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7-2018中國實體書店業報告》中,邀請到30位書業大咖共話「2017、2018以及未來五年的書店業」。本文為報告的部分內容。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書業動向是什麼?最值得關注的書店和個人有哪些?
受訪人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陳大利 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但 捷 言幾又CEO
龔縣流 深圳友誼書城總經理
賀 超 甲骨文·悅讀空間創始人
黃衛東 廣智軟體公司總經理
李國慶 當當網CEO
李茗茗 青島市新華書店董事長
李旭曙 漫書咖創始人
劉文田 山東新華書店集團董事長
柳青松 北方圖書城總經理
龍 挺 弘道書店創辦人
龍固新 湖南德思勤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邱從軍 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曲柏龍 黑龍江新華書店董事長、總經理
三 石 書業營銷專家、實體書店轉型專家
蘇拾平 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長
塗 華 江西新華發行集團總經理
唐代偉 陝西嘉匯漢唐書城董事長
王 嶠 瀋陽市新華書店總經理
肖 陵 重慶新華書店集團董事長
於殿利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于慧豐 河北新華書店總經理
尹昌龍 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
楊文軒 童立方創辦人
曾 鋒 蘇州鳳凰書城總經理
張華斌 廣西新華書店集團董事長
張 帆 單向空間總經理
翟德芳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編輯
趙 傑 北京全民暢讀文化產業公司創始人、CEO
周 斌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大隱書局的文化空間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書店業動向:新技術的應用和智能書店、無人售書成為行業風口;實體書店的跨界融合成為主流;電商的線下發展成為趨勢;實體書店用戶數據資產化被關注。
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書店是:智能書店、3.0書店。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人是:80後、90後消費者。
但捷:2018我們要看有沒有出現真正全國性的品牌書店,今後中國市場我相信出現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品牌,不太可能是國外品牌來做大。最值得關注的書店當然是言幾又,最值得關注的人是蔦屋書店的增田先生,看看他又有什麼新想法。
龔縣流:關注噹噹、京東的線上線下一個價。關注噹噹、京東、西西弗、方所、鍾書閣。
賀超:關注新的政府政策與扶持機制,尤其北京的拆遷變化後的書店運營影響;電商平臺的下沉開店對書店行業的影響。2018年值得關注的書店是言幾又,這是一個注重設計並且結合商業很好的品牌;甲骨文悅讀,深入社區,已經形成模式;雨楓書店,老牌文藝書店,正在轉型。
李國慶: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書店業動向是民營連鎖書店的可持續性。一些書店虧損擴張值得憂慮。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書店和人是噹噹實體書店、西西弗。
李茗茗: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2018年書業會在十九大春風裡茁壯發展。線下書店以大型的綜合性書城(書店)為中心,以主題書店、特色書店、社區書店(吧)、校園書店(吧)為補充的網格化布局會加速,線上書商線下布局,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會加劇。網際網路技術、新媒體手段的深入應用會助推智慧書店的建設,使購書更便捷,使閱讀服務更人性化。線上線下合作會成蔓延之勢,跨界合作更加普遍。文化活動會更加豐富多彩。書店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轉型會逐步成熟。出版向下遊延伸的同時,書業也會向上遊發展。書業的供給側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在2018年有全新的變化。
2018受關注的書店很多,無論是新華系還是獨立書店、民營連鎖店轉型擴張的速度都是最快的一年。非要說幾家書店的話,青島的BC Mix,棧橋書店,延安的紅色書店,文軒books,濟南的清和集,這些是新開的店鋪;西西弗和言幾又的擴張速度也令人關注。關於人,我感覺三石和錢小華是備受書業關注的。
西西弗在上海的第5家書店,上海凱德龍之夢虹口店。展望2018,十九大的召開標誌著我國文化產業邁入了新時代,開啟了新徵程。書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戰略發展機遇期,產業前景和發展空間被持續看好,特別是隨著產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相關扶持政策的相繼出臺、全民閱讀氛圍的日漸濃厚,書業必將逐步邁入大市場、大格局、大發展的歷史新階段,這都為實體書店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根基土壤。
