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娛樂至死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娛樂至死》由尼爾·波茲曼所著,是他的媒介批判三部曲之一。這本書的主旨思想在於抨擊萬物娛樂化,人們的思想逐漸簡單化,不會主動閱讀思考和探索。抖音出現以後,不少人每天用業餘、課餘時間刷新短視頻,沉迷其中。本文作者以此為出發點,結合一些案例,產生了新娛樂至死的思考。

不知從何時興起一股抵制抖音、卸載王者的聲浪,掀動焦慮的文章比比皆是,類似《從抖音到奶頭樂,它是如何毀掉我們的》、《娛樂至死,正在讓你喪失思考力》等。

不少同學讀完文章後發現自己貌似真的思考無深度、注意不集中、隨時刷抖音。

心想完了,我陷入娛樂資本家們的陷阱之中,於是決心戒癮硬剛多巴胺。結果可想而知,不出一周重新裝回所有軟體邊自責邊快樂。

一、現代社會的聖經

造成這種現象的始作俑者往往都提到一本書,叫《娛樂至死》,由尼爾·波茲曼所著,這是他的媒介批判三部曲之一。想必傳媒專業的朋友都閱讀過該書,很多朋友評價其為現代社會的聖經,我也剛剛讀完了這本書。

本書主旨思想在於抨擊萬物娛樂化生活,購物需要娛樂化、新聞需要娛樂化、甚至學習知識都需要娛樂化,讀古典名著最怕生澀難懂,都市言情小說卻朗朗上口。

一切複雜信息通過媒體娛樂化加工以最易懂的形式呈現,人們不再自主思考,媒體即真理,毫不懷疑其真實性。

不得不說,一本30年前的書,尼爾·波茲曼對社會現象的把握非常敏銳。其批判的矛頭直指媒介的升級,媒介從報紙升級為電視是技術的進步,這本無錯。

只是錯在利用技術的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為了利益,將本應嚴肅的信息也通過娛樂化的形式傳播,而人性中的弱點也使民眾樂於接受媒體「控制」。

二、強行碎片化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之下,手機作為便捷的信息終端可以幫助我們拾起許多碎片化時間。隨時看條新聞了解社會時事、隨時刷個朋友圈了解朋友行蹤、隨時刷個短視頻放鬆心情,這都是非常好的,讓我們從前只能浪費的碎片時間也充分的利用起來。

那為什麼碎片化的時間能讓我們獲取如此客觀的信息量呢?

這是因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信息短小精煉,簡單直給,並以最高效的圖片或視頻形式傳播,搭配各色配樂,在10多秒的時間就可以讓你理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但要說深究為何發生、緣由為何,恐怕也只能叫一知半解。

在這樣碎片化的時間,了解碎片化的信息,加之媒體早有預謀的可以引導,很容易操控不明就裡的觀眾脫口而出有失偏頗的話語,使得網絡暴力成為不良媒體的手中利刃。

於是某些媒體越發的強行將碎片化進行到極致,不說前因後果,直接將事件扣上背對社會道德的帽子,引起觀眾發出錯誤的口誅筆伐。對不良媒體而言,在這個流量時代,製造最熱的輿論,收割最高的流量,就夠了,其餘的都不重要。

而對於觀眾,碎片化時間所帶來的這種短促有力的快感是極為強烈的,媒體煽動其的情緒使其不僅心理,甚至生理都在發生強力響應,分泌多巴胺的愉悅感受比抽菸還要強烈。

這就像菸癮,多巴胺代謝後的空虛感促使你想採取同樣的方式再次獲得快感,如此循環往復,癮越來越大,空虛越來越強烈,就越需要頻繁的刺激滿足。

慢慢地碎片化時間全部被利用,接下來你就會開始拆分塊狀化的時間,強行將其碎片化,以過的碎片化信息所帶來的源源不斷的快感。

比如下班回家後、早上醒來、午休、周末節假等,原本可以用來讀書思考的塊狀化時間全部被你強行拆分,並不斷感慨如今的社會時間全部都是碎片化。

或許你會說網上很多凝鍊的知識精華,原先要花10個小時才能讀完的書,我在網上10分鐘就能明白其講了什麼,這叫快速學習。

謬論,一本書文字如此之多是因為筆者將自己的經歷、思考過程、參考理論等重要的知識邏輯細緻的闡述給你,以幫助你能夠完全理解他的思維內核是什麼。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結論,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想法是會有或大或小的差異。

