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的勇猛進擊,打破了一味「媚小」的創作迷思

2021-01-12 騰訊網

2020年6月23日|總第2181期

《三叉戟》今晚大結局。

這部劇沒有流量明星加持,也沒有高概念、強設定的奪目標籤。它就像一個貌不驚人的3000米中長跑選手,出發前不被看好,起步時落後了身位,但在奔跑的過程中,不斷憑實力超車,最終名列前茅。

最近罪案題材開播和上線較多,好看、耐看的作品不少。純網劇可以在題材和尺度上小步掘進,再以酷炫的手法,讓觀眾欲罷不能。而臺網劇多了一層「合家歡」的要求,同時還要兼顧電視觀眾對懸疑燒腦劇情的接受程度,可以說出精品的難度更高。

沈嶸和呂錚編劇、劉海波執導、馬珂任製作人的《三叉戟》中,案件的推理偵破過程是紮實的,但沒有刻意飆高音。多數時候展示的是傳統的分析、走訪和審訊技能,沒有過多展示犯罪細節,也沒有實力曝光現代追蹤技術。

這部劇把更多的筆墨放在了三位老警察的內心世界、彼此撐持,以及和周邊世界的互動上了。三叉戟牢牢佔據了劇情發展的C位,與警隊同事、民間老友、犯罪分子一起上演了一出出生動的戲劇。與其說是警匪劇,不如說是警察劇。

這幾年,「現實主義」四字又成了香餑餑。不管什麼風格的劇,都想把這頂帽子戴上,作為闖關的護身符。我們知道,其中很多劇只是現實題材,不是現實主義。而且現實主義本也不該是一統天下的王者,它就是文藝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三叉戟》是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品。現實主義不是自然主義,原生態的湯湯水水本身不是美,而且不是所有素材都有進入正片的通行證。只有經過加工、提煉的現實才能產生美,只有寫出了人生粘稠感和社會複雜性的作品,才能進入現實主義的陣營。

用劉和平老師的話說,電視劇就是創作者和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點在《三叉戟》上體現得尤為顯著。

江湖道義和社會公義的相遇

在第37集中,大噴子(郝平 飾)、大棍子(董勇 飾)和大背頭(陳建斌 飾)鬧翻了。前兩位激烈指責後一位,指責者聲淚俱下,被指責者有口難辯。

事情的起因是,大噴子和大棍子不約而同卷進了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嫌疑中,大背頭為了讓他們洗清不白,重返崗位,主動向紀委「舉報」了他們。

調查程序迅速啟動,馬蜂窩也就捅炸了。大噴子認為本可交託後背的戰友背叛了自己,那個傷心。大棍子是「新仇舊恨」湧上心頭,也要算總帳。大背頭一張嘴敵不過兩條舌頭,回家生悶氣發了高燒。

這是一場精彩的辯駁戲,爭論的焦點是當江湖道義和社會公義迎頭相撞時,你該何以自處。說得更直白一點兒,交情和職責不能兩全時,你站誰。

大背頭從始至終毫不含糊,他為了破案「不擇手段」「六親不認」。大棍子基本上站在另一頭,他不會因交情撼動原則,但也不會主動發起傷害交情的冒險行動。而大噴子一直是兩頭抹,粘合劑。

大背頭在民間沒朋友,和大棍子、大噴子也是忽遠忽近。大棍子朋友遍天下,在平安市南城區沒有他打聽不到的消息。大背頭不肯改弦更張,但這並不妨礙他利用大棍子的社會關係去破案。

開局抽了色的倒敘,就是大背頭利用大棍子的點子(線人)二冬子打入匪穴,結果事機不密,形成險情,大棍子不得已一槍崩了二冬子。大棍子為此心存不滿十幾年。

後來,大背頭又利用大棍子女友花兒姐(胡可 飾),向亦黑亦白的董虎(翟小興 飾)打聽情報。這又犯了大棍子的大忌,他指著大背頭咆哮:學會利用女人了?還是那麼卑鄙!

