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騎樓老街賞月別有一番風味。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近年來,海口市委、市政府和龍華區委、區政府致力於推進海口騎樓建築保護和綜合整治項目建設,讓老街肩負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使其歷史人文價值獲得更好呈現。以「舊」煥「新」,地處老街區的騎樓通過商業業態豐富與調整,讓老街區「夠老」,新業態更有地方特色。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海口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騎樓老街活化工作的指示精神,龍華區委區政府正在對騎樓街區整體進行活化,使之更有品味、更有人氣。通過做好業態調整提升,重點引入文化創意、精品民宿、輕奢餐飲等富有格調的業態。深入挖掘提煉特點進行打造,繼續加大活動舉辦力度,策劃和實施天后宮慶典活動、文化講壇等活動,通過各類文化活動引流,提升知名度。推出更好的遊覽線路,提升遊客體驗,加大對騎樓老街道的宣傳力度,讓騎樓煥發新的生機,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前來觀光和消費。
騎樓建築充滿文化氣息
近日,來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路進行探訪,零距離觸摸到了騎樓老街的靈魂。
作為南海明珠,祖國第二大島嶼,海南島自古以來就孕育出特色的海島文化,又與南洋等舶來文化交匯交融,成就了獨特的海南島文化。海口是海南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海南近代第一個開埠的口岸,因而成為海南島政治文化中心。若想體驗海南島的傳統文化,必先走進海口;若要了解舊時海口,必先走進騎樓老街。
海口市濃縮了本地海島文明的精華。如果要了解海口市,得從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路(那時候叫環海路,因為門前即是海)開始。在沒有改造以前,中山路是條熱火朝天的五金交電商業街。事實上從一百多年前成形時起,它就一直是片商業街區。也正是因為一直保持著商業活力,那些精美的騎樓才得以保存。
2009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美麗完好的海口百年騎樓老街完勝那些名氣雖大、卻早已面目全非的大城市著名街道,排名第二入選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騎樓」是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建築物前設置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可以避風雨侵襲、遮擋陽光照射,在東南亞很受歡迎。
史載,1858年(清鹹豐八年),海口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成為南洋群島與大陸對外交通的道口。一時間,航運局、洋務局、旅館、貨棧和商店蓬勃發展;洋菸、洋酒、洋布、洋油和洋火充滿得勝沙街頭,一派「商賈如流」「車馬喧囂」的景象。
1924年前後,大批從南洋歸來的華僑,結合海府地區的「排店屋」和重視門廊的巴洛克風格的南洋建築,在四牌樓街(今博愛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華北路)、得勝沙街、沿海甸溪的長堤路和永樂街(今解放西路)上建造騎樓,在海口安家創業,頤養天年。至此,海口老街得以形成,並逐年擴大。
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近年來,海口市重視對騎樓老街的修繕工作,已將騎樓老街打造為集景點、美食、購物等為一體的「打卡」天堂,頗受市民及遊客歡迎。
騎樓老街,一代人的記憶。他們在這裡生活了,看著這裡的每一次改變與發展,他們對這裡充滿著希望,而經過翻新改造後煥然一新的騎樓城迎來了新的起點,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又融入了現代歐陸風格的氣息,使得騎樓城更加別有風韻,也成為一道吸引各方遊客的亮麗風景線,真不愧為海口遞向世界的一張活名片。
最愛的是騎樓古老的栩栩如生的小銅人,它們仿佛又將騎樓城最輝煌的歷史片段呈現在眼前,不僅讓老街有了新的生機,更是有種濃鬱的京味,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他們」玩耍於人力車上,或者喝著新鮮的椰子,將老海口形象地展現出來。而海口騎樓精緻而雄偉。樓宇之間錯落有致,那精巧的門窗,磚雕,牌坊等,無一不泛溢著南洋古典的氣息,獨具匠心步行街,每一座騎樓,它的裝飾都非常講究,無論是門欄窗欞、繪畫雕紋,還有那些點綴在屋簷下,窗臺邊的各式浮雕,在藍天白雲下總是那麼迷人。隱藏在騎樓老街裡的小資情調的店面有很多,你要是不注意一定會錯過好多,這些小店很適合和朋友聊聊天喝喝茶,要是一個人就帶上一本書,一首歌,享受自己曼妙的午後生活,生活就是這樣的多姿多彩,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擋這裡的休閒時光,有人說:海口市慢生活,也許就是這樣的,停下你匆匆的腳步,去觀賞身邊的美好,你一定會發現別有洞天。
