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書法碑帖:張芝《二月八日帖》釋文+高清

2020-11-24 契茶書舍

簡介

張芝生平及書法成就(此處從略)詳見「契茶書舍」《書法碑帖大全》第一章第8節: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二月八日帖》選自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觀帖》,相傳,或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

張芝

《二月八日帖》以相對平穩筆調開始,漸行漸活,繼以跳蕩連筆,字形逐漸放開,之後稍作收斂,結尾乾淨利落。此帖結字十分靈活,字形大小、疏密、正欹、扁狹等隨手拈來,毫無造作。取勢絕不平正,而又能互相照應,牽一髮而動全身,落一子而定全局。相較《冠軍貼》而言,《二月八日帖》縈繞筆畫較少,獨立點畫較多,特別是點法的運用較為頻繁,顯得比較清爽。

釋文

二月八日。復得鄱陽等。多時不耳。為慰如何。平安等人當與行。不足不過彼與消息。

翻墨本

《二月八日帖》翻墨本

拓本

《二月八日帖》拓本

相關焦點

  • 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
    簡介 張芝,字伯英,今甘肅酒泉人,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聖」、「草書之祖」,與鍾繇、王羲之、王獻之並稱「書中四賢」,與皇象、鍾繇、索靖,時號「書聖」,而張為諸賢之首。
  • 草書大家張芝:傳世五帖書法高清欣賞,中國書法藝術的第一座高峰
    2020-11-21 10:45:40 來源: 浪裡的大淘金 舉報   張芝
  • 張芝 我國最早的一個今草大師的書法,你可見過?
    張芝書法《冠軍帖》(《知汝帖》) 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選自《大觀帖》(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不得極蹤。可恨吾病來,不辨行動,潛不可耳。張芝書法《終年帖》 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 選自《大觀帖》(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釋文:終年纏此,當治何理耶?且方有諸分張,不知比去復得一會。不講意不意,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
  • 書聖王羲之:回望近1600年來的所有書法家,為何獨服張芝?(上篇)
    《今欲歸帖》高清原跡圖片,釋文曰:今欲歸,復何適報之。《二月八日帖》(圖左)其釋文曰:二月八日。《冠軍帖》高清拓本局部①張芝、張昶兩兄弟,從小喜念書,極好翰墨,對窗外之事也沒什麼興趣,和張猛喜武藝軍事不同的是,他倆只要有書看有翰墨可與就是「晴天」。
  • 張芝書法欣賞
    趙壹以為,草書只可博學餘暇,遊手於斯,如果只練草書,則近於矜伎,「善既不達於政,而拙無損於治」,非聖人之業,是「背經而趨俗,此非所以弘道興世也」。庾翼在給王羲之的信中就說到,「吾昔有伯英章草八紙,過江顛沛,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到唐朝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真跡。唐太宗《晉書·王羲之傳贊》有曰:「伯英臨池之妙,無復餘蹤。」
  • 寸紙不遺之草聖張芝,為中國書法的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與生機
    到了東漢時期,張芝的出現,促進了章草的發展。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間資料,並跟隨當時有名的書法家杜操(杜度)與崔璦學習草書的藝術精華,再加上其獨特的創新,從而創新出了一筆書式的大草。相對於章草而言,張芝的草書更代表著無拘無束的書法藝術,充分釋放了書法家的藝術個性。張芝出身顯赫世家,但勤奮好學,尤其對書法特別鍾愛。他不追求功名利祿,只是全心全意研究書法。
  • 草聖張芝的傳世書法,都在這了!
    冠軍帖 今欲歸帖 二月八日帖
  • 若欲書藝有進,當讀經典碑帖—俞豐編著《經典碑帖釋文譯註》讀後
    作為書法初學者之一的本人,也常常有此煩惱。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俞豐編著的《經典碑帖釋文譯註》,如獲至寶。一、《經典碑帖釋文譯註》所收碑帖多、範圍廣《經典碑帖釋文譯註》以秦代為上限,以元末為下限,所收的碑帖有100種,書體涉及篆、隸、行、楷、草五種字體,基本可以涵蓋書法初學者所選的範圍。
  • 書法人物 張芝
    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張芝創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 經典碑帖:張芝《終年帖》
