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界神仙眷侶:吳湖帆與潘靜淑

2020-12-14 徐厚冰

近日在湖州藏友柏文祥先生那裡見一拜帖盒,拜帖盒材質為紅木,外用蘇繡真絲繡套包裹,甚為奢華。

拜帖盒,是古代盛裝拜帖的盒子;「拜帖」起源於漢代,當時稱「名刺」;唐宋時謂之「門狀」,明清時期則叫「紅單」。古時的官員士紳、文人商賈往來拜訪中,拜帖是必不可少的信息載體。來客一般會用到拜帖盒來盛裝拜帖,以此顯得莊重而考究;因此,拜帖盒的材質及精美程度,就成了彰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徵。

在古代,預約拜訪好友,會提前將寫好的帖子讓下人先送到對方府上,得到對方主人允許後,下人回報,這邊才可以登門拜訪,而不是倉促冒昧來訪,這是古代官宦或大戶人家的一種禮節。

但是 這個拜帖盒裡面存放的卻不是拜帖,而是一份婚嫁禮單《略備奩用喜單》。這套喜單共二份,第一份內容: 添眷滎陽潘祖謙莊敬頓首拜。《略備奩用喜單》。奩:lián ,中國古代漢族女子閨房嫁妝,流行於戰國,盛行於唐、宋,直至晚清民國時期。

第二份羅列禮單具體名目:略備奩用喜單,略備:皮箱兩隻,絨毯一條;被四條,枕頭兩對;洋鏡一座,紅漆提籃一對;圓鏡一座,肥皂缸一對;洋燈一對,玻璃盆四隻;飯碗一對,銀刮舌一對;銅銱一把,玻璃缸一對;銅茶壺一把,粉缸一對;銅腳爐一個,玻璃盃一對;銅手爐一個,爆花缸成只;銀鑲筷一對,茶杯連盆四套;大面盆一隻,玻璃有柄杯一對;小面盆一隻,大小香水五瓶;藤匾兩隻,牙粉兩匣;雪花粉兩缸,門帘兩幅。

又送:吳府喜照,天水趙具。

這套喜單如果單獨看一份,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但是結合這兩份一起就能看出來,這是滎陽潘祖謙為侄女出嫁寫的一份閨房嫁妝的喜單(古代的喜單一般都不是由女方父親親自書寫,大多邀請其他長輩代為書寫,如伯父、叔父等,以示委婉。)男方是吳府少爺。

據《大阜潘氏支譜》記載:蘇州潘氏先祖從滎陽遷入,到潘世恩、潘曾沂、潘儀鳳、潘祖蔭、潘祖謙、潘祖年等,已經成為江南巨貴。

潘祖謙(1842~1924),字濟之,潘祖蔭堂弟,江蘇吳縣人。自幼聰穎,常受其祖潘世恩獎勵。同治十二年(1873)拔為優貢生,官至內閣中書。光緒年間曾主持蘇州「豐備義倉」及「女普濟堂」等慈善事業,並同王同愈、尤先甲等發起組織蘇州商務總會。

提到潘祖謙還要提到一個人,就是他的堂弟潘祖年。祖年字西園,號仲午,室名拙速齋。潘曾綬次子,潘祖蔭親弟弟。議敘州同,以兄潘祖蔭特賞郎中,補刑部雲南郞中兼福建司行走記名,加鹽運使銜,賞戴花翎加四級。誥授通議大夫。有《拙速詩存》1卷。潘祖年有兩個女兒,次女就是潘靜淑。

據《潘祖年墓志銘》記載,潘祖年有二女,長女嫁徐家,次女嫁入吳府;這個嫁入吳府的女兒就是潘靜淑,潘靜淑嫁的這位吳府少爺,就是清代著名書畫家吳大徵之孫吳湖帆。

潘靜淑 23歲時嫁給蘇州名士吳湖帆,嫁妝是一大批文玩書畫。潘祖蔭去世後,家裡收藏的大批古玩字畫都留給了自己的弟弟潘祖年。這份喜單只是潘靜淑嫁給吳湖帆時的閨房用品禮單,可能還有陪嫁古玩書畫等的一份大禮單。

