的一方對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明確表示不繼續撫養的,應視為繼父母與繼子女關係自此協議解除。繼父母去世時,已經解除關係的繼子女以符合繼承法中規定的「具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情形為由,主張對繼父母遺產進行法定繼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基本案情】

原告:鄒某蕾,女,45歲,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

被告:高某某,女,44歲,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

被告:孫某,女,15歲,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

法定代表人:高某某,系孫某母親。

被告:陳某,男,37歲,漢族,原戶籍地上海市虹口區,現居住美國。

原告鄒某蕾因與被告高某某、孫某、陳某發生法定繼承糾紛,向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鄒某蕾訴稱:被繼承人孫某某與案外人鄒某娟婚後生育一女即本案原告鄒某蕾(原名孫某蕾),1981年9月孫某某與鄒某娟經法院調解離婚,鄒某蕾隨鄒某娟生活。此後孫某某與案外人陳某某再婚,被告陳某是陳某某與其前夫所生之子。之後孫某某再與被告高某某再婚,婚後生育一女即被告孫某。系爭房屋是登記在被繼承人孫某某名下的個人財產,孫某某於2016年5月4日報死亡,未留有遺囑,故要求由孫某某的法定繼承人均等繼承被繼承人孫某某的遺產,即上海市西藏北路x室的產權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

被告高某某、孫某共同辯稱:原告鄒某蕾並無確鑿證據證明被繼承人孫某某與鄒某蕾是父女關係,孫某某生前僅育有被告孫某一女,被告陳某亦未提供確鑿證據證明其是與被繼承人孫某某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高某某與孫某某於2002年結婚,長期照料孫某某生活,孫某作為未成年婚生女與孫某某長期共同生活,故在繼承遺產時應多分。且孫某某過世後,高某某、孫某申請辦理了繼承公證,並以(2016)滬閘證字第2171號公證書繼承了孫某某名下的系爭房屋,現系爭房屋登記為高某某、孫某各享有二分之一產權份額,故不同意鄒某蕾的訴請。

被告陳某辯稱:孫某某與案外人陳某某於1984年再婚後,陳某作為孫某某的繼子女與孫某某、陳某某共同生活在孫某某戶籍地上海市重慶北路x號,1991年陳某某與孫某某離婚協議約定,陳某某與前夫所生之子陳某由陳某某撫養,並遷回原戶籍地,陳某作為繼子女可依法繼承孫某某的遺產即系爭房屋產權。

【一審法院認為】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一審查明:

被繼承人孫某某與鄒某娟於1974年3月登記結婚,1974年12月22日生育一女名孫某蕾,後更名鄒某蕾即本案原告。孫某某與鄒某娟於1981年9月28日經新疆昌吉市人民法院調解離婚。孫某某與陳某某於1984年12月8日再婚,婚後陳某某與其前夫所生之子陳某隨孫某某共同生活在上海市重慶北路x號,1991年10月17日孫某某與陳某某協議離婚。後孫某某與劉某某再婚,婚後未生育子女,並於2000年11月16日協議離婚。2002年5月16日孫某某與被告高某某登記結婚,婚後生育一女名孫某。孫某某於2016年5月3日死亡,其父母均先於其死亡。 又查明,系爭房屋於2000年辦理產權登記,登記產權人為孫某某。孫某某於2016年5月3日死亡後,被告高某某、孫某於2016年5月9日向上海市閘北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公證,後以(2016)滬閘證字第2171號公證書(2016年8月22日出具)確定系爭房屋由高某某、孫某共同繼承。2016年8月23日高某某、孫某申請變更系爭房屋的產權登記,2016年9月5日系爭房屋核准變更登記權利人為高某某、孫某各享有二分之一產權份額。

審理中,被繼承人孫某某的哥哥孫某忠到庭陳述:原告鄒某蕾是孫某某與鄒某娟所生女兒,孫某某與陳某某再婚後,孫某某、陳某某及陳某某與前夫所生之子被告陳某共同生活在上海市重慶北路x號,孫某某與陳某某離婚後,陳某某與陳某均遷走,孫某某與劉某某再婚後,並未生育子女,也沒有子女與其共同生活。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

遺產是公民死亡後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本案系爭房屋系原登記在被繼承人孫某某個人名下的產權房屋,被繼承人孫某某生前並未立有遺囑,其遺產即系爭房屋應由孫某某的法定繼承人共同繼承。原告鄒某蕾作為孫某某與前妻鄒某娟所生女兒,被告陳某作為與孫某某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被告高某某作為孫某某的配偶,被告孫某作為孫某某的婚生女兒,均可作為孫某某的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繼承系爭房屋產權。

