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花與扎染結合,染出漂亮的絲巾,手工天然扎染附教程

2020-12-04 阿梅愛豆豆

扎染DIY教程:乾花與扎染結合,染出漂亮的絲巾

扎染(Bundle dyeing)是古老而傳統的染色工藝,也是一種可以簡單可以複雜的染色方式,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也比較簡單。

今天分享的扎染,有一點小小的特別,一方面媒染劑使用的是鋁媒染劑,當然你可以使用能找到的媒染劑,比如小蘇打(碳酸氫鈉)、明礬(硫酸鉀鋁)、檸檬汁、白醋、鹽等等,其次染色材料使用的是乾花,教程中選擇的是四種乾花:冬青花、木薯花、洋甘菊和金剛花,乾花也可以嘗試其它的花朵,也可以使用茶葉、香料等,都可以進行嘗試。

教程中的染色原理是因為一些染料對ph值敏感,鋁的ph值是微酸性的,而水是微鹼性的,二者一起作用會改變顏色。

步 驟 說 明

1、對於這個項目,你將需要一塊天然材質的布料,絲綢效果最好,當然你可以嘗試其它任何天然材質的布料,和所有的染色教程一樣,布料都需要先清洗乾淨,之後浸泡到媒染劑中,以便更好的上色和固色。

2、收集乾花染料,可以嘗試自己喜歡的乾花,但並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染色,需要自己測試,另外也請不要問那些花可以染色,謝謝。

3、然後將乾花平鋪到預浸過的布料上,各種花朵最好均勻的分布。

4、之後,將布料進行摺疊和包紮,並用細線或橡皮筋捆綁起來。

5、接下來將紮好的布料,放入蒸鍋,隔水蒸大約1-1.5小時,蒸的過程中,大約半小時翻一次,以保證染色效果均勻。

6、蒸好之後,讓布料自然冷卻,不用急著打開,這個過程也是染色的重要過程。

7、徹底涼下來之後,剪短細線,清除掉所有的雜物,這個時候應該可以看到顏色已經改變了。

8、為了讓顏色更豔麗美觀,在溫水中溶解檸檬酸或小蘇打,然後再將布料浸入,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顏色的變化。檸檬酸會讓顏色變成粉紅,小蘇打則讓顏色變成藍綠色。

注意的是,之後不要馬上衝洗布料,因為自來水的ph值會再次改變顏色。

9、將染色好的布料自然晾乾,之後使用中性洗滌劑或冷水中清洗乾淨,再次晾乾後熨燙平整,就算大功告成啦。

10、二種不同的效果,你喜歡檸檬酸帶來的粉紅,還是小蘇打帶來的藍綠色?