由於此時潘靜淑的親伯父潘祖蔭已故,所以請其堂伯父潘祖謙代筆不無道理,此時的潘祖謙已愈古稀之年,在潘氏家族可謂德高望重,但其書法依舊蒼勁有力,筆畫精到。

潘靜淑,名樹春,她出身於一個世代簪纓的家庭。在蘇州,潘家與吳家有「富」、「貴」之分,潘靜淑屬於蘇州顯赫的「貴潘」。據傳:「潘靜淑雖然相貌不足以妒殺粉黛群,卻極有個性,身上有兵氣,眉梢處儼然秋霜。她無金玉紈綺之好,不喜應酬,閨房之樂為讀書習字,吟詩作畫,深深庭院中端然簡靜,女心清好。」

吳湖帆出生在一個名門世家,從小就被家族的文墨氣息薰陶著,讓他對畫畫,寫字都有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吳湖帆非常的擅長中國畫,對於畫中國的一些山水,花草都非常的厲害。

▲吳湖帆與潘靜淑合影

吳湖帆是個畫家,潘靜淑也喜歡畫畫,兩人有著共同的愛好。潘靜淑嫁入吳府後,深閨才女,世家才俊,志同道合,伉儷相得。每日徜徉在吳家深深的庭院裡。

他們有時同賞著一幅古畫,有時摩挲著博古架上的古代青銅器皿,有時共讀一篇詩歌,沉浸在詩意的氛圍中;有時一起完成一幅畫,把它看作兩人愛情的表徵。潘靜淑作完一幅畫時,吳湖帆也總會為她的作品題字,婚姻生活是充滿情趣與快樂的,「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

有時為了市場上的一幅古畫,潘靜淑還質釵售書,湊足了錢去收購,為了聞名已久的心愛之物,潘靜淑寧願捨去一般婦女寶愛的首飾。

1922年,潘靜淑三十歲生日,父親潘祖年以珍貴的宋刻《梅花喜神譜》相贈,作為愛女生日的紀念,夫妻二人遂以「梅景書屋」為所居之所。丹青銷日,夫唱婦隨,真如神仙眷侶。

吳湖帆在《醜簃日記》中記載了兩人一起研畫作畫雅事:

「餘未起身時,靜淑先就撲蝶貓畫成稿。下午餘畫大雄貓圖,雙目俱留,不點睛。餘為靜淑貓蝶圖補萱花坡草,靜淑在餘畫貓圖上補綠竹一蜨,停筆時已夜十一時矣。」

潘靜淑在生活上將吳湖帆照顧的非常好,在吳湖帆的事業上也給了很多的幫助。因為兩人都著迷於丹青,所以潘靜淑捨得拿了首飾去換書畫。也在一方面成就了吳湖帆大收藏家的美名,豐富的家藏讓吳湖帆在鑑定界聞名遐邇,號稱「一隻眼」。

嫻靜婉約的潘靜淑,除了畫畫外,也曾寫下一生得意詞句「綠遍池塘草」。1934年春,夫婦倆同遊蘇州大公園,潘靜淑寫下《千秋歲詞》:

「夢魂驚覺,一片紗窗曉。春風暖,芳菲早。梁間雙燕語,欄角群蜂鬧。酬佳節, 及時莫負韶光老。 正好舒懷抱,休惹閒愁惱。紅杏豔,夭桃笑。清明新雨後,綠遍池塘草。拼醉也,酡顏任教花前倒。」 潘靜淑的一句「綠遍池塘草」,讓人們想起了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甚為讚賞。

▲吳湖帆與潘靜淑合作的扇面

可是,在潘靜淑48歲的時候一場病將這位才子佳人拆散了。潘靜淑的去世讓吳湖帆非常的心痛,在潘靜淑死後吳湖帆先後為他做了十多首詩來寄託對妻子的思念。

吳湖帆在《故妻潘夫人墓狀》中言及:「壬申從吳霜崖先生學詞。夏丁繼母艱,受命以梁永陽昭王敬太妃雙志為遺,念因自號雙修閣內史。」可知,雙修閣內史潘夫人於壬申(1932)年追隨吳梅學詞,五字閒吟,兼具雅韻,而吳湖帆亦擅倚聲。二人於金石校訂、丹青揮灑及雅善倚聲三而合為一冶,古來蓋庶幾少矣!潘靜淑詞文清麗,所作尤多。惜天嫉風流,梅景潘夫人中道摧折,去魂無返,倩影神傷,故歡難捨。