據此,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的規定,於2017年9月14日作出判決:

登記在被告高某某、孫某名下屬於被繼承人孫某某遺產的上海市西藏北路x室房屋產權由原告鄒某蕾及被告高某某、孫某、陳某按份共有,各享有四分之一產權份額;鄒某蕾、高某某、孫某、陳某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共同辦理上址房屋產權變更手續,鄒某蕾、高某某、孫某、陳某有相互配合的義務,因辦理上址房屋產權變更手續所產生的費用由鄒某蕾、高某某、孫某、陳某依法分別負擔。

【提起上訴】

高某某、孫某不服一審判決,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稱:一審判決對案件事實認定不清。首先,本案沒有證據證明鄒某蕾是合法的繼承人,且證人孫某忠到庭作證程序違法,其沒有書面申請和傳喚作證,實際上孫某忠與被繼承人孫某某無往來,關係破裂,無法認定其證言內容的效力,不應作為訴訟證據。其次,一審判決對陳某是否與孫某某構成撫養關係的認定不清,實際上陳某未成年時,其母親陳某某與孫某某離婚,且孫某某明確表示不再撫養陳某,之後陳某也隨母親陳某某共同生活,並在國外居住,與孫某某再無往來,不能認定陳某為與被繼承人孫某某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不應再享有繼子女的繼承權利。再次,一審判決在遺產分配上也未考慮孫某系未成年人,生活有特殊困難且缺乏勞動能力,以及高某某長期照料被繼承人孫某某,未適當為其多分遺產也有不妥。據此,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發回重審或改判兩上訴人各自享有上海市西藏北路x室房屋產權二分之一份額。

鄒某蕾辯稱:

一審提供的證據充分證明自己是被繼承人孫某某和鄒某娟於1974年生育的女兒孫某蕾,後為方便上學,才改名為鄒某蕾,因此不能否定其是合法繼承人的身份,鄒某蕾應該享有繼承權,不同意高某某、孫某關於否認鄒某蕾合法繼承人的訴訟請求。

陳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二審,確認了一審查明的事實。二審期間,法院依職權向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調取了陳某自1998年出國後至2018年8月24日的出入境記錄,記錄如下:陳某於2003年1月26日入境,同年3月10日出境;2007年2月7日入境,同月27日出境;2009年5月20日入境,同月27日出境。另查明,被繼承人孫某某與陳某母親陳某某於1991年7月1日在民政局登記備案的《自願離婚協議書》約定:「一、子女撫養:女方同前夫所生男孩,陳某,……仍由女方撫養直至工作,男方不承擔其他費用……三、分居住宿安排:女方和子(陳某)仍遷回原戶口所在地居住,男方住戶口所在地。離婚後,男方住重慶北路x號,戶口落實重慶北路x號。女方住周家嘴路x號,戶口落實周家嘴路x號。」

【二審法院認為】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

對陳某是否符合繼承法規定的與被繼承人形成撫養關係的繼子女的爭議焦點,作出如下評判。根據繼承法第十條規定,判斷繼父母子女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以是否形成撫養關係為標準。繼父母子女在事實上形成了撫養關係,由直系姻親轉化為擬制血親,從而產生法律擬制的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確定是否形成撫養關係應以繼承實際發生時為節點。本案中,陳某兩歲時,因生母陳某某與被繼承人孫某某結婚,確實與孫某某共同生活,形成事實上的繼父子關係,孫某某與陳某某共同撫養教育過陳某,後陳某某與孫某某協議離婚。根據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三條規定:「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後,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或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對於上述規定,法院認為,繼父母與繼子女是基於姻親而發生的一種事實上的撫養關係,這種關係是法律擬制的,離婚後,在繼父母不願意繼續撫養的情況下,應視為繼父母子女關係的解除,他們之間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不復存在。本案中,陳某曾經由孫某某撫養過,但是在其生母陳某某與孫某某離婚時,陳某九歲還尚未成年,且孫某某、陳某某在離婚協議中明確約定陳某由陳某某繼續撫養,孫某某不再承擔撫養費用,在此情形下,應當認定孫某某不再繼續撫養是對原已形成撫養事實的終止,孫某某與陳某之間的繼父子關係視為解除,而且,陳某與孫某某的繼父子關係解除之後至孫某某病故時,期間長達二十餘年之久,

