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矛盾愈演愈烈?《熱鍋上的家庭》拯救你的水火之家

2020-12-13 米娜姑娘

你的婚後生活依舊甜蜜如初嗎?後悔結婚嗎?後悔生孩子嗎?如今的你在家庭關係中是否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卻又於事無補。

在家庭關係中,不論你的身份是是丈夫、妻子、父親、母親或是兒子女兒、或是哥哥妹妹……讀完《熱鍋上的家庭》,必定會讓你受益終生。

《熱鍋上的家庭》豆瓣評分8.7,樊登讀書會收聽收看量破1300萬,是一部長銷40年不衰的原生家庭經典著作。

知名心理學家李松蔚這樣評價本書:「惠特克是一個夢幻般的大師。而你拿在手裡的這本《熱鍋上的家庭》,是他最負盛名的精神遺產。」足以看出這本書的意義。

與常規的心理學作品不同,這本著作是採用「家庭治療」的方式去解決家庭矛盾,而且從來不會說任何人是「病人」。

對於當事人,他們不會問「你怎麼了?」而是問,「你這麼做,別人會怎麼看?」

沒錯,這就是外部視角。他們把世人所謂的「病」當成是一種信號,然後觀察這個信號給周圍帶來的影響,看看它在家庭這個系統中發生的反應。

全文從家庭治療師助理奧古斯都納皮爾的視角出發,真實地記錄了大衛一家五口的家庭治療全過程,很痛苦,很掙扎,但是充滿希望。

大量的對白、動作、細節、描寫,為我們創造出了身臨其境般的體驗。最重要的,是從每個人身上,我們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和家人的影子。

01 大女兒其實是替罪羊

文章的開頭,向我們娓娓道來了全職媽媽卡羅琳衝大女兒發火的全過程。

卡羅琳忙碌了一天之後,又要準備晚餐。她獨自一人忙得像陀螺一樣,家中其他成員卻在悠閒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一氣之下,她向離自己最近的大女兒吼道要求幫忙 ,大女兒克勞迪亞停止了手中的鋼琴去幫忙。

結果,卡羅琳還是把來幫忙的大女兒大罵了一頓。因為她只做了自己吩咐的事。

明明家裡其他人,什麼都沒有幹,卻沒有挨罵。而大女兒乖乖聽話去幫忙,卻被大罵了一頓。

這次爭吵,揭露出來最大的問題,不是大女兒真的做錯了什麼,而是父母之間夫妻關係的紅燈。

父母因為想要逃避自己婚姻的不和諧,所以將大女兒拖入家庭的混戰。因為只有在槍口一致對待大女兒時,他倆才有話可說。所以說,大女兒是他倆的替罪羊,是他們不幸婚姻的發洩出口。

在一段婚姻中,夫妻兩往往會因過分依賴對方而喪失自我,他們對這種狀況感到恐懼。人們常會尋找一個替代品來取代依賴感,丈夫常常是工作,而妻子則是子女。

02 自我膨脹的丹

在大女兒的爭吵過後,卡羅琳一家的關係得到了一定的緩和。但是沒過多久,兒子丹又成為了父母夫妻關係不和諧的替罪羊。

同樣是爭吵,相比大女兒而言,兒子丹更加大膽與膨脹。他甚至敢對著母親大發脾氣,自認為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

為什麼丹會如此無禮?因為父親母親一點點的縱容與默認。

父親大衛不願意把自己當成長輩,因為害怕和孩子們關係疏遠。這樣一個錯誤的定位便導致了孩子的錯誤定位。

在後來的家庭治療下,兒子丹找到了自己作為孩子的定位。變成了一個懂事有禮的孩子,和父母對關係也沒有疏遠,也認同了長輩應該有的威嚴。

家庭是一個系統,只有每個家庭成員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個家庭系統才能正常運轉,家庭關係才能和諧融洽。