只讀結論固然是快,但或許這只能叫你「知道了」。「知道了」——「理解了」——「體會了」,這才是由淺至深逐漸吸收的過程。

三、失智源於焦慮

當你只是一味接受結論,而沒有自己深入思考,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自己的思想深度在變淺,或者說原地踏步,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對於長期推進的事情沒有足夠耐心。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快樂不常有,而痛苦常伴吾身。

長此以往要麼安於現狀,要麼逐漸焦慮。

安於現狀其實並不可怕,因為起碼還擁有純粹的快樂,其實大部分人這輩子所接觸的工作和生活都不需要太多的深度思考,不需要鑽研精神,知道的多就行。至於為什麼,一點都不重要,即使沒什麼傲人的成就,只要快樂舒適其實就已經是贏家了。

就像尼爾·波茲曼雖然在批判娛樂化的電視,但他也承認自己很愛電視。我雖然深知抖音在如何影響我,但我仍然很愛刷抖音,這很正常,娛樂至死或許也是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

另一種情況,如果思考問題越來越缺乏深度,並因為上述所講的種種情況而焦慮時,就會陷入一個惡性怪圈之中。

因為焦慮而不快樂,因為不快樂而獲取更多碎片化的信息尋找快感,因為快感褪去後的空虛而不知所措,因為不知所措而更加焦慮。

這個惡性怪圈會使你逐漸喪失信心,沒有目標,難以行動,最終直接表現為失智。失智的你會對有深度的問題失去思考能力,遇見困難就上知乎翻大神觀點,結論直接拿來套用。

這不怪抖音、不怪媒體、也不是大問題,只要你能夠找到正確的快感,持之以恆做出改變,並且正視現代媒介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最終仍會成為有深度和內涵的人。

四、滿足式快感

以上所說的「奶頭樂」式快感,一旦拔掉「奶嘴」思想勢必哭鬧,滿足式快感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找尋的。

上周我看了一段《嚮往的生活》其中黃磊和何炅在為任嘉倫解惑時的一席話,令我不覺讚嘆:

任嘉倫問何炅:「何老師,你遇到過那樣的朋友沒有?你們小時候關係很好。但是因為你事業越來越好,他覺得你們倆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然後他就自己疏遠你的那種?」

這時候,黃磊就接過了話,「你覺得那是你心裡最好的朋友了對吧?那你就主動跟人家聯繫唄。」

任嘉倫:「但是人家會覺得有負擔,他會覺得說他認識我,別人就會認為他在炫耀。」

「那就是他的事兒了,讓他自己消化吧」,黃磊說,「他得自己找個平衡點,人永遠是 『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常常會失落在這個點,這個就需要時間。」

黃磊在這裡引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太精彩了。

當然,黃磊跟任嘉倫的對話,還不算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部分,是接下來何炅和黃磊的對話。

何炅:「要接受這個(朋友疏遠你)是常態,雖然我有很多朋友、我也很在乎身邊的人,但是我從來沒有一個奢望,要把任何一個人留在自己身邊一輩子,因為這個很難。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有的人他本來就是陪你一段路。」

「木心有句話說得特別好,叫 『在百轉柔腸間,一天天地冷酷起來』,這種冷酷是特別好的。他珍惜珍愛在身邊的每一個人,但是他從來不奢求或者從來不去要求對方忠誠於這一段」,黃磊接過何炅的話說。

何炅又補充到,「人只能要求的就是自己,人其實對任何別人都不能要求。」

接下來,黃磊對何炅的話展開了解釋,「炅炅說的這個,說了一個人生最重要的部分。這個也跟愛情婚姻是一樣的,就是你儘量在愛面對友誼、愛情、婚姻的時候,要學會模糊一點。你一清楚,你就變成苛刻了,變成計較了,這特別麻煩。你看炅炅交了這麼多朋友,你最牛的地方就是,你從來不去計較對方的任何事情,所以每個人跟何老師最大的感受叫什麼?就是安全感,因為何老師知道沒有誰會陪你一輩子。這話說得太好了,這個世界屬於你,與他人毫無關係。」

何炅與黃磊幾句平淡的話卻又如此深刻,黃磊引用的兩句話成為點睛之筆,這些想必不是刷抖音習來,而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慢慢的品讀成為張口即來的言語。我突然意識到,中華傳統文化會讓一個人如此有內涵。

當晚我買了《論語》、《易經》,不知道何時能讀完。但上千年積累的文化、道理,真的值得我們細細品讀一番。

細細品讀一本書,過程中不會很快給你帶來滿足感,但讀完後所得到的快樂不再只是多巴胺分泌的短暫快感,而是來自內心的滿足,這種滿足式的快感會持續為我們帶來力量。

五、總結

不要過於牴觸給我們帶來快樂的短視頻、遊戲、綜藝,這是技術升級後給我們帶來的美味果實,社會結構註定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思考多麼深入。