老三位之間工作上的默契可以打一百分,但他們絕不是一直穿一條褲子都嫌肥的死黨。他們的交情有多悠久,他們的「交惡」就有多綿長。

前面已經說了,大背頭是破案本位,不管三七二十一。而大棍子是認死理,一人向隅八匹馬也拉不回來。他們倆還都看不上大噴子的滑頭世故,沒少整蠱他。

他們的矛盾,日常只是性格衝突,鬥鬥嘴也就過去了。到了陽光土壤都不適宜,雜七雜八湊做一處時,就成了人生信念和終極哲學的對撞,僅靠他們自己是萬萬解不開了。

38集,「老哥」出場,也就是市局最高領導郭局長(巫剛 飾)組局,一席語重心長的談話,解開了老三位的心結。

關鍵是信任,再充分佔有信息,有了這樣的基礎,總能找到最優方案。實在無法兩全其美的時候,上位原則覆蓋下位原則,該頂上去的時候不能手軟。就是最講人情味兒的大棍子,不也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擊斃二冬子,救下大背頭嗎?

因為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總是各持生活態度和主義,所以同一個戰壕裡的兄弟也會彼此怨恨和爭執。這些問題產生和解決的過程就是戲,也是人生的常態和厚味。

事急從權與剛性紀律的相撞

當三叉戟內部紛爭時,他們是個性迥然不同的三人。當三叉戟面對外部環境時,他們是鐵板一塊的整體。

每個單位都會有一些不好管的老同志。年齡大,資格老,臨近退休,不拿領導當幹部,是一方面。能力強,經驗豐富,敢於突破條條框框把事做成,這是另一方面。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承平時節,不妨分而治之,任歲月磨損他們的尖牙利爪。遇到非他們不可的任務,那還是要鼓以勇氣,委以重任,偏師借重黃公略。

事實一再證明,三叉戟的出現總會提高破案的效率。而教訓也一再給出,這三塊料不斷對警隊的紀律形成僭越和挑釁。

緝毒支隊的田隊(李君峰 飾),是能遷就就遷就他們的。經偵支隊的林隊(王驍 飾),是哄著捧著他們幾位的。到了經偵支隊新任政委「楚呱嗒」(國永振 飾)這兒,那臉呱嗒一下就放下來了。

這三個人故意做出不完成每日筆記的樣子,行動起來秘而不宣。有人是去調查走訪,也有人捏個理由就去幹了私活。開會的時候嬉皮笑臉,執行任務常常越界。對於視紀律和流程為至高法則的楚政委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老三位神出鬼沒的遊擊戰術,和鐵的規矩之間形成了碰撞。一個道與權的選擇題擺在面前。光求道,不從權,未免膠柱鼓瑟,效率低下。光從權,不求道,那又成了烏合之眾。

領導的處理還是很講辯證法的。郭局長對三叉戟是給方便時候居多,楚政委對老三位是勒韁繩時候居多。這才保證了三匹老馬可以把有限的體能用在刀刃上,在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情況下屢建奇功。

楚政委這樣的政工幹部某種程度上承擔了反派的功能,他的刻板和三叉戟的靈活撞出了無數火花,那也是戲。

當然,他不是真正的反派。編劇也不能把他寫成反派。在智破賭場案一役中,楚政委不但慷慨地奉獻了賭資,還笨拙而有效地配合了大背頭的臥底行動,可謂滄海橫流,方見英雄本色。這一戰,他身上的負面色彩全然化為烏有。

對於人民內部矛盾,這裡用的是左推右擋術,幾個起落過後,你會發現個個都是好同志。這一手法同樣用在了大噴子的上級齊隊長(要武 飾)和緝毒支隊的田隊長身上。

齊隊長看上去像一個能力不足、心胸狹小的傢伙,鏡頭一轉才知道,人家也是能扛事的好領導。田隊長看上去像庸碌而不能容人的白衣秀士王倫,可是到了緊要關頭,他是捨身忘死的好漢子。

讓主人公和剛性規則打上幾個回合,這是傳統劇作法。而在設定了規則不可侮、內鬼不可有的前提下,這部劇做到了翻雲覆雨不毀三觀,得說主創人員技巧純熟。

老之將至和老而彌辣的共存

在某些年輕網民的心目中,老就是原罪。市場中一味迎合年輕人的創作傾向也已昭然若揭。而《三叉戟》講的卻是老有所為,老而有趣,老來建功的故事。

爽劇的基本法是,任他泰山壓頂,雨驟風狂,主人公(通常是黑蓮花)總能一記又一記耳光扇回去,久走河邊不溼鞋。但那不是現實主義的寫法。

《三叉戟》中的老三位剛剛出場時,真是夠衰的。大背頭在警保處修理水暖電氣,大棍子在街上當「臭腳巡」,大噴子見天泡病號,幹私活。血壓不穩定,前列腺不好,有痔瘡不能吃辣,吃完飯就想打盹...