雙方再無來往。陳某於1998年出國至今僅回國三次,短時間停留,其成年後也不存在贍養孫某某的事實。故而,法院認為,陳某與被繼承人孫某某之間雖存在過撫養事實,但因孫某某與陳某生母陳某某離婚後不再撫養陳某,以及陳某成年後未履行贍養義務,本案繼承發生時,陳某與被繼承人孫某某之間繼父子關係已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復存在,陳某不符合繼承法規定的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綜上,陳某對被繼承人孫某某的遺產不享有繼承權。一審判決認定陳某為法定繼承人不當,依法予以糾正。遺產是公民死亡後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繼承開始後,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辦理。一審判決根據在案證據以及一審庭審中證人孫某忠當庭作證的證人證言,認定鄒某蕾為被繼承人孫某某與前妻鄒某娟所生之女,將其列為法定繼承人,並無不妥,予以確認。本案中,系爭房屋系原登記在被繼承人孫某某個人名下的產權房屋,被繼承人孫某某生前未立遺囑,其遺產應按法定繼承處理。鄒某蕾作為孫某某與前妻鄒某娟所生女兒,高某某作為孫某某的配偶,孫某作為孫某某與高某某的婚生女兒,依法均應作為孫某某的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繼承系爭房屋產權。同時,鑑於高某某長期與孫某某共同生活,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的扶養義務,故在分配遺產時,依法可以適當多分。綜上,高某某、孫某的部分上訴請求成立,依法予以支持。一審判決認定陳某為法定繼承人不當,予以糾正。

【裁判結果】

據此,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於2018年10月31日作出判決:

一、撤銷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2016)滬0106民初18925號民事判決;