    《終年帖》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張芝《終年帖》張芝是中國書法史上名冠古今的藝術巨匠,也是有史料記載最早的書法家之一。他自幼年起就刻苦鑽研,從當時傳統的書法字體練起,由淺人深,掌握了隸、篆、章草等多種書體的書寫方法,在師承前人的基礎上,敢於超越前人,變「章草」為「今草」,創造了中國書法史上獨特的書法形體,被世人推崇為「 草聖」。
  • 邪天書法作品——張芝《秋涼平善帖》
    源遠流長 草書鼻祖——張芝張芝,字伯英,生年不詳。大約死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漢族,敦煌郡源泉縣(今屬甘肅酒泉市瓜州縣)人。張芝是東漢著名書法家,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張芝,出身於官宦家庭,他的爺爺張享他曾任過漢陽(今天水)太守。他的父親張奐更是聲名顯赫,年少時就有志氣,常說:「大丈夫處世,應當為國立功邊疆」。張奐屢立功勳做過護匈奴中郎將、度遼將軍等職,後來官至涼州三明之一的大司農。
  • 經典碑帖:張芝草書《冠軍帖》
    《冠軍帖》相傳為張芝所作,也有人稱為張旭、懷素、王羲之、王獻之等作,未有定論。刻本刊於北宋《淳化閣帖》。《冠軍帖》是一封問友情訴離恨的信札。此作用筆淋漓酣暢,使轉法度嚴謹,表現了書家良好的控筆能力。點畫起止分明,收放有度。
  • 練書法,咱把河水寫幹,草聖張芝優秀
    張芝哎呀,小夥子這麼喜歡書法,越看越喜歡!屢次徵召他出來做官,都遭到了張芝的嚴辭拒絕,啊,不去,我不是那種人! 張芝啊他就繼續潛心研究書法,尤好草書,他爸爸心裡一想,你小子這麼喜歡書法,得支持一下,叫人鍛造石桌、石凳、一套工具搞到河邊,指著這條河說,啥時候把這條河寫幹,啥時候回家!我去,坑兒子呢!比我爸還狠,我爸只是把水龍頭打開,要我寫.......好吧,都是親爹!
  • 漢·著名書法家張芝《冠軍帖》精品草書書法做欣賞收藏
    【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不得極蹤。可恨吾病來,不辨行動,潛不可耳。終年纏此,當治何理耶?且方有諸分張,不知比去復得一會。不講意不意,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所遊悉,誰同過還復,共集散耳。
  • 藝術傳承|「草聖」張芝《冠軍貼》高清臨本
    張芝擅長章草,有「草聖」之稱,與鍾繇,王羲之,王獻之並稱「書中四賢」,簡稱鍾張羲獻。其書法無墨跡傳世,僅《淳化閣帖》中收錄有刻本。《冠軍帖》傳為張芝之作,是其突出的代表作品。歷盡1800餘年世事變遷,原跡已不復存在,今天所能見到的各種複本也均非原拓,頗為遺憾。張芝的草書影響了中國書法的發展。
  • 高清碑帖| 宋 張栻 《嚴陵帖》
    《嚴陵帖》,宋,張栻書,紙本,冊頁,1頁,縱33.3釐米,橫60釐米,行書,22行,157字。  《嚴陵帖》又稱《遊從帖》。釋文:  栻自來嚴陵,與令婿伯恭遊從。  此帖為《宋代法書冊》之一,內容為賀除官等事。《嚴陵帖》是張栻致韓元吉(無咎)的書信。文中說:「栻自來嚴陵,與令婿伯恭遊從」,「伯恭」即呂祖謙,呂氏的丈人正是韓元吉。《宋史》載,張栻於乾道七年官尚書吏部員外郎,後兼侍讀、左司員外郎,與此帖官銜正合。張栻在朝不滿一年,次年出知袁州,故此帖應為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正月所書,張栻時年40歲。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八-張芝
    他的父親張奐也非常支持他的書法學習,為了方便張芝兄弟練字,讓人專門在河邊打造石桌、石凳、墨池。張芝兄弟終日以帛為紙,坐在池邊練字,寫滿了就把布帛在池子裡清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池子裡的水都變黑了,後人稱之為張芝墨池。
  • 張芝草書代表作《冠軍帖》,線條輕盈靈動,但有人懷疑作者是他人
    斷和連的交替是張芝筆法的一個要點,合適則連起,不合適則斷開,隨意所至,表現了書家良好的控筆能力。結字時有巧思,字勢奇崛,氣勢縱橫,振人心神。【釋文】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不得極蹤。可恨吾病來,不辨行動,潛處耳。
  • 張芝草書代表作《冠軍帖》,線條輕盈靈動,但有人懷疑作者是他人
    《文字志》雲:「(張芝) 尤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臨池學書,水為之黑。下筆則為楷則,號匆匆不暇草書,為世所寶,寸紙不遺,韋仲將謂之『草聖』也」。其書法學崔瑗、杜度,變其法度,省減章草的點畫波磔,創立「今草」,《冠軍帖》為其草書代表作。
  • 一起探究草聖張芝的《冠軍帖》的奧妙之處
    刻本,草書,凡六行,三十二字,刊於宋《淳化閣帖》。草聖張芝,《冠軍帖》可稱為草書的「冠軍」。劉熙載曰:「文得元氣便厚」,展開《冠軍帖》,不管是初讀,還是再讀,或者熟讀,勃然便覺氣象雄渾、氣勢縱橫、氣血圓潤、元氣淋漓,終至拍案稱奇叫絶,正所謂「雲龍霧豹,出沒隠見,變化無方」。草書易得浮麗,而不易得深厚;易得精巧,而不易得練達,易得飛動,而不易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