可是老大哥死在退休日,讓他們意難平。三個人重回一線,案情有了重大進展。於是,三叉戟組成新探組,來到經偵隊,偵辦數額巨大的洗錢案。

腦子是好使,身子不好使。大背頭首次接觸嫌疑人,就把對手跟丟了。更丟人的是,尿急找不到廁所,著急忙慌之間,手包也被人劃了。

常年打雁,讓小家雀把眼啄了。這個大窩脖臊得老同志差點打了退堂鼓。可是三叉戟就是三叉戟,他們很快就重整旗鼓,將逃走的小子繩之以法。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此從勝利走向勝利。過了沒多久,三叉戟一個疏忽,忘了要抓捕的癮君子見過小呂(徐紹瑛 飾),驚跑了對方。又是一番大海撈針的水磨工夫,才重新鎖定目標。

他們還因為不肯學習電腦技術,破壞了小呂設下的監控程序,直接導致他被毒販堵在屋裡,插翅難逃。幸好他們還有土辦法,裝醉擾民,把毒販騙出來,給小呂解了圍。

看見沒有?老同志們慣有的昏聵和低能,他們都已具備,所以狀況不斷。而老同志們特有的經驗和智慧,也每每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條條道路通羅馬。

他們就像上級給配的那輛金杯老爺車,說熄火就熄火,重新打火後仍能抵達目的地。這種在人之將老和老而彌辣之間來回跳躍的寫法,使得全劇張弛有度,充滿喜感。

跟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共同的徒弟小呂。他們是英雄漸漸有些遲暮,小呂是一天比一天強大的乳虎。三位師父和小呂的相處,帶入了原作者呂錚的從警經歷,看上去格外鮮活、有彩。

人的一生是一個相反相成的過程。上半場,隨著年齒漸長,經驗和能力與日俱增。等你過了生命的黃金分割線,首先是體力下降,然後是腦力衰退,你所獲得的能力再一天天失去。

沈嶸和呂錚是40歲的人探著寫50歲人的心境。而我作為劇中三叉戟的準同齡人,可以作證:這一番心有驢而力不足的體會是對的,這一副定定神還能撲騰幾公裡的狀態真真的。

正義世界和罪惡地帶的交匯

警匪劇必有正邪之分。這部劇有意思的地方是在警民接壤處、正邪交匯處,塑造了一批特色人物。

大棍子的人情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線人的呵護上。在毒販國生的墓地前,他對出錢辦了後事的董虎說:在你們這些混蛋裡,你是最有人情味兒的。

董虎年輕時是搞暴力拆遷的,年長後本以為投身了金融業,幹的仍是暴力催債的活兒。他有一句名言:「咱們幹的事好比邊線帶球,出不出界裁判說了算。要麼離邊線遠點兒,要麼離裁判遠點兒。」

他給大棍子當過線人,後來堅決不幹了。他把警察視為裁判,對之充滿敬畏感。然而他這套光嚇唬、不下手的打法不靈了,更年輕、兇暴的團夥奪走了他的生意和性命。

董虎的人生充滿了宿命感。他有心和犯罪切割,但終因若即若離而喪生,並且禍及家人。他在蒼蠅館子裡和故人之父有一場不勝唏噓的對話,讓我想起《北平無戰事》裡梁經綸說過的話:既然選擇了不能選擇,也就不再選擇。

與大棍子有交情的其他幾位江湖兒女,結果就要好得多。老方、老萬、老柳都曾有過荒唐歲月,但他們徹底和過去劃清界限,乾乾淨淨上岸了。

他們混跡於樓堂館所的三教九流中,笑看後生小輩和雲捲雲舒。他們知道得過大棍子的濟,時不時充當一下千裡眼和順風耳。

如此這般,一個生旦淨醜俱全的小社會成形了。上面是正氣凜然的警局群雄,下面是洗錢販毒的臭魚爛蝦,中間是耳聰目明的朝陽群眾。

有毛病也有職操的智勇滑三將演活了,他們的家人和同事也各有風採。經偵、刑偵、緝毒、治安四大警種全員亮相。這部劇會讓觀眾對人民警察有更深入的了解。

龐氏騙局製造者黃老闆(丁勇岱 飾)們的血腥大口,讓人不寒而慄。販毒設賭涉黃洗錢的罪惡行當,都給觀眾提供了警示。花繁葉茂的各類犯罪形式當前,做一個不貪的人,警覺的人,有正義感的人尤其重要。

