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人生就是如此,年少無知的時候,不識愁滋味,時不時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體驗到了真正的人生酸甜苦辣,飽藏人間之疾苦,才真正是「識盡愁滋味」,變得沉默寡言了。
什麼是成熟?就是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臉上卻始終保持微笑。真正成熟且內心強大的人,具有智慧看透人生的真相,又有勇氣去面對,還能繼續熱愛生活。人生,本是有好有壞,起起伏伏,變化無常。
中年人,有所有經歷和閱歷,更加能夠讀懂生活的真味;人到中年,若能讀懂魯迅的這3句話,說明你是個有故事的人。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什麼是真正的勇士和強者?老子《道德經》中早就說清楚了:「自勝者強」,能夠自我戰勝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強者。
到了人生下半場,我們失敗過,成功過,哭過笑過,合群過,獨處過,才領悟:人生的敵人,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內心足夠強大的人,能夠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坦然面對各種情況,即便人生很慘澹,也不得不直面相對。
對於大部分的人生來說,都是慘澹的,但是人們依然需要忍受,因為活著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活著就代表有希望與未來。勇敢地活著,就要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2、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這句話出自魯迅作品《故鄉》,表面上看是地上的路,其實是指人生之路,語義雙關,意境深遠。沒有人生閱歷,以及沒有苦盡甘來的經歷,我們是很難理解魯迅先生的這句話。
比如說,小夥子剛開始一窮二白,後面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打拼出了屬於自己的小小事業,即便是開個小飯館、小水果店,也是屬於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無比踏實和欣慰。
有句話叫「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說吧」,其實很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一個是為他人而活,活給他人看,人云亦云;另一個是為自己而活,忠實於自己的內心,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總是成群結隊,不同的人生抉擇,也會產生不同的人生結果。
3、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這句話出自於魯迅《野草》,和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相仿,都是說明了:說的話多,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沉默是金。
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更加忍辱負重,喜怒不形於色,好的壞的都埋藏在心裡;但是過於壓抑,又不利於身心健康。男人時不時發洩一下,哭吧哭吧不是罪,也是可以的。
因此,我們經常在網上看見「成年人的崩潰只在瞬間」的畫面。
比如說,一個男子陪客戶喝酒醉倒在地鐵站,老婆過來接他,他號啕大哭,邊哭邊說自己沒用。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魯迅先生還有另外一句名言叫「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也是道出了成年人的辛酸。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在碌碌無為中度過,只有極少人能夠突破困境;但是當他們成功後,也會變得很沉默,因為他們深知沒有感同身受,自己經歷過的辛酸只是自己知道。
結語:
年少的時候,我們似乎難能讀懂魯迅先生在書中所寫的拗口言語;但是人到中年,有了人生閱歷後,帶著生活之感悟再去讀魯迅先生的話,格外親切,感同身受。這也正是應了那一句話:「年少讀不懂魯迅,讀懂魯迅已不再是少年」。
讀書和生活都是人生中極為關鍵的事情,兩種互相結合,我們才能真正品味出人生的味道。正如楊絳老人所說:「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魯迅先生的以上3句話,如果你能夠讀懂,則說明你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今日話題:您欣賞魯迅先生的哪一句名言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