吳湖帆遂以夫人《千秋歲詞》中一生得意句之「綠遍池塘草」為集名,半是憐春半惱春,曰《綠草集》,凡十六首潘靜淑遺詞及顧抱真詞一首,以志美人佳句遺思。吳湖帆在夫人逝世當年,悲痛的吳湖帆以此句求得劉海粟、張大千等名家在內的書畫作品120餘件,依「綠遍池塘草」遺句,珠璣千頃,借他山之玉,抑缶鼓之悲,成《綠遍池塘草》一書作為對亡妻的紀念。

並且,吳湖帆毫不猶豫地賣掉了自己心愛的一千多方漢印,集資得了四千元,只為出版妻子畫集《梅景書屋畫集》。

吳湖帆是近現代繪畫大師,書畫鑑定家。他的祖父是清末高官,金石、書法、收藏家吳大澂,外祖父是金石學家、收藏家沈樹鏞。出生在收藏世家的吳湖帆從小耳濡目染,年輕時期就已經過眼摩挲了眾多宋元真跡和古物佳拓。

早年與溥儒被稱為「南吳北溥」,後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在畫壇有「三吳一馮」之稱,善於畫沒骨荷花。張大千由衷地推崇吳湖帆為:民國畫壇的「當代第一人」。他也是一位擁有鑑賞能力的人,對很多的畫作他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也讓人們對畫作更有興趣。

