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騎樓老街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

2020-12-14 旅行者jieke

海口看騎樓老街就要了解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和了解一下《天津條約》。既看了騎樓老街得風景,也了解了留在騎樓老街上的得歷史故事。了解了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了解了天津條約以後就會對海口的騎樓老街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會讓你在海口逛騎樓老街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體驗和感受。海口的騎樓老街最早的興建是早年漂泊南洋的老一代海口人在海外闖蕩掙了錢以後回家鄉出資興建的。1849年,最早的騎樓在水巷口一帶的牌樓街區建成,這裡之所以叫水巷口,是因為這裡過去水域比現在寬,能把船直接開進來方便船舶裝卸貨物和人員往來,整片騎樓街區就是從這裡延伸開來,逐漸形成了規模。從歷史上看,老街建成以後,海外的船舶往來由此登陸,因此海口的騎樓的歷史與海口早期的對外開放息息相關。1858年(鹹豐八年)晚清政府分別和英國、法國、俄國以及美國等國家籤訂《天津條約》。《天津條約》約定各國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灣(臺南)、瓊州等七處口岸為通商口岸。由此外國略強憑藉條約從水巷口登陸進入中國,打開了通過中國海上掠奪中國財富的大門,外國人也在海口水巷口居住經商,海口騎樓老街的建築樣式因此又多了歐洲巴洛克建築風格印記。騎樓老街歷經百年,從留在老街上的斑駁騎樓仍然可以讀到留在老街上得歷史故事,仍能欣賞到有著百年歷史的騎樓老街建築藝術的美麗。騎樓老街分跨建在人行過道之上,每棟高二至四層,進深二三開間,在建築美學上,樓的寬和高符合審美比例。騎樓的窗楣、柱子、牆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杆、雕飾等體現了獨特的風韻,牆體上的彩瓷花卉圖案、女兒牆、騎樓、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風格,具有歐亞混合文化特徵;人字形的屋頂覆蓋青瓦,上面安放著吉祥物。建築結構上,有中國古代傳統式、西方建築模式,還有南洋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的影響;騎樓下的長廊貫通成排,行人逛街時可躲避風雨烈日,一邊悠閒散步,一邊從容地看貨購物。現在的騎樓老街上,眾多老字號的牌匾儘管有些斑駁但仍然依稀可見,經過歷史年代的中國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等老字號牌匾的依舊都在,當你在老街上不經意的遇見它們的時候,感覺這些牌匾仿佛像一位長者在迎接著你,並且把自己經歷的傳說故事向你娓娓道來。他們向你講述的不僅有外國略強從這裡掠奪中國多少財富;還有他們在這裡見證的中國人在這裡努力勤勞創造財富的輝煌;還有中國最早發生在水口巷的對外開放的點點滴滴。騎樓老街得以保留至今,體現了海南人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精神。現在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成了海口的特色。騎樓集中分布在龍華區和美蘭區的中山路、得勝沙路、新華路、解放東路、博愛路、長堤路、新民路、振東街、大興街等。柱廊相連,騎樓相依的建築群佔地面積約2 5000平方米,騎樓式建築達200餘座,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的騎樓樣式最多,約39座。現在海口的騎樓老街努力的把歷史印記留住的同時,現代元素也在老街上處處綻放。海南特色的冰涼粉飲店、星巴克咖啡、婚紗影樓、時尚經典酒店、播放著前衛流行藍調音樂的酒吧也在陪伴著古老的騎樓老街服務著民眾。古老和現代在騎樓老街上平和對話,共同向人們講述騎樓老街的過去和現在。海南的騎樓老街記載了中國人早年漂泊拼搏海外的歷史;記載了晚清政府籤訂的《天津條約》。騎樓老街讓我們知道了這裡也有中國最早的對外開放的過去。今天我們逛騎樓老街應該記住歷史,記住中國人早年漂泊拼搏海外,有了積蓄以後不忘投資家鄉的點點滴滴,不忘《天津條約》留下的傷痛。只有記住歷史,才能更好的更清晰的嚮往未來。

相關焦點

  • 中國海口 騎樓老街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經沒落的海口騎樓老街軟體迎來新的生機,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騎樓老街輝煌歷史,勃勃未來: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
