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一座約公元400年所建瑪雅宮殿的發掘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這塊玉佩。它出土於一座時代約為公元800年的墓穴,一同被發現的還有25件陶器。除了一些牙齒,沒有發現人體殘留。
這件寬約19釐米,通高10.4釐米,厚約7.6釐米的玉配飾,用三十個瑪雅象形文字描述了一段歷史。玉石的形狀被稱作「風與呼吸」,與一件破損的,可能刻有瑪雅風神的器皿一併出土。公元800左右,瑪雅王國分崩離析。該物同時被埋入地下,但不是陪伴其主人。原因可能是被認為「具有強大力量和魔力」,作為對風神的貢品而掩埋。
風是瑪雅文化中的重要力量,因為它可以為作物帶來雨水。而瑪雅王在人們心目中有著呼風喚雨的能力,並根據神聖的瑪雅歷組織祭祀儀式。時代為公元721和731年,Nim Li Punit的兩塊巖石刻有一位瑪雅王佩戴T型配飾,向四周焚香的情景,儀式內容包括焚燒並揮灑香料以祈風雨。這塊玉佩上的一個文字說明該器物曾在公元672年的祭祀中被首次使用。
這塊曾經佩戴在瑪雅王胸前的古老掛件,是貝里斯古城發現的第二大瑪雅玉石,時代可追溯至公元672年。研究人員認為,這位瑪雅王可能遷至Nim Li Punit,亦或其它的瑪雅大國將其作為禮物送給此王以求結盟。其雕刻工具包括線繩、油脂和玉粉,正面刻有字母T,在瑪雅字符中稱為『ik』. 這些文字雖與早期的瑪雅標準不甚相符,但在所有出土文物中卻是最古老的。
部分文字內容:
這位瑪雅王的媽媽來自Cahal Pech 貝里斯以西的一處偏遠之地 距離這裡60英裡 旅程艱辛 一路要跨越山脈和熱帶雨林他父親來自瓜地馬拉某處在20歲前就夭折了。
延伸閱讀:
今天的瑪雅人仍然講瑪雅語,卻為什麼破譯不了流傳下來的瑪雅文字呢?
瑪雅平民中使用的語言是一種多詞素語言,一個單詞相當於英語或法語中的一個句子。這一點和漢語有很大的相似性。從詞彙上來看,瑪雅詞彙的使用很有規則,只要區分出名詞、形容詞、動詞等不同的詞類,就可以分析出句意了。數千年來,瑪雅的政治、版圖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然而瑪雅語卻保留了下來,使得我們可以聆聽古老瑪雅語的回聲,找到古代文明的蹤跡。
雖然瑪雅語言有很大的封閉性,然而現代的瑪雅語在流傳之中,在詞彙、語法、語音等方面,還是受到了西班牙語的一些影響。瑪雅語系中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方言,但它們是同一的,不同的方言出自同一母語系統。瑪雅文明還沒有消失的時候,社會的等級制度非常嚴密,精英階層和普通百姓的界限極度明確,不允許有任何逾越。
瑪雅人的宗教觀念和學問知識大多數處於「秘傳」的狀態,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由少數人來傳承。貴族等上層人士的後代被送到隔離的學校,學習那些秘傳的東西。這樣的傳授體制,使得瑪雅人中只能有一部分人具備專門研究某種問題的條件,這就為文明的巨大的進步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專職的秘傳使瑪雅文明高深莫測,創造出了精美的文明「樂章」。
然而,這種非平民化的知識體系也是瑪雅文明沒落和消失的原因之一。瑪雅的象形文字是由專門的「神職人員」主持刻寫的,普通的瑪雅人根本不能了解其中的奧秘,更不用說是瑪雅民族以外的人了。所以即使現在的瑪雅語仍然完好的存在著,也不能幫助學者們破譯那些難懂的象形文字,似圖似畫的瑪雅文字的奧秘還有待人們的進一步研究。
註:摘自dailymail.co.uk,
作者CHEYENNEMACDONALD
原文名:Mysterious jade 'megajewel' worn on the chest of a
Mayan king to appeasethe god of wind is found in Belize,內容有較大刪節。
延伸閱讀內容及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