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葉久泡,最直接的影響是將茶泡濃。
汪老先生在在《尋常茶話》一文中說:「我對茶實在是個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換三次葉子。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講究。對茶葉不挑剔。青茶、綠茶、花茶、紅茶、沱茶、烏龍茶,但有便喝。茶葉多是別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開一筒。」
他喝茶,喝的是「像藥一樣」的釅茶,滋味濃重。目的是為了提神。
喝茶究竟是濃的好,還是淡的好?說法不一。
宋朝的東坡愛喝茶,曾經作詩寫喝新茶的感受。
「宦遊到處身如寄,難得初嘗貢茗新。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大抵上幹茶在水中泡出的形狀顏色,和美人的婀娜多姿、飄逸淡雅有共通之處。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濃有濃的美,淡有淡的雅。
不論是賞景,還是喝茶,東西好就行了,跟濃還是淡沒有關係。
然而前些時間,卻看到一個不少人都會感興趣的提問:
「茶葉久泡有害嗎?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泡一天喝嗎?」
嚴謹的說來,久泡和反覆多次泡茶不是同一個概念。
所以,這個問題要拆成兩方面細說。
《2》
茶葉久泡有害嗎?
當然是有的。
濃茶傷身,長期喝釅茶對健康不好。
在適宜的茶水比例下,泡茶時間太長。
那會意味著茶葉內部的咖啡鹼、茶多酚會過量浸出。
咖啡鹼,味苦,但可以提神。
但如果是長期喝苦茶,特別是不恰當的喝濃茶(空腹喝,大量喝,入睡前喝),那麼會帶來失眠、醉茶等影響。
茶多酚,味澀,可以消炎殺菌。不少牙膏裡有加入茶多酚提取物,呵護牙齦健康。
當人體出現牙齦上火、喉嚨腫痛等上火小毛病時,多喝茶會有好處。
但如果是對本身腸胃不好,或者是空腹狀態下喝濃茶。
那茶湯內的大量茶多酚,會刺激到胃壁,讓人產生胃痛等不適。
顯而易見,好端端的喝茶,最好是避免將茶葉久泡。
正常100-110ml標準蓋碗泡白茶,投茶5克的前提下,快出水才是王道。
沸水注入後,快速倒出茶湯。
泡茶的過程要分秒必爭,最好是在7-8秒內結束。
能在短短幾秒的時間內釋放出足夠的滋味層次,是好茶的實力見證。
如果是將好茶直接悶泡或坐杯,久泡之下,反而會浪費一泡茶的好風味!
《3》
為什麼說,好茶泡太久會浪費?
茶,是一種飲品。
很多人喝茶,為的是追求香氣、滋味上的享受。
如果茶葉浸泡得久,浸出來的物質就多。
在茶水比例不變的前提下,泡茶時間增加,久泡出來的茶湯苦澀感強。
苦,在五味裡並不受歡迎。
對大多數人而言,太濃太苦的茶就是「不好喝」。
更何況,內質豐富的好茶,茶葉內包含著豐富的茶氨酸、芳香物質、可溶性糖等有益成分。
泡茶的過程中,內在的茶味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浸出與釋放。
茶葉浸泡時間一長,味道容易泡濃泡苦。
從喝茶品嘗的角度看,濃茶的滋味體驗感不佳。
只有濃淡合適,才能泡出一款茶最美的一面。
另外,好茶的內在茶味物質中,包含了不少芳樟醇、橙花叔醇、香葉醇等芳香分子。
據現階段的研究,茶葉內分離鑑定出的物質約有700多種。
眾多的芳香分子組成中,包含了不少可揮發物。
衝泡茶葉時,受到熱水的促使影響,嫋嫋茶香不斷上揚。
如果泡茶時間過長,沒有及時倒出茶湯。
那麼泡出來的茶湯,除了會被悶濃、悶苦外,還會讓香氣減弱。
從茶湯的完整風味、飲用價值看,將好茶久泡確實是浪費!