  • 騎樓老街,海口最早的城市記憶
    ,據說最早見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近代才流傳至東南亞。海口騎樓最早出現於南宋,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海口最早的騎樓在水巷口、博愛北路一帶的四牌樓街區走進騎樓,你會發現撲面而來的是滿滿的南洋氣息。那裡的建築大多布滿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雖然有些地方的牆體已經斑駁,但這些歷史的印記似乎更有其獨特的韻味。
  • 海口騎樓老街,600多棟百年騎樓帶你重現老海口的「南洋風情」
    騎樓老街位置比較好找,隨便找一個當地人一問便知,雖然名字聽起來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有一條街道,其實並不盡然,中山路、博愛路、解放路、得勝沙路等街道兩側都有騎樓分布,其中騎樓老街總長4.4公裡,擁有大大小小的騎樓近600棟,重現老海口的「南洋風情」,其中最早的騎樓有700多年歷史,其餘大部分騎樓建築也有著近百年的歷史。
  • 來中國著名的文化名街—海口騎樓老街感受它的文化底蘊!你嚮往嗎?
    海口歷史悠久,從北宋開埠以來,已有上千年歷史。 而騎樓老街是海口最有名的旅遊必去的地方。 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個最有特色的街道景觀,有點像天津的五大道。 假如你以前去過天津五大道或是廈門中山路,會發現兩者在景觀上尤其的相似,但又都有著屬於各自的歷史及人文底蘊,吸引了很多慕名而至的遊客。
  • 海口騎樓老街,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置身其中恍若穿越了
    之前曾去過海南很多次,但大多都是直接去的三亞,而忽略了省會海口的美麗。海口,自北宋開埠以來,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雖然這裡沒有三亞的名氣大,但也有著眾多的人文與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海口騎樓老街」,到海口旅遊必打卡景點。
  • 在椰城,品味中國規模最大,最有特色的騎樓老街
    海口,別稱」椰城」,海南省省會,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是一座富有海濱自然旖旎風光的南方濱海城市,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海口擁有」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等榮譽稱號。這次環島騎行,海口給我印象最深有兩個免費景點,一個是迎賓大道及其濱海一側的海灘公園。一定帶車在沙灘上裝個B。另一個就是海口最負盛名的騎樓老街。
  • 海口騎樓老街修復城市記憶 最古老建築建於南宋
    海口騎樓老街修復城市記憶 最古老建築建於南宋 2014-12-15 16:57:39位於海口的騎樓老街,是最早的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現在靜靜躺在海口鬧市區內,人們用忠於歷史的方式恢復其當年面貌,由此伸展、延續著這座城市的記憶。  本月初,記者來到海口市長堤街附近的騎樓老街,一座仿古牌坊上「騎樓老街」4個大字,將人們從城市的喧囂中抽離,帶入歷史。
  • 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
    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二日電 題: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  中新社記者 莫成雄 王辛莉  海口騎樓老街近日入選首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歷經百年滄桑的海口騎樓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海口騎樓老街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我感到很意外。」
  • 海口騎樓老街,獨特的城市風貌
    第一次前往海口,是在一次旅途中轉的時候,住了一晚便匆匆離開。第二次來到海口,雖然逗留的時間並不長,但總算是有所認識和接觸。作為海南「雙子星」,三亞和海口是海南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如果說,三亞是一個美麗、奔放、熱情的沙灘女郎,那麼海口則是一個內斂、沉穩、慢悠悠地老先生。
  • 海口最獨特的騎樓老街,感受海口本土風情最好的地方
    海口老街有兩條,而最有名的是海口騎樓老街了。沿著海甸河一路向東,很快就能看到海口騎樓老街的名牌,而對岸的鐘樓,紅色的磚瓦,非常漂亮,鐘樓也是海口的一大標誌,是為了海口的通商而建,有一定的價值~騎樓老街面積很廣,連綿數片,至今已有700年歷史。