2018年,從書店經營業態發展趨勢看,我們認為,未來線上書店的方便快捷與實體書店的體驗感受將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共同構建起書店發展的新生態新環境,共同打造形成書店新的零銷模式,從而更好的滿足讀者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消費需求。以此為定位,山東新華下一步將在門店建設的精耕細作上下功夫,繼續做好現有門店的升級改造和特色書店的建設布局,下大力氣拓展店內多元的深度和廣度,努力提升門店網際網路化水平,積極探索抓好大數據應用,力爭用3到5年時間,實現網點布局合理、服務功能完善、主業經營突出、多元業態挺拔的實體書店良性發展格局。
柳青松:實體書店轉型成為文化商業綜合體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書店業動向。各省的出版集團、發行集團、民營企業紛紛行動,實體書店的轉型升級態勢明顯。這種轉變將書店從單純買書的地方,變為文化社交的聚集平臺,也將帶來多種業態的複合式呈現以及服務方式的升級,促使書店成為真正有溫度有靈魂的書店。
最關注的書店是遼寧出版集團在全省14個市推進的大型地標性文化商業綜合體項目——「盛文·北方新生活」。這將是北方圖書城全面轉型升級的具體體現,能夠為讀者帶來更豐富的文化享受。
最關注的人是三石,他在出版業從業20餘年,從圖書出版至發行、營銷推廣、媒體運作等一系列出版營銷全過程及網站營銷操作的獨特經歷,為業界矚目。他的個人動向以及他打造的新書店將成為我在今年關注的重點。
龍挺:2017年很欣喜看到書店同仁都在大膽求變,積極探索新消費升級時代行業發展的新思路。比如西西弗書店的全國性規模化布局;言幾又的全新零售空間升級;噹噹和京東圖書對線下店的延伸;新華書店系列也開始重構閱讀空間,打造重體驗感的新一代書店。當然,我們弘道書店也探索出第三代標準複合店和社區店系列,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2018年我想書店的競爭更在於大家對知識服務的創新以及網際網路新技術的應用,也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書店品牌凸顯出來,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行業盛景,成為影響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
邱從軍: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是,書店業將向以文化消費為核心,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能化共享平臺轉型,成為新零售的關鍵載體。其核心特點應該包括,構建文化消費生活方式的新空間、連接產品和用戶的新平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渠道,以及以技術應用和大數據驅動為支撐的新模式。
2018年值得關注的是,以共享書店為代表的創新型實體書店、以蔦屋書店為代表的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的發展和實踐,以及90後、00後的文化消費新方式和閱讀生活新習慣,緊緊圍繞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多元化需求,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提升實體書店引領文化生活方式的服務能力。
鍾書閣蘇州店2018年我們還要重點關注實體店的轉型升級工作,因為這是一個需要持續完善和創新的過程,不能半途而廢。關注書店行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進程,因為書店行業無論是線上向線下走,還是線下向線上走都還沒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值得認真總結和探索。
同時,我們還要積極關注商業新零售發展動向,積極推動實體書店向智慧書城方向發展。本著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新變化,謀求新發展。
三石: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書店業動向是真正的智能化建設,而不是簡單的無人售書概念。最值得關注的永遠是下一個新書店。值得關注的是三石。
塗華: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一步深入應用,書店行業利用這些技術打造智慧書店是本人最關注的業界動向,這也是書店未來發展的方向。智慧書店對傳統書店模式的改造是前所未有的,將把書店帶入場景化C2B的時代,在這方面有所創新的書店和團隊是值得關注的。
唐代偉:2018年實體書店要想發展好,不單單是單純的書店+,加什麼業態是次要的。關鍵看線上線下的結合和新技術的使用,書店怎麼與移動網際網路結合,如何與社群互動,這才是更關鍵的。
王嶠:現在的書店已經不單單是買書和看書的地方,而是休閒、體驗、交流、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平臺,書店的買書功能、讀書功能已經發生了重要的變化。2018年值得關注的書店動向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這是傳統書店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我最關注日本的蔦屋書店在大陸會不會開店,關注他們在中國大陸的布局和運營。其次是安徽的共享書店接下來的運營情況。我覺得要說關注的人,那就是在書店行業裡面能夠引領這個新時代的人,行業的領跑者。
方所書店青島萬象城店。2018年,我最關注安徽新華發行集團「共享書店」這一顛覆式創新的推進效果和其對書店行業的影響。
於殿利:我認為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動向是「轉型升級」。其實在2017年,我們已經能看到全國新華書店和民營書店都在進行空間的改造和業態的升級,很多連鎖書店都有了全面升級的時間表。這些計劃,在2018年會以加速度的方式落實,全國書店的硬體設施、服務內容、文化氛圍都會邁向新的階段。