03 努力找回自我

當大衛夫婦不再把孩子們當成替罪羊來緩解夫妻關係時,他們開始更加關注自身,也就是努力地找回自我。

結婚之前,夫妻雙方是各自一個人,關注點多在自己身上 。組成家庭之後,特別是像卡羅琳和大衛這樣的,一個全職媽媽、一個工作爸爸的家庭,很容易把關注點轉移到孩子和工作上。

因為他們都是孤獨的人,又不想面對充滿裂痕的夫妻關係,便拿孩子和工作當作擋箭牌。

然後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直到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模樣 。

全職媽媽凱薩琳抱怨丈夫不夠體貼,也沒有耐心聽自己的心聲,因此越來越崩潰痛苦。

家庭治療師看透了一切,對她說:「如果你放棄從他那裡獲得支持的想法,你的世界將會以你為中心,不再是他。」

這句話如當頭一棒,敲醒了迷茫無助的卡羅琳。她痛哭發洩之後,勇敢地站起來開始尋求改變,參加社交、去最喜歡的舞會、約會、購物、讀書、進修、打算找工作,開啟全新的生活。

妻子改變了之後,丈夫也慢慢受其影響,變得不是那麼冷漠。他開始在妻子需要的時候,表達關心與愛護。

正如書中所講:他們以為通往快樂自由的門在對方身上,而不在「自我」身上。兩個人都不敢跨越那道有著「自我探索」人口標誌的門檻。

惠特克在書中寫到:「婚姻的基本問題很可能是由於缺乏獨立的自我與兩個個體的人格。」

放棄共生,才能邁向獨立。

一年半的漫長努力之後,大衛和卡羅琳的婚姻關係慢慢出現轉機。他們已經可以在沒有家庭治療師的情況下,自己解決矛盾。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樣子。

結語

人這一生,成長為一個怎樣的人,組成一個怎樣的家庭,在家庭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永遠都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 。

女兒的爭吵、兒子丹的叛逆無禮,媽媽卡羅琳的吼叫,和工作狂人爸爸大衛分別成為這樣的人,與他們的原生家庭關係密切。

當今社會,許多人因太早結婚而失去了那種從孤獨中淨化自我,及尋求更多自信的機會。他們只草草瞄了眼外在的世界,就十萬火急地抓住一個伴侶,借婚姻逃離孤獨。

他們並不清楚,這麼快從一個家庭逃到另一個家庭,很容易將他們在原生家庭中遭受的挫折也轉移到新的婚姻裡。

家庭之所以是一個系統,就是這麼無數個小家庭代代影響所致。我們的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可能受自己父母的影響,而我們又被自己的父母所牽制。

所以說,家庭治療其實缺少哪個環節都不行。只有在這個系統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回自我,家庭關係方能和諧穩定。