有時候人生快樂就好了,娛樂至死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如果你因為「奶頭樂」式的快感而感到焦慮,嘗試細細品味一番傳統文化,幾千年沉澱的的文化一定比「奶嘴」更加回味無窮。

 

本文由 @吳加號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新媒介環境下的「娛樂至死」 ——讀《娛樂至死》
    在媒介融合的時代,擬像仿真以及數位化的態勢已然在影視藝術娛樂化發展的過程中成為推動娛樂至死現象的催化劑。就「娛樂至死」這一觀點縱觀當下新媒介時代的影像生態圈,觀眾似乎更容易沉迷在虛擬營造的娛樂幻象中,綜藝節目主宰螢屏的影視風潮似乎更容易削減高雅藝術的滲透。顯然,在新媒介大融合的當下,藝術與觀眾均缺乏對於娛樂本身的躬親自省,缺少對於在新媒介融合時代下個體精神更容易出現失真失理狀態的深度戒備。
  • 入行建議|2021年,還要做產品經理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不僅是阿華,我們注意到,2020年越來越多的產品經理面臨更艱難的職場狀態。曾經的「CEO學前班」,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浪潮變化,或因人到中年,或因市場競爭激烈,都陷入了尷尬境地。▲ 脈脈職言上流傳的「騰訊內部郵件重新定義產品經理」從騰訊新定義的產品經理崗位介紹來看,騰訊顯然對產品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在於:產品經理不僅要懂得解決和預防產品的各類問題,還要懂得對市場和用戶有深入的理解和洞察
  • 吐槽產品選型記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結合一下最近公司幾個產品模塊的替換選型過程中的苦逼與吐個槽這個活動,用一個虛擬的選型故事,分享一下產品/功能選型的坑,以及吐槽功能的迭代優化點。一個水平一般的研發可以坑死3個優秀的研發,一個規劃不好的產品可以坑死一群人。
  • 警惕新「娛樂至死」
    很難說這條業內新聞關注度如何,我猜,更多的普通人,正捧著手機,搖晃在地鐵、公交車、人行道、餐桌、沙發和廁所,跟著「絕地求生花式死法的中手指」傻傻發笑,並以此實際行動,將張一鳴送上流量王的寶座。  抖音有毒,很難說這是對這位新晉流量王的讚美,還是貶損,或者,只是一種又愛又恨的無可奈何。  今年初,它的日活量已經接近7000萬。
  • 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娛樂至死在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的時代,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其結果是人類淪為了娛樂至死的物種
  • 《娛樂至死》讀後感
    美國作家尼爾•波茲曼曾在他的作品《娛樂至死》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公眾沉醉於現代科技帶來的種種娛樂消遣中,對於自相矛盾這種東西早已失去了感知能力,為了這樣的公眾,處心積慮掩蓋事實顯然多此一舉。在印刷時代下的美國,人人崇尚閱讀,對印刷在書本上的文字渴望至極。而印刷製品傳播了真理和智慧,破除了迷信和陋習,甚至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民族感的誕生。而美國從一開始就對鉛字十分依賴,在那裡閱讀再不是貴族化的活動,創建美國的人群也是極富智慧修養的一群人。
  • 同城貨運沒有未來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據行業預測,2020年同城貨運市場規模高達1.3萬億,年增速高達5%-7%,而我們熟知的貨拉拉、快狗打車兩大頭部企業加起來的市場佔有率卻不到5%,這還是兩個公司7年奮鬥的結果,巨大的市場潛力讓所有人眼紅,尤其具備運力調配基因的企業。
  • 產品經理|如何打造自己的邏輯分析模式?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筆者與大家分享了幾個邏輯分析模型,講述:產品經理如何打造自己的邏輯分析模式,更好地回答類似於「用戶為什麼會購買你的產品?」這種問題。有一個問題,經常直擊產品經理的靈魂。那就是,用戶為什麼會購買你的產品嗎?你可能會想出很多很多的理由來,比如:你會回答我們的產品價格低,我們的產品質量好,我們比競品優秀。
  • 低俗之風與「娛樂至死」
    伴隨著時代的巨變,當我們告別了假大空的說教、摒棄了千人一面的思維方式,唯唯諾諾的精神狀態一去而不復返的時代來到了——從精神桎梏下解放出來的人們特別渴望發自內心的輕鬆愉快,期盼分享來自生活中的幽默調侃,自由自在地體會娛樂一下會心一笑的開心一刻……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網絡文化的異軍突起,新老媒體的互動,使每個人都有了平等的話語權。今天,我們的社會在精神層面上真正實現了人人暢所欲言。
  • 2017產品運營年終盛典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聯手騰訊大學,16位大咖...
    這是一場產品圈和運營圈的年終盛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與騰訊大學強強聯手共同打造這場2017年終最強知識盛宴我們對於嘉賓講稿嚴苛把關!大會信息大會主題: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解碼未來產品經理主辦方: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騰訊大學、起點學院大會規模:700人