2018年,我認為最值得關注的書店是「新華書店」,最值得關注的人是新華書店的改革者們。我在2017年6月曾走訪過雲南普洱市新華書店,對於他們改造後優雅溫馨的店堂環境、富有生機的多元業態、人性化的服務體系都印象深刻。我相信2017全國各省新華書店的升級,是業內一個現象級的事件。而新華書店的改革者們,將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于慧豐:2018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我最關注的行業動向包括:實體書店轉型的進程和成功的案例;國家對書店行業的扶持政策是否延續以及能否進一步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網絡書店和實體書店如何深度融合發展。
轉型升級,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實體書店發展的主題。在這方面,四川文軒、浙江新華、江蘇新華無論在產業布局、業務鏈拓展、渠道整合、營銷創新、信息化管理、O2O建設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新華發行集團前列,也是河北新華一直關注和對標學習的重點。同時,電商,如京東圖書近兩年加速布局線下業務,2017年合作實體店規模有望達到300家。其戰略目標是:把京東強大的數據能力、產品供應鏈能力和物流配送能力綜合起來,賦能給線下任何一個有客流的地方。京東這種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布局也是河北新華密切關注的。
尹昌龍:最值得關注的書店業動向:書店慢慢成為公共文化生活中心。如何聚集人氣,如何提升體驗感,將是書業進入非書業的關鍵。當前,許多非書業空間通過書達到引流作用,比如通過邀請大量名家講座、書店對圖書的推薦等,使之成為閱讀文化交流平臺、公共文化活動中心和新的社交空間。
2018最值得關注的書店:簡閱書吧。簡閱書吧,採用「閱讀+」的模式,把閱讀帶入不同行業、不同空間、不同人群和不同社區。不久前,簡閱書店入駐婦幼醫院、公園、產業園區、旅遊景點等,都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2018年,簡閱書吧將會推出更多新舉措,擴張的速度會更快,向社會滲透和覆蓋的範圍會更廣。簡閱書吧最大的特點在於扮演著一個輕騎兵的角色,為市民提供便利、快捷的閱讀文化服務。
2018最值得關注的人:簡閱書吧團隊。這是一支speed and passion(速度與激情)的隊伍。所謂「速度」,在於他們擴張的速度非常快。而「激情」是因為目前簡閱書吧還不一定盈利,但他們依然懷揣著巨大的激情做事。我相信,在這樣一個團隊的努力下,簡閱書吧會成為未來書店中極具影響力的一個樣本。
楊文軒:2018年書店空間的美學化升級將繼續,這一波升級剛剛開始。新零售將影響到書店,無人售貨的書店將會出現,圖書是標準化商品,適合做無人售貨的嘗試,在社區設立小型的無人售貨書店也許是不錯的選擇。值得關注的書店是西西弗、鍾書閣。值得關注的人是三石、徐智明。
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2018年度,從目前來看,還不知道行業內有什麼太大的動作,部分城市還有大的書城和新形態的商業化書店要投入使用,要觀察其商業模式;資本市場對全國性連鎖書店品牌的關注度以及後續需求;實體書店零售持續下滑的態勢不會改變,關注實體書店的轉型方向是什麼,看看能否探出一些新的道路出來;實體書店對技術層面的投入不是太高,概念已喧囂塵上,看看後期的變化和動態。
張華斌:展望2018年,書業將在一個虛擬與現實更加融合、固定和移動相互交織的市場中不斷創新曆練。
如何推進全民閱讀是重中之重。必須把豐富閱讀活動內容與提升思想文化內涵結合起來,全民閱讀重在參與,每個人既是參與者,也是推動者,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共同推動全民閱讀長期深入開展。書業要在硬體設施服務、內容精品提供、閱讀推進機制等方面加大力度。架起作者、讀者、出版者和書店、媒體之間的溝通橋梁,建立倡導全民閱讀的大型綜合性文化傳播平臺。
將加大力度支持實體書店對接「網際網路+」進行轉型升級,構建大專院校的校園書店,構建鄉鎮一級的連鎖書店,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書業品牌,大力推進全民閱讀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軍營,使閱讀活動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張帆:書店業態的不同發展模式,可能在18年會出現典型的案例。連鎖複製模式?文化體驗模式?值得關注的有西西弗、誠品、中信、甚至muji,當然也推薦單向空間。
翟德芳:最關注的動向是,書店在追求商業價值和運營效益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堅守書店的本質,即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好書。最關注的人,一是劉蘇裡,他的大課的效果。二是但捷,言幾又書店的未來走向。
趙傑: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書店動向:1.京東切入中盤,讓更多人容易參與到開書店的大潮中。2.是否還能出現像西西弗這樣資本驅動、快速複製的連鎖書店。3.是否有企業打通線下和線上,將書店業做深,實現多元長尾營銷。
最值得關注的書店和人:1.最值得關注的企業是博庫,博庫徐總在新華系統將一家小門店做成多家書城和博庫網,現在已經從新華剝離,成立博庫集團,應該是噹噹京東最大的競爭對手。2.最值得關注的人,廣州二囍,1200book創始人。社群是現在運營的主流方式,他將店做為社區讓客人之間產生互動,增加店的粘度。
周斌:2018年我認為仍然是書店業發展的春天。那些有人文情懷,有可對接資源,服務對象明確的平臺式書店及有這方面能力的經營者會脫穎而出,如以社區書店為主力業態的新型鄰裡文化複合空間,因其處在社交網絡節點、電商服務節點上,會有更大的發展活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