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評|讓政商關係親清與共

2020-12-18 人民資訊

近日,湖南省紀委監委印發《關於規範政商交往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意見》,督促黨政機關和公職人員認真履職,與企業正常交往,列出負面清單,釐清交往界線,為政商交往提供了一張「明白卡」。政商關係,多進一步「僭越」,退一步卻失責,只有明界限,守底線,才能共同營造「親清與共」的政商關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親」而不「清」,是官商勾結腐敗的直接誘因。「親」而不「清」,容易墜入貪腐的深淵;「清」而不「親」,也無法深入一線服務企業,如何做到「親清有度」,應成為每名黨員幹部與企業打交道的必修課。

「清」上加「親」,劃清政商關係「基準線」。十八大以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新型政商關係已逐步確立,有的人學會了有禮有節,也有的人變得畏首不前,不主動服務企業反而做了「甩手掌柜」,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做事,挫傷了企業的積極性。凡事過猶不及。近期,像湖南等省市出臺的一些關於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等,劃出了行有所止的界限,這是對黨員幹部的一種保護,也是鼓勵黨員幹部在規範清白交往的基礎上,主動靠前服務,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和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親」而又「清」,架起政商關係「防腐牆」。構築親清的新型政商關係,分寸把握是一門藝術,既要做到「親」有度,又要做好「清」有為。各級領導幹部在與企業家交往時,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規範權力運行,切實做到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為廣大黨員幹部作出示範、當好表率。紀檢監察機關也要靠前作為,用監督執紀問責利器,為廣大黨員幹部立規矩、明界限,督促他們牢記「甘蔗不能兩頭甜」的鐵律,明白「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的道理,自覺規範自身行為,劃清公私界限,為私慾貪心上把鎖,不踩「紅線」、不越「雷區」,有所為有所不為,營造和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作者:陸萍)

