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不惜懸賞百萬元,破解「紅崖天書」,500年來尚無人成功破譯

2020-12-15 小奔互聯

引言

紅崖山在州西北八十令,懸崖絕壑,壁立萬仞,惟東面可登。頂上有韭、薤、桃、李蔬果,但可取食,欲持歸則迷失其道。——《貴州圖經》

地大物博,文脈悠長,這是中國作為文化古國為世界所驚羨之處。單論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我們也有兩千餘年。悠久的歷史積澱下,我們積累了燦若星漢的文化成果。我們有著各具風騷的地域文化圈。僅以東周為例,便有齊魯文化圈、秦文化圈、楚文化圈等風格各異的文化圈。若放眼整個文明發展的進程,更是龐雜而輝煌,難以細數。而「紅崖文化」是這厚重文化土壤中的一朵奇葩。面對古樸神秘的「紅崖石刻」,貴州不惜懸賞百萬元,徵求各方有識之士,以破解「紅崖天書」,但500年來尚無人成功破譯。

遊士賦詩天書現世

紅崖天書位於貴州關嶺縣境內的紅崖山上。天書刻於深山,本無人知曉。但常言道無巧不成書,明朝嘉靖年間,邵元善在遊山玩水之際發現了紅崖天書,有感於其古拙磅礴的氣象,寫下《紅崖詩》。

紅崖天書的現世充滿了歷史的巧合。邵元善本就是貴州人,紅崖天書就在他的故鄉,這就拉近了他與天書的距離,為他發現紅崖天書提供了客觀上的便利;而且邵元善並非泛泛之輩,他是嘉靖二十二年的舉人,在官場頗有政績,所往來者多當時名仕,而他本人又以工於辭賦見聞於世。以他的人脈和名望,他寫的《紅崖詩》自然有人傳閱鑑賞。

這麼一來,詩中所提到的「紅崖天書」自然而然為人所知,乃至逐漸在文人名仕中引起熱潮,逐漸發展為「紅崖文化」這一文化現象。「紅崖天書」的現世,邵元善功不可沒。但假如邵元善只是一介俗民,不識古蹟,縱使見到天書,也不會有《紅崖詩》傳世;假如他只是一浪蕩遊子,雖有才情,卻名不見經傳,縱有《紅崖詩》問世,也難引起轟動。可這種種巧合偏偏能湊到一起,促成「紅崖天書」的現世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背景龐雜身世迷離

「紅崖天書」雖然問世,但石刻背後的秘密卻無人破譯。學界爭論百餘年,至今莫衷一是。關於「紅崖天書」的身世,曾產生了以下幾種說法:

其一,有人認為紅崖天書是諸葛亮所為。這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天書所在地——貴州關嶺縣。關嶺縣因其境內的關索嶺得名。歷史上,關索是關羽的兒子,是關興的弟弟。蜀漢南徵時,當地人稱呼關興為關帥,而「帥」又與「率」相通。後來「率」又被訛傳為「索」。但這種說法又有牽強附會之嫌:既然「關帥」指的是關興,「索」又是「率」訛傳的結果,那關索嶺的得名與關興之弟有何牽連?

而且「率」字訛傳的說法並無嚴謹的依據,真實性有待商榷。另有一種說法,說是與諸葛亮七擒孟獲有關。公元225年,蜀軍南徵之時,諸葛亮曾在此地駐兵,而紅崖天書是諸葛亮與當地人結盟時留下的。並且紅巖山也被當地人稱作曬甲山,這一稱呼很顯然有著武侯南徵屯兵於此的歷史內涵。這種推測作為一種說法流傳至今。

其二,有人認為紅崖天書是殷高宗討伐鬼方時刻石記功的遺蹟。但根據記載,鬼方是西北方的部落,是銀周北部邊境的強敵。由此可見,殷高宗應該是北伐鬼方。既然是北伐,為什麼要在西南刻石記功?這種說法也不足以服眾。