從價值理念到社會階層到生命興衰,這部劇都依循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進行了狀寫。一部有料、有趣、有主張的劇妥妥地生成了。觀眾已經認可了這樣的劇目,市場也應該善待這樣的項目。

【文/李星文】

責編|久酒 主編|鐵皮小鼓 監製|李星文

號外!公眾號又改版了!(讓運營想哭的那種)

簡單來說就是不按時間順序分發,而是根據用戶和公眾號的「親密度」選擇性地推送。

如果你近期在信息流裡沒有看到「影視獨舌」,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發文,而是你好久都沒有留下看我們的痕跡了(難過.JPG)

為了以後能準時相約,攤牌吧!讓微信知道我們的親密關係!只要你將「影視獨舌」設為*星標*,看完文章後點擊【在看】即可!

相關焦點

  • 《三叉戟》熱播:解碼公安影視創作的「三味真火」
    一味追求英雄主義的誇張呈現,使得警察形象嚴重失真。《三叉戟》的創作緊扣當下,「回歸人本」。不完美,真性情的角色設定讓劇集具備了直抵人心的力量,正因為人物真,情節才有了靈魂,故事才有了情感。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大多數演員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住劇中人物的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使得觀眾不僅是在看劇,更是在看人,達到了電視劇「以人為本」的創作境界。在堅守人立劇立的同時,《三叉戟》沒有拘泥於故弄玄虛的套路,也鮮有基於市井恩怨的人情世故,更多的是「三叉戟」經歷的低谷和艱難成長。
  • 《三叉戟》:開啟公安影視作品創作「以人為本」新高度
    公安題材一直是藝術創作的富礦,近年來,一批聚焦當下反映人民警察時代風貌的精品力作深受大眾好評。正在熱播的《三叉戟》以三位中年警察聯手擊破金融犯罪集團的故事為核心,生動塑造了勇於擔當、守衛公平正義的人民警察群英像,開啟公安影視作品創作「以人為本」的新高度。
  • 「三叉戟」:捍衛警察精神 精進履職能力
    由劉海波執導,陳建斌、董勇、郝平領銜主演的公安題材現實主義力作《三叉戟》重磅登場。該劇改編自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說,依託一線警察的真實經歷,講述了曾叱吒風雲、被警界譽為「三叉戟」的三位人民警察:崔鐵軍(陳建斌飾)、徐國柱(董勇飾)、潘江海(郝平飾),面對新型犯罪再度攜手,齊心破案的故事。
  • 電視劇《三叉戟》:是小呂如三叉戟的願,還是三叉戟如小呂的願?
    老夏是三叉戟能夠成團出道的重要人物,三叉戟視老夏為親兄弟。美其名曰可以把後背交給對方的人。老三位坐不住了,執意要加入到殺害老夏的案子。說好是加入田隊,協助田隊偵破此案。實則就是這三位重新成團單幹。小呂這時候開始出現了。出現得要有一個切入點啊。三叉戟在年輕的時候,可都是工作狂。別說不吃飯,命都可以不要的。
  • 《我的世界》三叉戟附魔攻略 三叉戟怎麼附魔
    ,2、在海邊釣魚的時候有機會釣到三叉戟專屬附魔書,3、最後將三叉戟和附魔書放在鐵砧的工作檯裡面... 三叉戟是《我的世界》水域版本中新加入的武器,和其他武器一樣三叉戟也可以進行附魔,附魔方式是1、製作一個鐵砧,2、在海邊釣魚的時候有機會釣到三叉戟專屬附魔書,3、最後將三叉戟和附魔書放在鐵砧的工作檯裡面。接下來用圖片的的形式給大家介紹一下附魔方法和相關八種附魔的具體效果。
  • 三叉戟電視劇根據真實故事案件改編的嗎 三叉戟的原型是誰
    三叉戟電視劇根據真實故事案件改編的嗎 三叉戟的原型是誰  據了解,該劇根據公安作家呂錚同名小說改編,在真正動筆寫《三叉戟》之前,這些故事原型在他腦海裡滾了3年,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讓小說和劇本本身不僅有大量的公安知識和常識融入其中,還包含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