吳湖帆與潘靜淑,更是才子配佳人,讓後世無數人感到驚羨。 有人說,吳湖帆的性格與才情,沾染了一些雲氣的高遠與逍遙,潘靜淑的清麗與溫柔,流淌著水一般的嫻靜與婉約。

原創作者簡介:盛良君,安徽省廣德市人,古文字、金石碑刻研究專家,宣城市文史研究會會員。

相關焦點

  • 吳湖帆與潘靜淑:民國畫壇裡的神仙眷侶
    吳湖帆,清代著名書畫家吳大澄之孫,現代繪畫大師,書畫鑑定家。早年與溥儒被稱為「南吳北溥」,後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在畫壇有「三吳一馮」之稱,善於畫沒骨荷花。張大千由衷地推崇吳湖帆為,民國畫壇的「當代第一人」。
  • 紀念|綠遍池塘草,吳湖帆與潘靜淑的風雅佳話
    其中《綠遍池塘草圖詠》為吳湖帆紀念故妻潘靜淑,檢潘靜淑一生得意詞句」綠遍池塘草」,遍邀書畫界、政界、詞曲界等名士凡百二十人書畫題詠,借他山之玉,抑鼓缶之悲。在「孤帆一片日邊來——吳湖帆文獻展」將於近日在上海油雕院舉行之際,「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特刊發重新整理出版的《綠遍池塘草圖詠》《梅景書屋畫事》二書後記。
  • 出身大家,一代才女——潘靜淑,書畫大家 吳湖帆的夫人畫作欣賞
    「書畫名家賞鑑」誠謝您的支持!!!祝吉祥、順意......潘靜淑(1892-1939),名樹春,吳門大畫家 吳湖帆夫人。出身於蘇州的潘家,一個世代簪纓的家庭。祖上名氣最大的是伯父潘祖蔭,鹹豐二年探花,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在蘇州,潘家與吳家,都有&34;、&34;之分,潘靜淑屬於蘇州顯赫的&34;。
  • 丹青伉儷:中國近代畫壇盟主吳湖帆和夫人潘靜淑的詩畫生活
    遠一點的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陸遊與唐婉,李清照與趙明誠,趙孟和管道昇;近一點的還有錢鍾書與楊絳,梁思成與林徽因,吳湖帆和潘靜淑。 本文就來說說中國近代畫壇盟主吳湖帆和他的夫人潘靜淑,這對丹青伉儷的。 1915年,22歲的吳湖帆娶了一位知書達理的名門閨秀為妻,她是清代尚書潘祖蔭的侄女潘靜淑。潘靜淑出身於蘇州的潘家,一個世代簪纓的家庭。祖上名氣最大的是伯父潘祖蔭,鹹豐二年探花,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婚後的吳湖帆和潘靜淑金石丹青唱和為最,謂之人間風雅無雙。
  • 藏家吳湖帆:書畫界的標杆
    錢希同 吳湖帆像 丁亥(1947年) 編者按: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今年上半年上海博物館舉辦「吳湖帆書畫鑑藏大展」門庭若市,不過半年,最近上海油雕院舉辦的「吳湖帆文獻展」依舊人氣滿滿。吳湖帆是書畫界的一種標杆,更是鑑藏界的巨眼明星。近日《吳湖帆年譜》的面世,又為研究吳湖帆提供了依據。 本期鑑藏版將為讀者朋友們帶來這樣的一位收藏大家,他天資聰穎、眼力無雙,但生活中的他,在家是貓奴暖男,也是「寵妻狂魔」;在外交友甚廣,更豁達幽默。
  • 不談情事只談花——吳湖帆潘靜淑夫婦花卉冊頁欣賞
    說起吳湖帆,第一反應不是他在繪畫方面的創作,而是在書畫收藏和鑑賞方面的成就。作為近代海派畫壇不得不說的人物,吳湖帆出身蘇州世家,其祖父吳大澂 (1835年—1902年)為晚清名流,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晚號愙齋, 同治七年(1868年)的進士。身為一名清代官員又精於金石、書畫,尤工篆書。
  • 吳湖帆的夫人潘靜淑作品欣賞
    潘靜淑(1892年——1939年),名樹春,她出生於一個世代名門的家族當中。
  • 滿腹才華的潘靜淑,書畫俱佳,被丈夫的名氣所掩蓋了!
    之前介紹過著名畫家收藏鑑賞家吳湖帆,這裡要說說他的夫人潘靜淑。潘靜淑也是一位大畫家,只是被丈夫的名氣給覆蓋了,所以並不多為人知。潘靜淑出生於蘇州1915年與吳湖帆結婚,因為二人有共同的愛好,婚姻很是幸福。經常是吟詩作畫,夫唱婦隨,好愜意!
  • 吳湖帆與冼玉清--書畫--人民網
    琅玕館修史圖(國畫) 吳湖帆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藏   朱萬章   兼具畫家和書畫鑑藏家雙重身份的吳湖帆(1894—1968)為著名學者冼玉清(1895—1965   由此我想到吳湖帆與冼玉清的交遊。關於兩人的訂交,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冼玉清既是一個學者,有《更生記》《流離百詠》《廣東鑑藏家考》《廣東女子藝文考》《廣東叢貼敘錄》和《廣東文獻叢談》等諸論著行世,同時也是一個書畫家和書畫鑑藏家。她與吳湖帆的往還,緣於共同的好友葉恭綽(1881—1968)的引介,當然更多的是基於相似的翰墨情趣與學術取向。