最後,內在茶味豐厚的好茶,會因為泡茶方法不恰當變得不耐泡。
同樣品質的高山白茶,按正常的蓋碗快出水衝泡,可以輕鬆泡出十多衝湯水盈盈的茶湯。
但換作久泡,長時間悶泡的做法,會在前三、四衝就將過多的茶味提前釋放。
等到後幾衝接著泡茶時,內在的茶味物質難以為繼,滋味感落得很快。
大量的、原本可以泡十多衝的茶湯,都濃縮在了前幾衝裡面。
久泡不論是對好茶的茶香、對滋味、對耐泡次數等,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4》
喝好茶,不提倡久泡。
快出水衝泡,喝濃淡滋味適中的茶湯,才能獲得更好的享受。
但如果是早上泡的白茶,那可以反覆泡一天喝嗎?
這個問題,背後有很多的變量。
一方面是茶葉的品質,內質物積累夠不夠豐富。
另一方面就是泡茶的次數,反覆泡一天究竟是幾泡?
最後就是泡茶的方法,用的是蓋碗泡,還是大壺泡,保溫杯泡?
當這些變量都明確具體後,才能得出分析結論。
如果是高山白茶,工藝正常,能用蓋碗快出水泡上十衝多。
那泡了多次以後,還可以通過坐杯,繼續將茶葉內在的深層次滋味釋放。
當然這樣的好茶,能不能反覆泡一天還得看喝茶的頻率。
如果是從早上,到下午,再到晚上,三不五時的喝同一泡茶。
那麼,哪怕是再耐泡的好茶,能保留的滋味也都釋放得差不多了。
再繼續泡下去,反覆泡一天喝,那喝到的滋味會無限接近於水。
食之無味,棄之不可惜。
當一泡茶徹底被泡淡後,就該要換茶了。
否則再繼續泡下去,喝到的不是茶味,而只剩下水味了。
《5》
如果是一泡茶,早上用蓋碗泡茶,剛剛泡了兩、三道茶湯。
手邊臨時有事,就放在了一旁。
等到將事情處理完,已經過去了好幾個小時。
那麼再次坐到茶桌下,還可以繼續衝泡蓋碗內的葉底。
不過就是,對比完整泡茶喝茶,風味會有所下降。
泡開過後的葉底,伴隨著長時間的靜置,香氣會不斷散發。
再繼續泡出來的茶,自然茶香變弱,滋味更容易泡重。
但從喝茶感受而言,並不影響飲用。
然而,現在是六月,南方夏意炎炎,氣溫比較高。
受到高溫的影響,食物容易變質、變餿。
如果是早上泡的白茶,特別是連茶帶水悶在大茶壺內。
那麼在反覆多次衝泡/續水後,不僅茶味會泡淡,還會讓茶湯風味變悶。
可見夏日喝茶,同一泡茶,最好不要反覆泡一天喝。
要不然,喝到最後時,茶味徹底被泡淡,飲之無味還算小事。
如果喝到變了味,帶出餿味的茶,豈不是很糟糕?
從喝茶的風味享受看,不論是喝隔夜茶,還是喝從早反覆泡一天的茶。
放置時間太長的茶,滋味感均不佳,嘗不到好滋味。
對待好茶,最好是抽出閒暇時間,認真的泡茶。
從第一衝到最後一衝,將茶味完整的喝完、品味,才能感受到一泡好茶的最美風採!
《6》
有追求的喝茶,享受一泡好茶。在泡茶方法上要多用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細水長流,涓涓不息。
茶葉久泡無益,快出水衝泡,才能讓茶味的釋放實現細水長流。
六月裡,虎頭茉莉開得正好,重瓣的潔白裡有著沁人心脾的淡香。
淡而持久的香氣,更能透出優雅。
而在喝茶時,鮮醇淡雅的茶味,才是好茶的風範。
吞咽入喉,不會苦澀濃重得讓人皺眉。
慢慢的細啜,可以嘗出甘醇的層次變化!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