相關焦點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出了問題到底是誰的錯?
    01你對家庭有什麼樣的期待和憧憬呢?一所房子,兒女成雙,再養一條大狗或者一隻懶懶的貓?然而真相是,很多時候或者說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我們把自己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從而變成了「熱鍋上的家庭」。我在百度上搜了熱鍋上的螞蟻的解釋: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網上還給出了2個典故:《隋唐演義》第十九回:這壁廂太子與楊素,是熱鍋上螻蟻,盼不到一個消息。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這一天,趙溫就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茶飯無心,坐立不定。
  • 《熱鍋上的家庭》:別讓孩子成為夫妻矛盾的「替罪羊」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感覺有些眼熟?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開始互相抱怨,然後彼此爭吵,卻全然忘了最初爭吵的目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整個家庭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家庭成員之間就像被拋進了熱鍋中的螞蟻,焦慮而痛苦。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到底有沒有方法解決呢?
  • 《熱鍋上的家庭》:我好像一直被原生家庭絆住了腳
    後來,我陸陸續續了解過不少家庭,發現我的同齡人們或多或少地遭遇過家庭中的溝通問題。要麼,一直被「以愛之名」施壓;要麼,一直被視為「小孩」不被認可。《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恰好從一個案例入手,講述了兩位心理治療師如何幫助家庭從「硝煙」走向「和解」的。
  • 《熱鍋上的家庭》:親子矛盾和夫妻矛盾,有可能都是這1點造成的
    如果一個家裡孩子叛逆,你認為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婚姻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的回答會是父母的問題,但不是因為他們的婚姻問題,而是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那如果夫妻兩個的婚姻出現了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的核心是每個成員,而不是個人
    一個家庭中,肯定也有一個主動,一個被動。主動也好,被動也罷,家庭的經營,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過度的放大自己的付出,忽略他人的付出,是問題和矛盾的沿襲。火了一陣子的名詞——原生家庭。好像所有的問題癥結都可以歸類原生家庭。不可排除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多的是改變。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每個家庭有差異,每個家庭都處在水深火熱中,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 「福爾摩斯」揭秘《熱鍋上的家庭》:家庭三角關係是社會和諧之基
    那時候,我們打心眼裡瞧不起五大三粗的阿卯,覺得你一個大老爺們,一個人睡覺還害怕,遇到點小矛盾就叫老鄉,跟小孩子一樣,沒想到幻聽、被害妄想等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從此,我知道了,人除了身體上會患病,心理上也會患病,而且心理疾病更加難以發現和治療,弄不好會出人命的。
  • 《熱鍋上的家庭》:一個故事一個真相一個方案,讓家庭走出危機
    我們往往怪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殊不知,孩子的問題只是婚姻家庭問題的冰山一角,孩子出了問題,更多情況下是整個婚姻家庭存在嚴重問題。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爭吵中度過,像處在熱鍋裡。又有多少家庭,為避免衝突而維持表面的和平。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戰。 很多家庭 ,就像處在熱鍋上一樣焦灼。
  • 《熱鍋上的家庭》淺談:家庭婚姻關係中的理智思考,讓家庭更和諧
    每個家庭都會有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保持家庭關係和諧是每個家庭成員,都要考慮的共同問題。出現問題並不可怕,不知道如何解決矛盾,才是一件糟心之事,家庭關係中往往因為一件小事,沒有處理好,最終走向破碎的結果,就得不償失了。後悔都來不及改變現狀,只能好好把握起點,才有價值和意義!
  • 《熱鍋上的家庭》: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奇怪的家庭
    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系統,才能培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熱鍋上的家庭》或者能幫我們撥開迷霧,更加理性地審視自己的成長軌跡,讓我們找到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深刻的影響,並且實現自我救贖。
  • 40年經典心理學書籍《熱鍋上的家庭》:所有問題家庭都是相通的
