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卓然
2020年12月10日,上海正式對外發布了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未來5年,上海將如何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規劃建議》明確指出,上海將堅持以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為引領,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率先開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促進各類要素資源高效流動、高效配置、高效增值,在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中服務引領全國改革開放。
在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方面,上海將支持浦東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創造經驗,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領域形成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
2020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一業一證」改革試點,自此,市場主體進入特定行業涉及的多張許可證將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
此次《規劃建議》中,也再次明確,上海將加強浦東改革系統集成,探索開展綜合性改革試點,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深化系統性改革,進一步打響「一業一證」品牌,率先建立行業綜合許可和綜合監管制度,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同時,上海將深入推進浦東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的試驗田作用,先行先試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實施更大程度壓力測試,率先實行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進政策,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不僅如此,上海還將在浦東加快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融資服務,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推動離岸轉手買賣先行示範區建設,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率先構建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的智慧治理體系,加快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從均衡化向優質化提升,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
為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規劃建議》明確,未來5年,上海將在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推進國有資本向重點產業、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進一步盤活國有資產存量,進一步加大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產業領域的退出力度,對於充分競爭領域國家出資企業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出資企業,探索多元化的國有持股形式,積極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機制,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的創新水平。
在支持民營經濟方面,上海將培育更多千億級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弘揚企業家精神,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加大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保護力度,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湧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上海還將健全高標準投資促進體系,加強外商投資服務和合法權益保護,打造新時代外商投資首選地和高質量外資集聚地。
一流的經濟新體制離不開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為了繼續優化上海的營商環境,《規劃建議》明確,上海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一業一證」改革試點,推動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推動經濟社會管理權向各區和基層放權賦能。
同時,以市場主體獲得感為評價標準,上海將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完善和健全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信用體系,做好智慧財產權地方綜合立法,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打造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地,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此外,上海還將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引導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靈活。
為了加快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格局,《規劃建議》明確,上海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優進和優出並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並重,吸引集聚高能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型機構,支持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加快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和民營企業總部。
在建設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方面,上海將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在投資、貿易、資金、運輸、人員創業和數據跨境流動等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探索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進一步完善涉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
此外,上海將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加強國際產能合作;進一步打響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浦江創新論壇、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陸家嘴論壇、世界城市日論壇、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等品牌,搭建更多開放合作交流平臺,積極傳遞中國聲音和中國主張,更好地服務引領全球經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