相關焦點

  • 博鰲論壇縱論"政商關係新常態" 網友:回歸在商言商
    新聞背景: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大幕開啟,有一個議題頗引人注目,即「政商關係新生態:君子之交相忘於江湖」。圍繞「如何理解政商關係新常態」,「在高壓反腐的常態下,政商關係將何去何從」,以及「為了與商人保持距離,有些官員變得懶政怠政,怎麼辦?」
  • 馬雲倡導新型政商關係:依法納稅就是最好的「行賄」
    2017綠公司年會今日舉行閉幕大會,綠公司年會發起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應邀做開場演講,他集中圍繞「新型政商關係」,談到了自己的看法。馬雲稱,綠公司創辦10年以來,今年增加了「新型政商關係」作為新議題,把打造新型政商關係作為企業家論壇話題去探討。這位綠公司年會發起人認為是時候了。
  • 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晉江實踐
    這其中一項重要的成果,就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重要論述。  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是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
  • 人民論壇網評 | 從新年賀詞中汲取奮進力量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抗擊疫情帶給我們的經驗啟示與精神力量,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自覺擔當,也極大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揭示真諦:「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過去的這一年,我們與疫情作戰的同時不忘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什麼樣的政商關係才算既「親」又「清」
    原標題:什麼樣的政商關係才算既「親」又「清」   【摘要】「親」和「清」,實際上指出了政商關係的兩個層面,即倫理層面和法律制度層面,這是構成這一關係的兩個基本層面。「親」用管理學的語言來說,指的是態度問題。在中國式的語境中,「親」帶有一些倫理的意味。「清」在官僚制文化中指的是遵紀守法。
  • 政商關係親清才能行穩致遠
    千百年來,政商如何相處一定程度上影響民族興亡、國運盛衰。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政商關係不僅關涉營商環境,而且反映黨風、政風和社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從黨政幹部角度上來說,「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企業遇到困難時,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 2018年中國政商關係回顧:大事與大勢
    這是我們連續第四年在全國「兩會」結束之後總結上一年度政商關係的大事與大勢。單個年份裡,我們看到的是一件件「大事」;而把時間連起來,我們看到的是這些「事件」匯總之後反映的「大勢」。我們發現,過去四年來,政商關係「穩中有變」。「連續」是第一個關鍵詞。
  • 【光明網特稿】新型政商關係要求領導幹部有四種意識
    其中,在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上,習近平用「親」「清」兩字闡明新型政商關係。他指出,對領導幹部而言,「親」就是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清」就是清白純潔,不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來說,就是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接下來,我們著眼於領導幹部這一主體,來把握新型政商關係的深刻內涵。
  • 把藍圖變現實亟待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原標題:把藍圖變現實亟待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編 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中,以「親」「清」二字界定新型政商關係,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商關係提供了指導原則,指明了前進方向。
  • 發言人用英文解釋政商關係是兩會「好聲音」
    昨天下午三點,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在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目前政商關係情況怎麼樣?對於「親」「清」政商關係,政協發言人王國慶表示,這兩個字中文發音不好發,英文翻譯還是很清楚,即close、cleaning。
  • 王國慶:全國政協會鍥而不捨地助力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中國網北京3月2日訊(記者 王靜 李培剛 胡俊)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自此拉開2017全國兩會序幕。下午3點,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將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研討會上的發言
    首先感謝研討會的主辦方和組織者給我參加會議的邀請,使我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交流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政商關係。下面我以一個民營企業負責人的身份向大家匯報匯報我自己對政商關係的理解和如何正確處理的思考。  一、對「親」、「清」的理解和認識  民無商不活,國無商不興。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商。自然,官商交往也就必不可少。
  • 泰興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優化營商環境,首先要釐清政商交往定位,規範政商交往行為。年初,泰興專門就此推出政商交往「正面、負面清單」,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讓企業安心發展、幹部安心幹事。據了解,「正面、負面清單」分別從黨政機關和民營企業的角度,進一步嚴明紀律,分別列出十條「可為」「不可為」。
  • 政商關係如何「親」上加「清」?河南出臺意見,明確政商交往正負面...
    如何打造「親」上加「清」的政商關係?《意見》列出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政商交往負面清單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政商交往中,應當自覺遵守黨規黨紀、法律法規,堅決防止權錢交易、商業賄賂等問題損害政商關係和營商環境,嚴格做到「九不得」。不得向企業亂伸手,在行政管理中濫用自由裁量權,對企業亂檢查、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加重企業負擔。
  • 「親清」融合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今年以來,平頂山市石龍區統戰部、工商聯立足部門職能,不斷創新思路,積極打造「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領非公經濟人士堅定信心,奮勇前行。    構建新型政商關係,需要強化自身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 政商關係親又清丨春黎的「春天」
    相關推薦  ·政商關係親又清丨趙博士的朋友圈  ·政商關係親又清丨企業給力的「娘家人」  ·政商關係親又清丨一家企業和N個「服務員」
  • 溫州創辦親清政商學堂 打造新型政商關係標杆城市
    作為溫州市委市政府助企惠企的一件實事,創辦親清政商學堂旨在打造幹部和企業家共同學習、增進互信、同步成長的綜合平臺,讓溫州成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標杆城市、示範高地。  同時,作為促進政商相互理解的重要平臺,親清政商學堂將引入國際理解教育理念,設置理解教育模塊,通過機關幹部到企業學習、企業家到機關單位掛職等方式,讓幹部設身處地為企業考慮,讓企業切身感受機關情況,推動雙方相互尊重、更加包容。
  • 中紀委網站:純潔政商關係 企業家要守君子之道
    「過去不少企業走入誤區,靠經營政商關係而獲利,心思沒有花在經營產品和市場上。」「真正實幹的企業家都對腐敗深惡痛絕。」……近日,在河南省紀委與省工商業聯合會進行的專題調研中,民營企業家們在為當前反腐敗工作點讚的同時,也談到了企業家要在政商關係新生態中扮演積極健康的角色,恪守「君子之道」。政商關係是反映時代風尚的「晴雨表」,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 多方合力實現政商融合共贏
    □ 申鄭 李金紅/文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來自不同領域的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如何通過多方合力,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實現政商真正的融合與共贏。
  • 高超群:政商關係是危險的聯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史學者  什麼樣的政商關係是恰當的?各種各樣的回答可謂汗牛充棟。不過,或許僅僅從理論上來回答這個問題是缺乏說服力的。因為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理論的欺騙」———許多理論上聽上去非常美好,在實踐中卻漏洞百出,或者是與設想相去甚遠。或許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特別是我們自己的歷史中得到一些切實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