  • 《三叉戟》:三叉戟「單刀赴會」,有了一些被人套路的感覺
    警匪題材的電視連續劇《三叉戟》即將收官,在最近更新的兩集中,有三位老警察組成的三叉戟遭遇困境,就在他們馬上就要去追捕幕後黑手黃有道之時,一個外號叫做楚呱嗒的角色突然出現,讓整個抓捕機會歸於流產。如果真的是這樣子,那三叉戟就真的危險了,因為毒販都是不要命的,三叉戟這麼去抓捕黃有道,真的是兇多吉少了。其實,這裡有明顯的問題,在之前的紀委審查中,三位老警察都已經過關了。可以說,他們是可以被信任的,而郭局是讓他們總體負責D融寶的非法集資案。簡言之,三叉戟應該就是這個專案組的組長。如果這個成立的話,另外一邊的毒品案,為什麼不讓他們三個知道呢?
  • ...主演《三叉戟》熱播,原著作者呂錚從警18年,以三位師父為原型創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眼下,由陳建斌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三叉戟》正在熱播,也引起觀眾對原著《三叉戟》的關注。2017年,作家呂錚的長篇公安題材小說《三叉戟》首版上市。呂錚從警18年,又以作家的身份塑造了無數經典的警察形象,但是《三叉戟》中三個警界「老槍」絕對是最特別的形象。《三叉戟》是呂錚以入行以來的三位師父為原型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塑造了一群堅守職責、秉公正義的公安幹警,帶有濃厚時代變遷感和人生的滄桑感。
  • 《三叉戟》:為何「三叉戟」年輕時赫赫戰功,卻無一人升職?
    公安刑偵電視劇《三叉戟》近期已經完美收官,很多人看完後仍覺得意猶未盡,它的前傳《三叉戟2之縱橫四海》,作者呂錚已經動筆了,大家可能還需要再等待一段時間了。正如大家期待的那樣,深受觀眾喜愛的郭局長並沒有像小說原著裡那樣最終黑化,而是在最後時刻,突破層層阻力,支持「三叉戟」,成為了三叉戟身後堅強的後盾。以往的行動中,三叉戟一直都是親自衝鋒陷陣,而這一次的抓捕金融詐騙集團的行動,也算是三叉戟第一次帶隊,擔任行動總指揮的工作。
  • 《三叉戟》改編電影版,看到這個製作陣容之後,我覺得這片子穩了
    其實,這部電影版《三叉戟》的籌備、拍攝工作,幾乎是與電視劇版《三叉戟》同期進行的。 2017年,作家呂錚出版了自己的長篇警匪題材小說《三叉戟》。這部作品一問世,便受到了「華人影業」、「天津天馬映像影業」兩家製片公司的注意。
  • 《海王》中的「三叉戟」是否真的存在,三叉戟真能號令整片海洋嗎
    ,由於「三叉戟」的失落,昔日的七大王國開始各自為政,不再以亞特蘭蒂斯為統治核心。亞瑟從已經坐化的第一代亞特蘭蒂斯王手中取得了神器「三叉戟」,擁有了號令整片海洋的力量,亞瑟揮動「三叉戟」,上古巨獸特拉森都要聽從他的的調遣,大批海洋生物向奧姆王一方發動進攻,奧姆王一方在短時間內就被擊潰了,亞瑟和奧姆來到海面進行最後的對決,亞瑟用「三叉戟」輕鬆打敗了奧姆,成為新一代海王。
  • 訪作家、編劇呂錚:三叉戟的「老驥伏櫪」與「志在千裡」
    電視劇《三叉戟》預告片 在近兩年螢屏上,電視劇《三叉戟》的確算是「特殊」的存在。 談到《三叉戟》的創作緣起,還要歸於呂錚和天津同行2014年一次漫不經心的閒聊。
  • 海神「三叉戟」的前世今生
    熟悉希臘神話的人對這位坐著金毛銅蹄的駿馬所拉的馬車,海豚環繞,手握一把三叉戟,在海上馳騁時大海就會風平浪靜的拉風大神並不陌生,他司掌海洋,海嘯,地震,風暴,海洋生物以及馬匹,憤怒起來可令山河動搖,但又有著海豚一般寧靜溫和的神性。而他的標誌之一就是那把獨眼巨人(Cyclops)鍛造的三叉戟,也就是海神「波塞冬」。
  • 《三叉戟》電視劇中誰是反派?
    然後學習老前輩,眾志成城一舉打破。但在這樣的故事過程中,突然出現了一位事事愛設限的警察,似乎處處反對「三叉戟」,拖延了案件的進展,所以不僅是三叉戟在劇中,甚至觀眾懷疑主角與犯罪團夥有聯繫。但是隨著情節的發展,我們知道這個警察過於講究原則,他不可能是個壞人。
