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精準扶貧」湘西故事 刻寫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蹟

2021-01-10 騰訊網

新湖南客戶端1月8日訊(黃愛民)一對身穿民族服裝的年輕男女手持稻穗站在高高的谷堆旁,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石嵌畫廊中的其中一幅作品。

《收穫喜悅》石嵌畫主題作品。

12月30日,由湖南恆石文化有限公司和花垣縣委宣傳部聯合監製建設的「錦繡花垣 • 一路韶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石嵌畫主題長廊正式落成,為十八洞村增添了一張嶄新的文化名片。

刻畫時代主旋律 讓扶貧故事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花垣縣委、縣人民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目前,花垣縣已順利摘掉貧困縣「帽子」,全縣142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0606人已全部脫貧退出,其中十八洞村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傳統村落」、「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鄉村旅遊示範村」和「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等榮譽稱號。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戰決勝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石嵌畫廊就是為弘揚這一時代主旋律而誕生。

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石嵌畫廊包含十八幅作品,其中《美麗鄉村巨變系列》6幅、《精準扶貧的足跡系列》5幅、《花垣特色元素系列》5幅、《未來展望》1幅、《精準扶貧「十六字」方針》1幅,分別展示十八洞村精準扶貧前後的山鄉歷史與美麗蛻變、花垣縣整體精準扶貧的成果、花垣獨特的非遺手工製作場景及苗繡作品、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古今風貌及人文印記、花垣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全新面貌及遠景象徵、花垣標誌性特色產業、精準扶貧先進人物代表等內容。它以石嵌畫這種全新的藝術載體,呈現花垣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首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要思想以來,花垣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果,尤其是十八洞村從深度貧困苗鄉到小康示範村寨的山鄉巨變,為世界減貧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錦繡花垣 • 一路韶華」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石嵌畫主題長廊。

創新鄉村旅遊項目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近年來,隨著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十八洞村實現了從偏僻落後的苗寨到遠近聞名的精準脫貧樣板村的美麗蛻變,交上了一份「精準扶貧」的精彩答卷:2017年,十八洞村獲評國家AAA級景區,並成功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1668元增加到14468元,村集體收入126.4萬元,千年苗寨面貌一新。

「此畫廊必將成為十八洞村又一個引人駐足學習參觀、令人讚不絕口的重要之地,必將成為我縣展現脫貧攻堅成效的重要陣地和講好花垣脫貧故事的有效載體,必將成為傳揚我黨執政為民、心繫群眾的不朽豐碑。」在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石嵌畫主題長廊落成儀式上花垣縣委副書記彭學康指出畫廊將在十八洞村和花垣縣文化建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十八洞村的故事》主題石嵌畫。

石嵌畫,顧名思義為石材鑲嵌藝術畫,精選世界各地高密度天然石材為「筆墨」,切片、打磨、拋光後,通過石嵌畫匠人歷經數十道工藝精心創作而成。據悉,以石嵌畫廊的形式講述十八洞村的「精準脫貧」故事,這在全國尚屬首創。

「一石一畫一故事,這些極具共情性、有新意、有感染力的石嵌畫作品,為遊客獻上了精彩的藝術盛宴,同時在潤物無聲中傳遞著直抵人心的力量。」湖南恆石文化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故事因人而生動,石嵌畫廊中的作品都是用小人物展現大主題,小故事呈現大變遷,從鄉村小事和地方文化切入,多角度、多側面講述扶貧故事,展現脫貧成果,故事來源於現實、根植於生活,用觸手可及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讓扶貧故事極具感染力,引發情感共鳴,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講解員正在解說石嵌畫作描繪的故事。

