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8月10日至12日,《中國佛性論》翻譯暨在海外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召開。研討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榮譽教授榮譽教授Prof. Tim Barrett。Prof. Tim Barrett教授表示,中國漢語系佛教擁有大量經典,其留存數量比巴利語、梵語和藏語要多的多,掌握將漢語系佛教經典及文獻進行高質量翻譯的方法後,後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將會開展更多的翻譯工作。
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榮譽教授榮譽教授Prof. Tim Barrett(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
問:作為一名歐洲學者,為何要研究中國宗教,尤其是佛教文化?
Prof. Tim Barrett教授:選擇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最開始是因為受到一位老師的啟發。這位老師對中國唐朝很感興趣,寺院在唐朝時期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說要想深入了解中國,就必須了解佛教。因為我本身對中國唐朝很感興趣,所以就選擇了研究中國佛教文化。
問:參加本次研討會有什麼感受?
Prof. Tim Barrett教授:我認為這個件事情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擁有一批優秀的譯員,如果他們能夠得到更好培養,將會造就一支優秀的翻譯團隊,來開展更多的中國佛教經典翻譯工作。中國漢語系佛教擁有大量經典,其留存數量比巴利語、梵語和藏語要多的多,掌握將漢語系佛教經典及文獻進行高質量的英文的方法後,後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將會開展更多的翻譯工作。
問:您最喜歡的哪一部中國佛教經典?
Prof. Tim Barrett教授: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還沒想過。如果非要說的話,我會說是《四十二章經》,James Robson教授也在本次研討會上進行了研討。這是一部早期被歐洲學者所熟知的佛教經典,我覺得它是一部引人入勝的佛教經典,雖然言教簡單,但卻內涵深刻,對中國佛教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