  • 公安大戲《三叉戟》遍植天津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視劇也是我市公安局首次以聯合攝製的形式參與創作。 精益求精還原真實「警事」 為了更貼近真實的公安工作,《三叉戟》在專業性上下了不少功夫。製片人孟曉亮介紹:「作為公安題材的作品,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場景都需要專業人士把關,現場的公安顧問給我們的拍攝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 海王和印度溼婆神誰的三叉戟更厲害?三叉戟:尖端科技破壞力代表
    ,故而人們在對過往和大自然的奇蹟進行天馬行空的想像時,就將這種能聯想到大海的三叉戟作為大海的象徵,在歐洲文化影響下的文學藝術中,三叉戟的形象出現的格外頻繁。 中世紀的惡魔三叉戟 然而,當提起三叉戟時又無法忽視另一個三叉戟形象——惡魔的三叉戟,但從外形看,這基督教體系下的三叉戟外形與一般的三叉戟沒什麼差別,但是卻從神壇跌落到了那個時代人們唾罵恐懼的惡魔的象徵符號之一。 究竟是什麼原因帶來了這種顛覆性的差異呢?
  • 《三叉戟》「中年警察故事」誕生記:鮮活的人物是雋永的
    近日,由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的電視劇《三叉戟》每天19:30正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熱播,這是近年來熒幕上為數不多的「中年警察故事」。播出至今,《三叉戟》熱度持續走高,劇中真實可愛的三位叔叔也收穫了大量觀眾的喜愛,戲外,創造了這一熱門「中年警察故事」的編劇沈嶸、呂錚也值得觀眾的喝彩。中年主角沒市場?老警察更有故事!
  • 波塞冬的三叉戟 瑪莎拉蒂Ghibli
    波塞冬的三叉戟 瑪莎拉蒂Ghibli就在前不久,DC正義聯盟巨作《海王》的上映可以說影壇掀起一番暴風雨,影片中海王的三叉戟伸出海面,金光閃閃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從電影中我們尚不得知這把半神三叉戟的來歷,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並不是真正的海神三叉戟,只有波塞冬這是傳說中真正的海神。而今天帶來的這款車也與海神波塞冬有關,它就是瑪莎拉蒂Ghibli(詢價)。
  • 歐豪兇狠扛刀魏晨藏起肌肉 《三叉戟》曝新劇照
    電影改編自警察作者呂錚的同名小說,講述三名臨近退休的老警察被一起合同詐騙案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之後他們組成「三叉戟」,共同聯手破獲了震驚全國的新型金融詐騙大案,制裁了詐騙集團以及背後龐大的黑惡勢力
  • 《三叉戟》剪輯突兀、節奏拖沓?那是沒看到三個老可愛的炸裂演技
    由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的新劇《三叉戟》,沒有流量明星加盟,一水兒的老戲骨在撐戲。受眾一開始聚焦的應該也是三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市場,然而沒想到的是,精彩的故事同樣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三叉戟不過也有觀眾在看完《三叉戟》的第一集之後,吐槽剪輯突兀、節奏拖沓,這兩點一直都是國產劇的通病,可放在《三叉戟》這部作品中就變成了優點。先說說剪輯突兀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突兀」,而是編劇有技巧地在講述故事。比起通篇的流水帳,一部電視劇,更多的應該是挑起觀眾的觀看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