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我省舉辦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

2020-12-18 每日甘肅

全省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在蘭州開班。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1月16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今天上午,由省委組織部主辦的全省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在蘭州開班,研討班為期6天。

此次研討班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部署要求,用好文化遺產、自然資源優勢,放大文旅產業綜合效益,提升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當天,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範鵬、北京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趙磊、蘭州城市學院教授盧嘉鑫分別以《甘肅文化資源與文旅強省建設》《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全省文旅產業發展現狀、主要問題及「十四五」時期基本思路》為題,作了專題輔導。

各市州、蘭州新區、各地分管宣傳文化的負責同志、省直單位和文旅企業有關負責人、全省大景區管委會負責人共100餘人參加研討班。

(圖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富海拍攝)

相關焦點

  • 甘肅舉辦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
    甘肅舉辦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 2020-11-18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文旅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開班
    近日,全省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在省黨員幹部教育基地正式開班。全省12個市州、蘭州新區、35個縣(市、區)分管宣傳、文化的負責同志,26家省直有關單位和省內文化旅遊企業處室負責同志,17個全省大景區管委會負責同志,省黨員教育中心、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共100人到場參加。
  • 甘肅開展文旅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
    中國網11月24日訊 11月21日,甘肅省文化和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結業式在省黨員幹部教育基地舉行。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田學功出席結業式並講話,省黨員教育中心副主任徐進出席結業式。
  • 文化和旅遊部舉辦「非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融合發展...
    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舉辦的線上「非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融合發展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開班,模里西斯、坦尚尼亞兩國文化和旅遊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共31人參加。
  • 文化和旅遊部舉辦「2020年非洲英語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發展...
    「2020年非洲英語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發展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開班,南非、肯亞兩國文化和旅遊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共44人參加。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黨委書記、一級巡視員滿宏衛,肯亞體育、文化和遺產部文化司副司長伊莉莎白·納素波,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王建華出席並致辭。
  • 我省舉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題培訓研討班
    我省舉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題培訓研討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脫貧攻堅收官舉措落地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做優做實和加強廉政建設從嚴從實,11月13日-15日,省委組織部、省扶貧辦聯合在新餘市舉辦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題培訓研討班
  • 如何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讀書報:文化遺產在中國非常的多,國家是沒有能力全部保護,所以目前實行分級管理,但是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在財力、物力、人力有限的情況下的時候,只能優先保護最重要的遺產,導致一些價值比較低的遺產得不到有效的保護,現在是已經慢慢的消失了。那您認為這個矛盾如何解決?
  • 中原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圓滿結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10月26日至29日,「中原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在鄭州成功舉辦。高研班由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協辦、鄭州文化館承辦。參加學員是從全省非遺和藝術領域的一百多位報名者中,經過層層篩選出來60餘名高層次人才。
  •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我省非我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保護和利用好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於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進「科學發展,和諧創業」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省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越來越大的衝擊。
  • 關於海南華僑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議
    該提案指出了我省涉僑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及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對增強我省相關部門的協作,共同做好海南僑務工作和文化事業有積極意義。   僑鄉僑文化融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海內外中華兒女於一體,僑鄉僑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價值、傳承發展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同時又自成體系、韻味獨特。
  • 甘肅舉行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
    大家知道,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來臨,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奉真先生,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女士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關情況和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博活動安排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央駐甘、香港駐甘、省市40多家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的到來。
  • 「動態」東營市舉辦黃河三角洲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研討班
    9月18日,正值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東營市第一期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研討班開班。東營市創辦黃河三角洲生態文明幹部學院,旨在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升生態文明治理能力,建設富有獨特魅力的黃河三角洲生態文明。
  • 西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論壇召開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   原標題:西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論壇召開  中國甘肅網7月1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呂晟君)「一帶一路」西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論壇日前召開
  • 非遺鮮聞丨我省三所高校教師參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高校...
    我省三所高校教師參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高校培訓班為推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在中國高校中的傳播推廣,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遺國際培訓中心在上海市共同舉辦了研培計劃師資交流活動暨《公約》培訓班,甘肅省文旅廳非遺處推薦蘭州交通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文理學院三所研培院校的老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 從媽祖文化到朱子文化 閩海峽文化旅遊凸顯魅力
    加快推進大武夷旅遊區建設,是福建省深度整合文化旅遊資源的一個信號。今年元宵節,「媽祖故鄉」莆田湄洲島港樓村,300多名島上民眾和臺灣同胞共同祈福兩岸共享平安;成功舉辦了八屆的馬尾、馬祖「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創下臺灣參訪遊客歷年之最,更彰顯了我省文化旅遊連接兩岸的重要作用。
  • 保護、傳承和發展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浙江省江山市舉辦「世界文化...
    自2017年起,我國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6月13日。我省現有世界自然遺產1處(江郎山),世界文化遺產3處(杭州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其中,江郎山也是江浙滬地區唯一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地。
  •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活動在青州市舉辦
    ,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州市人民政府承辦,濰坊市文化館、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青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協辦的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活動在青州市舉辦。,總結2020年非遺保護工作及十三五時期工作亮點,交流工作經驗,分析當前形勢,研究2021年非遺重點工作及十四五主要目標;學習借鑑兄弟省份及濰坊市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先進經驗,聽取專家輔導,進一步研究探索整體性保護路徑,持續推進全省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
  • 雲南佛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專題研討班舉辦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高燕) 「雲南佛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專題研討班」 12月17日在昆明圓通寺舉辦。繼續深入探索我省佛教中國化有效路徑,鼓勵各級宗教團體認真總結經驗,用佛教經典對教規教義做出通俗易懂、與時俱進的闡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佛教思想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大力開展學習培訓,提升教職人員綜合素質,為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提供人才支撐。
  • 福建南靖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張夢帆 攝中新網福建南靖6月13日電 (記者 張金川)6月13日為中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10點,在福建土樓(南靖)景區世遺懷遠樓前廣場,木偶、長嘴壺、客家山歌、公背婆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繼上演。期間,主辦方還舉辦世界文化遺產知識有獎問答、知識燈謎競猜活動和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現場。
  • 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位列世界第一
    5月3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辦的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兩項合計佔全球同類遺產總數的6.8%。此外,中國是33年來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共有世界遺產53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