  • 電商搜索邏輯全解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因為無論產品經理設計了多麼完美的產品邏輯,老闆砸了多少錢去做拉新用戶,如果用戶在搜索體驗時,搜索結果不符合預期或者不滿足其搜索需求,那麼之前所做的工作都會付之東流了。畢竟電商服務的行業屬性還是促進業務的轉化,實現買賣成單。
  • B站不是流量金礦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誠然,我們此前的報導中多次提及:B站的流量聚集效應會進一步,以及,B站作為一個泛娛樂的社區化視頻網站的定位長期不變。近些年我們講的「流量紅利過去」,指隨著大規模網絡用戶增長的結束,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的低成本獲客的結束,運營成本提高、獲利變難由此而生,這正是「新流量環境」的特徵。電商、社交、直播、短視頻、長視頻、信息流……能列出的幾乎所有的消費網際網路形態,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產業網際網路、To B業務的入局者愈來愈多,也是例證。
  • 談談數據標註那些事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訓練集和測試集都是標註過的數據,還是以蘋果為例子,假設我們有1000張標註著「蘋果」的圖片,那麼我們可以拿900漲作為訓練集,100張作為測試集。機器從900張蘋果的圖片中學習得到一個模型,然後我們將剩下的100張機器沒有見過的圖片去給它識別,然後我們就能夠得到這個模型的準確率了。
  • 京喜如何給京東驚喜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購物保障:京東增值保障,京東金融保障服務官方旗艦店委託第三方服務商提供,例如:過期換新、意外保護、仨月意外換新、半年意外換新;工廠直供和產地直發的商品都有第三方質檢機構檢測。2. 拼多多1)成長路徑2015年4月,拼多多正式上線。
  • 產品經理是誰?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人?產品經理調色板
    但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我不能用比喻的方法定義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它需要一個定義。慶幸的是,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行業更權威人士對產品經理的定義:產品經理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整合和管理各種人力、物力等資源,高效的將解決方案變成實際產品輸出的領導者。
  • 10個問題,窺探產品經理的2020
    編輯導讀:2021年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回首不平凡的2020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網際網路事件?產品經理們在持續關注哪些問題?我們結合2020年天天問平臺的數據,總結分析了十個熱點話題,與大家分享。
  • 【170元買400元圖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電子工業出版社福利回饋
    而我們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在豐富業內工具書的路上也助力不少,和出版社合作了好多年,出了40多本書,大家都成了好朋友,只要我們說要出書,他們那邊100%沒問題,因為相信我們的質量和銷量。大概統計了一下,現在行業內產品、運營、交互的書,70%由我們宣發。其中很多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人的枕邊書。
  • 抖音產品分析報告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而新slogan「記錄美好生活」,拆開來看是兩個詞「記錄」「美好生活」。「記錄」更多體現的是工具屬性,記錄意味著多,是一個沒有感情、無法在用戶心中留下印象的詞彙;「美好生活」是一種對未來的表述,但這個詞壞就壞在太空、太大、不具體,每個人對美好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才不需要你來告訴我什麼是美好生活。兩者加起來,其實和用戶心智已經形成的初始印象,是完全不合符合的。
  • 知識賽道悖論之年:「娛樂至死」的抗爭
    可在2016年前後,網際網路的用戶規模逐漸飽和,在「流量=用戶數×用戶時長」的規則中,儘可能多的佔領用戶時長成為一種共識,「殺時間」也就成了產品經理們討論的焦點,內容娛樂化等趨勢漸漸盛行。赫胥黎也曾在《美麗新世界》中表達過這樣一種憂慮:「人們會漸漸愛上工業技術帶來的娛樂和文化,不再思考。」只是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在商業利益的誘惑下,在「殺時間」成為網際網路新法則的時候,「娛樂至死」早已盛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卻遲遲沒有到來,全民性的知識焦慮卻是事實。
  • 攜程產品體驗報告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根據易觀智庫的統計2014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額約為2798.2億元,其中機票預訂市場交易額為1942.9億元;酒店預訂522.6億元;度假旅遊產品預訂332.6億元。中國在線旅遊移動端交易額1247.3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在線旅遊市場整體規模(2798.2億元)的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