叔侄爭帝,建文留書

有學者認為紅崖天書是建文帝討伐燕王朱棣的檄文詔書。這種說法相對比較有史料可尋。據明史記載,在朱棣起兵奪權,成功上位之後,建文帝不知所蹤。這就為後來的推測留出了空間。建文帝在親信護送下逃往貴州,隱匿深山,有心東山再起,所以寫下這篇「天書」,想要得到響應。

但又擔心被事情敗露,因此用這種常人難以辨認的文字寫下檄文。這一推測是林國恩歷時九年,多方考證得出,邏輯相對嚴密,論證相對嚴謹,具有一定的信服力。雖然如此,關於「紅崖天書」的說法,至今沒有達成共識。天書的圖文曾經流傳到日本,在日本學界引發震動,但日本專家也沒有據此得出統一的結論。

結語

中華文化浩瀚厚重,底蘊豐富。「紅崖石刻」好比黃河中的一粒沙子。貴州懸賞百萬以求破譯,可見其重視。但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掘仍然任重而道遠。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貴州懸賞百萬元,破解這一石碑:500年來尚無一人破譯
    紅崖天書明代以來不斷有學者對其考察研究,掀起一次又一次破譯熱潮,成為名噪中外獨具魅力的「紅崖文化」現象。自明朝弘治初年被發現以來,迄今500年來尚無一人能夠真正地破譯,有研究者認為,「紅崖天書」的神秘性完全不亞於古埃及的金字塔
  • 政府不惜懸賞百萬元,解這貴州「紅崖天書」:500年來無人能破譯
    貴州本地政府更是懸賞百萬元,破解石碑的奧秘。&34;位於貴州省安順市距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僅數十公裡的曬甲山半山。世人對其別稱有很多:&34;、&34;等,更是有著&34;的美稱。紅崖山與關索嶺相對,旁邊緊靠著滇黔公路,僅半公裡便可從公路走到紅崖山。關索嶺自古便是一塊神奇之地。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此地&34;,因而得名。關羽之子關興率部南徵,被當地人稱為關帥。
  • 政府不惜懸賞百萬元,解這貴州"紅崖天書":500年來無人能破譯
    但貴州的一處深山中,有一處名叫紅崖山的山壁,上面保留著赫紅色的神秘符號,非雕非鑿,卻能夠在千百年來的風雨侵蝕中,保留完整,色澤似新。都說&34;,但貴州的&34;不僅記載了信息,還困擾了人們數百年,吸引無數國內外史學家的重視。貴州本地政府更是懸賞百萬元,破解石碑的奧秘。
  • 幾十年前被懸賞百萬破解的貴州「紅崖天書」:背後或隱藏這些秘密
    它,曾將近600年無人能破解其中的奧秘;它,曾被人懸賞百萬徵集高手破解其秘密;……但可惜的是,直至今日,這處神秘的景觀依舊有著太多的謎團困擾著人們。它,就是"紅崖天書"。神秘的"紅崖天書"大約在明代初年,紅崖天書被人們發現。其實所謂的紅崖天書,是位於曬甲山一處巖面上的神秘符號,這些符號大約有20來個。
  • 貴州紅崖天書 懸賞百萬破譯
    數百年來被視為不解之謎的貴州關嶺「紅崖天書」,儘管屢有「新解」,但到目前仍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謎團仍在期待權威破譯。  「紅崖天書」位於著名的黃果樹瀑布附近。數百年來,在一面崖壁上留下一處鐵紅色顏料書寫的碑文,其字似篆非篆,也非甲骨文,當地百姓世代相傳為「天書」。
  • 貴州大山中發現神秘「紅崖天書」,政府懸賞百萬,但至今無人破解
    像倉頡書、夏禹書、紅崖天書、東巴文等等,這些神秘天書是祖先留給我們文化遺產,但是紅崖天書迄今都無人破解,即使當地政府懸賞百萬,都無濟於事。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紅崖天書的神秘之處。紅崖天書,深藏在貴州安順市關嶺縣境內的曬甲山上。根據當時縣誌記載,曬甲山即紅巖後一山也,崔巍百丈...俗傳武侯南徵曬甲於此。
  • 幾十年前曾懸賞百萬破解的貴州「紅崖天書」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
    所謂「紅崖天書」,位於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曬甲山上,距黃果樹大瀑布6公裡。在長約100米、高3米的土紅色的石壁上,有一塊高6米、寬10米的巖面,分布著20餘個非鐫非刻、非陰非陽、似隸非隸、似篆非篆、形若古文的圖畫符號,字跡紅豔似火,十分怪異。