相關焦點

  • 染出自己的世界!染出自己的色彩!讓我們走進扎染的奇妙世界吧!
    扎染作為一項古老的民間手工印染工藝傳承至今,本身有著獨特的藝術加工工藝及流程,使之成為集藝術化、抽象化、和實用化於一體的工藝品。它不僅具有審美價值,而且還有很好的使用價值,散發著獨特魅力,是值得我們傳承與創新的。扎染有著濃鬱的民間藝術風格,古樸典雅,別具一格。早在秦漢時期,我國就有絞纈工藝,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扎染顏料呈現出來的顏色有許多種,不同顏色做出來的效果也不同。
  • DIY草木扎染丨原來用它也可以染出這麼漂亮的顏色!(內附教程)
    草木扎染蜉蝣掘閱,麻衣如雪當去掉繁瑣和複雜後是素麵朝天的直白與簡單經歷喧囂、叫嚷後是內斂沉穩的回歸與冷靜傳統的草木扎染是取之於自然,同時亦是回歸、反哺自然的一種素淨之美!然而在化學染料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何還要執著於植物扎染呢?歷經多年,印染技術幾乎沒有任何進步,環境惡化也越來越明顯。而植物扎染不僅環保,且能染制出天然的色彩,有工業染料無法比擬的柔和之美。素色之美千百年來,草木染承襲時令變化,取於自然,用於自然。
  • 如何手工扎染 手工扎染的步驟有哪些
    如何手工扎染 手工扎染的步驟有哪些 2019-10-23 11:31:52 來源:全球紡織網 如何手工扎染?手工扎染的步驟有哪些?
  • 尋找工匠精神——古法扎染師從手藝人到守藝人
    將一塊潔白的綢布用針線綑紮後,浸入冒著熱氣的染鍋中,鍋內的染液由天然植物原料等調製而成,在色彩與色彩的碰撞中達到想要的染色圖案,這門傳統技藝叫扎染。早在1400多年前的古書《齊民要術》裡就有記載,10年前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法扎染到底有何魅力?如何將扎染繼續傳承下去?
  • 「入染矣,色斑斕」——我國紡織品扎染工藝簡介
    《資治通鑑備註》詳細的描述了古代扎染過程:「撮揉以線結之,而後染色,既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與則入染矣,其色斑斕。」其加工過程是將織物摺疊綑紮,或縫絞包綁,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藍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對人體皮膚無任何傷害。扎染中各種綑紮技法的使用與多種染色技術結合,染成的圖案紋樣多變,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
  • 什麼是扎染布 扎染布的特點 扎染布的製作方法
    扎染布的特點,扎染布的製作方法,扎染,古稱雜花布,又叫絞纈染,是民間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藝,起源於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區,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縣城、大倉、廟街等地製作。位於蝴蝶泉邊的周城鎮,是一個白族較大的聚居村落,有1500多戶人家,8000多人,村中的白族婦女尤擅長扎染和刺鏽,幾乎「家家有染缸、戶戶出扎染」,有扎染之鄉的美譽。
  • 手工扎染——大自然的魔術
    見山見雨辦公總部人們似乎對於一些手工衣服情有獨鍾,或許是深知每一件衣服都蘊含著設計師的情感。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見山見雨,自在自如。在這種急劇發展的時代,很多的產品都是機械化的批量生產,因此,一些純手工製作的產品便顯得珍貴與特別。每一個手工製作者在製造一件物品時,不僅付出了時間與精力,還將設計師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了每件作品當中。所以,見山見雨想每一件手工製作的衣服都是有溫度,有感情的。
  • 「印象」——藝術扎染體驗活動(第4期)
    扎染是我國的傳統手工工藝之一,更是被錄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日常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顏色隨處可見,將顏色與指尖之上的藝術相結合,就有了扎染工藝。6月10日15:30,三達書院學業導師楊娜老師聯合藝術傳媒學院趙竹青老師共同帶領大家「雲」扎染,體會扎染的藝術魅力。
  • 雲南大理白族扎染工藝品
    大理民族扎染採用民間圖案,通過對傳統的扎染工藝進一步渲染和藝術加工,使之成為藝術化、抽象化和實用化融為一體的工藝品。其工藝由手工針縫扎,用植物染料反覆泠染制而成,產品不僅色彩鮮豔、永不褪色,而且對皮膚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現代化學染料有害人體健康的副作用。