二、登記在高某某、孫某名下屬於被繼承人孫某某遺產的上海市西藏北路x室房屋產權由鄒某蕾、高某某、孫某按份共有,其中,鄒某蕾享有30%份額,高某某享有40%份額,孫某享有30%份額;鄒某蕾、高某某、孫某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辦理上述地址房屋產權變更手續,鄒某蕾、高某某、孫某互有配合義務,因辦理上述地址房屋產權變更手續所產生的費用由鄒某蕾、高某某、孫某按比例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繼子女有權繼承繼父母遺產嗎
    據法律規定,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是否具有遺產繼承權,關鍵在於雙方之間是否形成了事實上的扶養關係。但如果繼父母與生父母離婚了,之前形成的扶養關係是否繼續存在?在繼父母去世後,繼子女能否主張分割繼父母的遺產?
  • 成年繼子女能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張某在與欽某再婚前有一婚生女張某某,長年住在外地,張某去世後,張某某要求繼承其母張某的全部遺產,其中包括欽某所購房屋的繼承份額欽某的四個子女不同意,婚生子女張某某起訴到法院。張某某表示,兩個老人再婚時,繼子女均已經成年,成年繼子女沒有繼承權。欽某的四個子女認為,成年繼子女對繼父母只要盡到了贍養義務,成年繼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是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反之婚生子女張某某沒有對生母張某盡到贍養義務,應當不分或者少分遺產。
  • 曾經的繼子女可以繼承房子嗎?
    ,應視為繼父母與繼子女關係自此解除。繼父母去世時,已經解除關係的繼子女以符合繼承法中規定的「具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情形為由,主張對繼父母遺產進行法定繼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審判決,曾經的繼子無權繼承 李彬彬是否屬於繼承法規定的與被繼承人形成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此爭議焦點評判如下: 根據繼承法第十條規定,判斷繼父母子女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以是否形成扶養關係為標準。
  • 父母子女關係不得以協議方式解除
    父母離婚只改變了父母的婚姻關係,父母子女關係並沒有發生改變。《民法典》第1072條第二款規定,「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也就是說,繼父母子女關係與生父母子女關係無異,那麼,繼父母子女關係自然沒有解除的餘地。
  • 夫妻再婚,他們的繼子女有繼承權嗎?
    2008年小張父母辦理了離婚,年僅十歲的小張決定跟隨母親生活。母親不久結識了同為離婚人士的王先生,兩人步入婚姻殿堂。王先生與前妻的子女並沒有在身旁,因此小張和母親、繼父王先生一起組成了新家庭。小張自初中到大學的費用都是其母與王某共同在支付,一家人生活也算其樂融融。
  • 劉釋駿:重組家庭中,繼子女是否有權繼承遺產?
    事實上,相較於原生家庭來說,重組家庭的關係更為錯綜複雜,在遺產分配及繼承等方面也更容易出現矛盾。很多人都會有此疑問:繼父母去世後,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繼子女是否有權繼承遺產?哪些子女有繼承權?根據《繼承法》第十條,有繼承權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 重組家庭子女都面臨這個難題繼父母的房產我有權繼承嗎
    以上數據來自民政部發布的「2019年1季度各省社會服務統計數據」離婚人數的增加也意味著會出現更多的重組家庭。而隨著繼父母、繼子女這種法律關係的出現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繼承糾紛比如說大家都關注的房產繼承問題。
  • 繼子女是否可以依據法定繼承主張繼承房產?
    一般情況下,生父母子女之間的財產繼承關係比較明晰,通過法定繼承或遺囑繼承即可確定繼承關係。但是,在存在繼父母子女的家庭中,相對而言在繼承方面更容易發生糾紛。現代社會,離婚再婚已是常見之事。伴隨著離婚重組家庭的產生,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的相應繼承事宜問題也隨之而來。
  • 法定繼承順序和財產分配比例是怎麼樣的,繼子女能夠繼承遺產嗎?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 父母都是再婚,繼子女有代位繼承權嗎?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離婚、再婚、重組家庭已經不是罕見的事。重組家庭的繼承糾紛也成為近幾年的爭議話題。繼子女的代位繼承權存在嗎?(4)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扶養關係的繼子女的養子女。本條實質上是用列舉方式對代位繼承人的範圍作出的規定。根據列舉性法條的特點,本條並沒有關於繼子女代位繼承權的規定,所以繼子女是沒有代位繼承權的。
  • ​再婚家庭,繼子女繼承房產問題可能很複雜
    故陳女士女兒與馮先生並未形成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子女關係,陳女士女兒不是被繼承人馮先生的法定繼承人。律師說法繼父母子女之間是否具有法定繼承人資格需看是否形成扶養關係針對上述案例,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燕玲律師分析指出:關於繼承人的範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 繼子女能否繼承養父母的財產?
    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繼子女繼承遺產是如何認定的?請看下面這個案例。案情簡介:李某1、李某2、李某3、李某4是黎某與李某生育的子女。李某於1985年1月27日去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第五款「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第六款「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的規定,認定李某3、李某4是麥某的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享有法定繼承權。
  • 【以案釋法】共同生活的未成年繼子女一定能繼承財產嗎
    近年來,出現了不少以婚姻家庭、遺產繼承為題材的影視作品,藝術來源於生活,現實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故事在我們身邊發生。汪某系吳某與前夫的婚生子,吳某離婚後,與邵某再婚,二人婚後沒有生育子女,吳某帶著汪某與邵某共同生活。
  • 繼父和母親離婚,繼子女還有贍養義務嗎?
    繼父和母親離婚,繼子女還有贍養義務嗎?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的法定義務但是在重組家庭中繼父母與生父母離婚後繼子女是否還應當履行贍養義務呢?
  • 今日說「典」 |父母子女間的相互繼承權
    民法典第1070條規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之間相互有繼承權,體現的是親子關係中的財產關係。依據該款規定,作為法定繼承人的子女中所包括的繼子女,僅是「形成撫養教育關係的繼子女」。需要注意,繼子女享有雙重繼承權,即一方面,其可以繼承自己親生父母的遺產;另一方面,也可以繼承形成扶養關係的繼父母的遺產。
  • 今日說「典」 | 父母子女間的相互繼承權
    (一)婚生子女婚生子女是在合法婚姻關係期間受孕或所生育的子女。婚生子女,不論男女,不論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不論是已婚還是未婚,都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在婚生子女繼承權應堅持男女平等原則,不論是兒子或者女兒都平等地享有對父母遺產的繼承權。
  • 《民法典》關於離婚後父母子女關係、子女撫養及撫養費的負擔
    一離婚後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夫妻關係是夫妻雙方按照法律規定形成的婚姻關係,可以因為其符合法律規定而產生,也可以因為雙方的法律行為而解除。但是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是基於子女出生的事實而形成的自然血親關係,一旦形成,就無法解除。
  • 繼母要繼承百萬遺產與繼子女爭財產 最後得5萬
    丈夫去世,因未留下遺囑,再婚妻子要求和繼子女一起繼承丈夫留下的遺產,支付給自己一百萬元,遭到拒絕後,將4 個繼子女告上法庭。最終,經法院判決,再婚妻子最終獲得5 萬元,錢是如何算出來的,看看法官給出的「公式」吧。
  • 重組家庭該如何繼承遺產?只要遵循這幾點,一點都不難!
    離婚率上升,重組家庭增加,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繼父母子女繼承糾紛。繼父母子女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繼父母離婚後,繼子女還能繼承遺產嗎?只要遵循下面這7點,繼承一點都不難!1、如果有遺囑且是有效的,那就按遺囑開始繼承。
  • 不贍養已離婚父母也能分得遺產?想多了!
    父母離婚後子女有贍養義務嗎新的《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衝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關係的變化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