  • 貴州曾懸賞百萬邀請專家破解「天書」,有人給出答案,卻沒拿到錢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關嶺布依族自治縣曾懸賞100萬人民幣徵集破譯"天書"內容,也激發了不少國內外學者積極性,他們共同來到當地,利用自己才華爭取這筆價值不菲的賞金。有一位從上海來的工程師林國恩給出的答案讓人信服,但他卻沒有拿到賞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幾十年前曾懸賞百萬破解的貴州「紅崖天書」,究竟隱藏什麼秘密?
    幾十年前曾懸賞百萬破解的貴州「紅崖天書」,究竟隱藏什麼秘密?紅崖天書是貴州一處山中石壁上寫的奇怪符號,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認識,各種猜測還在研究中。紅崖天書,原名「紅巖碑」,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約十五公裡曬甲山(傳說諸葛亮南徵在這裡曬鎧甲)的半山壁上,距離黃果樹瀑布也只有幾裡地。巖壁寬約百米,高三十餘米,山壁上有若干赭紅色的符號,像圖畫又像文字。雖然只有幾十個字,但到底說的是什麼,從明朝以來幾百年大家爭議紛紛。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寫的。
  • 紅崖天書被破譯
    紅崖天書的內容神秘莫測,最新解說認為它是建文帝「伐燕檄詔」,隱藏著一段歷史謎案,對此,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懸賞百萬,竟是口頭支票 最近《雲南日報》載文,稱「貴州有關方面已把對林國恩的獎賞提到了議事日程,也就是說,林國恩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那100萬元獎金的獲得者」。
  • 一部「紅崖天書」,600年無人能破解,政府懸賞百萬後真相大白
    而在貴州省黃果樹瀑布旁邊有個懸崖,自明代初年開始,上面就被刻了一些字,而字體是紅色,沒人能認識,大的有人那麼大,小的卻非常小,而且排列混亂,根本不成字形,可能比甲骨文還要難懂,所以被譽為「紅崖天書」。天書的意思那就是人看不懂,只有神仙才能懂了。因此,紅崖天書誕生之後600年無人能夠破解其真正的意思,但是政府貼出百萬懸賞後,真相立刻就出來的。
  • 紅崖天書:困擾世界數百年,貴州當地懸賞100萬,至今無人破解!
    深藏在貴州腹地,了解它的人並不是非常多,可它怪異的形狀,還是引發了很多學者的探討,它也被稱為紅崖天書。在崖壁上這些圖畫都是紅色,這麼多年都沒有人能破譯出來,就好像是真的天書一樣。當然,紅崖天書和他們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天書真正的出現時間,經過考證是成型於明初期,千百年來流傳下來,有無數人都想要破解天書的意思,可至今都沒有人能搞明白,天書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崖壁上的怪異文字總共有數十個,文字的排列無序,結構怪異,說是文字的話,也有不同的說法。
  • 曾懸賞百萬破解的貴州「紅崖天書」,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
    我國貴州省黃果樹瀑布附近,有處神秘景觀,一座山崖巖壁之上,刻滿了看起來亂七八糟、毫無章法的紅色碑文,人們稱之為'紅崖天書。無人知曉這上面的碑文究竟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到底何時出現的,所以竟有人懸賞百萬來破解這紅崖天書,那麼這裡面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呢?
  • 價值一百萬的「紅崖天書」,為什麼至今沒人能夠破解?