↑海口騎樓老街。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騎樓民宿倍受歡迎
近年來,海口市經過多年對騎樓老街旅遊化改造,把海口騎樓老街當作旅遊名片全面推廣,吸引國內外遊客前旅遊觀光和住宿,讓廣大遊客體驗到騎樓的真正美妙之處。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的印記,騎樓老街的建築風格、生活藝術氛圍與各地的景色也是各不相同,既有舊時代的浪漫又有現代都市沒有的靜謐。遠行在外,落腳此處,必有穿越復古的直觀感受,可以觸摸到各色寧致神秘的氣息。
行走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與每一次孤寂交匯,總想卸下背包,在每一段記憶的空白處找到一個銜接與時光對話。只有住在騎樓裡,才會讓你在騎樓老街之行中發現更多歲月的美好,邂逅旅途中每一段不凡的際遇。
在海口的騎樓老街裡,就有不少特色的民宿,那麼這裡的居住體驗如何呢?一起來聽聽遊客們怎麼說。
「比起普通酒店,感覺住在民宿裡更能體會到本地風情。」來自河北的陳小姐告訴記者,「來之前就查了攻略,了解到這家『還客1921』民宿是在獨具海南特色的騎樓建築裡,很有南洋風情後,便早早就預訂了。來後發現室內設計很好看,拍照也上鏡,很適合年輕人。」
同樣因想感受特色而選擇民宿的,還有印象海上花客棧的住客張先生。「帶一家人出來玩,就想選個有特色的住處,讓家人在遊玩之餘開開心心。」張先生說,「這個客棧在景區裡,推開窗看見的是富有民國風情的景色,這是普通酒店比不了的。之前早就聽朋友推薦過海口的騎樓老街,所以,趁著假期,他和幾個朋友一起來到了海口,並選擇了一家在騎樓老街的民宿入住。」
張先生選擇這家民宿,除了可以更好地欣賞騎樓老街的風景外,更為重要的是,他發現,住在這裡,還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活動,可以參加。尤其是今年雙節長假期間,海口在騎樓老街推出了多項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這些活動都在他們入住民宿的樓下舉行,步行幾分鐘就能到。不僅如此,本地一些特色美食,也都集中在這裡,品嘗美食也非常方便。
張先生說:「吃的就更方便了,我們下樓向右手邊一走,那邊就有很多吃的,而且前臺都說,是很有當地特色的一些小吃。像辣湯飯、陵水酸粉、海南粉,很多老店。我們昨天訂,到今天想續住的話,就是很想要的房型都沒有了。「
印象海上花客棧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國慶期間,客棧開展了向住客免費租借民國風格服裝的活動,同時在各預訂平臺推出訂房送景區門票活動,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今年國慶期間,客棧入住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許多客人表示入住的同時能享受增值服務很令他們滿意。」
據了解,今年國慶期間,海口多家民宿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優惠活動及內容豐富的拓展活動,為市民遊客提供舒適愉快的居住體驗。
↑修繕後的海口騎樓老街。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騎樓老街的煙火氣和地道美食
除了歷史建築,這裡還有濃鬱的生活氣息。老街上有很多茶室,老年人喜歡聚集在此聊天、娛樂,茶室內人聲鼎沸。對遊客來說,這裡也是享受當地美食的好去處,在各種茶館和小吃店,可以吃到最正宗的海南菜和廣東菜。
走進水巷口老街,遠遠就可以聽到油鍋轟鳴的聲音,空氣中瀰漫著炸肉的香味。
吳日彪的炸排骨是水巷口裡耳熟能詳的「明星小吃」,至今已經是一家「火」了二十年的老店。店主彪哥是一個非常直爽的人,他說:「就算是過了一百年,都是這個味道,我對客人承諾,只要到我吳日彪的店裡買到的排骨,保質保量。」
傍晚的水巷口,昏黃的燈光亮起,電動車不斷地穿梭在巷子裡,排骨店前的食客仍絡繹不絕。許多食客抱著一袋剛出鍋的炸排骨,站在路邊直接啃了起來,炸得酥脆、蒜的香味、肉的鮮甜,這早已成為騎樓老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騎樓老街,最特色的無非也是濃縮原味的,老街裡的美食具有一種獨特文藝氣質。品種多樣,外表質樸簡單,內在卻是溫和細膩。嘗一口就會愛上,都是海南美食界裡的「網紅咖」。
騎樓具有「南洋的味道,中華的情」,當年外出謀生的華僑們回到海南,不僅帶回了資本,也將東南亞的生活習慣帶了回來。在熱鬧的騎樓街道邊,一些西式的茶店開始出現,漸漸地,這種習慣融入了海南本土生活,演變成了風靡全島的「老爸茶」。走進騎樓老街上的「老街文化茶館」,喜歡吃粉的可以來一碗本土的海南粉或陵水酸粉,鹼水粽澆上調好的紅糖汁,甜甜的紅糖味混雜糯米的香氣令人迷醉。
還有灑滿椰絲的雜糧糕、雞屎藤、雜糧清補涼、椰奶西米露等等,上百種的茶點、小吃琳琅滿目,由此,終於明白那句「美好的一天從老爸茶開始,也從老爸茶結束」的含義了。
下一步,騎樓的管理團隊也將精品網紅餐飲和精品民宿和文創產品等方面發展為重點,繼續把騎樓」活化「,讓更多遊客遠行在外,落腳此處,必有穿越復古的直觀感受,可以觸摸到騎樓寧致神秘的氣息。
來源:國際旅遊島商報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