恆如磐石,歷久彌新。「精準扶貧」石嵌畫廊藝術作品將永久鑲嵌在十八洞村村委會前坪,生動鮮活的藝術呈現,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以獨具藝術價值和人文內涵為美麗鄉村增彩添色,勢必成為十八洞村鄉村旅遊的又一網紅打卡點,為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帶來了新的活力。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創造人類減貧史上「中國奇蹟」 貢獻...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將繼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 《從十八洞出發》:精準扶貧的壯闊畫卷
    12月26日晚,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第一期《首倡之聲》,在湖南衛視首播。湖南扶貧故事再次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湖南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蹺起大拇指,連連稱讚。
  • 書寫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中國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這是消除貧困的歷史上最大的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上下一心、苦幹實幹,脫貧攻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 湘西十八洞:「精準扶貧」從這裡走向世界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重要指示。這一刻起,「精準扶貧」從湘西十八洞村走向全國,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將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 「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 總編輯湘西行全媒體採風活動...
    10月28日,「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全媒體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吉首舉行。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長張建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委書記葉紅專出席並講話。省報業協會會長趙寶泉致辭。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塗碧波主持儀式。
  • 見證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國際論壇)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脫貧攻堅是了不起的創舉,一個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將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老中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一直以來,中國真心誠意地支持寮國經濟社會發展。我對中國的減貧行動非常關注。
  • 「首倡地」的答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準扶貧」生動實踐
    「首倡地」的答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準扶貧」生動實踐(盛夏時節,花垣縣十八洞村千畝獼猴桃基地生機盎然。 陳敏捷 攝)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鄒繼紅 金中基 鄧晶璡 黃婷婷 彭業忠中國的脫貧故事,註定會在2013年,寫下深情而濃重的一筆。
  • 「首倡地」的答卷——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準扶貧」生...
    原標題:「首倡地」的答卷 中國的脫貧故事,註定會在2013年,寫下深情而濃重的一筆。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湖南調研,一下飛機就直奔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 在這裡,總書記與大家拉家常、話發展,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重要論述。
  •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全國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畫上句號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負擔減了,收入多了,這日子真舒坦!」如今,張憲花在小區做保潔,丈夫管倉庫,買菜、看病不用出小區,一家人過上了小康生活。  中國大地,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匯成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十三五」期間,全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投入更給力,措施更精準。
  • 習近平向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致賀信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於11月1日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全文如下:  值此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開幕之際,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席論壇的國際組織、金融機構、智庫代表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歡迎!
  • 《中國民族報》整版報導湘西文化扶貧
    《中國民族報》2020年12月11日第04版電子報 文化扶貧的湘西實踐 中國民族報記者 周芳 地處武陵山脈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風光瑰麗獨特,文化多彩絢麗,這裡是文化資源富集地,也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和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 《人間正是豔陽天: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新書研討會在京舉行
    他覺得《人間正是豔陽天》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基層扶貧工作者的酸甜苦辣,為精準扶貧研究提供了寶貴的鮮活素材。如今的十八洞村,正以前所未有的嶄新風貌,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為村級精準脫貧的人類範本。「我們到十八洞去調研,確實感覺到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最大的變化就是人的精神面貌的變化。」對此,南方出版傳媒副總經理應中偉也深有感觸。
  • 精準扶貧看湘西·變強丨山對山 巖對巖 第一書記扶貧路
    2018年,國網湘西供電公司員工、全國勞動模範張國強主動申請放棄縣城相對優越的工作環境,來到新龍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說普通,其實也不普通,長期踏實工作帶給張國強許多榮譽光環,他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學雷鋒標兵、國家電網公司「為民務實清廉先進典型」「最美國網人」,國網湘西供電公司甚至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國強」共產黨員服務隊。
  • 鏡頭聚焦脫貧故事,《一個都不能少》等20餘部電視劇忠實記錄脫貧路...
    《湘西紀事》虛構了一個邊城縣,以土家族苗族群眾的脫貧經歷詮釋精準扶貧戰略思想。主創不僅從「精準扶貧」理念的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汲取靈感,還把湖南全省的實踐融匯其中。劇裡主角有個隱藏的前傳,其父也曾是名扶貧幹部,不幸在修隧道時意外犧牲。對他來說,扶貧工作是繼承未竟的父志,更是在新時代黨的領導下走通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新路。  貴州黔北地區,一個楓香鎮,十裡不同天。
  • 瞭望| 戰勝貧困的中國奇蹟
    中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蹟」中國貧困發生率從1981年末的88.3%下降至2013年末的1.85%,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在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近8年的脫貧攻堅成績單,令世界刮目相看,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蹟」。
  • 瞭望|戰勝貧困的中國奇蹟
    中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蹟」共建「一帶一路」預計將幫助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將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中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足以載入中國生產力發展史,乃至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發展史
  • 首倡之地擔起首倡之責:湖南湘西交出「精準扶貧」合格答卷
    7年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按照中央決策和湖南省委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來抓,積極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精準扶貧好路子,取得了脫貧攻堅的決定性勝利。首倡之地行首倡之為湘西州是「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的首倡之地。
  • 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深挖「精準扶貧」背後的人性意識...
    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深挖「精準扶貧」背後的人性意識—— 拭去貧窮看美麗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10月15日晚,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創排的大型現代花鼓戲《桃花煙雨》在湖南戲曲演出中心上演。
  • 破譯中國減貧奇蹟的制度密碼 「中國的脫貧智慧」網絡主題活動啟動
    來源標題:破譯中國減貧奇蹟的制度密碼 「中國的脫貧智慧」網絡主題活動啟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 《中國扶貧故事》 講述一場還在進行的鬥爭
    給你講一講,中國的扶貧故事  ◇貧困是人類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它映射的是生存力的低下。我國曾經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但在短短40年裡,我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7.4億。  ◇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咱們偉大祖國的扶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