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開展

2020-12-15 雲南網

  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

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記者 李悅春 供圖

  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作為受邀參展單位,展出作品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由昌新國際藝術學院的師生創作了約50件藝術作品。內容涵蓋了動物、植物的各種形態及生存狀態,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現實意義。其中,教師作品20幅,學生作品30幅。

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記者 李悅春 供圖

  展覽由雲紡集團主辦,雲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北京中外視覺藝術院、中國美術研究院、自然與藝術全球藝術家工作站協辦,雲紡博物館承辦。

相關焦點

  • 雲紡博物館:萬物有靈 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
    2020年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雲南省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雲紡集團主辦,雲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北京中外視覺藝術院、中國美術研究院、自然與藝術全球藝術家工作站協辦,雲紡博物館承辦。據悉本次展覽策展為雲紡博物館陳嵐館長,展覽為期一個月。
  • 「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活動」等你!
    雲視網訊(記者 單雲仙)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大會)將於明年5月在昆明舉行,讓雲南作為美麗中國的窗口再一次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為迎接COP 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已於11月30日正式啟動。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在昆啟動
    雲視網訊(記者 李冬梅)明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今年9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 23項活動精彩紛呈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今年9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11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20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致辭中,誠摯歡迎各方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為迎接COP 15大會,以積極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11月30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在昆明啟動。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為迎接COP 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於11月30日正式啟動,其中「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於12月2日正式上線(http://www.yntv.cn/special/2209.html)。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明年5月,聚首美麗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空靈、磅礴的音樂讓「春城之約」插上翅膀飛向全世界。音樂會的曲目和大自然息息相關,宇宙、太陽、斑馬、月光、百鳥朝鳳、天地輪迴,伴隨著音樂的跌宕起伏,臺上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和酣暢淋漓的搖滾樂,營造出一個浩瀚博大的音樂世界,整臺音樂會就是大自然生死交替,生生不息的音樂史詩,完美表達出雲南生物多樣性宣傳周的主題——萬物生長、萬物和諧。
  • 【COP15】「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將於明年5月在昆明舉行讓美麗中國的窗口——雲南再一次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為迎接COP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於11月30日正式啟動,其中「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 譚盾...
    央廣網昆明12月3日消息(記者陳鴻燕)空靈、磅礴的音樂讓「春城之約」插上翅膀飛向全世界。3日晚春城昆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知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教育家譚盾先生親手打造的「多樣世界·美麗中國·相約春城」生態交響音樂會在雲南省大劇院舉行。明年5月,聚首美麗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為雲南省以及國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藍花楹種子生物多樣性對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種質保藏中心主任蔡傑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我們每天吃早餐都有很多種選擇,今天吃麵條,明天吃米線,後天吃……而這種多樣的選擇,這就是最簡單的生物多樣性。」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啟程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12月3日下午,「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啟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舉行。當天,採訪團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行實地採訪。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中法文化交流周活動在昆啟動
    掌上春城訊11月15日,第七屆中法環境月西南地區閉幕式暨中法文化交流周活動啟幕儀式在昆明舉行。當天,首件在中國展出的菌絲藝術裝置作品《日之門#2》在昆明新迎新城揭幕。2018年法國國家文化珍藏展在昆明舉行,這是一次規模大、檔次高、影響深遠的文化展覽。文化的交流,加深了雙方的理解和友誼。」本次中法文化交流周期間,除展出由法國藝術家尼克·杜拉菲(Niko de La Faye)創作的作品《日之門#2》外,還將舉行《大美雲南》《雲南人眼中的法國》主題攝影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動,進一步深化中國雲南與法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 「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 譚盾「交響搖滾,巴赫宇宙」音樂會震憾登場
    央廣網昆明12月3日消息(記者陳鴻燕)空靈、磅礴的音樂讓「春城之約」插上翅膀飛向全世界。3日晚春城昆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知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教育家譚盾先生親手打造的「多樣世界·美麗中國·相約春城」生態交響音樂會在雲南省大劇院舉行。明年5月,聚首美麗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啟程,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
    12月3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在昆明啟程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宣傳周期間活動精彩紛呈,中央駐滇新聞媒體、省內主流新聞媒體組成「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將深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現場採訪。
  • 第六屆昆明科博會開幕 生物多樣性展區成打卡地
    掌上春城訊11月27日,為期四天的第六屆昆明科普(教育)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在官渡區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在此次展會上,一批最新科技成果亮相,並首次設置生物多樣性專題展區,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並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開筆禮」:藝術家激情描繪雲南多樣...
    雲視網訊(記者 文劍)12月4日,「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開筆禮」活動在昆明舉辦。「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開筆禮」活動是雲南省委宣傳部和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
  • 「萬物有靈——任戎作品展」亮相莞城美術館
    12月10日,「萬物有靈——任戎作品展」在莞城美術館展出。展覽展出了德籍華人藝術家任戎的72件水墨拓印作品,為東莞市民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藝術享受。萬物有靈,生生不息本次展覽的作品主要為任戎近年所創作,分為「創世紀」「萬物有靈」「天圓地方」和「江山」四個系列呈現。前兩個系列體現了人物、植物和動物互聯共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只見雲朵漂浮、百花盛開、魚翔淺底、河流奔騰浪花……各種生命體自由生長,如同一幅宇宙萬物和平共處、欣欣向榮的創世圖景。
  • 原定於今年10月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延期
    新聞多一點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圖片展在昆開幕5月21日,由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迎接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在昆明開幕。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 地球的一半︱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昆明如何真正成為轉機
    生物多樣性昆明大會洶湧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更多國人重新審視人與野生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全球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傳統上由土著人民擁有或管理。更多的證據顯示,由社區管理的生態系統顯示了更積極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儘管《愛知目標》已經意識到地方性群體及傳統知識的重要性,並試圖通過公平的分享遺傳資源促進減貧和可持續發展,但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體權利和治理貢獻並未得到足夠承認,也缺乏來自政府和社會的制度性保障支持。
  • 「小」處著手,科技支撐 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有新舉
    我國西南橫斷山系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氣候多樣性,是生物資源的寶庫。  科技日報記者12月4日從雲南省林草局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創新林業科技,為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雲南經驗」。
  • 50件作品入圍!「生物多樣性保護」環保公益海報大賽初評揭曉
    掌上春城訊 6月18日,昆明市202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環保公益海報徵集大賽正式進入評選階段,專家評審對活動中收集的646幅作品進行了篩選和點評,按照組別每個組別中各評出10件作品(共50件)。「在五個組別中,少兒組、青少年組的參賽作品讓我印象深刻。這兩個組別的選手作品內容呈現非常直接、生動,直扣主題。」雲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昆明美術家協會主席、昆明風景畫學會主席、雲南油畫學會副主席、昆明書畫院副院長包朝陽表示,透過此次評審,他能感受到選手們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很濃厚,很容易讓欣賞作品的人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