    1熱鍋上的家庭,問題都是相通的新學期又開學了,說實話很多父母又開始了跟孩子的鬥爭。只要想一想都會知道,為了作業,沒有一個家庭裡不是雞飛狗跳的,輔導作業導致的父母生氣上火,夫妻之間發生爭吵真的太多了。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也許天生的矛盾吧。畢竟站的位置不同,父母對孩子再好,他們也很難理解。所以,每個家庭幾乎都是熱鍋上的家庭。不僅僅是父母與孩子,還有夫妻之間,父母的原生家庭等等,以及很多潛在的問題都會在日常中反應出來,而且是體現是父母與孩子身上。
  • 《熱鍋上的家庭》:每個原生家庭裡,都有一個「復刻」的孩子
    這樣的親子關係,可以說幾乎每個家庭都有:父母不分場合的強制教育,孩子理解不了父母的用意。在《熱鍋上的家庭》一書就提到:「大人的力量不是靠厲聲嚴斥來表現的,是可以一種人性化和靈活的方式表達。」認為她不懂事,親子關係的矛盾就是從互不理解開始。一、不快樂的人來自充滿壓力的家庭。《熱鍋上的家庭》裡就有一個讓人頭痛欲裂的孩子。主人公布萊斯的大女兒克勞迪婭16歲正值青春期,與母親卡羅琳之間嚴重的矛盾衝突,導致克勞迪婭有了想要輕生的念頭。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你家庭經得起挑戰嗎
    《熱鍋上的家庭》:許多人因太早結婚而失去了那種從孤獨中淨化自我,及尋求更多自信的機會。他們只草草瞄了眼外在的世界,就十萬火急地抓住一個伴侶,借婚姻逃離孤獨。他們並不清楚,這麼快從一個家庭逃到另一個家庭,很容易將他們在原生家庭中遭受的挫折也轉移到新的婚姻裡。
  • 《熱鍋上的家庭》:你病得很好,多保持一陣
    而你拿在手裡的這本《熱鍋上的家庭》,是他最負盛名的精神遺產。——李松蔚我們經常把心理問題歸咎於個人、創傷和原生家庭,試圖站在個人的角度突破創傷性經歷和童年問題。1978年,《熱鍋上的家庭》破天荒地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心理學理念:存在於個人身上的心理問題,需要全家人一起接受「治療」;一個人無法突破的原生家庭困擾,全家人一起或許就可以解決。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成於斯,毀於斯
    「熱鍋上的家庭」這個書名實在有趣,當看到這個書名時我們基本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熱鍋上的螞蟻」,我們知道「熱鍋上的螞蟻」是用於形容人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我想這也是將本書命名為「熱鍋上的家庭」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生病」了的家庭,又何嘗不會讓人著急呢?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成於斯,毀於斯
    「熱鍋上的家庭」這個書名實在有趣,當看到這個書名時我們基本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熱鍋上的螞蟻」,我們知道「熱鍋上的螞蟻」是用於形容人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我想這也是將本書命名為「熱鍋上的家庭」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生病」了的家庭,又何嘗不會讓人著急呢?
  • 有多少家庭,像生活在熱鍋上的螞蟻|家庭治療經典案例(上)
    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家庭出現了劇烈的矛盾,你會怎麼辦?爸爸跟兒子打起來了、丈夫跟妻子大吵了一架鄰居都聽得見、女兒隨意跟男人早戀來報復爸媽、婆婆跟媳婦撕破臉……諸如此類的家庭矛盾,是不是經常聽說?家庭治療是心理學的一個技術流派,它主張把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當成一個系統,放在一起,這是一個利用家庭治療解決劇烈的家庭矛盾,最終回歸和諧、美滿家庭的真實案例。這個案例引用自近期熱銷的書籍,《熱鍋上的家庭》。
  • 《熱鍋上的家庭》化解家庭危機你本不該是一座孤島
    以往,我們很多人都會像小慧一樣,把心理問題歸咎於個人、創傷和原生家庭,試圖站在個人的角度突破創傷性經歷和童年問題。《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告訴我們,家庭就像一個小宇宙,自有一股強大的力量。當心理問題、家庭問題出現時,一個人不應該孤軍奮戰,而是要和每一位家人一起解決問題。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治療的關鍵是有難同當,而不再孤軍奮戰
    家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近年來屢屢搬上螢屏,愛情、親情,家庭、婚姻,都是千古不變的永恆話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對於家庭問題的討論和探究也在逐步深入。而有幸讀到一本叫做《熱鍋上的家庭》的書,這本書說來是亦舊亦新,舊在已經出版40周年,我讀到的是2020年北京聯合出版社的第二版。
  • 《熱鍋上的家庭》不想再為原生家庭而痛苦,那你就得明白這個道理
    文/七洲天家,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通道。但孝道讓我們只看到前者,而否認後者但存在。——福沃德原生家庭,大概是我們出生以來就無法拒絕的存在。遇到一個好的家庭,是幸福的,但若是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成長,我們健康的心靈也會受到傷害。
  • 《熱鍋上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從來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想起最近收到的一本關於原生家庭的書《熱鍋上的家庭》,一開始以為是那種厚重的枯燥無味的讓人無法一口氣讀完的心理學書籍。結果認真一看才發現作者用輕鬆的筆觸,向我們講述了布萊斯一家人的家庭治療過程,讓我們從中悟到一些關於原生家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