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外匯網
原標題:疫情下樓市風雨飄搖?大洋彼岸的美國同行卻是「另一番光景」……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揪心,對房企來說,沒有銷售就沒有現金流,停工意味著交付、結算等一系列流程的推遲,倘若時間拖得很長,對諸多房企將是一個大考驗。
2月16日,恆大集團重磅宣布:將於2月18日啟動恆大歷史上力度最猛的一次樓盤優惠活動——全國在售樓盤75折售賣。
巨大的折扣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國內樓市目前面臨的「凌冽寒風」!
不過,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疫情影響下了的房地產市場如今卻是「另一番光景」。
據外媒報導,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的傳播,經濟學家正在削減對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的樂觀預期。但是,在焦慮之中,美國有個亮點可能免受病毒影響——那就是該國的房地產市場。
分析人士說,房產市場不僅本質上是本土市場,異常廉價的借貸成本、多年被壓抑的需求,以及總是能有效生產入門級房地產的住宅建築產業,也為其提供支撐。
住房經紀公司Redfin(RDFN-US) CEO Glenn Kelman表示,年復一年,在經歷過希臘債務危機之後,我曾認為購屋者可能會受到此類(疫情)新聞的驚嚇,但他們並未去理會。在過去幾年中,所有預測利率走高並擔憂衰退的人全都押錯了寶。
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到底有多猛烈?
Kelman在該公司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中說,競購房產已進入白熱化。焦慮的買家越來越早推動「春天銷售季」。
本周的一些樓市數據也反映了這一點——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新宅開工保持強勁,建築許可升至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因抵押貸款利率持低和勞動力市場強勁,繼續推動購房需求。
儘管新建住宅開工下滑3.6%,折合年率降至157萬套,仍是第二快的擴張速度,且優於預估中值。而前一個月上修為163萬套。建築許可增長9.2%,至155萬套,是2007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
彭博社指出,儘管1月建設速度放緩,但數據表明在商業投資疲軟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仍然是一個亮點。結合不斷增加的建築許可,當前和計劃中的開工項目應有助於減輕住房供應壓力。溫和天氣可能對12月和1月數據產生了一定影響,較高的氣溫支撐了通常施工放緩的幾個月的建築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還將在周五發布1月成屋銷售數據,二手房約佔整體房市的90%。
Kelman並不是唯一一位預期今年美國住房市場大有可為的觀察家。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說,該產業將是整個美國經濟的推力來源。
他認為,住房產業的基本在於融資成本。他說,如果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維持在4%以下,市場應該會非常穩定。如果利率低至3.5%,增長將非常驚人。但若超過4%,市場動能將消失。Zandi說,10年期美債收益率近一周維持在1.60%,這是房貸市場的最佳水平。
Kelman則指出,與其他外來事件可能暫時使市場感到意外並控制收益率一樣,新冠肺炎的爆發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也就是降低借貸成本。
Zandi表示,「新冠疫情反諷地提振了住房市場。」他說,隨著全球投資人湧入美國,利率一直在降低;而這並未損害我們的經濟,讓我們失去工作。他也強調,目前要談疫情的實質影響還為時過早,但正如Kelman所說,房市不會損失一毛錢:「遠處有烏雲嗎?並沒有。但是會下雨嗎?遲早會的。」
就目前而言,美國人對金融市場的焦慮情緒可說是幾乎蹤影全無。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超出預期,達到近15年高點,但只有7%的受訪者提到新冠病毒。
就像Kelman所說的,購房的決定目前對宏觀經濟最敏感。美國人可以延後購買服裝或不去餐館用餐,但是一旦買房,就是30年的承諾;因此他們仍然到處看房。
建築商也可能最終會開始為經濟成長做出實質貢獻:Zandi認為這可能是10年來第一次分析師低估了住宅建設的步伐,而非高估。他指出,雖然花了一點時間,但建築商終於想出了如何在較低的屋價上降低營建成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