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故鄉——新河古鎮
文 畫 /沈三草
小少離家,已近40餘年。而生我養我的老家——新河古鎮,卻留在我的記憶裡,常常夢裡縈迴。
幾年前,為了卻夢裡鄉情,我閉門謝客,曾耗時3個月,用手中的畫筆,創作了記憶中的新河山水「畫裡故鄉」鄉土系列作品。該系列作品包括8幅立軸及一幅16米長,70釐米高的《新河龍居圖》長卷山水。特別是《新河龍居圖》這幅大畫作,全景展現了上世紀70年代溫嶺新河古鎮的風貌,呈現了中國式江南水鄉的繁華和秀麗。
【新河龍居圖】
浙東溫嶺新河古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至今有一千六百七十餘年。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直至明洪武三年才依山築城。時年建新河,所屬海門衛。是南宋詩人戴復古的故鄉。抗倭名將戚繼光、譚綸,張元勳等曾在此鎮守戰鬥。晚晴海上畫派創始人之一蒲華曾在新河客居數十載。
新河有金、鼓、旗、牛四山,有文筆塔、寺前橋、披雲山、戚公廟、六閘橋群、長嶼石礦等名勝古蹟。憶孩時,新河城內店鋪林立、商販雲集,吆喝聲此起披伏,一派繁榮景象。城外流水環繞,小橋峰起,田野人家充滿水鄉風情。近年,每回故裡,見兒時景象蕩然無存,實為憾也。作此長卷,也算是了些鄉情。
【東門攬勝】
新河四面環水,古時稱迂江,後改為新河。此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直至唐宋元間,明代為鼎盛時期,是南宋愛國詩人戴復古的故鄉。昔日東門城外,一派水鄉田園風光,唯在夢裡見了。
【龍山憶趣】
相傳很久前,一漁夫去東海打魚突遇巨浪掀翻了船,被龍女相救把他送回新河,並結為夫妻。龍王得知大怒,欲淹沒新河,龍女化成山擋住海水救了一方百姓,人們稱此山為龍山。山下有新河小學及晚清畫家蒲華客居的三官堂。
【埠頭景象】
新河曾為溫嶺之經濟重鎮,水運便利、商賈雲集。寺前橋船埠頭是航運貿易的交通樞紐中心,每天江中船隻川流不息,岸上客商人來人往,一派繁榮景象。
【童年拾趣】
披雲山下有山,西水上有古道,岸邊有當鋪,故人稱「山西當」。童年時,常與小夥伴一同滾鐵環、從新河街到前橋,途徑「山西當」,秀麗幽遠的水鄉美景,至今仍彌久歷新。
【南門嫁娶】
明清時期新河東南西北均有城門,故稱為新河城。南門為當年最繁榮的長街。上世紀七十年代,大凡有嫁娶的人家習慣鼓號齊鳴,在東南西北街巡遊迎娶,被譽為「明媒正娶」迎四門。
【臘月集市】
每逢古歷二七五十為新河集市日,附近趕集的鄉親齊聚街頭買賣,摩肩接踵。特別至十二忙月,家家都準備年貨,十字街人頭攢動,人人忙得不亦樂乎。
【荷風草堂】
是位於浙東臨海小芝鎮的一座山間小院,是滬上台州籍畫家沈三草和他愛人水墨清荷的書畫、文學創作基地。也是他們的精神文化高地,更是他們夢想開花的地方。
建造「荷風草堂」,就是想讓更多性情相近的人,因為文字,書畫,設計,收藏,插花,攝影,品茗等雅趣而走在一起,以文藝沙龍的形式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靜美,一起享受詩意中的浪漫。
如果,你與"荷風草堂"遇見,並且喜歡,請動動指頭幫助分享。
感恩一路上有您!
聯繫電話:13616695911
E-mail:513184743@qq.com
【沈三草簡介】
沈三草,原名沈從斌,1958年生於浙江溫嶺,2004年起定居上海。上世紀70年代初師從著名畫家陸儼少、謝稚柳、應野平先生,1994年畢業於北京畫院高研班。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新海派文人畫代表人物之一。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書畫院浙江分院副院長,浙江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西泠書畫院特聘畫師,浙江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戲劇人物畫研究會會員。其作品在《中國文化報》、《美術報》、《美術觀察》、《中國美術》、《中國畫觀察》、《中國書畫報》、《江蘇畫刊》等近百家報刊上作過專題介紹。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展並獲獎,並選送世界各國展出。近年來,其作品在北京保利、瀚海,上海朵雲軒、崇源,國際和浙江西泠等拍賣行成交,並屢屢創出新高。
沈三草近年出版發行個人作品集: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沈從斌卷》(大紅袍)
《中國近現代名家精品叢書——沈從斌山水精選集》
《國畫名家藝術作品專論叢書——沈從斌卷》
《當代中國畫市場調查報告——沈從斌卷》
《中華百善圖—沈三草漫畫集》
《當代中國書畫名家精品集》
《中國郵政當代書畫名家——沈從斌紀念郵票》
《走進名家工作室年跡•甲午年——沈三草》等多部畫集。
【水墨清荷】
水墨清荷,公職人員,業餘作家,有50多篇詩歌和散文刊發於全國各大報紙和文學期刊。兼任台州市作協散文創委會副主任,椒江區作協副主席。荷風草堂歡迎您
【分享】
點擊右上角即可分享到朋友圈,馬上行動吧!
【歡迎訂閱】
關注「荷風草堂」公眾微信平臺有三種辦法:
1、點擊「添加朋友」搜索微信號荷風草堂;
2、點擊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荷風草堂」,再點擊「關注」;
3、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