    明嘉靖時期的四川按察僉事邵元善途徑此地並目睹紅崖天書時有感而發,留下了這首《紅崖詩》。從這以後,紅崖天書的名聲傳遍大江南北,五百年來無數學者來到貴州探秘天書,希望能挖掘出天書背後的真相。憤怒的吉火將財寶埋藏到一座山洞裡,並在紅崖上留下只有自己能看懂的藏寶圖,隨後便召集族人向侵略者發起了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吉火與他的族人全軍覆沒,從這以後再沒人能破譯紅崖石刻的內容。多年以來,當地人對「十八抬」金銀財寶趨之若鶩,然而至今仍無人能破譯這份藏寶圖的讀法,更別說是找到爿羊柯部落的寶藏了。
  • 為破譯此天書密碼,一貧窮之地懸賞百萬,此人考證九年得4字答案
    1995年,一則「百萬懸賞」消息被新聞界報導之後,轟動了海內外。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炒作,有人認為這無可厚非。這場熱議的焦點是遠在我國西南腹地的貴州省安順關嶺布依苗族自治縣。一個很貧窮的地區,竟然能有如此大的手筆,這是為了什麼呢?
  • 科學網—「紅崖天書」求真相
    《破解「紅崖天書」》,林國恩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年1 月出版■本報記者 王俊寧 在遠近聞名的貴州黃果樹瀑布以西 系統工程學的研究方法 2014年初,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破解「紅崖天書」》一書,這本書記錄了作者林國恩破譯「紅崖天書」的過程和結果,獲得了「上海科普創作出版專項資金」的資助。
  • 林國恩破譯貴州「紅崖天書」
    本報訊(記者謝軍)在前不久貴州省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江南造船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林國恩發布了對「紅崖天書」的全新詮釋。學術界人士普遍認為,林國恩對這一千古之謎所作的破譯,與其歷史背景、文字結構、圖像寓意相吻合,具有可信度、說服力。「紅崖天書」是指位於貴州省安順地區一處崖壁上的古代碑文。
  • 被懸賞幾百萬的紅崖天書之謎,500年來沒有人能看懂這塊石碑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這個地方最出名的就是它的紅崖天數了。紅崖天書的神秘一直吸引著人們去探尋,對這個天書由來也是眾說紛紜。當你親眼看到紅崖天書的時候都會被它所震驚,這些圖案讓人費解讓人驚嘆。貴州懸賞了百萬元讓人們去破解它,可是至今500年來都沒有一個讓大多數人信服的解釋。關於這個紅崖天書的解釋有以下幾種,一種就是和諸葛亮有關了,這種說法是因為古代曾經有詩人在古詩裡面提到過,所以就被人們所熟知了。這個紅崖天書是諸葛亮留下的說法因為沒有什麼證據也就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畢竟如果真的是諸葛亮所刻,歷史上應該是有記載的。
  • 神秘的「紅崖天書」,政府懸賞百萬,至今無人能解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但是也有很多古人為我們留下的難以搞懂的神秘事物,就比如貴州的「紅崖天書」,為此,貴州政府還懸賞100萬,但是至今都無人能都破解,那麼它究竟有多麼神秘呢?
  • 貴州腹地一處神秘景觀 誰能破譯「紅崖天書」
    貴州腹地一處神秘景觀 誰能破譯「紅崖天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1日 20:48 來源:     科技日報    關嶺縣外宣中心主任張定文說,有關「紅崖天書」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在公元1500年前後,那時「紅崖天書」被人們稱為「紅巖碑」,曬甲山被當地人稱為紅巖山。     據《貴州圖經新志》記載:「紅巖山,在永寧州西北八十裡。山間居民,間聞洞中有銅鼓聲,或巖上紅光如火,則是年必有瘴癘。世傳以為諸葛武侯駐兵息鼓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