  • 海口騎樓老街,不一樣的老街
    不知不覺已經來海口一年了,不知不覺已經有點愛上了這座城市,她的靜謐,清新,都深深吸引了我。海口騎樓老街更以它的魅力讓我對它刮目相看。無論你去沒去過騎樓,接下來就讓我帶你看看騎樓。小編上次去的時候是今年的清明節,4月的海南已經非常熱了。
  • 海口騎樓老街入選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圖)
    2009年6月10日,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授牌慶典在北京舉行,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海口騎樓老街是現今國內騎樓建築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中新社發 善平 攝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二日電 題: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中新社記者 莫成雄 王辛莉海口騎樓老街近日入選首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歷經百年滄桑的海口騎樓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 「漫步海口騎樓老街」攝影大賽開鏡 展現騎樓老街魅力
    「漫步海口騎樓老街」攝影大賽開鏡。 蘇鳴飛 攝 中國僑網海口11月17日電 (蘇鳴飛)2018年「漫步海口騎樓老街」攝影大賽開鏡儀式17日在海口騎樓老街中山路舉行,眾多攝影愛好者聚集在此進行拍攝創作和相互學習交流。
  • 夜逛海口騎樓老街
    今天是元宵節吃過晚飯趁著這麼好的天氣出去走走,前二天看了馮導的電影《芳華》一下想到去騎樓老街逛逛,然後回來去電影院看《捉妖記2》,春節期間沒有來的及看。我住的地方離騎樓老街有3公裡,走過去可是不明智的選擇,在樓下開了一輛共享單車,18:00點鐘開始向騎樓老街出發了。
  • 海口騎樓老街:風起雲湧老字號
    作為海南熱門旅遊「打卡地」的海口騎樓老街,在建成之初,曾是海南島內外貿易的窗口,是連接祖國內陸和南洋的重要中轉站,大量資金、人員、貨物在此流動。濃重的商業氣息,代理業、百貨業和餐飲業的發展,催生了騎樓老街的一個個品牌商號,「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就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海口水巷口。
  • 海口騎樓老街:曾有13個國家在此建設
    明代海南先賢丘濬的《送林黃門使滿剌加國序》,一直被瓊、馬兩地學者認為是海南人出使馬來西亞的最早記載。海南人下南洋 ,帶回了什麼?晚清,在海口成為當時全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時,一些在南洋謀生的人開始回到家鄉投資建設,最為明顯的時代印記就是今天的海口騎樓老街,這是南洋文化的一種輸入,其中歷史最悠久的騎樓已有600多年歷史。
  • 海口騎樓"老街改造+"探索城市連片更新新路子
    近年來,海口啟動騎樓老街區整治工程,讓百年騎樓煥發新顏。 「把騎樓歷史上有積極意義的幹預痕跡儘可能保護下來,對於建築肌理沒有大損傷、不影響未來功能使用的部分也儘可能予以保留,原汁原味地傳承歷史。」海口騎樓老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山介紹,在老街的修繕中,堅持了「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加強管理、合理利用」和「修舊如舊、恢復原狀」的原則。
  • 景致記錄:海口騎樓老街,百年老屋不動聲色地講述著歷史
    可是,我們眼中的海口人,卻已經穿上薄羽絨服。看著多少感覺有誇張。那麼,冬季去海口,有哪些景點可以看呢。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的,就是海口騎樓老街,具有十大中國名街稱號。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
  • 海口騎樓老街文化之旅啟幕
    本報11月18日訊(記者梁冰)今天上午,以媽祖文化海洋文明為主題的「海口騎樓老街文化之旅」系列活動在中山路舉行,來自我省各界的專家、學者、媽祖信眾等齊聚天后宮,禮敬媽祖,並在老街參觀、創作、研討。
  • 打造歷史文化街區,海口的騎樓老街是否能成為城市的新地標?
    不過對於古建築的保護,很多地方都喜歡大改特改,分分鐘就讓你面目全非。不過這次來到了海南海口,近距離接觸騎樓老建築後,才發現原來這裡曾經也差點成為了歷史,不過好在合理的保護,如今已經成為了海口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