  • 昔日海上畫壇一代宗主:多面吳湖帆
    ▲吳湖帆《梅景書屋書畫總目》手稿冊▲吳湖帆《梅景書屋圖》己巳(1929年)▲潘靜淑 吳湖帆,《 耄耋圖》, 丁丑(1937)提及吳湖帆、潘靜淑夫婦,還有一個趣事:兩人皆是出名的「貓奴」,尤其是潘靜淑從小就愛貓。吳湖帆曾說:「夫人之愛貓入骨,自小即如此,其性喜也。」梅景書屋中曾養有金銀眼小貓二隻,白獅貓一隻等名種貓。
  • 畫壇大家吳湖帆,續弦娶了27歲保姆,結果如何?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畫壇大家吳湖帆,續弦娶了27歲保姆,結果如何?他的祖輩是蘇州城裡的大戶人家,因而吳湖帆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長大成人之後,吳湖帆在中國畫方面尤為擅長,並取得了令人驚羨的成績。張大千曾經讚嘆他的書畫作品很有藝術價值。
  • 畫壇大家吳湖帆,續弦娶了27歲保姆,結果如何?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畫壇大家吳湖帆,續弦娶了27歲保姆,結果如何?他的祖輩是蘇州城裡的大戶人家,因而吳湖帆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長大成人之後,吳湖帆在中國畫方面尤為擅長,並取得了令人驚羨的成績。張大千曾經讚嘆他的書畫作品很有藝術價值。
  • 「津門網」吳湖帆國畫,鑑定界「一隻眼」!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後更多萬,江蘇蘇州人。擅長中國畫。他生於甲午年,曾和梅蘭芳、周信芳、範煙橋、汪亞塵等20人結為「甲午同庚會」。吳湖帆13歲學畫,初從「四王」、董其昌入手,繼而上探五代、兩宋以及元明諸家。
  • 才華橫溢的潘靜淑,被丈夫的名氣所掩蓋!
    之前介紹過著名畫家收藏鑑賞家吳湖帆,這裡要說說他的夫人潘靜淑。潘靜淑也是一位大畫家,只是被丈夫的名氣給覆蓋了,所以並不多為人知。潘靜淑出生於蘇州,是世代簪纓的家庭裡的千金。書香門第,從小受家庭薰陶,喜歡詩書繪畫。
  • 吳湖帆的收藏與書畫文物遷徙的大時代(組圖)
    1915年,潘靜淑與吳湖帆結婚,《梅花喜神譜》被帶到吳家。那一年,也是這對志同道合的夫妻開始他們宏大收藏的開端,距今恰是百年。  作為江南畫壇領袖、居於上海的大藏家,吳湖帆的收藏曆程正是20世紀上半葉大時代裡文物輾轉漂移的縮影。  上海博物館「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展廳,元代吳偉《鐵笛圖》邊,呈現了吳湖帆「舊藏真定梁氏,旋入乾隆內府」的考訂。
  • 海上畫壇論深情,誰能比得過吳湖帆?
    」就是吳湖帆的妻子。潘靜淑是民國時期的真名媛,她嫁給吳湖帆時,從家裡帶了一大批國寶級古玩字畫。為了紀念愛妻,他先是取「奉倩神傷」的典故,更名為倩,自號倩庵,又寫下「願天上神仙似人間,再盟定來生中國書畫作品專場裡的這幅《觀泉圖》,其作者正是有詩書畫「三絕」之稱的華嵒。
  • 申聞︱吳湖帆改裝宋刻《梅花喜神譜》
    上海博物館藏南宋雙桂堂刻本《梅花喜神譜》上冊吳湖帆梅影書屋所藏書畫,很多都經過他的改裝,因此被人戲稱為「書畫外科醫生」。他對於古籍的裝潢,梁穎先生曾以上海圖書館所藏吳氏舊儲善本古籍、手稿、碑帖為主,撰寫《梅影書屋的圖書裝潢藝術》一文,作系統介紹。
  • 藏家吳湖帆
    今年上半年上海博物館舉辦「吳湖帆書畫鑑藏大展」門庭若市,不過半年,最近上海油雕院舉辦的「吳湖帆文獻展」依舊人氣滿滿。吳湖帆是書畫界的一種標杆,更是鑑藏界的巨眼明星。近日《吳湖帆年譜》的面世,又為研究吳湖帆提供了依據。
  • 紅塵絕戀在畫壇--見證大家吳湖帆和才女潘靜淑的《蝶戀花》
    這兩家有一段感人肺腑的姻緣,就是吳門大畫家吳湖帆和潘家大家閨秀潘靜淑的浪漫愛情故事。潘靜淑(1892-1939),名樹春,出身於世代簪纓的潘家,是潘祖年的次女,一富貴千金。曾祖潘世恩是乾隆五十八年狀元,官至大學士,加太子太傅,位極人臣。祖父潘曾瑩,官至工部侍郎,是當時有名的詩人和畫家。伯父潘祖蔭,鹹豐二年探花,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名氣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