  • 繽紛夏日 魅力扎染 麗湖社區開展扎染活動促進社區婦女互動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董非 通訊員 羅柏紅 )扎染,是中國傳統而獨特的手工染色工藝,有幾千年歷史。扎染是一項傳統的手工技藝,經過時間的洗禮與發展,傳承人的不斷改進,至今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歡,扎染的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煥發著新的生機。然而城市日復一日的生活,社區婦女們忘記了這項傳統工藝。近日,麗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麗湖社區開展主題為:「絢麗扎染——現代與傳統的碰撞」活動,吸引到社區婦女積極參加。
  • 大理白族扎染:蒼山洱海間的至白至藍
    先由民間美術設計人員根據民間傳統和市場的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創作,畫出各式各樣的圖案,由印工用刺了洞的蠟紙在生白布上印下設計好的圖案,再由村裡的婦女將布領去,用細緻的手工按圖案縫上,再送到扎染廠或各家染坊。扎花是以縫為主、縫扎結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現範圍廣泛、刻畫細膩、變幻無窮的特點。
  • 熱度不減的「扎染」,究竟有何魔力?神奇扎染圖案告訴你秘密
    經過南詔、大理國至今的不斷發展,扎染已成為頗具白族風情的手工印染藝術。扎染技法的採用。使面料富於變化,既有樸實渾厚的原始類,又有變換流動的現代美,具有中國畫水墨韻味的美和神奇的朦朧美,扎染服裝是立足民族文化的既傳統有現代的服裝藝術創作。夾染、抓染、線串染及疊染等出現各種不同的紋路效果。
  • 杭州小學課堂推廣絲綢扎染 孩子玩活消失藝術
    「第一步:把白底的一塊絲巾任意摺疊,用皮筋、線和筷子紮緊;   第二步:用清水打溼絲巾,然後放到染料盆裡浸染,浸染後再用清水衝洗;   如果需要浸染多種顏色,就要重複第二步;   第三步:稍微晾乾,拆開皮筋、線和筷子,展開,就是你們的成果了。
  • 奇妙的扎染過程,天然植物染料扎染,不僅顏色好看還有藥用價值
    扎染是一項古老的民間染色手藝。把布用線紮成想要的圖案,再選用可上色的植物做為染漿,對布料進行上色。色澤會根據染色的時間、手法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用這種天然植物染料染出來的扎染,不但顏色好看,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扎染的過程也相當有趣,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選擇一個好天氣。很多植物都是染料。這裡的老阿姨從小就開始扎染。
  • 扎染——民間藝術瑰寶
    2007年,雲南大理周城的張仕紳被確定為扎染國家級傳承人。2011年,海安縣申請的南通扎染技藝被列入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大理市周城璞真綜藝染坊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 絲綢扎染,再次回歸給世界的美
    據記載,早在東晉,扎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有大批生產。公元408年東晉時期的作品,扎染這種工藝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成熟了,並且是代表貴族們的特權產物。扎染在古代有另一個名字「絞纈」,唐代的《一切經音義》中記錄了製作的方法:「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也。」
  • 巨匠匯手工扎染課堂親體驗:用雙手造一幅彩雲之南的美麗圖畫
    4月19日,巨匠匯帶著「非遺手工進課堂」活動再次出發,與深圳市南山小學的學生們開展了一次以手工扎染為主題、豐富有趣的手工實踐課,帶領同學們領略了來自彩雲之南、美麗神奇的扎染藝術,感受了參與非遺手工製作的無限樂趣。
  • 服裝面料設計——扎染
    扎染古稱扎纈、絞纈(xié)、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後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扎染的圖案也越來越複雜和多樣化,起碼有數百種之多,而且各種尺寸大小都有,衍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衣裙等琳琅滿目的工藝品。
  • 非遺 | 繁華扎染 魅力非遺
    隨著服飾文化的發展,更多國際化、現代化的元素流入我國,而歷史長河中值得記憶和傳承的民間手工類服飾工藝,則漸漸被人們淡忘。為弘揚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霍營南·青年匯於本月19日,開展了主題為「弘揚傳統文化·非遺扎染進社區」的線上傳統手工藝製作活動。
  • 6個民族6種扎染,你能分得清嗎?
    自貢扎染自貢扎染源於清代,包括「扎染、拔染、防染」,是自貢傳統的工藝美術品,以雋秀、清新、淳樸、富有民間特色而蜚聲國內外。扎染大師張宇仲和扎染工作者在發掘整理民族藝術遺產的基礎上,吸收了國畫、裝飾畫、油畫及現代畫派的手法,形成了古樸、典雅、粗獷、動中求靜、細膩恬適、抽象和具體巧妙結合的自貢扎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